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茶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采茶戏得到不断的发展,学界对采茶戏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的三个阶段对采茶戏的发展进行回溯与分析,探究采茶戏的发展历程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采茶戏;源流史;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72-03
【本文著录格式】全容菲.采茶戏研究综述[J].北方音乐,2020,05(10):72-74.
采茶戏是流传于江西、湖北、广西、广东一带的戏剧种类,它主要是以最初的“三脚班”形式发展而来,相传是从江西一带向四方流变。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采茶戏不断得到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更为繁荣,且越来越系统。
笔者通过资料筛选、分析、整理,选取采茶戏在发展中较为有影响、引起学界关注的问题进行剖析,涉及采茶戏的音乐形态分析、研究内容、地域性发展以及个案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一、建国初期
建国以来,采茶戏发展缓慢,相关文献产出较少,主要论及采茶戏的来源、艺术特征(唱腔、角色行当、演唱形式等)、传统剧目,其中尤其以早期几篇戏剧观摩记调查报告为主要代表,本文作简要介绍。
顾仲彝《赣南采茶戏观摩记》(上海戏剧,1961-12-27)一文,作者参观完赣州、吉安、瑞金等地的采茶戏演出后,并对其中几个采茶剧目做出了评析,全文赞扬了江西采茶戏纯朴、充满地方色彩的形象;衍任和群思《红色接班人的动人形象——评江西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这篇戏评反映了一个“小保管”铁面无私的红色革命的接班人形象,体现采茶戏对思想的教化作用;严青《谈采茶戏<井冈山的黎明>》同是描述当时革命战争时期的采茶戏剧目,讲述了张可、黄辅臣等人接收毛主席的指令对井冈山农民自卫队的故事,全剧宣扬了革命思想。
建国以来,文艺事业随之上升,各地采茶戏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相继成立,演出也不断增多。期间学者对其研究的文章相对浅显,虽然大多只谈及采茶戏比较零散的剧目或音乐特征,研究不够深入且缺乏创新性,但仍对文艺事业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文化整体得到发展,人们对文化关注度提高,采茶戏作为流行在各地传统剧种,剧目有所增多,除了新剧目外,也有旧戏新唱如《孙成打酒》等,其研究内容愈渐丰富,有反礼教、提倡恋爱自由的,有鞭策社会不正之风的,还有反映家庭伦理的等,在地域上除江西外的,区域上有了延展,如粤北采茶的研究尤为突出。
饶纪洲《漫话粤北采茶戏》(《韶关师专学报》,1980-04-01),分析采茶戏的流传渊源和沿革,在其文章中对粤北采茶戏的来源进行了三个设想:一是从江西传入后,吸收当地山歌、小调等元素形成;二是从源于客家地区的纸马灯;三是由粤北客家的地方剧种发展而来。在文章中提及采茶戏与其他传统戏剧艺术的关系,如剧目、唱腔有吸收自其他戏剧,如吸收了杂剧、花鼓戏;有唱“柳子腔”“祁剧”的“南路”唱腔等;严华生《广东采茶音乐的调式》(《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04-02),从采茶戏在广东的分布、来源、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分布、地理环境及生产特点进行分析,对传统采茶戏的剧目及其内容、角色行当、表演特点和演唱特点、伴奏乐器等方面叙述。
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对文化的诉求有所上升,采茶戏在原有基础上对的剧目进行除其杂质,留其精华。赵国海、萧赛《拜“孙成”为师,向“打酒”学习——谈江西高安采茶戏<孙成打酒>》(《戏曲艺术》,1980-07-01),主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对《孙成打酒》这个一两百年的采茶戏老剧的整改达到了推陈出新的效果,把悲喜剧剧情流畅转换,弘扬了时代要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改革开放时期,文化间不断传播、交流,采茶戏与其他姊妹艺术出现交融甚至移植的现象,学者开始着手采茶戏和其他剧种的比较研究,主要以采茶戏、黄梅戏、黄梅采茶戏三者的关系研究为多。
桂遇秋《黄梅戏另一流派的历史和现状——黄梅采茶戏在赣东北》(《黄梅戏艺术》,1981-07-02)中谈论到在赣东北的黄梅采茶戏,在湖北流传时间较久,黄梅戏的发展源于黄梅县的采茶歌,黄梅戏移植采茶戏的许多剧目形成了如今的戏曲类型;潘汉明《黄梅戏声腔亲缘关系初探》(《黄梅戏艺术》,1981-07-02),在探究黄梅戏的同宗同源的戏剧,在经过不断地向四方流传,形成不同的名称,文章以黄梅采茶戏与黄梅戏的同剧目、同唱腔,但在解放初期与30年后的对比,发现它们的调式、唱腔受到方言及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了流变,产生了简朴与优美等多组差异性。
除此之外,学者还关注地域性比较研究等,尤其涉及跨地域两种不同种类的研究,如江西采茶戏与湖北黄梅戏的比较研究、江西采茶戏与当地山歌体裁等的比较研究等。在这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采茶戏剧目增多,排练和演出频繁,采茶戏研究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新世纪
新世纪的采茶戏研究,從其源流、音乐特征、剧目、行当、现状等都有了深层次的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研究,也出现了在新媒体视角下的采茶戏研究;与此同时,人们对采茶戏的关注和保护度提高,最明显的体现是将采茶戏列入了“非遗”名录。
(一)采茶戏源流研究
采茶戏形成于明代,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对于采茶戏的源流在许多学者研究中都各有说法,学界普遍认为,采茶戏最初由一首采茶歌由赣南传入两广、湘鄂等地。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黄允箴《论“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变》(《中国音乐学》,1994-02-15)一文,对其源流尽有详说。
此外,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11-15),对赣、鄂、粤、湘、桂等地采茶戏的形成、传播、流变作了详细的解读;李寿麟; 牛田人《客家采茶戏源流考》(《嘉应大学学报》,2003-02-28)阐述了客家采茶戏的形成过程,认为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至赣、闽、粤等地,把中原古代民歌一并帶到此地,慢慢发展成为客家采茶歌,在明代又与杂戏等戏剧音乐结合后形成现在的采茶戏;黄文杰《海峡两岸客家采茶戏源流与发展论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6-28),简述了在内地的采茶戏的发展、采茶戏在台湾的流播、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李俊玲、曾荣《浅谈赣南“采茶”的源流》(《安徽文学》,2008-12-15),介绍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源头和历程。
这一时期,其他的文献的主题有采茶戏的流派、音乐形态、艺术特征探究(唱腔、伴奏、唱词等)、音韵研究、舞美艺术、现状与发展、生态文化内涵、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两地的采茶戏的对比研究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非遗视角下的桂南采茶戏发展研究较为突出。
(二)“非遗”发展中的桂南采茶戏
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完善,2006年,桂南采茶戏成功申请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这促进了桂南地区采茶戏的研究。
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现状调查》(《艺术百家》,2008-11-15),从其剧团发展、表演特征等方面论述在“非遗”视角下的桂南采茶戏的发展,文章提议博白采茶应保存其原本的面貌,遵循客观规律的自然发展,作者提及对采茶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保护和维护等问题,对桂南采茶戏现状也提出真切提议。
董灵《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启示——桂南博白客家采茶戏母题音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12-08),从广西博白客家采茶戏母题音乐探究,探寻客家采茶戏母题音乐的源流和背后的文化,探知客家人的生存环境及客家人的品格与追求。
李浩《场域、资本与文化传承——桂南采茶戏的人类学研究》(《云南大学学报》2010-05-01),运用社会理论的“场域 ”这一概念,对博白桂南采茶戏剧团进行人类学的调查研究,探究采茶戏在社会中的转型。
在“非遗”中的桂南采茶戏发展相对繁荣。就广西而言,虽然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在其地域的研究仍然比较局限,多是在广西博白地区,同属于桂南采茶戏的广西钦州和梧州等地的研究较少。在全国范围来看,采茶戏在非遗视角下的研究系统性还是不强,如除了黄硕; 樊凤龙《非遗文化传播下赣南采茶戏的现状与发展》(《当代音乐》,2019-03-05)和孙华《新媒体视域下戏剧“非遗”吉安采茶戏的传播策略研究》(《福建茶叶》,2019-06-25)等几篇江西赣南、吉安的文章外,“非遗”视角下的采茶戏研究文章为数不多,值得我们去审视和探究。
(三)音乐形态分析研究
关于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方面的文献逐渐增加,在新世纪表现较为突出,学界对采茶戏的音乐风格、唱腔、曲调、乐器等研究增多。相对于以往的单一形态下的采茶戏,新世纪涉及的采茶戏研究上比较全面、详细。
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研究》(《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3-15),对博白客家采茶戏的音乐、腔调类别(茶腔、小调、锣鼓乐、杂曲、新茶腔),以及对采茶戏的发展现状做出思考,作者认为应尊重采茶戏的发展,使其自然发展生存。
徐凤英《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05-01),文章从社会历史、人文等方面对赣南的采茶戏形成背景进行分析,而后对于唱腔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情态做出研究,在采茶戏的艺术特征如唱腔结构、“三腔一调”中加以叙述,分析了采茶戏的唱腔形成发原因以及各个时代的演员对于采茶戏演唱风格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06-01),分析了采茶戏的艺术特征中的戏腔(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勾筒正反弦的伴奏形式、曲牌、创腔手法等内容,最后提出对采茶戏保存与发展中的四点创议即在剧目上、理念上创新、运用学校教育、现代化与市场化相适应,才能使采茶戏才能有不断的生命力。
此外,廖红《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05-01)、罗思影《江西九江采茶戏的调查与研究》等文献,探究采茶戏的音乐特征、音乐种类、曲牌特征以及乐器的使用等方面内容,学者对于采茶戏的音乐形态研究更加投入,期望深入挖掘采茶戏的实质。
(四)采茶戏剧目研究
每个地方的采茶戏都有其对应的特色,在二十世纪的采茶戏具体剧目研究逐渐成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其剧目保留传统外还加以创新,如在旧的剧目上加入了新的表演形式。在一些学者结合其他学科理论,将研究细致到具体的剧目中,呈现新时代文化大视野、大飞跃的特点。
蒋燮《赣南客家传统采茶戏<睄妹子>的音乐文化考察与研究》(《星海音乐学院》,2007-05-01),对采茶戏的具体剧目通过实地考察后梳理,分析赣南客家采茶戏的源流、人文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等文化背景,通过分析剧目《睄妹子》的“乐”的音声形态分析、“乐”的行为与结构的分析,达到对《睄妹子》的“乐”的观念特征的解析,包括对于客家人对于婚恋观、植物形象等剖析。文章穿过民族音乐学中的概念、音声、行为三个层次,使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深刻体现跨学科的理论研究。
叶华英《安远九龙山采茶戏经典剧目<睄妹子>唱腔音乐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8-06-01),主要从安远九龙山地区的剧目《睄妹子》分析,对该地的采茶戏的发展进行概述,主要集中在对《睄妹子》剧目的唱词和唱腔音乐特征的具体分析,最后对于采茶戏唱腔形态及今后采茶戏发展的规划等内容进行探究。
另外,还有蒋燮《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II)>的音乐形态研究》(《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6-12-30)、李亚群《从传统剧目看抚州采茶戏与其他地方戏的关系》等文献,将各地经典剧目罗列整理,通过比较研究等形式,对采茶戏剧目研究极深,将其推向系统化和整体化。
(五)采茶戏行当研究
采茶戏的行当以“一丑两旦”为主。旦角戏多,无论大小戏剧都离不开旦角,丑角是采茶戏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无丑不成戏”,丑角具有娱乐性的功能,学者在研究采茶戲的艺术特征时,对角色旦、丑的研究文献较少。
欧阳绍清《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唱腔初步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04-01)通过旦角艺人的考察与访谈,以深入研究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的唱腔特征;此外,欧阳绍青《师徒传承语境下赣南采茶戏旦角唱腔特征》(《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5)和陈江鸿《探析赣南采茶戏旦角的唱腔特色》(《中国戏剧》,2018-02-20)等均为探究旦角的唱腔特征的文献,这些为研究采茶戏行当的研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丑角研究相对旦角的研究略显薄弱。欧阳丽苗《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06-01),作者从赣南采茶戏的丑角的唱腔、念白、舞美、动作的分析,融合丑角的歌、舞、戏的特征,展现丑角的性格鲜明、风趣诙谐艺术特征;傅丽、肖满英、何玲《二老艺人”在赣南采茶戏丑角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7-08)一文,通过拥有继承者与传承者的双重身份的“二老艺人”陈宾茂在课堂直接教授丑角的动律、手法、步法、模拟、唱念、组合等训练,达到深化赣南采茶戏丑角的表演风格、强化地方院校的特色化教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目的,文章很好地宣传和传承了采茶戏。
此外,黄文华《赣南采茶戏丑角艺术的审美价值》(《中国戏剧》,2009-09-18)、李秋萍《丑的意趣美的升华——试论赣南采茶戏丑角表演艺术特色》(《中国戏剧》,2017-08-20)等文献,均对丑角特色进行探讨。旦、丑是构成采茶戏表演的重要部分,对采茶戏的行当研究也存在各地区的差异性,但在学者研究中少有体现,值得我们深思。
(六)采茶戏现状研究
采茶戏的发展虽然以剧团为主,但不再局限于剧团中间,而是在学校教育中展开课程与教学,采茶戏进校园的现象在新世纪中已有发展,这是研究采茶戏现状的重点。
刘晓璇《江西赣南采茶戏的教育传承价值及现状研究——以赣州市章贡区为例》(《广西师范大学》,2018-06-01),以其家乡章贡区第四中学为研究对象,从学校教育这一板块出发,分别对学生、老师、采茶戏艺人做出采茶戏的相关问卷调查、采访,探究采茶戏的传承发展现状,作者于学校、于艺人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邬雅琴《南昌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国音乐学院》,2019-05-01),分析了采茶戏传承包括剧目的去留状况、唱腔特点、结构特点、方言式唱腔的使用等内容,提出采茶戏的发展思考以及保护方法主要在演唱方式革新、学校教育培养等。
此外,张莉恩《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发展研究》(《广西大学学报》,2014-06-01)等文献,对壮族采茶戏现状的研究主要倾向于对剧团调查研究的深入,以剧团中探究采茶戏的发展与生存现状为主要形式,剧团的生存发展,带动当地采茶文化的传承与走向,但剧团虽然数量较多,但专业采茶剧团相对较少,一些地区仍以民间业余剧团为主。
四、结语
采茶戏的文献自新世纪后达到一定高度,研究的内容也愈加系统。学者们顺着采茶戏生长的态势,深入挖掘采茶戏的实质,研究领域从传统走向现代,造就了新媒体下的出现研究。古吉强《新媒体环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以赣南采茶戏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6-02-25),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采茶戏的传播、持续化发展,未来新媒体的出现会不会带动采茶戏的蜕变,是否在冲击中有所变异?另外,不少学校突破戏剧校园化,在使采茶戏结合体育、学生身心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了解到采茶戏的基本文化内涵,一举两得。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和采茶戏在新时代的创新性的举措。
采茶戏从一首简短的采茶歌到采茶歌舞再到成形的采茶戏的形式,当中经过许多因素的催化,通过资料的整理,对采茶戏的源流及概况再作梳理,虽然在文献中不够细致,仍需继续完善。对于采茶戏的角色功能板块研究、舞美艺术、比较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短板。业余采茶戏团的演出场所一般都在乡下,一般的剧团发展现状也是不太乐观,且在乡下演出受一定的场域限制,没有专门的舞台,临时搬运形式去表演,条件艰苦,希望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另外,采茶戏的比较研究类文献较少,从比较中才能看出特性,采茶戏在未来的发展如何都值得我们深思、去探讨。
作者简介:全容菲(1995—),女,汉族,广西苍梧人,广西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