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
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深化,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面也突显出一些问题,其中就业是一个重要的显性问题。作为教育调查的第三方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对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的专业进行了调查,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名列其中,教育部2013年也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的专业进行了红牌警示,体育教育专业包括在内。就业难对我国体育院校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青海师大是青海省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高校之一,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环境下近几年为提高就业率进行了改革,为了解目前青海师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找出影响就业的因素,本文对青海师大2018届体育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影响就业的因素所在,以期为今后体育学院培养学生提供参考。
以青海师大体育专业2018届55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数字网络,在中国知网搜集文献,检索国内相关文献资料,阅览与本文相关政策,为本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方向,制定调查问卷,由于2018届毕业生已经毕业两年,有些毕业生已经联系不到,经当初毕业班班主任的帮助,最终发放问卷55份,回收5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为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依据。
(3)访谈法。
根据论文的需要,与负责2018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联系,与之进行当面交谈,获取相关信息,与十几位毕业生电话联系,了解了一些情况。
(4)数据处理分析。
问卷的数据统计后,运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整理,并用三线表和饼状图进行本文数据呈现与运用。
据访谈得知,青海师大体育学院2018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共有85人,由于条件限制填写调查问卷的有55人,其中体育教育专业27人,运动训练专业26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人。55人中,男生有44人,占80%;女生有11人,占20%。可见,在体育专业中男生所占比例远超于女生,这种现象在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受专业的性质影响。被调查的人中农村户口学生 32人,占58.18%;城镇户口学生 23人,占40.82%,农村户口学生数量比城镇户口数量多17.36%。调查的55人中按期毕业的有52人,1人延期一年毕业,还有2人至今未毕业,说明有少数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管理松散,对课程学习不认真,对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己职业规划更是无从谈起,自身一系列问题导致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也成了阻碍就业的重要因素。
表1 对2018届毕业生基本情况的分析
(1)毕业前的就业规划。
就业目标规划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个人做好就业准备和规划的内动力。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大一确定就业目标的人占9.09%、大二确定就业目标的人占7.27%、大三确定就业目标的人占32.72%、大四确定就业目标的人占到了47.27%;近80%的人大三以后才确定就业目标,说明大一和大二在校学习没有设定就业目标,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考试而学习,因此就业率低及就业质量的不好与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规划准备晚有很大的关系。
表2 对2018届毕业生确定就业目标时间进行分析
(2)毕业前的就业期望地。
表3 对2018届毕业生毕业前理想就业地进行分析
毕业前的期望地也是影响就业的因素之一,如果就业期望地较为优越,那么竞争压力就会增大,从表3可以看出,想在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占36.36%、一般城市的人占56.36%,小城镇的人占3.64%、想在乡村工作的占3.64%,90%以上的人想在一般城市或者大城市工作,想在小城镇和乡村工作的人占比不到10%。可见在城市或者大城市找工作是现在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思想。
(1)就业岗位分析。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学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安部门、村官,以及升学和出国留学等。从表4调查结果显示,55人中已就业51人,就业率为92.73%,具体为:从事教师岗位的有26人,教练员为9人、自主创业3人、运动员3人、企业员工3人、行政单位3人、未就业的为4人、继续深造在读研究生3人、其他1人,从数据可以看出,从事教育岗位和从事体育相关岗位的人数最多,占63.64%。
表4 对2018届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分析
另外,据调查,从事教师岗位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比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较多,因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国家统一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但其他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岗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而考取教师资格证难度较大,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考到教师资格证的人数较少,所以这两个专业相对体育教育专业从事教师岗的人很少。
(2)专业对口率分析。
经调查,在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45人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10人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有:其一,相同专业毕业生数量多,造成就业竞争力大,毕业生专业素质相对较差,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为了就业被迫选择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二,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很好的兴趣,毕业后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方向或岗位。
(3)现在工作是否是理想工作分析。
对现在的工作是否是理想的工作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61.82%的人都持肯定的态度,38.18%的人认为现在的工作不是理想工作,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近六成的人满意现在的工作,工作岗位的待遇符合自己的期望,晋升空间大,且与自己的兴趣相符,这些人近期工作状态是稳定的,近四成人认为现在的工作不是理想工作,认为发展空间不大,工作压力大,待遇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
(4)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和就业方式选择分析。
通过调查,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分为四类,自己上网查找、父母推荐、学校推荐、朋友介绍,朋友介绍的有18人、自己网上查找的16人、父母推荐的14人、学校推荐的7人。数据显示自己查找并未排在第一,这说明对就业信息了解时毕业生不主动具有依赖性。在就业方式的选择上,选择就业考试的为27人、应聘的为24人、其他方式为4人,由此看出目前就业方式还是以就业考试和应聘为主流,因此,对于就业考试和应聘学校除了督促学生外,还应该设有相应的培训。
(5)工作薪资和就业地现状分析。
在选择工作时28人愿意选择薪资高的工作,而27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已就业的大部分人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或者在2000-3000元之间,有少部分人工资在3000-4000元之间,青海师大体育专业毕业生虽然大部分人月薪在4000以上,薪资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整体平均月薪相对较低。
在调查的已就业的51人中,25人回到了生源地就业,26人在外地或者毕业学校所在的地区就业,由此得知现在毕业生就业并不是一味的想回生源地或者按毕业前设想的地方,而是他们就业已转变了意识,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而灵活性的就业思想也提高了就业率。
(6)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分析。
由实践调查结果可知,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时选择很好的人17人、选择好的24人、选择不好的13人、选择很不好的的1人,由此看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择业、就业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领导、主管老师、毕业学生三方面应密切联系,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系统,实现有效的就业指导,就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转变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能让学生提前影响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与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就业率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青海师大2018届体育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2.73%,就业情况良好,专业对口率较好,63.64%的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或从事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工作。同时毕业生就业思想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转变,学校积极支持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自主创业,学生了解就业信息渠道多样,想在城市选择高薪工作是大众化趋向。但是毕业生个人综合能力较差,对自我个人定位不准确、不够负责,职业规划滞后,在面对工作选择时缺乏自信,盲目就业导致就业满意度不高,甚至影响就业,有极少数人不能如期毕业,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系统性还有待提高,缺少就业指导课程,见习或实习机会少,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就业竞争中优势较低。社会就业岗位少,待就业人数多,用人单位要求高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
学生在校时端正学习态度,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能如期毕业,提前设定职业规划,找准自己的定位,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树立正确就业思想,积极主动地按就业政策就业。学校方面应完善学生就业管理、多组织社会实践,开设实践性课程、增设或创造见习机会和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有针对性的职前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加应试技能教育,根据政策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社会相关部门在继续支持现有就业政策,同时寻求新的有效就业支持手段,支持毕业生就业,政府职能管理部门要从宏观调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开始,清除阻碍毕业生就业的限制障碍,用人单位也应合理制定吸收手段和方式,配合政府和学校合理提供就业岗位,而家长要根据就业政策大力支持毕业生自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