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姗姗
合肥供水集团 安徽合肥 230000
为了提高最终实验结果的一般性,在获得当地政府批注之后,对于区域内的高层建筑进行随机抽样,分别采集管网质供水样本130份和屋顶水箱二次供水样本160份。而且所需采集样品的对应月份分别是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为了减少其他变量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本次实验中所有的样本,都来源于同一家供水公司。
在本次实验中,所使用的采样方法如下:利用酒精棉球对于高层建筑顶楼内的水龙头进行消毒,完成消毒操作后将水龙头打开,等待其放水5min后进行水样的采集。采集样品的装置为消毒处理的试剂瓶,采集1L到1.5L水样,随后在实验室内将其分为10到15组,每组样品为100mL。在对其进行检测时,所需要获取的指标共有五项,分别是游离状态下氯离子含量、水体有色度、水体浑浊度、样品内细菌总数、样品内大肠菌群种类和数量[1]。
本文在评价分析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评价标准主要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内要求的内容为准,若上述五项评价指标内,存在一项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符合的情况,那么则判定该水样质量不合格。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选择了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在统计方法的选择中,主要使用的检测方法为统计学方法,借助χ2(卡方分布)来完成数据信心准确性的校验工作,并且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时,表示数据分析结果的差异性非常显著,具备较高的统计学意义[2]。
屋顶水箱水样160份,其中满足检测合格要求的样本数量为136份,合格率为85%,同时在对其进行监测时,共获取到满足要求的1023个监测数据,其中合格的数量为980个,存在超标数据个数为43个,综合合格率为95.80%。管网直供水样130份,其中满足检测合格要求的样本数量为119份,合格率为91.54%,同时在对其进行监测时,共获取到满足要求的865个监测数据,其中合格的数量为839个,存在超标数据个数为26个,综合合格率为96.99%。同时对两种供水方式进行单项检测,具体的检测结果如图一所示。对于数据(卡方分布)进行计算,发现游离余氯为21.1597,色度为17.1597,两者的P值均为0.01,满足P<0.05的要求,表明满足统计学要求,而其他数值的P值均超过了0.05,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3]。
由表1可以得知,在屋顶水箱数据监测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5.7%,有7份样品不满足要求,而这些不合格样品均出现在5月份,而其他几组数据的不合格样品在各月份的分布中相对平均,这也表明高层水箱在储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卫生质量问题。而管网直供水样本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8.6%,有15份样品不满足要求,而这些不合格样品主要集中在3月、5月、7月和8月,而总大肠菌群共存在2份不合格样品,样品主要出现在7月,氯离子含量中共有6份不合格样品,主要出现在了8月份。这也表明在管网直供水当中,也存在一些卫生质量问题,这也是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从上述监测分析结果来看,在实际应用中,管网直供水的稳定性相对较高,有表一便可以看出,水质环境中游离余氯、色度所对应的合格率,明显高于高层水箱二次供水方式。而高层水箱二次供水方式的合格率较低,仅有68.3%,结合以往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水箱设计容积和服务区域实际需水量的匹配度较低,这也导致许多水体资源被长期滞留在水箱当中,这也是对余氯的残存量不断减少,导致一些水质参考指标的变化。而管网直供水则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使得该参数指标的合格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根据4.2分析内容可以看出,对于管网供水质量带来影响的主要因素在于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两个应用指标,这也是用来评价区域供水水质的重要参考指标。该区域的自来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地表水,而地表水中的有机质含量会在夏季出现大幅度增加的情况,这也增加了自来水厂用水时的处理难度。而导致管道出现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按照既定要求对管道进行消毒和冲洗,导致一些菌群残留在管壁上,引起了水质不合规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水质监测工作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表1 两类水样监测结果的合格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