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娇[广州商学院,广州 510000]
王夫人是贾政的妻子,贾宝玉的母亲,林黛玉的舅母,薛宝钗的姨妈,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出场不多,着墨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别有深意,在贾府众多已婚妇女中,活得比较成功的也就是王夫人了,这从贾府众人对她的评价及作者曹雪芹对她的描绘中皆可看出。而王夫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在于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说通俗点就是,王夫人能忍,她的忍都是为了家庭的和谐。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红楼梦》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出,王夫人和婆婆贾母的关系并非那么和谐,在很多事情的态度上,她们并不一致,比如对待宝黛爱情的态度,对待宝玉教育问题的态度,对待宝钗的态度,等等。但两人自始至终没有撕破脸皮闹起来,就算因为贾赦想娶鸳鸯做妾时,贾母冲王夫人发过一次火,王夫人也并未跟她计较,还是尽职尽责地做好儿媳的本分。那么,为何王夫人要这么做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荣府的长房长媳并不是王夫人,而是邢夫人,王熙凤也不是王夫人的嫡亲儿媳,按照封建社会的伦理制度,历来家族大权都是由长房长子承袭的,比如贾府的族长就是由贾府的长房长子贾敬继承,贾敬不管事,就由他的儿子贾珍继承。可是,贾母的两个儿子中,除了世袭的官位由皇帝决定无法更改之外,在荣府,无论是居住的房子还是管家的大权,都不是由大儿子贾赦继承,而是由小儿子贾政继承的。这就难怪贾赦要说贾母偏心了。那么,为何贾母要把管家的大权交给王夫人而不是邢夫人呢?大概有几个原因。
1.邢夫人出身低微,王夫人出身高贵。邢夫人的娘家是怎么样个情形呢?《红楼梦》第七十五回通过邢夫人的兄弟邢大舅(原名邢德全)的口这样说道:“老贤甥,你不知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尚小,世事不知。他姊妹三个人,只有你令伯母年长出阁,一分家私都是他把持带来。如今二家姐虽也出阁,他家也甚艰窘,三家姐尚在家里,一应用度都是这里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我便来要钱,也非要的是你贾府的,我邢家家私也就够我花了。无奈竟不得到手,所以有冤无处诉。”从邢大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信息:
①邢夫人父母早逝,留下一份家产,全部被邢夫人霸占了,两个妹妹和弟弟没分得丝毫。
②邢夫人能嫁入贾府,当与她掌管了娘家家产有关,因为贾赦本身就视钱如命,为了赌博输掉的五千两银子,他就可以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他与邢夫人的结合应当是他给邢夫人一个名分,邢夫人给他钱。
③邢夫人娘家应该没有什么后台,一旦父母去世,姐弟四人便无依无靠,不像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相比邢夫人,我们再来看看王夫人的出身。《红楼梦》人物刚出场时,作者就提到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第四回)。妹妹薛姨妈家是“丰年好大雪”里的皇商“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的有钱人家。这样身份地位的一个人,换成是谁也不会小觑,贾母虽然是婆婆,也不会不看重。
2.邢夫人是继室,王夫人是正室,邢夫人是在贾琏之娘去世以后嫁给贾赦做填房的。贾琏是贾赦嫡妻所生(这个从贾府祭祀祖宗时的排序可知,而且像王熙凤这样出身的人,当然不可能嫁给庶出的儿子),邢夫人不是贾琏的生母,自然就是贾赦的续弦了。
相比邢夫人,王夫人不仅是名正言顺的嫡妻,而且还生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儿女,长子贾珠虽然死了,在世时也是风光过的,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成家了,还一举得男。元春就更不用说了。宝玉虽然不喜读书,但人家天生长得像祖父——贾母深爱的丈夫,让贾母不得不疼爱。
这样的两个儿媳,任谁都会偏心王夫人多一点。
3.邢夫人不会做人,王夫人则颇得贾母信任。《红楼梦》有两回重点写到了邢夫人: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其中第四十六回写邢夫人为了讨好丈夫贾赦,居然去劝贾母的丫鬟鸳鸯做自己丈夫的小老婆。就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邢夫人的不堪。小说(第四十七回)中这样写道: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你们如今也是孙子儿子满眼了,你还怕他,劝两句都使不得,还由着你老爷性儿闹!”邢夫人满面通红,回道:“我劝过几次不依。老太太还有什么不知道呢,我也是不得已儿。”贾母道:“他逼着你杀人,你也杀去?如今你也想想,你兄弟媳妇本来老实,又生得多病多痛,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笆儿弄扫帚。凡百事情,我如今都自己减了。他们两个就有一些不到的去处,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他还想着一点子……”
从上面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贾母对邢夫人和王夫人的态度。凭贾母的聪明能干阅历教养,她不会不知道,什么人是诚实善良的,什么人是阴险狡诈的;什么人是可以依靠的,什么人是不可信任的。所以,隐忍顺从的王夫人赢得管家大权自有其道理。
《红楼梦》第十八回这样写道:
只因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幼弟,贾妃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独爱怜之。且同侍贾母,刻不相离。
元春的优秀我们就不说了,十三四岁的时候,便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宝玉虽不喜读书,然在人品外貌方面,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作为母亲,谁不想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你看王熙凤如此奉承贾母,也并未将巧姐送到贾母身边去。王夫人会把元春和宝玉送给贾母抚养,一方面是由于贾母本人喜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笼络贾母,让孩子成为她们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贾母也没有辜负她,把两个孩子都培养得棒棒的。书中没有说贾珠是跟着谁长大的,不过推测应该是由王夫人自己管教的,结果呢,虽然也很优秀,却二十岁不到就病没了。所以,王夫人将孩子送到贾母身边的决策是高明的。
我们知道,贾母一直有意撮合宝玉和黛玉的婚姻,但王夫人却钟情宝钗。这样,矛盾便产生了。按照古代习俗,尤其是大户人家,无论男孩女孩,到了十三四岁就可以而且也应该说媒了,王夫人心里虽然着急,但贾母不表态,她也不敢擅作主张。如果贾母执意要将黛玉许配于宝玉,她也未必敢表示反对,所以她只能忍气吞声,以静观变。然后通过薛姨妈,悄悄散布金玉良缘的说法,让贾母明白自己的心意。贾母心里应该是很矛盾纠结的,从各方面考量,也不敢轻易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再者,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王夫人有中意的儿媳人选却默不作声,这不得不让贾母深思。最后,问题由谁解决呢?
对,元妃。元妃在端午节赏礼时,赏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是一样的,林黛玉的赏礼则跟其他姐妹的相同。不管王夫人暗中有没有跟元妃沟通,总之,通过此次赏礼,元妃已经间接地将自己的意向表达出来了。前面我们也说过,宝玉是元妃亲手带大的,情如母子。当然,宝玉的婚事她是一定会关心的。而像她这样冰雪聪明之人,难道看不出谁更适合做宝二奶奶吗?
鉴于此,王夫人更有底气不露声色,贾母也不敢轻易表态。就这样,王夫人无声胜有声,通过自己的隐忍,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心愿,顺利让宝钗做了自己的儿媳。
从《红楼梦》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姨娘在贾府就像过街老鼠,人人都不待见。赵姨娘的思想行为不是一般的令人讨厌,她既无知又愚蠢还恶毒,然而,就是对待这样一位丈夫的妾侍,王夫人却从未有过很过分的举动,比如像王熙凤那样,借剑杀人,让对方永远消失。王夫人容忍了赵姨娘及其子女的存在,自有她的考虑。
虽说三妻四妾在古代再正常不过,但并非每个做妻子的都能容忍其他女人跟自己分享丈夫。很典型的,比如王熙凤。相比王熙凤的霸道狠毒,王夫人算是非常大度了,她容忍丈夫贾政娶了两房侍妾,这两房侍妾分别是赵姨娘和周姨娘。从小说中,我们看不出王夫人对贾政的这两个侍妾有过什么使坏的行为,更谈不上迫害,倒是赵姨娘有过对宝玉和凤姐的暗害。王夫人为什么会容忍其他女人来跟自己分享同一个丈夫呢?理由无非这么几点:
1.这是社会制度,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跟制度抗衡。
2.这是男人所需,即便是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虽然制度规定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仍然有大量男性拥有不止一位女性。
3.就算把赵姨娘和周姨娘都赶跑或暗害了,仍然有其他女性填充上来。
4.如若不许侍妾存在,势必得罪贾政,失去贾政对自己的尊重和维护之心,同时也会让包括贾母在内的其他人对自己投来异样的眼光,破坏自己贤惠淑良的名声。
因而,王夫人在此事上的容忍,应该说是不仅比王熙凤大度,且比王熙凤高明。从长远来看,王夫人的行为可以巩固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地位,王熙凤却只会招来丈夫的怨恨,一旦贾母不在了,王熙凤失势了,下场就非常悲惨。
王熙凤与贾琏的两个妾侍尤二姐和秋桐之间的斗争,采取的是借剑杀人的手法,让自己的心腹大患消失于无形。相比王熙凤,王夫人真的是太仁慈了,她不仅允许贾政的两房妾侍存在,而且还任其生育,并容许赵姨娘生的女儿探春待在贾母身边,受贾母的宠爱。那么,王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可以说是为了自己贤良淑德的名声;其次,荣府贾赦所在的大房和贾政所在的二房之间也有矛盾斗争,小说里交代说贾赦生了两个儿子:贾琏和贾琮。
王夫人虽然也生了两个儿子,不过贾珠却夭逝了,剩下一个宝玉,势单力薄,自己年纪大了,也不能再生了,贾政的妾侍生了儿子,就算不是自己生的,到底属于自己这一房,将来贾母归天,分家时,宝玉也有个兄弟可以相互照应(当然,结果能否如此,便非她所能控制的了)。中国人是最讲究丁财两旺的,在丁与财之间,又把丁放在了财前面,说明丁比财更重要。所以,说到底,王夫人的容忍还是为了自己这一房的繁荣,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着想。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王夫人实在是比王熙凤高明多了,比她站得高看得远。
我们知道,赵姨娘及其儿子贾环都深恨宝玉,三番五次暗害宝玉。小说中有三次讲到赵姨娘母子对宝玉的使坏,分别是第二十五回和第三十三回。第二十五回又通过王夫人之口,明说他们三番五次使坏。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这样写道:
二人正闹着,原来贾环听的见,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满屋里众人都唬了一跳。连忙将地下的戳灯挪过来,又将里外间屋的灯拿了三四盏看时,只见宝玉满脸满头都是油。王夫人又急又气,一面命人来替宝玉擦洗,一面又骂贾环。凤姐三步两步的上炕去替宝玉收拾着,一面笑道:“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一句话提醒了王夫人,那王夫人不骂贾环,便叫过赵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以此事为导火索,赵姨娘怀恨在心,请了马道婆对宝玉和王熙凤施魔法,差点要了宝玉和凤姐的命。
第三十三回,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跳井以后,贾环在贾政跟前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致使贾政气上加气火冒三丈,才发誓要打死宝玉的。
由此可见,妻妾之间斗争之残酷,简直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而在荣府,使坏害人的不是王夫人,相反,是作为妾室的赵姨娘母子,并且,从王夫人口中我们知道,他们使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番几次”,王夫人都没有理论。《红楼梦》里也没哪一回写到王夫人背地里对谁使坏的,尤其是对赵姨娘母子使坏。从中也可看出王夫人的慈悲与大度。
那么,王夫人为何要容忍赵姨娘母子使坏而不还手呢?笔者以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为了家庭的和谐。贾环伤害了宝玉,她只是骂骂赵姨娘母子便了事了,并未有进一步的行动,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居然还还不想让贾母担心。宝玉深知她心事,所以说道:“有些疼,还不妨事。明儿老太太问,就说是我自己烫的罢了。”
受到伤害的母子俩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相反,闯祸的赵姨娘母子挨骂后倒是怀恨在心了,马道婆一挑拨,赵姨娘立马就请求马道婆帮助她除掉凤姐和宝玉。从中可见两对母子之间人品风貌的高下之分。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金钏儿和晴雯都是因为被王夫人赶出贾府以后才死的,很多人因此对王夫人诸多诟病,认为王夫人没有容人之量,没有悲悯之心,阴险歹毒。但是,这些人从来没有站在王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过,王夫人为何会将她们赶出贾府。其实,在金钏儿和晴雯被赶出贾府之前,王夫人已经容忍她们很久了,最后不再容忍,是因为她们触碰了王夫人的底线,王夫人再也忍不下去了。
王夫人虽然宽厚仁慈,却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犯淫,所谓“万恶淫为首”,“淫”之一字乃王夫人“平生最恨者”。在金钏儿被赶出大观园之前,王夫人“从来未曾打过丫头们一下”。看看王熙凤是如何整治家人的,我们就知道王夫人有多仁慈。
然而,很多人就因为王夫人把金钏儿撵出贾府导致金钏儿跳井,因此认为王夫人是个阴险毒辣假慈悲的人。我们先不说王夫人只是凡人一个,就算是佛是神,也有生气的时候。金钏儿叫宝玉到东小院子里去拿环哥儿和彩云去。大家试想一下,夏天的正午,大家都在睡觉的时候,贾环和彩云会在东小院子里干吗?是成人都可以想象得到。如果宝玉去看了,耳濡目染身边淫邪之事,将来他还能不变成一个好色之徒吗?宝玉之所以讨贾母喜欢,除了因他长得像祖父也就是贾母的丈夫之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宝玉的单纯,如果宝玉不是这么单纯,他未必就能这么讨贾母喜欢。
宝玉爱和丫头们混,王夫人已经不太喜欢,但这是他的天性,王夫人没法改变,不过万事有利必有弊,正因为宝玉爱和单纯天真的女孩子们混,倒是让他远离了一干好色之徒,没有沾染贾府其他男人的恶习。金钏儿作为女孩子,对于这种淫邪之事本该讳莫如深,谁知她竟没有,王夫人所以才会生气,觉得金钏儿不可原谅。
另外,作为丫头的身份,金钏儿之前不可能没有犯过错误,而王夫人并没有计较,因为其他方面的错误她都可以容忍,并且已经容忍了十几年。
王夫人被诟病的事,主要有两件,一件是我们刚刚讲过的金钏儿被撵,还有一件就是晴雯被撵,这两个被撵的人最终都夭逝了,如果她们没有夭逝,或许王夫人也不会被诟病。但是,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就算是佛,也会有发火的时候。脾气再好的人,也有自己的底线。
绣春囊一事不仅激发了王夫人和邢夫人之间长期以来引而不发的矛盾,也引起了王夫人对宝玉身边人的关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这样写道: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王善保家的便道:“不用这样,此刻不难叫了他来太太瞧瞧。”王夫人道:“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若有这个,他自不敢来见我的。我一生最嫌这样人,况且又出来这个事。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因叫自己的丫头来,吩咐他到园里去,“只说我说有话问他们,留下袭人麝月伏侍宝玉不必来,有一个晴雯最伶俐,叫他即刻快来。你不许和他说什么。”
从王夫人说的话可以看出,晴雯之前的表现她便看不惯,但因当时有贾母在,她没有训斥骄狂的晴雯。为了家庭的和谐,王夫人可以遵守礼法,不越界训人,晴雯却把自己当主子,替主子训人,故而王夫人说她“一生最嫌这样人”,“这样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当然就是指不守礼法任性跋扈的人。虽然作者对晴雯的死抱有同情的态度,不过晴雯脾气暴躁却是事实,但看她稍不如意时对宝玉的态度,看她对待小丫头坠儿和小红的态度,王善保家的投诉也不是空穴来风。
王夫人看到晴雯脾气不好,并未立即想到要撵她走,当时只想训她几句。如果不是发生了绣春囊事件,如果不是凤姐和王善保家的在旁撺掇,那么王夫人也不会想到要抄检大观园,更没想要赶走晴雯,毕竟晴雯是贾母的人,赶走以后,她自己都觉得很难向贾母交代。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她是不会这样做的。脾气不好的人,尤其是脾气不好的女人,容易造成家庭不和谐,而家宅不宁的家庭,又怎么能够兴旺发达呢?故而可以说,王夫人赶走晴雯,也是为了家庭的和谐。
金钏儿和晴雯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王夫人是假慈悲。因为,在撵走金钏儿和晴雯之前,她是有容忍她们的,如果不是她们的行为触碰了王夫人的底线,她也不会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而她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说到底,还是为了贾府的安宁和繁荣。只是因为她平常都以谦和慈悲的形象出现,稍微表现一下自己的愤怒,就遭到别人的诟病。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你一直在做好事,然后有一天,你忽然做了一件不是那么好的事,别人就说你是伪君子一样。可是人怎么可能只有一面呢?人性都是复杂的啊。
无论如何,相比贾府里其他的贵妇人,比如邢夫人、薛姨妈、尤氏、王熙凤等,王夫人不仅深得贾府下人的敬畏,且深得作者的尊重。她的好绝不是伪装出来的,因为在出嫁之前,她就是一个“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刘姥姥评语)的人。上了年纪以后,“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刘姥姥评语),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长期坚持做好事。王夫人能生养出那么优秀的三个孩子,能得到上下人等的敬畏和尊重,能得到贾母的信任,不是没有道理的,此正是其处世智慧的体现。
①②③④⑤〔清〕曹雪芹 高鹗(伍隼校点):《红楼梦》,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590页,第348页,第126页,第179页,第577—5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