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有才,郭 伟
(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产业集群”最早开始出现在1776 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从分工的角度把集群解释为“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形成的群体”[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格局的重要因素,纵观国内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为其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产业集群发展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政策方向。本研究以国内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 可视化计量软件对2002—2019年期间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提炼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助于更客观地从整体把握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现状,为开拓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参考[2]。
本研究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检索条件为“主题=产业集群发展”,来源类别选择“SCI 来源期刊、EI 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筛选条件为“精确”,选择“高级”检索模式,手动剔除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后,共得到920 条有效数据,作为可视化计量分析的数据基础。
CiteSpace 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 语言开发的文献可视化软件。与其它分析软件相比,该软件融合了聚类分析、共现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与其知识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研究前沿之间的内部联系[3],将某领域一定时期的研究现状和主题演化展现在图谱上。
考虑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量,核心作者候选人也应该避免单一指标的偏颇,综合考虑发文量和被引量[4]。在对“产业集群发展”核心候选人选择时,借鉴普赖斯定律进行统计。统计显示肖华茂为发文量最高的学者,发文数为8 篇,发文被引量最高的学者是王缉慈,最高累计发文被引量为846 次(其中Npmax为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Ncmax 为该领域学者的最高累计发文被引量)。
对符合以上标准的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并查重,最终确定核心作者候选人为以下16 位,如表1 所示。
表1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
这些核心作者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研究奠定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学科基础,其中,肖华茂、陈继祥以及王兆峰等学者长期以来进行的大量研究,随着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增高,研究成果也越具有影响力,对目前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未来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价值参考[5]。
关键词是论文的核心观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笔者利用上述数据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对已知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有助于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
将检索数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利用Cite-Space转换格式后对可用数据进行参数设置:时间跨度(Time Slicing)为2002—2019 年,时间分区(Slice Lenth)为1;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关键词(Keywords);参数选取Selection Criteria 为Top 50 per slice;运行时间为2020 年2 月5 日;可视化参数设置为静态聚类视图[6]。
运行软件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见图1),图中每个节点都对应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的多少;关键词之间共现关系的强弱以节点间连线的粗细表示[5]。
在生成的图谱中:节点数量(N)为150,连线数量(E)为306,网络密度(Density)为0.027 4;网络模块化评价指标(Modularity Q)为0.531 3,Modularity Q 值>0.3 就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Mean Silhouette 值为0.472 1,接近0.5 说明聚类结果尚可在接受范围内;“企业管理”“对策”“物流产业集群”“文化产业”“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地方政府”等关键词联系复杂紧密,集中度较高,散落的节点较少,说明近几年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热点较为集中,“动力机制”“竞争力”等一些关键词之间的集中度较低。
图1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探寻我国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进展。
图2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关键词聚类网络
为了探索研究前沿,通过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采用LLR 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生成自动聚类标签视图,由图2 可知,软件运行结果为9 个聚类(聚类#0-#8),分别为:聚类#0“产业集群”,聚类#1“发展”,聚类#2“企业管理”,聚类#3“对策”,聚类#4“物流产业集群”,聚类#5“文化产业”,聚类#6“中部地区”,聚类#7“县域经济”,聚类#8“地方政府”。
结合图2 中的关键词聚类结果可知“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发展”“区域经济”“对策”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频次,且彼此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由于在检索数据过程中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主题词,聚类#0“产业集群”和聚类#1“发展”聚类中的文献包含其它聚类的内容,且#2“企业管理”聚类下的文献数量较少,因此,不对这两个聚类进行分析。结合CiteSpace 运行结果,本文对#3“对策”、#4“物流产业集群”、#5“文化产业”、#6“中部地区”、#7“县域经济”和#8“地方政府”进行分析。
1.聚类3“对策”:该聚类下的文献总量较少,与其他关键词的连线密度较大。通过研究文献发现,相关的实证研究侧重于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理论研究主要以发展现状、发展战略等问题为主,其它聚类下的文献也会涉及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问题,对后续的研究影响较强[3]。
2.聚类4“物流产业集群”:该聚类下的文献在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发展特征、发展对策以及竞争力评价等研究领域上呈现多元化,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也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
3.聚类5“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具有较强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成为培育创新能力、增强国家与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7];其研究逐渐从概念、特点、影响作用、动力机制、发展模式,深化到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等,为后续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基础理论。
4.聚类6“中部地区”:随着“中部崛起”宏伟战略的实施,给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该聚类与其他节点的连线稀疏,与“中部崛起”节点联系紧密,逐渐形成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心度较强的研究聚类,紧紧围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发展与演进两个方面;其次“政府政策的引导”是被广泛作为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方法。
5.聚类7“县域经济”:此聚类下的文献主要针对不同县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影响作用进行研究,为分析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将上述六项聚类与已有文献研究结合梳理,发现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8]。
产业集群处于开放、动态的大环境中,随时与环境进行互动,较多学者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建议。
1.产业集群发展内部环境方面。良好的内部环境是产业集群获得发展的基础,其中人才、技术、知识要素、创新、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有影响(蒋同明,2014)[9];顶层设计、增强产业集聚能力[10]、合理的核心网络层以及适当的协调机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11];严帅等(2019)[12]认为产业集群内发展不平衡、分工协作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容易制约产业集群发展[12]。
2.产业集群发展外部环境方面。根据已有文献,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环境、生态环境及经济市场环境的研究颇多。全良等(2017)[13]指出政府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作为大环境下的一个子系统,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陈娜和石磊(2019)[14]指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该注重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以维持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通过企业联盟合作、人才流动机制等途径发展国际市场也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李大庆和李庆满,2017)[15]。
综上所述,较多国内学者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和对策进行总结,如何针对实际环境做出合理的决策仍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和考察。
结合对聚类4“物流产业集群”及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在物流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及对策等方面呈现聚集现象,其中区位导向性、主导产业型、资源共享型和物流园区型等是主要的发展模式,其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提升整个物流产业的竞争力(宫秀芬,2016;胡曼,2017)[16-17]。综合考虑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处于初级阶段的物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指导,樊俊杰等(2016)[18]指出生态位、资源整合效率等影响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对策指导;吕莲和王婧溢(2017)[19]揭示了当前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受政府因素、环境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需要关注政府的政策性引导、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等途径,以保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另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物流服务对象以及物流人才等也被认定为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因素,通过构建完善的物流支撑体制对实现发展产生极大的带动作用(李慧,2017)[20]。
综合可知,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及对策方面已形成固定的联系: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对策的提出提供了研究思路,对策是对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的贯彻落实。因此,促进这三个方面的协同研究,对物流产业集群理论体系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内关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较为集中,主要为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拓展文化产业集群知识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崔娟和魏三珊,2017)[21];赵晓红(2016)[22]、陆耿(2017)[23]认为文化资源、政府力量和市场动因是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政府引导、市场需求优势的动力机制作用,是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完善政府在规划、监管和扶持方面的作用是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手段(蒋冬青和苏娴,2016;马英娟和郭莲,2017;赵天宜等,2018)[24-26],因此政府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文化产业集群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徐光志,2019)[27]。
综上可知,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方面,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影响因素—发展策略”理论研究体系,学者们在政府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关键性引导作用的观点较为统一,将发展对策融入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中,是文化产业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内容与“中部崛起”战略密切相关,重点为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两个方面的研究:魏丽华和冷宣荣(2010)[28]认为充分发挥区位、工业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作用,有助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技术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白亚利(2011)[29]、郭英和肖华茂(2011)[30]针对产业层次、产业集群规模和经营模式等关键性影响因素,提出基于生态理念的新型生态化产业集群有助于全面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熊广勤和金鑫(2012)[31]基于企业因素、行业因素、地区内因素、地区外因素、政府因素等5 个影响因素,提出创新推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引导扶持型等发展路径;另外,资源条件、劳动密集、资本技术密集(孙植华,2016)[32]、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等因素能间接帮助克服产业集群薄弱等前期发展的劣势(刘闯,2019)[33]。
综上可知,目前关于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尚未成熟,国内学者倾向于结合“中部崛起”战略探讨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资源、区位、产业和政府等因素被普遍作为影响因素,为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目前针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对策及影响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全国各地的县域产业集群仍存在诸多发展瓶颈,识别制约发展的影响因子和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是当务之急,县域经济的衡量指标(GDP、农民人均收入)、县域资源要素、区位要素、市场需求、研发与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服务体系等因素对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影响,加强区域合作、更新发展观念、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创新意识等可以有效推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骆亚琳,2017;来臣军等,2017;伊长生等,2017)[34-36],从而实现资源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品牌创造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丽等,2015)[37];冯子洪(2018)[38]认为县域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为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理想的基础和支持;田淑芳(2019)[39]总结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正向推动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思路。
综上可得,由于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发展不平衡、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已有的研究中政府政策、市场因素、资源和创新等因素的关注有助于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场和政府以特色资源为基础实现健康互动,驱动县域经济的特色化发展是目前的研究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指导作用,从目前已有的文献可知内容主要集中在影响作用和行为的改善举措两方面。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改变人们的经济关系,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增加就业以及保护创新、激励发明(丁一文,2010)[40],地方政府承担产业集群主体发展规划的责任,扮演战略规划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市场秩序维护者等角色,制定各项政策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构建完善各项协作网络机制,为创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提供保障(师岩岩,2016;周琪,2017)[41-42]。
地方政府在干预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地方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中的越位与缺位问题、地方政府官员与地方产业政策的频繁调动并存等问题(王涛和王华玲,2014)[43],在这些问题的阻力下,充分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转变地方政府的职能、完善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明确角色定位等对于解决市场失灵、强化市场监管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周琪,2017)[42]。
综上可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相关文献研究中,作用分析和改善政府行为对策方面内容丰富,但是在影响水平和影响效果方面缺少实证研究。
本文将运行可视化软件得到产业集群发展领域中的六个关键词聚类与检索文献结合内容分析后,归纳得“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为当前的六大研究热点,均在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研究热度。
目前国内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具有如下特点:研究方法上,物流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偏多且较为系统,但研究方法单一、滞后,加大对发展水平的定量研究可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如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研究内容上,研究主题呈现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文献研究的数量和主题的变化与国家政策导向紧密相关。研究模式缺乏柔性和灵活性,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要与时俱进,企业管理综合研究、协同创新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及时开拓和丰富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促进产业集群灵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