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 福州 350000)
本单元是统编教科书“特殊单元”之一:思维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围绕思维训练确立、教学围绕思维训练展开。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要特别注意的是:1.思维是一个过程。“过程”意味着是动态的而非凝固的;2.思维是认识活动。是“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而不是重复的机械活动;3.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说明思维不是横空而来、凭空产生的。从这个定义出发,教学其本质是教思维、教学生如何思维。各学科概莫能外,但是,不同学科又有其“个性”。比如,语文学科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那么,本单元要专项训练哪些思维、提升哪些思维品质呢?
该课文选自《韩非子•难一》,是教科书编排的第八篇文言文(前七篇为《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少年中国说(节选)》《古人谈读书》),此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语感”了。
1.熟读成诵,培养文言文语感
所谓“文言文语感”(特指小学生),就是拿到文言文能读得朗朗上口、结合注释(或字词典)和生活经验能大致了解意思(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或说大意)。因此,教小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要锚定“正确、流利地朗读”“熟读成诵”和“大致了解意思”。
例如,《自相矛盾》一要注意“读”(dòu)准长句,读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和“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将“音组”与“义组[2]”统一起来,即“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而其他不易发生歧义的句子,无须一一划“/”以“读出节奏”,因为文言文不同于古诗词。二要注意读好人物的语言。“鬻盾与矛者”的两句话,都是陈述句,要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教学时,可模仿叫卖“吆喝”,一方面起到感受人物内心的作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记忆。而“或曰”的一句话,要读出“疑问中略带调侃”的语气,因为此人问之前就知道“鬻盾与矛者”“弗能应也”。
熟读自然成诵,教师还可稍加点拨。如全文五句话,一二两句写“楚人”叫卖“盾与矛”(叫卖的话,结构相同)、三四两句写他“弗能应”、最后一句是作者的议论/观点(相当于“寓意”)。
2.会讲、会意、会用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是寓言故事。古代经典,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典籍中尤其多,而且质量上乘,已然成为“成语”和“口头禅”。已经学过的有“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南辕北辙”(《战国策•楚策四》)、“坐井观天”(《庄子•秋水》)等。
一会讲。既能用“文言”讲,相当于背诵;更能用“白话”讲,用自己的话讲。二会意。即能明白故事背后的道理。寓言故事的“道理”绝大多数是直接写出来的,知道“寓意”并不难,难的是生活或工作中“不犯同样的毛病”。三会用。即能在口语交际、习作中恰当引用,以说明道理,增强表达效果,化为自身的素养。除了会读/背、会讲、会意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寓言故事篇幅短小但道理深刻,心悦诚服地接受,即形成文学审美,并用于言语实践。
3.琢磨“自相矛盾”背后的思维问题
即“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用“懒汉思维”来回答,就是“因为他‘自相矛盾’”。由于“自相矛盾”太经典、太精炼,已经把原因和结果完全统一,无须“解释”。说他犯了“逻辑错误”,远不如说他“自相矛盾”来得精准又通俗。那么“弗能应”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在“把话说得‘太满’了,不留余地”。如果承认(有)“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我的盾非常非常坚固,任凭什么东西也不能刺破它)的盾,就不存在“于物无不陷”之“矛”;反之亦然。即如果承认(有)“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我的矛非常非常锋利,任何东西都能刺破它)的矛,就不存在“物莫能陷”之“盾”。换言之,二者只能取其一,不能兼而有之,否则就是“自相矛盾”,因此“楚人”不能回答、也无法回答。教学时,要多举一些日常生活、工作中,说话、作文中,自相矛盾的例子,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此训练学生考虑问题周全、说话周密的能力,即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品质。
该课文根据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它是“教科书式”的故事:一则多次进入教科书;二则孙子兵法(此文的取胜策略)也是“教科书式”的。这个故事背后的“思维”,是建立在细致观察基础上的“灵活性”,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1.把握情节,复述故事
故事必把握情节,这是阅读故事的基本要求,也是训练概括能力的基本方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故事的情节比较容易概括。教学时,可以回忆概括故事情节的基本思路,如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按时空变化概括;按人物出场概括;按核心事件发生前、中、后顺序概括,等等。《田忌赛马》的核心事件是“赛马”,自然按“赛马前”如何、“赛马中”如何、“赛马后”如何来概括。比如,(赛马前)孙膑给田忌出主意;(赛马中)田忌按孙膑的主意行事而获胜;(赛马后)田忌向齐威王引荐孙膑。按故事情节复述故事,五年级学生经历了二年级时学习复述、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单复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的复述训练(成长)过程,对于《田忌赛马》的复述可谓“小菜一碟”。教学时,可以提高难度,如以不同的人物口吻来复述。比如,以“田忌”的口吻(回府后)给门客们讲孙膑用计使自己取胜的故事,或以“齐威王”的口吻(回朝后)向大臣们介绍孙膑时讲故事,等等。
2.琢磨关键细节,聚焦思维训练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人物关系清楚、事件也不复杂,但是值得琢磨的地方还是不少,教学若能让学生在平常处发现不平常才是高明。既然是“思维训练”单元,首先聚焦思维训练。
例如,琢磨孙膑想出调整马的对阵顺序取胜策略的前提条件。第一,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教学时,可以问学生:能不能把“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这句话删除?或者问:“只是调换一下顺序,就一定能取胜吗?”让学生明白计策的得来不是“耍小聪明”,而是靠细致观察、仔细分析。第二,孙膑遇到信任他的田忌。提醒学生特别关注描写田忌的内容,思考:“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以及田忌在三场比赛后的表现。第一场“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第三场“田忌满意地笑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写田忌,而不是孙膑?如果教学时间宽裕,还可以适当引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庞涓因“恐其(孙膑)贤于己”而“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3],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又如,琢磨出场顺序的玄机。教学时,可以问学生:马的出场顺序还有选择的余地吗?结果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看“对阵图”做练习,连线对阵,填写比赛结果。对阵的全部形式(四种)和输赢一目了然。而这四种对阵中,田忌只有一种方法(即孙膑的方法)能够获胜,说明孙膑已经在心里“布兵排阵”——“心”上谈兵,这是思维“敏捷性”品质。
3.关于“规则”的讨论
笔者曾听一位老师教学这篇课文,学生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否违反了比赛规则?例如拳击比赛,按体重分组,某公斤级对某公斤级,意思是怎么能用下等马对上等马呢?”说明时代变化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规则意识增强了。但是,阅读不能离开文本,更不能离开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因此,要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审视“西汉”这个时代。第一,上、中、下三等马,不是比赛组织者分出来的,而是孙膑观察出来的,所以要细细琢磨“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这句话。换言之,只有孙膑才知道他们的马的实力。第二,那个时代没有这种比赛的明文规则,因此“违反规则”无从谈起。第三,不妨让感兴趣的学生帮助齐威王制定一个“赛马规则”。比如,创设一个情境:“齐威王知道了田忌取胜的原因后,一方面‘任命孙膑为军师’;一方面责令孙膑制定《赛马规则》,以免下次被人‘钻空子’。请你代孙膑制定之。”于齐威王是“吃一堑长一智”,于学生是练习写应用文的好时机。
该课文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译者是吴楙之。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教版),都进入教科书。
1.理清基本要素,指导练讲故事
教学时,先跟学生理一理故事的基本要素,即阅读故事的基本方法。地点,在“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上”;时间,“这一天”(具体年代不详);人物,“船长的儿子”(十一二岁)、水手们(至少“二十来个”)、船长、猴子,这些“人物”中,主人公是船长的儿子;事件的经过和结果,(起因)“水手拿猴子取乐”、(经过)猴子拿孩子取乐、(结果)孩子跳水得救,是需要学生概括的(即课后第一题)。而概括的指导,要善于运用阅读情境以外的材料,如教科书编者的提示(提供的资料)。理清故事的“六要素”后,主要内容就容易把握。接着,让学生讲这个故事。“讲故事”是阅读理解、阅读欣赏和阅读运用(信息输入与输出),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鲜见教师正经八百地“教”学生讲故事、“练”学生讲故事呢?
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对“讲故事”之于语文学习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关于讲故事的价值,笔者赞同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的观点:“复述的目的在使儿童深入理解文本,提高他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4]二是教师自己也不善讲故事,更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讲故事。比如,指名学生讲故事时,一定要站到讲台上面对听众,教师不妨坐到他/她的位置上或站到教室后面;讲故事必须“脱稿”,但不必一字不差;讲故事不仅是声音,还可用必要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以辅助表达效果,等等。三是“讲故事”不是期末考试的项目。故事性课文的教学,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讲解、分析、提问,不如指导学生练讲故事、上台“演”讲故事(即用必要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辅助讲)。
2.琢磨水手们的“笑”与船长的“智”
课文中,由于这艘帆船环游世界后,“正往回航行”,又逢好天气(“这一天风平浪静”),所以人物都很放松,连猴子都是如此。大家哈哈大笑,拿猴子取乐,猴子也拿大家取乐,猴子的每一次“取乐”都在笑声中升级。“取乐”是怎么升级的,即“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以采取“图示法”,让学生圈出“笑”,然后对应情节(猴子与孩子的表现),“笑”与“情节发展”的关系就一目了然(见图1)。
图1 大家的“笑”与故事情节发展图
由此可见,“笑”引发故事,“笑”推动情节发展,直至不敢笑——“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只有猴子“偷着乐”。如果教学时间充裕,不妨让学生以“猴子”的口吻来讲/写故事。
又如,在最紧要的关头,船长出现了。他急中生智,举枪命令儿子“向海里跳”,这是唯一可能救儿子的办法。船长在瞬间做出的决定,足见其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船长在“瞬间”想了什么?不妨来看看救孩子的可能方法:一是派能爬桅杆的水手上去;二是拖渔网拉起来或用垫子之类的垫在甲板上;三是让儿子抱住横木慢慢往回挪;四是让儿子抓住一根绳子往下溜,等等。而这四种办法都行不通:第一种,水手未必会爬桅杆,即使会爬桅杆,在爬的时候会造成横木颤动,横木一动,孩子必失足砸在甲板上,而且时间也来不及;第二种,有可行性,但是时间同样来不及,而且未必有那么多垫子;第三种、第四种,十一二岁的孩子未必有那个力量,孩子也未必听得见。唯一的办法是“向海里跳”才有可能生还。还因为有“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从海里把孩子救上甲板完全不成问题。由此可见船长的思维敏捷和决断能力。
本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是一篇极具挑战性的习作:“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也是一篇极“自由”的习作:“编一个……故事”。它属于“想象”习作范畴,但是又有一定的约束,要求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教学前,让学生回顾小学阶段想象类习作。(见表1)
表1 小学阶段想象类习作一览表
“合理”想象,即“合”故事发展内在逻辑之“理”,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思维训练。“故事发展内在逻辑”,在教科书提示的“人物”“场景”“装备”“险情”中。换言之,想“带”什么样的“人物”和“装备”,就应该去相应的“场景”探险;就设置遇到什么样的“险情”;就利用所带“人物”的专长来“化险”,即情节发展。想象时,要注意修饰语和角色,如“知识渊博的生物学家”,修饰语是“知识渊博”,遇到“险情”,他能用“知识”化险为夷;角色是“生物学家”,去的“场景”是丛林等。这就是“理”,依这个“理”来编故事、设置情节,就是“合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需要教师“教”的。
这次习作还与一般童话习作不同,要“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最好“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换言之,在童话中,“遇到的困境”可以概括写,如“……我们带来的干粮都吃完了”。“求生的方法”可以“童话式”,如“正在我们一筹莫展时,一个仙子站在我们面前,送来‘压缩饼干’”。在这篇“探险”故事中,要让习作有一定的现实性,特别是“求生的方法”要具体、可行,如“……正当大家饿得饥肠辘辘、腿脚发软时,生物学家某某望了望四周,突然眼睛一亮,只见那厚厚的枯叶堆上冒出一片蘑菇。他喊道:‘蘑菇!’大家都循着他所指的地方奔过去,果见一大片蘑菇,个个鲜艳夺目。大家急忙伸手去摘——‘等等!’生物学家大声制止……”记住作家曹文轩的创作秘籍“会折腾”,别让故事那么“顺利”。比如,那一堆蘑菇有毒不能吃(“鲜艳夺目”),“知识”就用上了,故事就“好玩”了。这也是需要教师教的。
教科书第一次明确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是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续写故事”:“写好以后小声读一遍,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之后,每一次习作都要求学生修改。而第一次学习“修改符号”,则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栏目:“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如果宽泛点说,修改习作在这个单元就提出来了。习作“我来编童话”,要求“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到五年级第六单元,修改的要求提高了,以“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提供的资料为标志。这个资料是“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曾经入选课文,即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时,要把这个资料用足:一是用修改符号细致地修改习作;二是谈谈这样的修改给你带来的“感受”。笔者认为,自从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之后,“学生是否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了自己的习作”应占习作质量的40%。因此,笔者倡导教师批阅学生的习作,应该批阅“草稿”,以便观察学生的修改情况;一方面看习作本身,一方面看修改,在这两方面提出意见后,学生再修改、誊抄。
修改习作后,可指导续编故事。教学时,一般教学生至少“编”三个情节。编好后,再编一次“三个情节”,再编一次“三个情节”……就构成“长篇探险小说”。还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一起编同一个故事,各想一两个情节,“凑”成一个长故事;还可让部分学生发挥美术专长,给故事配插图或“连环画”,等等。既培养合作精神,又丰富习作内容,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