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策略

2020-07-09 09:04黄宁芳
新纪实 2020年1期
关键词:全班学生班集体班干部

黄宁芳

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活跃,要求民主管理,若用管、卡、压的办法,即使苦口婆心,也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班主任必须尊重、相信自己的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用自己的思想和集体的力量来开展班级工作,并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达到自强、自主的目的。

一、规范学生行为,引导自主管理

(一)让学生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必须让全班学生有一个创建良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只有这个目标建立了,全班学生才会齐心协力。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有真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地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的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培养良好的班委带动自主管理

俗語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成为优秀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应刚柔相济、严慈相加,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严”也是一种爱。班级事物纷繁芜杂,如果什么事情都靠班主任亲躬,班主任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会出现“丢了西瓜,拣起芝麻”的笑话。要想使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必须培养优秀班干部。一是班干部特别是班长必须品学兼优,且敢作敢当。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信服,也才有能力帮老师做好大量的工作。班主任要充分放权给班干部,告诉全班同学,班干部的身份就是副班主任,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级事务他们有权全权负责处理。当班干部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发生冲突时,班主任应维护班干部的形象。当然,私下里可以找班干部谈心,告诉他们注意工作的方法。二是下大力气引导班干部学会管理工作。对每届班干部,我总会告诉他们:“作为班干部,不能单靠手中的权力去管理,要让同学们从心里服你。”“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特别是应以身作则,并懂得关心、体贴、帮助其他同学。要有甘心吃亏的觉悟,明白奉献爱心,受益的不仅仅是别人,自己的能力也可得到提升。三是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开学之初,就制定各项赋分细则,向全班同学公布,对全班同学的德、勤、绩、能进行量化评估。设立岗位明星制,改变过去那种“评优是少数,年年都不变”的传统模式,让人人都有评优的机会。

(三)必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专行,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二、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自主意识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方式,其利弊显而易见,而且弊大于利。因为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较强的依赖性,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要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三、允许学生监督,培养民主意识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在学生干部的产生上、学生管理工作的决策上、学生问题的处理上,都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意愿;对班团干部以及班主任的工作,要允许学生充分地监督,可以随时提出批评和建议。要做到这些,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就要以身作责,用民主思想和民主行为贯穿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于说话和质疑,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北京八十中学优秀教师宁鸿彬,对学生有“两欢迎”、“三允许”,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学中贯穿了民主思想。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育人环境,学生管理者(班主任)要在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上狠下功夫,倡导合作学习、合作管理,从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大家共同合作建设班集体。比如同学之间要多进行一些合作互助活动,在班内组成合作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让每一个学生走进集体里,都感到和谐和温暖,都会心甘情愿地来关心班集体,都会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携手共进。

四、心理管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心理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管理者遵循被管理者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借助各种隐形媒介间接地刺激被管理者的潜意识,激发他们的心理潜力,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实施的管理。它不随管理活动的结束而终止,是一种隐形管理,具有持久性,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全班学生班集体班干部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
温暖的班集体
竞选班干部
利息
太阳生病了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班干部的烦恼
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