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我们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国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写为《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那么,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者,在教学中该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持续且深入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教育者本身应该具备的教化精神,以及如何结合当代活化古代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浅见,以供批评、指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五千多年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的历代先祖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发展、修正、完善得来的,是关于人与自己内心、人与他人及社会、人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总结,是关于造就幸福人生、美满家庭、和谐社会、文明国家的规律、理论和方法。依据这些规律,遵循这些理论与方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成果,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几千年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近两百多年来,西方经济、科技暂时领先,但就在西方引领世界潮流的时间内,地球资源短缺、自然环境恶化,道德风尚日益沦丧,世界各地矛盾、冲突不断,整个世界的前进方向与人们所要追求的幸福与快乐背道而驰。其原因在于,西方追求经济发展,却忽略了人如何与自己的内心、与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虽然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却不能“为我所用”,结果只是“为我所有”。
何为客观规律?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历过检验,证明是确实可行的理论与方法就是客观规律。逻辑推理与科学验证,固然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方法,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在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即逻辑上讲得通的、可以通过仪器实验验证的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论。这一不完善的理念,是导致优秀中国文化难以弘扬,中国文化自信难以彰显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知道,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还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几千年后依然生机无限。中华民族如今能够再次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西方强调的用于真理检验的理论与仪器,事实上仍在不断发展之中,因而是不完善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已然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意见》要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就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一定要用科学的头脑、客观的精神、礼敬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见》在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时提出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也强调了这种客观规律性。
如果不明白传承千年的中国文化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如果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不能担当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又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教师呢?《意见》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教师首先就要找到这种力量。
既然讲的是规律,那么教师在修学与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掌握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论断,这样才不会迷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规律性,传统文化教师应该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每个人在每个当下都在处理五种关系:第一,我们与我们自己的内心和思维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第二,我们自己和社会中跟我们有联系的人之间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第三,社会中与我们有联系的人之间关系(他人与他人);第四,我们自己与跟我们有联系的自然物之间的关系(自己与他物);第五,跟我们有联系的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物与物)。这五方面关系,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而中华传统文化对这五大关系的处理有重要的实证。
现代教育、科技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物与物的关系研究中,所以科技飞速发展,创新层出不穷,物质极大丰富。但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个体的我们,却越来越恐惧、纠结、劳累、浮躁、好斗,我们离幸福似乎更远了。难道是我们发展科技错了?非也,我们是忘了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了。就如微信的发明,并没有让亲戚、朋友的关系更近,而是更远、更生疏。我们忘记我们是人,从而更多地关注外在,而忽略了内在,忽略了自己本能的需求。
在这五大关系中,作为人,我们的康宁、舒适、自在,更多地反映在如何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上,其他关系只有透过这层关系才能起作用。同样,教育也只有在这个层级上才能真正有效果,才能持久。所以,传统文化教师必须要学习传统文化关于这五层关系的客观规律,并亲自检测、实证,再用来指导学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且不论物质定义的模糊性,也暂时不考虑量子力学发展带来的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巨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强调意识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的。
科技进步与物质丰富,使人们对物质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得到足够强调。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家建设与改革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就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重要证明。
传统文化强调修心、格物致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小人闲居为不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指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规律性认识。对此,传统文化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检验,并在生活中贯彻实施。
无论是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表述,《易经》“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类万物之情”的表达,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还是箕子劝谏商纣王“纣王之祸,起于象筷”的故事,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等等,都能说明,中国人见微知著,善于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人事物的演进。哲学及现代科学的进展,也在不断证明这种全局、系统的分析与处理问题的方法的科学性。系统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
同时,教师要知晓,在对立统一的系统中,如何维持系统的平衡与正常运转。中国人善于用“和”的思想追求共赢,明白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一旦一方过于强大,那么系统将会失衡,强大一方的利益也得不到保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述,以及中医阴阳五行的平衡调和,无一不是这种“和”的思想的体现。
在利人与利己的关系上,要采取“和”的方法,推己及人,有慈悲心。其实,每个帮助过别人的人,都知道利人可以达到三个利己的结果:第一,在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心情愉悦,浑身气脉畅通,有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第二,受助者会怀抱感恩的心情,思考如何报答,施助者会得到受助者的回报;第三,人皆好善,利于别人的人,大家都心向往之,都愿意帮助他。在现实生活中,斤斤计较的人往往不如敦厚、大方的人幸福。
我们应该明白,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打破一个旧的系统,而是要维护现有系统的流畅运转,比如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等。所以,传统文化教师一定要能理解“和”的深意,并善用之。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传统文化中的客观规律性,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是关于生产、生活的,是当下拿来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拿来谈玄说妙的,更不是束之高阁的。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应对、进退的方法,更具担当和服务的精神,更能遵守礼仪规范,从而使内心更为恬淡宁静,使生活的格调、品质更高。
所以,传统文化教师要避免三种严重的错误倾向:第一,传统文化是知识是用来彰显自己的,可以让自己获得金钱、地位和名誉;第二,传统文化只是用来指导、教育别人的,自己不必学、不用做,而其他人需要学,需要身体力行;第三,说着与大众不同的语言,穿着与大众不同的衣服,行着与大众不同的习惯和礼仪,以示高深、与众不同。
《孟子·告子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三字经》一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因此,肯定“人性本善”“人是能教得好的”,这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对这一点有信心,才能把学生教好。
关于人性本善,很多人还是持怀疑态度,认为人性本恶,或者至少是没有善恶。其实,我们只要反观自己的行为就能够知道:假如我们站在楼梯口,旁边一个小孩快要掉下去了,我们会不会本能地伸手去扶?答案是肯定的。再如,我们与人争论、起冲突的时候,潜意识里面都会这样认为:“我是对的,我是好意;你错了,你是恶意。”这说明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善良的人,而站在对立面的他人是“恶”的。其实,别人的“恶”只是我们对别人的错误认知而已,从本质上来看,每个人都是善的。
一个本性善良的人,一定可以培养好。有的人没有办法教好,并不是此人不可教,而是我们的爱心、耐心和智慧不够,或是暂时不具备教化的条件。但是,传统文化教师一定要深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这一基本理念。
掌握了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后,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教师必须具备宽厚仁爱、认真负责、谦虚恭敬、勤学不辍、不断改过、温和耐心的教化精神,才能保证自己有教化的力量,让学生和大众看到传统文化的益处,避免出现传统文化没人学,或者人们学了之后没有受益的现象。
传统文化教师必须心地善良,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把传统文化仁慈博爱的精神展现出来。
教师对学生必须充满爱心和耐心。有爱心,就会有高度的教学热忱,会真心去了解和体谅学生的状况,发挥同理心,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采取关怀和鼓励的方式,避免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言语与行为;有耐心,就会心平气和、不厌其烦地开导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教师必须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时时不忘这个最初的、崇高的本心;并且时常诵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时常亲近良师益友,才能提醒自己,中正不偏。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传统文化教师要立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有志,就能理解所有圣贤的教诲,并积极响应;没有志,这些经典篇章对我们来说就犹如没有生命的文字,它只是枯燥的知识,它的精神没有办法融入我们的内心。所以要先立志,要下定决心不做随波逐流之人。有了这种志向,就以不如圣贤、不如至圣先师为耻,正所谓“德比于上故知耻”。
传统文化教师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诚恳,正如《曲礼》中所说的“毋不敬”:任何时候都要心存恭敬,不要有不敬之心。教师须诚敬谦和,虚心有礼,乐于接受别人的劝告,勇于改正自己的过失。圣人教我们忍让、谦让、礼让,一路让到底。
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成绩多么辉煌,都不应傲慢,而应该谦虚。《曲礼》说“敖不可长”,即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一个人如果十分傲慢,不懂得尊重别人,那么他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如果还不知道自我警惕,他终究会变成自私、刚愎、残暴的人。何况傲慢心增长一分,诚敬心就减退一分,不能不戒慎小心。《论语》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即使有周公一样的才能,如果骄傲吝啬,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过认真学习传统文化而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之后,就不会受到各种物欲诱惑而变节。就像《礼记·学记》所说的“强立而不反”,即遇到事情不会迷惑,不会违背师道。
“好学近乎知”,只有持续好学,才会在道德、学问反面有所成就。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柏拉图每天坚持“甩手三百下”,而柏拉图做到了,最终也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伟大的哲学家。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深入学习圣贤的经典,以滴水穿石之功,必能有所成就。教师们也要秉持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成为合格的传统文化教师。
蘧伯玉就是不断改过的典型:他从二十岁起一直改过,到五十岁,仍然认为自己过错尚多。曾子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了凡四训》言:“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孔子在回答“子路问君子”时,说:“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现代社会物质发达,立志教学传统文化的教师,更应该时时修正自己,不断去除自己贪爱、嗔恚、愚痴、傲慢、怀疑等不良习气。
教师必须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德行,学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教师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反省,检讨改进,而不是怪罪在学生身上。
同时,教师要养成节俭的美德。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尤其现代社会讲究环保,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爱护环境的表现。
传统文化教师必须温文儒雅、处众和睦、心平气和、和颜悦色,让人有和蔼可亲的感觉。《周易》说:“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的基本涵养是克制愤怒,抑制嗜欲。《论语》讲“不迁怒”,即不要让怒气在心中继续迁移发展,更不能发泄在别人身上。如果教师自身欠缺涵养,容易发脾气,甚至把怒气发泄在学生身上,无论是以惩罚的形式,还是以责骂的形式,都会伤害到学生,让学生内心产生阴影,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学生人格的扭曲。
做教师的人,最忌讳急于求成、互相攀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统文化教师应该明白,任何人的毛病习气都很难改正,学生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当教师遇到问题学生时,应该冷静下来,分析原因,找出救治的方法,再慢慢地教化,而不是动不动就着急上火。如果教师落入着急与攀比的错误当中,就很难保持平衡的心态,从而使思想和言行落入偏差,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与要求,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教师必须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能教学生。很多地方的所谓“传统文化班”让人难以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本身没有真正践行,不能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以传统文化修正自己的毛病,这样怎么能把学生教好?传统文化教师讲错、做错,很容易使学生受到误导,受误导之后要回头就很难了。
此外,能做到身教才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榜样。现在传统文化的榜样比较少,大家没有从中受益,因而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信心。因此,传统文化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才能逐渐带动大众学习传统文化。
教师必须有教无类,平等公正地教育学生,对学生不能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对待。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以符合人性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好表现而不择手段,忽视学生的人性尊严与人格发展,就是畸形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自然也就违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千篇一律地对每个人都教一样的课程,那是把教育僵化,会扼杀许多不同方面的人才,所以一定要因材施教。所谓“行行出状元”,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发展他们个人的特长。懂得因材施教的教师,会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有分别地加以培养。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如果能够加以肯定,给予学生信心,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点,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能够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人生发展方向的教师,就是明师。
依据《大学》,教学应遵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修学道路,即采取由内而外、由亲至疏、由近及远的方式培育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与道德素养。国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注重学生的人格涵养,其次才是知识技能。体验是学生获得人生动力的根本方式,支撑一个人不断进取的是其内心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强大动力。
《三字经》中说:“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其中的“小学”是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级教育,注重洒扫应对、懂得进退等生活行为规范,培养德行的基础,就像《弟子规》和朱子的《童蒙须知》等蒙学经典所教导的。所以,德行教育最优先,然后才读经,读子,读历史。有了稳固的国学基础之后,再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一部经典专攻,深入并长期地学习。
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的,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法。《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生自己要有所体会,要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长久,才能产生智慧。
《学记》还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是说,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加以强迫;第二,勉励学生上进,但并不压抑学生的发展;第三,启发学生的悟性,而不要将结论和盘托出,不能把学生的悟性抹杀掉。如果能够这样教学,达到的效果就是“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如今的教育提倡鼓励的方法,鼓励教育并没有错,但方法要恰当,否则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夸奖方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夸具体不夸全部。有针对性的、具体的表扬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第二,夸努力不夸聪明。表扬努力,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挑战性的任务,也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三,夸事实不夸人格。虚无的概念会给人以压力,使人不知所从,只有具体的事实会让人觉得真诚。
对学生的惩罚,不是让教师发泄怒气,而是教师出于善意,节制学生的顽劣,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惩罚必须有节制、有善巧,才不致造成学生身心的伤害。古人有“七不责”之教,很值得借鉴,即责备学生要做到: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以及疾病不责。这些古训非常重要,教师要铭记在心,切实遵守。
综上所述,只有建立了客观、科学的态度,培育了担当、仁爱等精神,掌握了正确的教学原则,学到了圣贤的优点,才可算是合格的传统文化教师。这样的教师能够真正传承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来造福人群、造福社会、造福国家、造福世界。
以上是笔者个人对传统文化教师素质的一点浅见,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家长,甚至一个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继承、弘扬和发展,希望大家齐心合力,“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