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各类防控宣传标语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战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动员作用。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新冠防疫标语进行态度资源分析,有助于政府话语的有效宣传及政府话语形象的建构,为语篇语用研究提供范例,拓展标语研究的理论视阈。
关键词:标语;新冠疫情防控战;话语分析;评价理论;态度资源
一、引言
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新型肺炎疫情警报在全国拉响。2020年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紧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各类防控标语一夜之间遍布城乡,以横幅、电子屏等形式吹响声势浩大的战斗号角。“从传达疫情资讯、普及防护措施,到呼吁人们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各类标语给人们带去了疫情防控的智慧和力量,构筑起全民战“疫”的最严密防线。”[1]
二、评价理论、标语与突发公共事件
“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2] 评价理论为语篇人际意义功能和话语情感表达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语篇分析。
标语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及极其广泛的市场。“标语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时代的风向标,折射社会政治的变迁,引领舆论的导向。”[3]
21世纪以来,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世界性话题,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突发性事件处理是对国家治理体系与应急治理能力的考验,是对公民社会责任感与道德素养的考验,更是对民族凝聚力的考验。......突发事件标语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宣传、号召、鼓舞作用。”[4]
三、抗击新冠疫情宣传标语态度资源分析
“突发事件标语口号以静态的方式呈现,但其构建、传播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5] 这一动态构建过程与评价理论话语建构模式完全吻合。
3.1消除负面影响,坚定防疫信心
态度资源是评价系统的核心,包含情感、判断、鉴赏 三个子系统。情感系统指对行为、现象等的心理反应,有积极与消极之分。面对不明病毒导致的突发疫情,人们难免有些惊慌焦虑。因此,如何消除负面影响与消极情绪,动员人民群众做好自身防疫至关重要。同时,标语所彰显的态度是发布主体代表政府发出的态度。各类防疫标语的形式与内容千差万别,措辞各有轻重缓急,其“齐心协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态度资源是完全一致的,其重视关爱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情感资源是完全相通的(例1-4)。
例1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例2 加强联防联控 做好协同防范。
例3 万众一心战疫情!
例4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3.2严守防疫规范 做好自我防范
判断指对他人行为或事物的态度,可以分为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其作用在于规范人们社会行为,告诫民众做好自我防范,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处置意识,杜绝聚集、串门等危害性行为,警惕疫情扩散。在疫情状态下,戴口罩、勤洗手、串门、拜年等个人行为已经演变为社会行为,成为社会评判与社会约束的焦点。出入小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测体温已成为人人遵守的社会公约,而不戴口罩、串门、聚集等高风险行为则应受到社会批判与禁止。
例5少出门,多居家,网络拜年乐大家!
例6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
例7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聚集。
例8返乡先隔离,亲人都爱你。
3.3致敬战疫英雄,传递中国力量
鉴赏指对事物、现象、行为的评价。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全国各地上万名医护工作者身先士卒,驰援武汉,奋战在第一线,与疫魔殊死较量。武汉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民解放军、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坚守在一线,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命安全。这种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与英雄主义行为,值得全社会的敬仰与铭记!以下几例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传递了全国人民与武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声以及共抗疫情的决心!
例9向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及各界人士致敬!
例10 致敬抗击疫情前线的最勇敢的白衣战士,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例11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例12 向英雄的武汉人民致敬!
3.4凝心聚力,行动力就是战斗力
态度资源主要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动词最能体现主体态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行动力是重中之重,因此动词使用最多,(例13-14)其次是修饰动词的否定副词“不”(例15)。
例13弘扬社会正气、坚决抵制疫情谣言散布。
例14防输入、防扩散,万众一心战疫情。
例15不走亲,不访友,不给国家添麻烦。
例15中,连用几个“不”字代替“严禁、禁止”这类强制性语言,反映出标语的人情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与高度社会责任感。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令世界震撼,其成效令世界瞩目与称赞,其担当与勇气令世界尊敬。
3.5 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在此次抗疫宣传中,涌现了不少接地气的“土味”标语(例16-20),用词通俗幽默,贴合农村生活现实,体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诙谐智慧与战斗决心。广大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是疫情防疫的重点,加上医疗配置的薄弱,防疫形势更为严峻。然而正是他们构成了中国最强大、最坚决的防疫力量,正是他们“六亲不认”的硬核态度,严防死守的硬核行为,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例16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
例17省小钱不戴口罩 花大钱卧床治病。
例18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
例19疫情一天不解除 全民宁愿守孤独!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抗疫标语首先通过运用情感系统,與大众达成疫情共识,结成防疫同盟;然后通过大量肯定、否定与对比等判断资源与鉴赏资源实现对大众行为进行规范,肯定正确科学的防疫行为,运用硬核语言警示风险,批判错误行为,致敬赞颂抗疫英雄,鼓舞民众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标语态度资源的恰当运用对政策的有效传播与政府形象的积极构建具有一定现实与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军.好标语凝聚精气神 [N]. 人民日报,2020-02-14
[2] Martin J R,Rose D. 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 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3:23
[3] 聂德民,宋守华. 标语现状研究及其未来走向[J].《新闻世界》2014(01):119-121.
[4] 白云,吴东翔.突发事件标语口号的构建模式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5,39(02):155-159.
[5] 张盛华. 标语与我国公共治理[D].山西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晓冬(1971_)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