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0-07-09 15:30贺素姣何璐红
无机盐工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输层光生空穴

赵 扬,贺素姣,何璐红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近年来, 以CH3NH3PbX3有机金属钙钛矿为光吸收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1-4],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作成本低, 理论光电转化效率高。实验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由最开始的3%提高到目前的22.1%[5-8],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般由衬底、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空穴传输层及两个电极组成,这几个部分都是固态结构,有利于制备可折叠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在可穿戴电子产品、移动电源、卫星、无人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9-13]。

目前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质基体上, 无法体现出柔性的特征, 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14-15]。对柔性钙钛矿电池的研究报道较少,如欧夏丽[16]基于PET/ITO 制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可以弯曲,但是ITO 材料本身成本较高且易脆,不适合商业化批量生产。 杨粤欣等[17]采用PET-ITO 作为柔性衬底,ZnO 作为电子传输层,CH3NH3PbI3作为光吸收层制备了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只有5.83%,与传统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差距较明显。TiO2材料具有半导体特性,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分离出电子-空穴对, 其能级低于钙钛矿, 非常适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TiO2薄膜制作成本低廉,在高温、潮湿条件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理想的电子传输层材料。 本文采用钛箔作为基体,TiO2薄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 同时体现出其可以折叠的柔性特征。

1 实验仪器、材料、方法

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CH3NH3I、PbCl2、乙腈、氯苯等试剂,均为分析纯;4-丁内酯、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4-叔丁基吡啶溶液、2,2′,7,7′-四溴-9,9′-螺二、三(4-碘苯)胺(Spiro-MeOTAD),以上试剂均没有进行前处理。

设备:快速加热炉,加热式磁力搅拌器,旋涂机等。

1.2 测试仪器

材料的形貌采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Sirion 200型)测试;太阳能模拟器(150-300W 型)模拟太阳光照;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电化学工作站(PGSTAT302S 型)测试。

1.3 实验方法

电子传输层的制备:实验用钛箔厚度为0.04 mm,先将钛箔清洗干净,然后放入快速加热炉中,在500 ℃下加热30 min,然后自然冷却、取出,钛箔表面变成金色,表明通过热相沉积法形成了基于钛箔的TiO2薄膜。

钙钛矿吸收层的制备:将5 mL 的CH3NH3I(浓度为1.3 mol/L)与5 mL 的PbCl2(浓度为1.3 mol/L)混合,溶解到4-丁内酯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中加热到60 ℃并且搅拌12 h,冷却过滤得到浆体,采用旋涂法将浆体涂覆到TiO2薄膜上,旋涂速度为3 000 r/min,旋涂时间为20 min,得到钙钛矿光吸收层。

空穴传输层的制备:称取36 g 的固态Spiro-MeOTAD; 将520 mg LiTFSI 溶解于1 mL 乙腈溶液中;量取28.8 μL 的4-叔丁基吡啶溶液,将上述3 种化学物质溶于1 mL 的氯苯溶液(浓度为68 mmol/L)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5 h,得到空穴传输层的旋涂液, 采用旋涂法将旋涂液涂覆到钙钛矿吸收层上,旋涂速度为3 000 r/min,旋涂时间为3 min,自然干燥,得到空穴传输层。

分别在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上沉积金电极,组装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氧化钛薄膜形貌分析

采用热相沉积法在钛箔上原位生长出TiO2薄膜, 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加热温度和时间控制,为了阻隔钙钛矿与电极的直接接触,TiO2薄膜致密性要好,但是为了增加钙钛矿材料在TiO2薄膜上的附着量, 又必须提高TiO2薄膜的比表面积。 图1 为TiO2薄膜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形貌照片,薄膜的厚度达到了30 μm,薄膜的底部非常致密,有利于阻隔钙钛矿与电极的直接接触。 薄膜的上表面较稀松,可以极大增加TiO2薄膜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覆盖更多的钙钛矿材料,增强对光的吸收率。

图1 二氧化钛薄膜的SEM 图

2.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分析

采用太阳能模拟器模拟太阳光照, 接收光照的面积为1 cm2。在室温下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压-电流,见图2。 记录其光生电流密度JSC和光生电压VOC分别为16.0 mA/cm2和0.8 V,计算出填充因子FF 为47%,光电转化效率为10.2%。 填充因子FF 相对于其他研究(文献[17])较高,可能是因为在钛箔上直接原位生长的TiO2薄膜较致密且厚度较厚(30 μm),有利于阻止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

图2 电池的光电流-光电压曲线

2.3 折弯实验

为进一步测试电池的柔性特征,将电池折弯20 次,发现电池形状可自动弹性恢复,无材料脱落等现象发生,如图3a 所示。 在室温下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压-电流曲线,如图3b 所示。 记录其光生电流密度JSC和光生电压VOC分别为16.0 mA/cm2和0.7 V,计算出填充因子FF为49%,光电转化效率为8.7%,达到未折弯前光电转化效率的85%以上,体现了良好的柔性特征。 折弯20 次后,钙钛矿电池的光生电流密度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开路电压有降低, 这可能是因为折弯后对TiO2基底层有损伤,导致整个电池的内部电阻增加。填充因子FF 相比折弯前有轻微的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折弯处理有助于增加电池的太阳光吸收层与TiO2薄膜的接触,减慢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速率[3]。

图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折弯测试及光电流-电压曲线

3 结论

1)通过简单的热相沉积法在钛箔上一次性原位生长了TiO2薄膜,薄膜的底部非常致密,有利于阻隔钙钛矿与电极的直接接触。薄膜的表面较稀松,可以极大增加TiO2薄膜的比表面积,有利于覆盖更多的钙钛矿材料,增强对光的吸收率,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2)将电池折弯20 次后,电池的填充因子FF 为49%,光电转化效率为8.7%,达到未折弯前光电转化效率的85%以上,体现了良好的柔性特征。

猜你喜欢
传输层光生空穴
我国首次“拍摄”到光生电荷转移演化图像
收缩扩张管内液氮空化流动演化过程试验研究1)
可见光催化剂氧化铋的改性研究进展
喷油嘴内部空穴流动试验研究
基于Python语言的网络传输层UDP协议攻击性行为研究
氧化亚铜基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硫化镉纳米晶的表面缺陷及钯修饰对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
C60与MoO3混合材料做空穴注入层的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基于物联网GIS的消防智能巡检系统设计与实现
NAPT技术对数据包分片的处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