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是2020年4月6日由BBC推出的纪录片。历史学家迈克尔. 伍德来到中国,根据史料以及对于杜诗的考证,重新沿着杜甫曾留下过足迹的位置走了一遍,从巩义、西安到成都、长沙,从出生到入仕,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回溯了诗人杜甫颠沛的一生。
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诗歌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精华和结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里的思想观念、价值体会以及思维方式,可以从他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找到依据。翻译中国古代诗歌,这一行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递诗歌中本身蕴含的信息,同时也希望通过高质量的译文,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美介绍给世界。
曼切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系教授兼纪录片制作人、本片主持人,迈克尔·伍德(Michael Wood)指出“杜甫用汉语中最伟大的语言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不仅仅可以展现自己的感情,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他在构建这个国家价值观方面比任何皇帝都做得多。”[1]在笔者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刻,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十分严峻。中国作为疫情暴发地如今已经基本控制住本国内部的情况,但是外界关于中国的传闻甚嚣尘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能够促进对彼此了解的对话方式都是可以采纳的。而纪录片也正是非常合适的跨文化介绍以及交流形式。
笔者将摘取纪录片中的部分诗句翻译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拟从诗词译文的角度考量外方对于诗歌翻译的理解以及实际应用。
纪录片的开篇先是从西安出发,点出唐代的首都长安的语言文化在丝绸之路的作用下的丰沛多元。杜甫出生一年后,唐玄宗即位,唐朝走向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诗歌的繁盛时代。此开头暗示着杜甫前半生和开元天宝时代的密切联系,很好地向英语观众展现了“诗圣”的诗被称之为“诗史”的一个重要因素。
纪录片中所选取的译文不仅参考了洪业写作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同时亦有其他学者的译文,故最后呈现出来的版本是BBC方面考虑到英文的表达习惯,进行了一定的语序调整,融合了不同译本的结果。以下统称BBC版。
纪录片选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举其中“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为例,BBC选取了洪业先生的译文,将其译作:
“ I thought of course that was extraordinary”[2]
洪业先生的翻译总体是以散文释意模式呈现的,洪业先生本人的观点则是:“我发现很难将译文套上英语节奏和韵,这样做几乎无法避免中国古语所说的‘削足适履’,因此我只试图传达出杜甫的思想和精神,而不用去担心形式”。[3]但是从笔者角度来看,仅仅是这样的模式不足以将杜诗的精华最大程度地传递给非中文母语的读者。客观而言,这首诗作为抒情诗,诗人的情志确实是译者应当关注的重点,这一点洪业先生做得比较完善了,尽管有些小纰漏,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足以忽略不计。
洪业先生以散文形式对此句进行翻译,这两句仅翻译了前面一半的意思,后半句与之后的“致君尧舜上”合并翻译,笔者认为对于韵律感的省略是十分可惜的。霍克思也在其1953年撰写的一份书评中指出,虽然洪业对杜甫推崇备至,但不幸的是,他的翻译并没有让读者认识到杜诗魅力所在。[4]
再看《梦李白》一诗中选取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一句,BBC译为:“The waters are deep the waves are wide, don't let the river gods take you.”
这首诗以梦抒怀言情,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抒写,整体呈现一种神秘色彩。全诗充斥着各类意象,本联涉及了“水波”和“蛟龙”两种。意象作为诗歌构成的基本因素,也是诗歌这一问题的主要特征,“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5]想要准确翻译中国古诗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译者不仅要译出意象的表面含义,同时也需要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以及社会意义。
BBC译文将“水”和“波浪”分开处理了。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而言,BBC的改译在首句其实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它采用了最基础的“wave”和“water”十分忠实于原文的审美形象。但是在第二句中将“龙”这一意象译作“river god”,想象中统辖一条河流的神灵,似乎有点过于牵强。而“无使”这一意思采取了类似祈使句的模式翻译,似乎有些过于强硬。杜甫本意更多像是在梦中祈愿友人小心避祸,保全自身,叮嘱之际也应当突出内心的沉重,在翻译的时候应当使用对等词汇表达这一点。
757年三月杜甫于长安所作的《春望》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纪录片所选取的部分中举“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为例。BBC译为:
“Beacon fires have been burning for three months now,
a letter from home would be worth 10000 in gold.”
当时的长安业已被安史叛军焚掠至萧条荒落之境地,往日繁华不再,处处透露出凄凉冷落之感。诗人面对残破的长安,同时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由得产生了念家忧国之情,感慨万分。
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笔者对于BBC的译本其实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是实际上它的译文将第二句“家书抵万金”的万直接译作“10000” 的实在是过于直接,甚至显得有些轻浮了。私以为并没有很好地将这句之中所蕴含的辛酸、企盼以及诗人在消息隔绝之时,期盼家书音讯缺迟迟不至的迫切心情传递给英语观众。第一句“烽火连三月” 直译“three months”其实不太妥当。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的战火持续了超过两年之久,同时本诗题名为“春望”侧重说明了写诗的时间为春天,故战争并非只延续了三个月。
最后分析一首《旅夜书怀》,纪录片中只引用了原诗后半部分,译作:
“I've given up on official service,
blown by the winds, and like a sea gull circling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这首诗为杜甫于765年离开成都坐船东下途中所作。未选入的前半段写“旅夜”,后半段“抒怀”,整体表现了诗人与安史之乱之后漂泊无依的感伤心绪以及病老之身难有更大作为的叹息。BBC的译文延续了整体的散文风格。诗的后半段最后一句包含三种意象“天”“地”和“沙鸥”,“沙鸥”胜似诗人的化身,以“天”“地”为背景,反衬出“沙鸥”的渺小与飘然,三个意向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未十分清晰。[6]相较许渊冲教授的“shelter on the sea”[7]而言,BBC的译文此处用“between heaven and earth”较为忠实地将两个意象都包含进去了。但是“circling”仅有盘旋之意,不如许渊冲教授对于这一句的翻译之中“A wild gull seeking shelter on the sea. ”[8]里的“seeking”作探寻之意的好,后者隐约表现出来诗人心中仍想要有所作为的想法,只是困于如今的境地罢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BBC选取的译文虽然舍弃了原诗的格律之美,同时在第一联上也将意思简化来译,但是从整体效果而言,既能让英语观众读懂意思,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诗人的意境。
整体来看,除了主持人的讲述、英国著名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的朗诵之外,片中亦穿插了对于中国人的采访,同时兼有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多重视角的专业性解读,平易近人的同时也不失专业性,诚意十足。
贯穿全片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杜甫至今仍然受到大众的喜爱。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片中已经有了答案:伟大的诗歌有超越文化和语言的力量,它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探讨的是永恒的人之本性(Great poetry has the power to transcend culture and language because it deals with eternal human truths)
纪录片的结尾以《偶题》节选来做最后的总结,“Great literature is for a thousand ages, whether is succeeds or not, you know in the heart.” 而在朗诵部分的第一句“Poetry was my family’s business”(“诗是吾家事”)实际上并非出自同一首诗,而是来自另一首《宗武生日》。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事初唐的著名诗人,杜甫耳濡目染,因而有此志气,并在儿子宗武生日之际,郑重将此事告之。本片将此句挪至此处作为收尾,十分合适,足可以看出BBC方面的用心。此外,片中亦有不少位置将诗句前后顺序作调,或者一句一句而非一联一联的选用,这一点实在困扰笔者,但在看到最后这一段才恍然大悟,这番做法定然有其企图,并且一定程度上大概率和节目的编导关系密切。
诗歌的魅力,即便是在翻译有所不足的情况下,诗中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情感内涵仍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这个时期很及时地向外国观众们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无论译文离诗歌之本意偏差几何,纪录片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覆盖最大面积的观众,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介绍给他们,实际上作出这一尝试的BBC已经是十分可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