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从病理论探讨脉管病的发病机制

2020-07-09 03:36李敏
中外医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

李敏

[摘要] 脉管疾病是目前新发展的新型学科,主要是以周圍血管病为基础所形成的,其中主要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外周动脉疾病,各种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等皮肤血管疾病,雷诺氏征、红斑性肢痛症等神经性血管疾病,静脉血栓、静脉曲张等静脉疾病,丹毒、慢性淋巴肿等淋巴疾病。所包含的疾病种类比较多,而且涉及到的病变部位也比较多,主要包括内分泌、免疫风湿、代谢、遗传、感染等,而且脉管病还是一种经常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身上的疾病,患者均表现为血管血液流通不畅,根据现代医学对脉管疾病的发展研究并没有明确其中的发病原因以及病理机制,所以在临床治疗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且临床效果也不佳。根据中医学范畴来说,不存在脉管病这一说,但是脉管疾病和络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脉管病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脉管病在发病部位、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而且比较复杂,但是所有类型的脉管病发生病变的组织都是脉管,主要包括静脉、动脉、神经体液、淋巴管等组织。因此该文主要根据脉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对该疾病的病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且进一步研究脉管病和络病之间的联系,并且分析导致脉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治疗方式。

[关键词] 病理论;脉管病;发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4(c)-0190-03

Analysi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Disease from the Theory of Disease

LI Min

Department of Vascular Medicine, Tang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Tangshan, Hebei Province, 063000 China

[Abstract] Vascular disease is a newly developed new discipline,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t mainly includes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 such as thrombo-occlusive vasculitis, diabetic foot, limb arteri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etc. Skin 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skin allergic vasculitis, neur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Raynaud's sign, erythematous limb pain, venous diseases such as venous thrombosis, varicose veins, and lymphatic diseases such as erysipelas and chronic lymphoma.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iseases, and more lesions are involved, mainly including endocrine, immune rheumatism, metabolism, inheritance, infection, etc., and vascular disease is a disease that often occurs in young men.  All of them manifest as poor blood flow to blood vessels. According to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vascular diseases, the causes and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have not been clarified. Therefore, there are greater difficulties i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not good. According to the categ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vascular disease, but there is a grea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vascular disease and collateral disease. Research on different types of vascular disease shows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vascular disease has a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location, cause,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 is more complicated, but all types of vascular disease are vascular, mainly including veins, arteries, nerve fluids, lymphatic vessels and other tissu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and sorts out the theory of vascular disease based on the 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disease, and furth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scular disease and collateral disease, and analyz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disea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treatment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Disease theory; Vascular disease; Pathogenesis

脈管病的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就是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体液免疫功能亢奋。其次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能够有效地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活化,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话,所产生的炎性反应就会引发脉管病。最后为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下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这样就会使血管内部淤堵情况更加严重,所以也是重要的发病机制。而且脉管病属于一种新型学科,其中所包含的病种复杂繁多,而且各个疾病的发病机制都比较复杂,在临床治疗方面没有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案,所以临床效果受到了制约,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不佳。影响脉管病发生的主要组织部位为脉管,其能够有效的输送信息和物质,与微通道一微循环的作用比较相似,其中主要包括运输组织液的组织通道、流通循环血液的血管、流通淋巴液的淋巴管、递质信息传递的时空动态载体等,能够有效地进行神经等组织的电活动、细胞间信号转导等信息的传播,所以所有脉管病的病变部位都有着一致的特点,也就是病变部位都是运输气血津液的管腔通道。针对这个现象,该文主要从中医络病理论来对脉管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脉管情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进一步提出脉管病的理论基础。

1  脉管病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吸烟。吸烟是引发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烟草中所含有的成分会导致易感染人群中体内形成抗原,从而会产生细胞免疫反应和机体体液反应。根据相关研究调查表明,脉管病患者中有50%至95%的患者具有重度烟瘾,但是该种因素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影响因素。另外一种为性别。患有脉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为男性,根据调查表明,有98%以上的患者都为男性[1]。第三为年龄。该疾病常常发生在年龄为20岁至40岁之间的人群中,占总发病人数的84%。第四为寒冻受潮。患有脉管病患者发病之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冻和受潮的情况,而且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大汗淋漓的状态下受冻或受潮,或者受冻受潮之后立刻进行取暖和烤火。第五为外伤。根据相关调查统计表明,由于外伤所导致的脉管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29%。第六是营养。如果患者在饮食过程当中严重缺乏蛋白质或者某些氨基酸的话,也会大大增加脉管病的发生率。第七为感染。根据早期统计表明脉管病患者存在感染情况的几率比较高,但是临床研究比较少,并没有进一步确认[2]。

2  络病学说

络病学说首次提出是在《黄帝内经》中,在仲景《金匮要略》中对络脉病症进行了病理以及用药方面的研究,络脉疾病会导致患者络脉瘀阻,从而会出现身体虚劳、阴狐疝、疟母、腹痛等症状,针对以上症状可以通过大黄蟅虫丸、下瘀血汤、蜘蛛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根据金元医家朱丹溪所说“痰夹瘀血,遂成窠臼”[3],主要是通过呕吐的方式来起到化痰通络的作用,这样也进一步丰富了络病学说。直到清代叶天士将络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和阐述,这也标志着我国络病学说的不断成熟。络脉实际上指的是经脉支横旁出的分支部分,另外也可以将其认为是血脉的分支部分。在《灵枢》当中主要讲络脉称之为血络,狭义方面的理解就是指的经脉的络脉部分。在《灵枢·脉度》中表明“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出者为孙”。直到清代,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络脉论》指出:“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八千孙络”,而且叶天士也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经主气,络主血”,张介宾表明“表里之气,由络以通,故以通营卫者”[4]。以上文献均表明了络脉是按照经行上沿经分布,并且脉络纵横交错,大部分呈现为网状或者树枝状,在脏腑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对整个脏腑的协调性和系统性都起着稳定和连接的作用。而且络脉还具有环流经气、互化津血、贯通营卫、渗灌血气等功能,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顺通血气。另外络脉还具有许多的生理功能,能够有效的运输血气和精液。而且可以沟通内外同时凝聚血气,所以在外界寒邪入体的时候,主要经过的道路就是络脉。针对以上研究报告可以表明,络病实际上就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导致的气血津液运行输送以及渗透失常,发展之后会出现痹阻不通和络脉瘀滞的情况。产生络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劳倦内伤、七情,大部分疾病都是从内发生的,随着疾病的发展会通过脏腑进行转变,最终会出现络病[5]。

3  络脉与脉管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络脉和脉管之间在功能和结构方面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络脉是遍布在人体脏腑内部的网络状物质,而且人体是由微血管、微淋巴管及其他组织通道等微小管腔通道所组成的海绵体,所以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似度[6]。另外微循环通道内的淋巴液血液和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和巨噬细胞,所以,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会渗透到组织间隙,对于一些入侵到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自身变性物质能够有效的吞噬,这种特点和作用和络脉是相似的。微循环通道能够有规律有节奏的进行灌注,而且络脉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时虚时实。人体内的微循环能够有效地对回心血量和灌注情况进行调整,若络脉可以通过节点来调整流向各个脏器的血液量[7]。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神经组织在功能和形态方面和络脉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程度,而且还有学者认为络脉系统是通过神经、循环、组织、体液、细胞等生命肌体的三维空间所组成的,所以也能够实现动态结构的转变。根据中医学对络病的研究表明,络病所表现的痛、麻、痒、出血、肿胀等情况,和现代医学中的溃疡炎症、间歇性跛行、疼痛等症状是相似的,所以可以表明现代医学脉管疾病和中医中的络脉疾病在功能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相似程度,而且在病理变化结构载体方面的相似程度也比较高,可以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对比。

4  从络病角度审视脉管病病机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脉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表述,但是各类疾病在总体上往往是与免疫情况、循环系统、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和外伤等因素相关的。脉管病变化的主要情况有2个方面,首先是由于炎症、功能障碍以及纤维化等因素所导致的脉管自身的损害[8]。第二种就是各种炎症细胞、血栓、免疫复合物等各项有害因子在脉管中沉淀堵塞所形成的管腔狭窄闭塞,以上这两种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从中医学络病研究角度对脉管病病理变化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络脉损伤和邪气郁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脉管病所表现出来的病理机制都是相同的,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程度。邪气主要包括瘀血、湿热、寒凝、痰浊、火毒等,即是脉管病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也是引发络脉损伤瘀阻的主要原因,即可以单独出现产生损伤,也可以和其他症状共同作用。

5  脉管病治疗原則

根据以上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脉管疾病主要是由于邪气侵体所导致的络脉损伤,所以在治疗方面可以通过去邪气、补经络的方式进行,所有类型的脉管病都可以通过这个治疗原则来提供治疗方案,这是他们共同的病理基础[9]。通过对病理基础的把握能够有效地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临床治疗的难度。另外,不同种类型的脉管病是由于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络伤正虚程度和病邪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认识到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首先进行邪气的祛除[10],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以及病邪类型来提供治疗方案。在用药治疗方面,首先就要坚持“通络”这一原则,根据患者疾病的相同病理机制,可以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来适当的加减药物[11]。其中主要包括虫类搜络、辛香宣透、藤类入络、以络(丝瓜络等络药)治络、血肉有情、填补络道等药物,另外,还要对患者整体进行辨证分析,对患者进行祛湿、化痰、温阳、解毒、散寒、祛风、理气等治疗,这样也可以祛邪通络,并且能发挥较高的临床作用和效果[12]。

综上所述,络病和脉管病二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而且在病理基础方面存在着相同的渊源,所以在对脉管疾病进行理论基础研究的时候,可以根据络病理论来作为依据和参考,同时从络病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脉管病的发生规律以及发病机制,这样也能够帮助医疗人员准确把握脉管疾病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能够丰富自身有关脉管病的中医病理理论,有效地为治疗脉管,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磊,赵凯,奚九一.从络病理论探讨脉管病的发病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28-329.

[2]  施道明,吴昊,沈超,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6):550-555.

[3]  张洮路,郭发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1):80-85.

[4]  季文静,王丽芳,董书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病机制、治疗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1):196-198.

[5]  宁巧明,欧阳碧山,张慧君, 等.血管生成素-2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8,29(16):2329-2331.

[6]  宁巧明,欧阳碧山,张慧君, 等.血管生成素-1和TNF-α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海南医学,2018, 29(19):2682-2684.

[7]  秦传子,马军.NLRP3炎性小体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7,16(4):415-418.

[8]  甘立强,王华.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及分类[J].皮肤科学通报,2018,35(5):501-507.

[9]  马倍,陈建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2):297-299.

[10]  ChelluboinaBharath,VemugantiRaghu.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2019,39(10):1893-1905.

[11]  Toke Bek.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retinal vascular disease. An approach[J].Acta Ophthalmologica,2019,97(5):441-450.

[12]  Chen, Xinhua,Paredes-Sabja, Daniel,Pothoulakis, Charalabos, et al.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s induce VEGF-A and vascular permeability to promote disease pathogenesis[J].2019,4(2):269-279.

(收稿日期:2020-01-04)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