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都仑召汉藏结合式小黄庙建筑艺术解读

2020-07-10 09:42莫日根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6期
关键词:汉藏寺院寺庙

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薛 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讲师

昆都仑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卜尔汉图嘎查境内,乌拉山与阴山分界的昆都仑河沟口西岸。寺庙依山临河而建,以所临河名称呼寺院,俗称昆都仑召。历史上昆都仑召是清代乌兰察布盟乌拉特中公旗寺庙,系该旗旗庙及乌拉特三大名寺之一,也是乌拉特中公旗寺庙中唯一用藏语诵经的寺庙。2019 年,昆都仑召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都仑召现存一座称为小黄庙的汉藏结合式殿堂建筑,其历史悠久(见图1),是昆都仑召早期寺庙建筑。其最初形制为一座汉式佛殿,后在寺院扩建中改建为汉藏结合式风格,殿堂建筑形制较为独特,对研究清中期汉式建筑转化为汉藏结合式建筑的营造模式有着例证作用。据现有相关昆都仑召文献研究,关于寺院建筑部分的研究过于简略,对于小黄庙建筑更未多言。因此,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视角,对其建筑艺术进行解读。

1 昆都仑召的寺院历史及布局

1.1 历史沿革

清初,清政府在蒙古大力推崇藏传佛教的同时,对蒙古诸部采取盟旗制度,以达到“众建以分其势”的政治目的。乌拉特部原是成吉思汗弟弟哈巴图哈萨尔十五世孙布尔海统率的一个部,因协助清政府征战有功,顺治五年(公元1648 年),清政府将当时游牧于呼伦贝尔的乌拉特部、四子部、茂明安部迁移到阴山一带,册封各部建旗,其中乌拉特部被分为三旗,分别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亦称乌拉特西公旗、中公旗、东公旗,赐牧地于乌拉山、阴山一带,以此来防御南面鄂尔多斯部、西面阿拉善厄鲁特部和北面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三旗中乌拉特中旗为三旗中地域面积最大者,所建寺庙最多,据成书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 年)的《绥远通志稿》记载,乌拉特三旗共建寺庙67 座,其中中旗为35 座,而昆都仑召在乌拉特中旗寺庙中规模最大[1]。

昆都仑召据说始建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681 年),其前身为一座叫“介布仁”的汉式小庙。康熙末年,2 名青海游僧来内蒙古乌拉特中公旗传法。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地方信众的支持下初建一庙,蒙古语称“吉日嘎朗图苏莫”,汉意为造福寺。游僧为叔侄二人,侄儿甲木森桑布在寺庙建成后被选送到察哈尔多伦诺尔善因寺研习佛法十余年,12 年后回到本寺被乌拉特中公旗王公及寺庙僧人拥戴为昆都仑召的一世葛根。后在清政府支持下,集全旗之力,雇用能工巧匠,对寺院进行了扩建,最终形成了包括大殿在内的殿堂27 座、僧舍60 余间,占地36余 hm2的寺院规模。这次扩建新建了多座纯藏式殿堂,使寺院形成了藏式建筑与汉式建筑并存的混合式寺院建筑风格。清政府御赐“法禧寺”寺额,蒙古语称“脑木巴彦恩古楞图苏莫”,并赐膳召地数万亩,同时为昆都仑召颁发了120 名喇嘛度牒,并且赠送一尊玉石贡布佛像和《甘珠尔经》《丹珠尔经》蒙藏文经卷。寺院鼎盛时期,寺内设有显宗、密宗、时轮3 座学部,常住僧人有1200 多人,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二十日举行嘛呢法会。

在1913—1937 年的“牛年之乱”中,乌拉特多数寺庙在战乱中被毁,但昆都仑召整体建筑却幸存下来,成为乌拉特中公旗唯一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寺庙。“文革”中昆都仑召严重受损,大量珍贵文物被毁,房屋被拆,仅存大殿、小黄庙等10 余座殿堂与50 余间僧舍。昆都仑召现存大殿、东西活佛府、王爷府、小黄庙等11 座建筑及6 座建筑遗址。2009 年,包头市昆区对6 座遗址进行考古挖掘和修复,2010 年对寺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1.2 寺院建筑布局

昆都仑召建于平坦的昆都仑河西岸,属于典型的蒙古平川建寺类型。寺院坐北朝南,从2000年包头市文物管理处(所)对包头市主要寺庙调查图纸中可知,昆都仑召的建筑布局从南往北依次以天王殿、大殿、小黄庙为主轴线,历史上在大殿与小黄庙之间曾有前后2 座汉式重檐歇山顶佛殿建筑,天王殿南曾建有山门,纵向轴线特征明显。大殿东西两侧在一定距离上不规则布置有东活佛府、西活佛府、王爷府。小黄庙两侧为僧舍,殿后有3 座覆钵式藏经塔。

寺内现存建筑群在整体布局上即表现出汉式寺院的中轴线式特征,同时又表现出藏式寺院的自由散点式特征。这种布局形态特征的形成正是寺院最初布局与后期扩建叠加所致。以小黄庙为代表的早期寺院规模虽不大,但沿袭了汉地寺院中轴线式的布局手法。这种形式是16 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初传蒙古时普遍流行的寺院布局方法,大召、席力图召早期寺院布局皆采用此形制。后期昆都仑召一世葛根扩建寺庙之时正是西藏五世达赖喇嘛执掌甘丹颇章政权的兴盛时期,藏地格鲁派寺院多在这一时期大肆改建、扩建,这种建造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设,并为蒙古带来了传统藏式建筑之风。这一时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土默特地区相继新建了一批纯藏式建筑风格的寺院,如五当召(广觉寺)、希拉木仑召(普和寺),昆都仑召的扩建也在这一时期。在保留早期汉式寺院建筑布局及建筑特征的基础上,寺院新建了大量纯藏式建筑,并对部分汉式建筑进行改建,使其成为汉藏结合式,整座寺院面貌成为一座趋向藏地寺院风格的汉藏混合式寺院[2]。

2 小黄庙建筑外部形制及装饰

2.1 形制特征

小黄庙建筑体量不大。通面阔12 m,通进深23 m,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为一层藏式平顶建筑,三开间。经堂之后是一间三面围廊重檐歇山顶的佛殿。经堂前有门廊一间,为单坡单檐歇山顶,通过垂花柱造型,伸展檐下空间。在小黄庙改建时期,周边地区流行的汉藏结合式殿堂特征为门廊二层,单檐歇山顶,经堂平顶上建汉式单檐歇山顶,佛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三者形成近似勾连搭的屋顶形式,并在屋顶大小上表现为由小到大的逐级递进秩序。大召大殿、美岱召大殿、乌素图召庆缘寺大殿、百灵庙大殿皆为此式。与上述殿堂相比,小黄庙表现出不同于常规的建筑形态,这种“新”形态的产生往往出现在改建的汉藏结合式殿堂建筑上。

同样是由汉式重檐歇山顶佛殿改建为汉藏结合式的席力图召古佛殿也未遵循上述常规模式,最终产生的建筑形态也与小黄庙略有不同。因此,小黄庙改造后的单坡单檐歇山顶门廊、藏式平顶上无常规汉式歇山顶,后接老佛殿的建筑特征应是考虑了综合因素的权宜之法。既要考虑老建筑嵌入新建筑的协调性,又要考虑改建时的周边建筑环境。按照早期昆都仑召的建筑布局,在小黄庙前还存有前后2 座汉式重檐歇山顶建筑,这2座建筑直至1966—1976 时才被拆毁,也就是说,在小黄庙老佛殿前加建新的藏式经堂时,这2 座汉式建筑仍然存在,并未在扩建中被拆毁。因此,加建的经堂尺度一定是考虑了与前面建筑的间距关系,最终导致现有建筑形态的生成。小黄庙由汉式建筑改为汉藏结合式建筑,将老佛殿前廊嵌入新建的藏式经堂内(见图2),经堂北墙阔至佛殿东西檐柱处,并在经堂北墙两侧开设券门,可通殿外。这种外部形态是营造匠人综合多种因素,调整常规建筑形态模式,设计出的另类形态[3]。

2.2 建筑外部装饰

小黄庙歇山顶正脊装饰连续花纹砖雕,其表现方法不是土默特地区常见的高浮雕花卉效果,而是线条式砖雕,与百灵庙大殿使用的花卉砖雕相似。经堂墙体有明显收分,墙身内为土坯,外包青砖。边玛墙采用以砖代草形式,涂敷赭红色,上饰圆形鎏金铜饰。东西两侧从边玛墙伸出铁质引流,用于排泄经堂平顶上的积水。经堂墙体颜色为黄色,以示尊贵,这也是小黄庙之称的最初由来。门廊两侧南墙上各开一圆窗(见图3),反映出汉地拱券营造技艺的传入。

据《青史稿》载:“乌拉特部最先垦殖,将沿河牧地私租人民耕种”。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 年),清政府设萨拉齐厅,即令兼理乌拉特三旗蒙汉交涉事务,说明在清中期乌拉特三旗已有大量汉人涌入,形成了蒙汉杂居之态,汉地拱券技术随着汉人工匠的建寺工作一同传入蒙古。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清政府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敕建汇宗寺,雍正五年(公元1727 年)敕建善因寺,两寺建筑均为官式建筑风格,这种汉式风格引起周边蒙古地区争相效仿,纷纷以此作为摹本,兴建汉式风格寺庙,殿堂上圆窗的使用甚为普遍。甲木森桑布曾在善因寺学法十余年,因此,在改扩建小黄庙时加入了当时流行于蒙古东部地区寺庙的圆窗元素。佛殿设有斗栱,一层为七踩三重昂斗栱,二层为三踩单昂斗栱,属明清建筑常见做法[4]。

图3 小黄庙正立面(来源于《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

3 小黄庙建筑内部空间及装饰

3.1 经堂

经堂平面近似正方形(见图4)。空间内6 根圆柱,其中2 根居前,另4 根两两一组,一前一后紧密排列,与佛殿后檐廊两根廊柱位置对应,仔细观察,可知经堂中的后两2根柱子原为老佛殿的前檐廊柱。前面的4 根圆柱是扩建经堂时所加。柱子自身表现出的细节特征也反映出来自两个不同的建造时间。经堂加建的前后两排柱虽然在柱径、柱身装饰一样,但在柱头部位明显不同,前排两柱柱头为简化的藏式托木形式,这种柱身为汉式圆柱,柱头为简化藏式托木的柱子造型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多有出现,如希拉木伦召、察素齐召汉藏结合式大殿门廊柱皆属此种情况。后排两柱柱头直接与檩枋相交,用雀替连接。加建的经堂4 根圆柱皆红底绘制四爪龙纹,龙纹沥粉贴金,周边绘彩色云纹,柱头皆绘有三目兽面,这种圆柱装饰形式在蒙古很多藏传佛寺殿堂中出现,乌素图召法禧寺大殿、兴源寺大殿皆似此种形式,但区别之处在于龙爪的数量,前者龙爪皆为五爪,而小黄庙经堂盘龙柱上为四爪金龙,原因不详[5]。

图4 小黄庙平面图(作者现场拍摄)

经堂内梁枋彩画应为旧时遗存。嵌入经堂内的老佛殿椽头绘青绿相间排列的退晕龙眼,檩枋绘雅五墨一整两破旋子彩画,方心绘梵文经字,佛殿前廊斗栱垫拱板绘退晕三头如意纹,经堂彩绘虽也相似,但仔细比较,梁枋间的旋花并不一致,为清代不同时期所绘。

3.2 佛殿

老佛殿平面呈横长方形,殿内无柱,内部空间一层,最初殿内主供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东、西、北三面墙体用捣椒红泥和黄泥彩塑成万佛山效果,即泥塑山子,其中塑以侍从群像。现殿内主台上供奉为四臂观音,周围为十八罗汉题材壁塑,应为现代重塑。壁塑在清代蒙古寺院中也曾出现,如席力图召白塔后的乃琼殿就曾有壁塑装饰,可惜后世殿堂被毁。明清以来,佛寺殿堂中增置大量壁塑,尤以山西之地佛寺为盛。现存寺院壁塑多为明朝晚期作品,蒙古土默特地区与山西晋北地区临近,明末清初壁塑匠人游走四方,促成了土默特地区及周边地区藏传佛寺中亦有壁塑出现。佛殿内壁塑直通至顶,顶面应为平棋老物,中有斗八藻井,做工考究,藻井中心绘有曼荼罗纹,周围平棋单元绘有各式佛、度母、菩萨像,其背景皆描绘成放射性五彩光芒纹,在现存其他寺庙佛殿平棋装饰中未有见到[6]。在佛殿入口的平棋单元内,有水平一字排开的四块平棋板中绘有四大天王像,这种将常规绘于墙面的四大天王像绘制在顶面平棋单元中的现象,目前仅见此例(见图5)。

4 结语

昆都仑召在清代作为乌拉特中公旗旗庙,直属清朝理藩院管辖,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寺院成为皇亲和各旗王爷礼佛祈福之地。乾隆年间的寺院扩建使得昆都仑召寺院风格大变,形成以纯藏式建筑风格为主的汉藏混合式寺院风格。小黄庙作为初期寺庙的核心老建筑,因地位重要,被改造为汉藏结合式建筑,虽然自身建筑体量不大,但是其结构反映了清中期漠南蒙古地区对于汉式佛殿改扩建为汉藏结合式的一种改造手法,即在原有佛殿前加建经堂及门廊部分,并将佛殿前檐廊部分嵌入经堂,保留原有建筑构造,合理利用旧有部分,形成新旧并存的建筑状态,这种改造思路对于研究蒙古汉藏结合式殿堂建筑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56)。

猜你喜欢
汉藏寺院寺庙
文化差异背景下高职院校汉藏混合班“1+X”证书制度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Fantasy and reality
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育问题研究
民间叙事传统与汉藏文化的交融
宽恕
武侠小说中的寺庙场景分析
汉藏一家亲 同爱大中国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