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俊 [淮南联合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英国的发展史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影响英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几乎都和海洋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不同历史背景下,英国作家塑造的海洋形象在文本上的表现略有不同。不同体裁的海洋文学作品能反映并影响发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分析不同时期的英国作家如何响应时代的“海浪”,在文本中呈现出何种海洋意象,引发何种群体海洋想象,对于解读英国海洋文学作品有着重要作用。英国海洋文学作品蕴含的海洋意象与海洋推动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具有历史同步性。这种默契的呼应在特定历史时期加速了国家海洋策略在民众中传播的速度,促使民众响应国家海洋策略,积极投身于海外贸易和海外探险的洪潮之中。
海洋成就了盎格鲁撒克逊族,海外贸易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海上军事霸权造就了大英帝国。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英国作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参与了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建构。从《贝奥武夫》到《蓝色星球》,英国海洋文学作品体裁的变化不仅反映出文学消费形式的变化,也折射出英国人海洋及海权意识的演进过程。时至今日,英国海洋文学作品借用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在全球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英国是一个海岛型国家,全年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但其漫长的海岸线,却鲜有自然屏障,致使英国大陆在11世纪中叶以前屡遭入侵。早在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就从欧洲大陆移居到英国西南部,从而揭开了欧洲大陆各民族冒险渡海移民到这个海岛的序幕。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来自欧洲大陆的民众跨过北海和英吉利海峡,与当地的土著居民逐渐融合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族。1066年威廉一世率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并征服英国,这是英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英国缺乏安定的内部政治经济环境,屡受外族入侵袭扰,在此之后,高度的王权集中制和强大的军队被建立起来,英国开始转守为攻。土地被重新丈量分封,征服者威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土地作为国家的公共利益被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其拥有者必将团结一致,捍卫象征国家政权的王权。诺曼征服改变了英国的历史进程。自罗马人撤离之后,它再次参与到欧洲大陆的许多中心事务之中,并开始了不断的海外扩张之路。
像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文学作品一样,英国最早期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以书面形式出现的,而多以口头文学为主,创作的主体是吟游诗人。故事经口头传颂,其中很小一部分被流传下来。然而,在这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文学作品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是海洋文学作品,如《漂泊者》(Wander)、《航海者》(Seafarer)、《贝奥武夫》(Beowulf)等。据考证,《贝奥武夫》在公元6世纪就在民间传颂,在6世纪中叶被入侵的盎格鲁人带到了不列颠,最终在公元8世纪以古英文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值得注意的是,《贝奥武夫》故事背景并不是发生在不列颠,而是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盎格鲁撒克逊人民族融合的过程。《贝奥武夫》描述了贝奥武夫远渡丹麦洛斯格王国战胜恶魔格兰代尔母子,为民除害,晚年杀死恶龙,捍卫美好家园的英雄事迹。《航海者》和《漂泊者》则描绘的是大海的神秘莫测与艰辛的海上生活,用以映衬出苦难的现实生活。
在航海技术极度落后的年代,一方面,大海是神秘莫测又令人敬畏的对象,海上或海岸生活暗示着风险,人们对其怀有敬畏之心,诗人们把它隐喻成“鲸路”(whale-path)、“天鹅路” (swan-road )或“海豹浴场” (seal-bath)等;另一方面,大海是吟游诗人所歌颂的勇士们冒险征服的对象,尽管它给人民带来得更深层的记忆可能是与自然灾难以及可怕的外族入侵联系在一起的。欧洲大陆的民族迈向海洋驶向英格兰的第一步也是宣告盎克鲁撒克逊族诞生的伊始。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海洋,海洋成就并完善了不列颠岛上的政治经济形态。适应海洋的存在并渴望征服海洋的基因从那时起也就刻印在了英国人的深层记忆里,这也为其日后迈向远洋埋下了伏笔。
13至15世纪英国封建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城市进一步扩大,货币渗透到农村的各个方面,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本身就相对于欧洲大陆较薄弱的英国封建地主的势力。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开始进行海外贸易。乔叟(1343—1400)在《坎特伯里》故事集中就生动地刻画了英国商人和船员的形象,并把商人、职业海员和医生、律师等传统职业放在一起进行道德说教。可见作家们当时已经很敏锐地觉察到英国社会正悄悄地发生变化。托马斯莫尔(1478—1535)更是给人们描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海岛乌托邦世界。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王室和法国王室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战争致使英国丧失了位于法国的海外领地,但极大地激发了英格兰的民族意识。当时商业中心仍聚集在地中海沿岸,财物也主要掌握在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商人手中。失去法国据点的英国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海外商贸的重要性。英法百年战争表面上是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和土地,实际上,断断续续的战争最终围绕的是争抢商品市场和商业利益。
15世纪下半叶,商人们不再满足出口初级产品带来的微薄收益,转而更多地出口诸如毛呢一类的工业制成品。虽然当时的英国贸易主要由外国商人把控,但英国本土商人已经着手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外国商人手中逐渐夺回贸易主动权。此外,新航道的开辟促使东西方贸易商道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这极大地刺激了海外市场对英国商品的需求。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盈利空间的提升,英国海外贸易越来越离不开国家政治力量的支持。进入16世纪,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扶植本国毛纺工业及其他手工业的发展。在一个即将到来的商业化时代,英国人迫切抓住新航道带来的发展机会,此时的国家海洋经营策略对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后,优先发展造船业和航海业,在政府的扶植下,英国人陆续在海外设立海外贸易公司,攫取高额的海外贸易利润,女王更是默许海盗掠夺周边海域过往的商船。在对外扩张的政策指引下,英国也抓紧了海军的建设。这时皇家海军、私掠船和武装商船构成了英国海军的主体,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宣布其已跻身名列前茅的海上军事强国的行列之中。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史称“光荣革命”。此后,英国逐步走向君主立宪的道路,国家权利由君主转移到了议会,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海外贸易的形式业由最开始的私募海外探险发展到以国家政治、军事为后盾的垄断特许经营,这种政治力量的形式化,就是现代民族国家。
新航道开辟前后,地理上的新认知似乎让英国作家表现出极大的紧迫感和参与意识。英国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海上叙事内容。商贸活动的迅速发展,使得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文学消费形式发生了转变,英国戏剧文学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繁荣起来。英国也随机出现了很多露天的大众剧场,文学的受众变得更加宽广。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民族国家意识空前高涨,戏剧也出现高度繁荣的局面。
这时期的作家们借助海洋文学作品至少在以下几点上加快了英国本土商人走向远洋的步伐,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从思想上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了思想上的铺垫。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在《马耳他的犹太人》中用马耳他岛类比英国,暗示英国在1588年前后经受的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的军事威胁,意在使得英国人民实现国家认同,辅助女王完成民族身份建构的理想。其次,丑化外国商人,渲染海外贸易的高额回报,营造民众参与海外商贸的氛围。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就呈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旧式地中海商人夏洛克的交锋。安东尼奥用尚未归港的货船抵押,向夏洛克借贷了三千金币,以资助好友追求恋人。与颇具英国绅士风度的安东尼奥对比,夏洛克显得是如此的残酷、吝啬与贪婪,但是他却掌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机智的鲍西亚用法律与秩序解围了乱局,安东尼奥获救,最终财富也从由夏洛克转移给了罗左轮。如果我们把伊丽莎白女王执政的历史背景投射到语境中,就不难发现鲍西亚身上有伊丽莎白女王的影子。女王临危受命,用法律重构了英国的国内秩序,通过大力发展海军为英国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海上话语权。再次,重构海洋地理与民族关系,重塑海洋形象,消解国内民众对海外贸易的担忧。大海在文本中不再是一个充满变数、神秘莫测的异己环境。作家语境中的海洋变成了唾手可得的海外财富的代名词,这大大地激发了英国人对海外财富及对异族他者的想象。代表性的作品有马洛的《忽必烈大帝》、罗利的《发现圭亚那帝国》、斯宾塞的《仙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等。
光荣革命是英国近代史的起点,此后,英国呈现出连续加速发展的趋势。18世纪后半叶,棉纺工厂开始使用机器,这也是工业革命的开端。到19世纪,大规模的生产对市场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英国也随即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商业资本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政府授予享有特权的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掠夺。英国政府一方面在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另一方面却在加紧抢占海外殖民市场。在“蓝水”政策的指引下,英国竭尽全力发展海上力量,扩展海外贸易,抢占海外殖民地,贸易、殖民和海军组成了一个良性三角。1763年七年战争后,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整个加拿大,这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到19世纪50至70年代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英国在世界范围内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进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伦敦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英国此时已经控制了全球的主要海上交通要道,主宰了世界贸易的格局,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18世纪,英国小说流行起来,海洋小说深受欢迎。在无线电技术取得大规模应用前,报纸、书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文学消费的主要形式是阅读,作家们无形中成了信息的主要传播者。海洋文学作品成为人们了解海外生活的窗口。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海洋与海外殖民生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民众的海权意识。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把自己多年的航海经历和人生体验倾注到鲁滨孙身上,加之丰富的文学提炼,创作了《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迅速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笛福本人极其推崇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这与当时政府维持和扩大海洋优势的国家战略遥相呼应。被喻为“英国报纸之父”的笛福巧妙地利用小说把民众的视野聚焦到海洋之上,在《辛格顿船长》里,他把非洲和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象牙和宝石的地方。土著人是野蛮的,而英国人则是站在二元对立的另一端以代表文明的形象出现。在报刊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年代,有影响力的小说和报刊能有效地左右人们的思维和对待外部世界的看法,这也使得部分海洋小说客观上在18至19世纪成为政治的传话筒。
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因歌颂、美化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被人们称为“帝国号手”。在他看来,商人们从泰晤士海上出发,驶向全球,为帝国带回了无尽的财富。吉卜林在诗集《七海》中,通过刻画典型的殖民者,用以激发民众对大英帝国的认同。当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受到德国和美国的挑战时,吉卜林流露出了担忧。他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并号召像吉姆一样的,有着白人血统但成长于殖民地的孩子们肩负起维护帝国稳定的重任。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得英国国内矛盾频发,不少作家通过海洋文学作品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的《格列夫游记》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冲击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时,查尔斯金丝莱企图在他的《水孩子》中,找到一个诊断并救治社会、文化和心理疾病的处方。通过汤姆之旅,他把现实与幻想融合,创造出一个慰藉人们心灵,调解人们自我信仰和时代精神冲突的药剂方。
由于工业革命的扩散,至19世纪末,英国逐渐失去了工业垄断地位,经济被德国和美国赶超。进入20世纪,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创新能力的匮乏,大英帝国在维护其海上霸权上显得日渐力不从心,其努力维系的殖民统治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英国的商业船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国内经济在战后陷入了长期低迷发展的泥潭。战后,英美开始共享海上军事霸权,“大英帝国”从世界政治经济霸主的神龛上跌落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不列颠人对海疆的挚爱从未减淡,当阿根廷侵占马尔维纳斯群岛时,皇家海军再次显示了其在全球的战略存在,演绎了战略投送的经典案例。
随着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及时态环境的恶化,部分英国海洋文学作家开始重新审视海外殖民活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康拉德(1857—1924)以大海为创作背景,通过描绘船员及殖民者前线的生活,展示主人公在面对荒岛及原始文明时的遭遇及内心世界,启发人们重新思考自然本性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吉姆老爷》《黑暗之心》揭示了殖民统治者给土著人带来的灾难,探讨了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他认为自然具有一种人格化的力量,生活就是人与自然无形力量的抗争。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得不列颠经济倒退数载,更使得作家们对人性产生了疑虑。威廉戈尔丁(1911—1993)的《蝇王》中的荒岛宛如人类社会的缩影。落难荒岛的孩子们上演了一场由文明秩序的自救到野蛮血腥争斗的故事,他们相互争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寓言式表达。
近几十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英国海洋文学的表达方式,《贝奥武夫》《鲁滨孙漂流记》《格列夫游记》及《蝇王》等经典海洋文学被纷纷搬上荧幕,这些电影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海洋环境问题也成为英国影视文学创作者们聚焦的对象。《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及《荒岛求生》等BBC纪录片把海岸到海底的景象更生动、更直观地展现到了人们的面前。得益于这类新式的海洋文学呈现形式,英国国内外再次掀起了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热潮。通信技术与电子科技的进步使得英国海洋文学再次以这种新的载体向世界展示了它的影响力。现在,英国海洋文学作品的受众比以前更加宽广,影响更加直接深刻。
从中世纪的《贝奥武夫》到现代精彩的BBC纪录片《蓝色星球》《地球脉动》,可以说,英国文学的诞生也是英国海洋文学的诞生。从诗歌、小说、戏剧到现代受众较广的新式文学载体,如电影、纪录片等,英国文学作品中都少不了海洋的身影。如果将海洋从英国文化中抽离,就很难全面理解英国文学作品。英国海洋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海洋意象与海洋推动其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出一致性。时至今日,英国海洋文学作品对世界海洋文化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英国政府与英国相关海洋文化机构仍在全球海洋事业和产业中占有很大的话语权。
值得借鉴的是,海洋意识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政府在对相关海洋硬件设施进行升级与改造的同时,也需要让海洋文化研究机构积极地介入到海洋文学与海洋文化的建构与传播的活动中去。应该重视新式文学体裁对人们海洋意识的引导作用,努力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不断地满足人们对海洋文学作品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