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导师制与工作室制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2020-07-11 14:42丁少平姚元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工作坊课程体系阶段

丁少平,陶 伦,姚元伟

(1.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杭州310018;2.浙江泛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0015)

0 引 言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国策,这个国家战略的实施关系着中国城乡社会共同发展与和谐稳定全局的成败[1]。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以及“农村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政策支持环境,使得国内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基本方向,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方针上的城市性、城镇化倾向,进而削弱了高校面向乡村建设领域的人才供给力度。另外,乡村振兴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与整体性的人才工程[2],不能想当然地按照城市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策略进行概念植入、模式复制。而实际情况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对于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也仅限于一部分农林院校的部分专业、学科[3],造成了乡村振兴创意设计人才缺乏的现状。

在乡村振兴创意人才的培养策略上,不仅需要系统、全面理解乡村设计的关键问题与难点,采用上述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需要深入、持续对乡村社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研究和空间体验[4],以传统文化诉求与现代设计理念为创作策略,立足乡村实际,把艺术设计和乡村管理双重策略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思路,解决乡村社会纷繁芜杂的主体性需求[5],将导师制、项目制和工作室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乡村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接地气”的设计人才,才能够在广袤的乡村中创意出具有竞争力和感染力的乡村作品[6]。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围绕导师制、项目制和工作室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探索,希望能够借助于当前高校设计学教学的一些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法、措施,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探索复合新时期设计人才教学的模式,改变目前设计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引导学生形成教与学相结合、学与思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的创作习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形成创新实践教育的氛围。

1 新时期乡村振兴人才的能力要求

新时期和谐城乡建设对各类设计人才的基本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设计学专业需要审时度势的调整当前人才培养方向和能力考核标准。因此,与城市建设型创意人才的培养策略相比,乡村振兴创意人才培养更加需要关注以下3 个方面基本能力的培养。

1.1 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力

对场地文化及其场所精神的准确理解是设计师做好一个设计项目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的乡村设计比较强调“乡愁”的设计理念,而发达国家几十年来的乡村建设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命题:仅仅把农民留在农村并不是真正留住了乡愁,只有把那些文化、文脉和集体记忆保存好,并让他们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才是真正保护了乡村、乡愁[7]。因此,设计师需要有一种对乡村土地的深沉情怀,对所要设计的乡村有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感依托,才会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进而创意出具有乡村文化韵味的优秀作品。

1.2 对乡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敏锐洞察力

乡村社会及其空间体系与城市有着极大不同,乡村是一个具有多元、多样化主体诉求的传统型生活居住空间[8]。乡村社会的建设和运行有其固有的模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即要求乡村社会的各治理主体充分参与乡村治理,充分协商,达到最大的乡村共识,进而采取相互配合的治理行动[9]。因此,就乡村振兴课题来说,好的乡村创意项目不仅要在理念上形成文化竞争力,在功能上满足最广大乡村居民的需求,还要容易贯彻实施,这也是乡村创意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1.3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乡土艺术理念

传统乡村的设计并不是单纯采用传统空间、传统元素的设计策略,新时代的传统乡村应该具有传承乡村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功能[10],这对长久以来习惯于城市设计课题创作的设计师是一种挑战。目前我国的乡村正面临着以下四个体系内的文化空间重构:①经济物质生活体系;② 社会精神生活体系;③ 人伦秩序生活体系;④ 机构组织生活体系[11]。每一个乡村设计师都需要以此体系结构为基本依据,关注乡村现代、新型生活方式建立的可能性,寻找“乡村景观基因”“乡村文化遗传密码”“DNA 双螺旋结构”[12],体现乡村文化空间的独特艺术魅力。

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处在由传统课堂教学向多元融合教学模式转变的阶段[13],基本上国内所有的设计类专业都在积极吸收采纳一些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如项目制教学法、工作室教学等;同时,还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互联网+教学、沉浸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翻转教学法等,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14]。

2 乡村振兴创意设计人才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

正是基于上述人才培养目的,学校和浙江泛城设计研究院于2018 年进行了一期三位一体的创意设计人才工作坊教学项目。该课题项目的课程体系依据浙江省人社厅人才培养课题(2018042,基于项目制、导师制与工作室制“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由合作双方共同出资举办。人才培养工作坊课题共选择了共24 位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年级同学作为培养对象,从7 月初开始进行导师制授课,授课时间共计27 d;共分为3 个阶段:

第1 阶段为导师授课阶段,包括室内授课(专业讲座加汇报培训)、户外授课(植物课程和案例考察课程)、现场方案快题课程、实验室软件培训、实验室土建施工图培训和课外读书报告共计6 个方面10 余个版块的内容;计7 d时间。

第2 阶段为项目实训阶段,以工作室+导师融合的方式,进行实地教学实训(实际项目或社会项目竞赛),并最终取得设计成果。活动结束后颁发由浙江工商大学和泛城设计院共同颁布的结业证书,成绩优异者可在泛城设计景观分院实习;同时,学生在此教学、实训阶段修得课程可以在本科阶段获得学分认可;计20 d时间。

第3 阶段为课程反馈调研阶段,主要进行课程满意度调研和与教学相关的数据整理、归档工作。

2.1 理论授课阶段

该阶段的课程框架根据高校本科大三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际,结合业界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要求,制定如表1 所示的课程体系(有简化)。

表1 人才培养工作坊教学项目的课程框架

2.2 项目实训阶段

学生自行组成设计团队,导师团队成员由工作坊教师+学院环境设计系教师组成。工作坊提供了8 个乡村更新与改造设计的课题项目供学员团队选择,通过20 d(导师分阶段指导)的方案创作;其中,赛事项目类成果由官方评定奖项级别,设计院提供的场地项目成果根据最终答辩表现获得奖项、奖金;所有方案最终全部获得学校对应的学分认定。现将课题名称及最终评价统计见表2。

2.3 课程反馈阶段

主要是针对课程的进行情况对同学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希望了解同学对于课程体系的环节安排和节奏合理性的意见,以及基于学生的视角对于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一些反思,为本科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同时也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课程积累一些实战性的经验。

3 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3.1 课程改革综合评价

根据前后2 次人才培养结束之后的师生座谈反馈意见来看,学生对于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整体上是比较满意的。比较突出的课程感受是这种阶段式的培养模式具有系统、全面和高效的特点,有效强化了本科阶段连续性较弱的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专业联系,这一反馈结果与人才培养课程前期的定位基本一致。课程体系反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实训项目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从项目场地提取特征元素和有效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是本科课程的基本内容,但是在本次三位一体课程中得到了扎实地训练;此外,关于学分的认定和省级竞赛奖项的物质性奖励也是学生看重的一个方面,这些课程中获得能力的认可形式强化了学生对于今后进入设计行业的信心。

表2 工作坊学员参与实践课题创作的统计情况

3.2 课程体系移植的可能性

进行本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学生的参与效果、教师的授课热情及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等。整体来看,本次三位一体创意人才培养过程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对于实践类课程具有良好的移植性,有助于学生形成“理论-思维-实践”过程紧密的设计逻辑,更好地进行具体课题、项目的创作,对于同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发现,每次课程的前后仍然能够发现一些不足;除了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必需的经济性制约因素外,课程体系还反映出学生对于设计深度的把握不够到位,以及不能够有效理解场地信息的突出问题[15],这些问题导致了实训阶段差强人意的课程效果;此外,参加人才培养的学生在全年级学生中的占比不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侧面反映了设计专业本科生对于设计行业前景缺乏信心的现状,当然这里面也有学习研究能力和自主性学习意愿下降的原因,这些也应该值得高校引起足够的重视。

猜你喜欢
工作坊课程体系阶段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