(福建省厦门市青少年宫,福建厦门 361000)
情景剧最早来源于美国,它属于美国肥皂剧的一种,具体而言,是一种以室内为故事发生场景,表现大众日常生活的戏剧,大部分的情景剧都是用幽默的话语来展现美国民众的生活,富含喜剧的元素。不仅在美国,中国也有情景剧,例如上个世纪末受到全民欢迎的情景剧《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等等。音乐情景剧脱胎于情景剧,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情景剧的舞台表现过程中增添了众多的音乐,也主要是依靠音乐来进行故事情节的展现。无论是在情景剧还是在音乐情景剧中,表演都是重要的一部分[1]。将音乐情景剧引入小学生的心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将小学生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帮助其去感受和剖析自我的内心,并且也能够利用音乐去治愈小学生内心存在的消极因素,从而帮助小学生解开心结、认识自我,进而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但是从目前中国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情况看,音乐情景剧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过多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换言之,音乐情景剧具有创新性,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1.促进小学生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感知觉能力的提升,二是思维与记忆能力的提升,第三点是注意力的提升,最后一点是想象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小学生在准备音乐情景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其中阅读剧情并仔细剖析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是必需的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已经开始促使自己进入到角色中去,这种沉浸式的角色体验可以称之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形式。小学生需要体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心情、心理活动等等,如此才能够在进行音乐情景剧表演的过程中将角色身上的内心状态和身体细节完美地呈现出来。并且一部完整的音乐情景剧的情节都会包括各种冲突,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将自己和角色融合在一起,去体会角色心理发生的细微变化或者是剧烈的变化,进而感知觉能力获得相应的提升[2]。第二点是思维和记忆能力。小学生的思维还未完全形成,但大部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都是一致的,即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记忆方面也从机械记忆逐渐发展到有自我意识的记忆方式,因此小学生的思维和记忆都具有了自我的意识。在过往的音乐情景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督促小学生进行歌曲的练习,从而熟能生巧,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足够熟悉。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要求小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歌曲的记忆,不利于深刻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在学习完某一歌曲之后,小学生就会遗忘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曲目。不同于这种教学方式,角色扮演的方式一方面需要小学生对歌曲的歌词、旋律等基本内容进行熟练的记忆,另一方面还需要将自己和角色完美融合在一起,去体会那些在歌曲中无法具体展现出来的角色心理。因此,相比于对歌曲的死记硬背,角色扮演这一教学形式让小学生能够运用多感官进行记忆,此种记忆的效果更佳突出,带给小学生的印象较为深刻。例如在不同风格音乐背景下,《蜗牛与黄鹂鸟》的情景表演,从带着动作配合摇滚节奏的歌词朗读,到配合歌曲音乐的表演唱,再到配合《班得瑞》展示的情景剧,小学生每一次的练习都不是盲目地、机械地重复,而是有预设、有目的。小学生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已经将歌曲的歌词和角色融合在一起记忆,这样既帮助小学生进行了歌曲的记忆,同时也促进小学生和角色融为一体,更有利于其去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第三点是注意力。实际上不仅是心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任何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提升学习效率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习者的注意力。正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在专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知识的学习效率才会不断提升。如果无法高度保持注意力,只会造成学习效果差的现象。音乐情景剧能够帮助小学生提升注意力,锻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3]。首先,音乐情境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台下有许多双眼睛在观看自己的表演,小学生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就是这种心理压力会让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集中地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如果想要保证歌曲能够顺利演唱,也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在歌词和歌曲的旋律上,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小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角色有交流,也就是所谓的对手戏,因此,各种舞台的走位、道具的使用也都是小学生在进行表演时需要考虑的内容。因此音乐情景剧需要小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够顺利进行。第四点是想象和创造能力。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来对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都不足够重视,导致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名列前茅,但在创造领域却普遍缺乏创意。因此,音乐情景剧为小学生提供了机会和途径去进行无限地想象,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创造角色。
2.社会性发展
音乐情景剧不仅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社会性发展。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适应的能力方面。对于小学生而言,较少有过多的机会与他人和自己进行深入地对话和交流。在不同的音乐情景剧中,小学生需要和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表演,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会发生一些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与他人沟通交往的经验。在教师的心理开导下,小学生能够通过这一过程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相信他人和理解他人。值得注意的是,从准备音乐情景剧到后期真实地进行表演,教师都应当将小学生放在决策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音乐情景剧需要小学生进行自我构思和准备,道具和场景的准备也需要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其中去,在这些准备和表演的尝试中,小学生能够获得相关的表演经验,并且也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和沟通,学会与自己相处。音乐情景剧的形式实际上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帮助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逐步提升其音乐的情操。英国的小学生就需要去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也需要将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成音乐情景剧去进行排演,中国的小学生也可以从小就去接触经典的音乐情景剧,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这些音乐情景剧都会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认知。音乐情景剧虽然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学习难度,但是这种音乐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新奇的,这种新奇性能够让小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1.学习经典的音乐情景剧
在学习音乐情景剧的前期,青少年宫的教师需要利用经典的音乐情景剧来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情景剧的内涵,并帮助其初步建立起音乐情景剧的欣赏水平。在学习经典的音乐情景剧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互联网中存在的视频资源来为小学生提供了解音乐情景剧的途径。在进行音乐情景剧挑选时,教师应当注意挑选那些著名的且内容简单明了的作品,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选择《悲惨世界》这类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对于小学生而言过于深刻,不易理解和模仿,因此可以选择《小王子》《匹诺曹》等等这类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经典音乐情景剧。
2.挑选典型角色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音乐情景剧中的角色都适用于心理的教学,因此教师注意在为小学生挑选角色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典型角色。所谓的典型角色是指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角色的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果想要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到角色心理的变化,需要选择那些心理明显发生变化的角色,否则就缺少了研究心理的意义。
3.联系生活进行创作
在后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音乐情景剧进行创作。例如在学习《妈妈的摇篮曲》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生在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从而针对“母爱”这一话题进行相关的故事情节创作。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能够创作出不同的故事情景,并且由于这些故事情景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因此更有利于学生在扮演角色和表演的过程中去体会角色心理的变化,从而帮助自己去感受真实的内心。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
自由创作能够给予小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能够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扮演都应当针对较高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处于此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音乐情景剧的鉴赏能力和一定的心理认知能力。故而,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更应该被给予较多的自由帮助自己去进行自我的探索,而不应当将其禁锢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音乐情景剧的表演不仅需要演员,也需要编剧、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等,这些都与艺术气质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后期小学生在进行音乐情景剧的全面创作时,也可以接触到与音乐相关的不同种类的艺术,全面提升其音乐素养。
音乐情景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与学生情感、社会生活、科学自然、文化教育相结合,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发展,从而让小学生真正爱上音乐,爱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