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斌,王琪,许军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中风又称卒中,西医中属于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破裂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且预后极差[1,2]。我国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居世界首位,每21 s就有1人因中风死亡。呃逆是患者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是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或消化道出血刺激胃黏膜引起的膈肌痉挛现象。持续呃逆可造成饮食困难、中风复发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氯丙嗪、哌甲酯均为目前西医治疗中风后呃逆的常用药物,然而氯丙嗪类镇静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语言缓滞现象,不可长期服用;哌甲酯可诱发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惊厥,甚至危及生命[3]。中医认为,中风后呃逆主要是因为体虚气郁而导致的胃失和降,宜采用调和脾胃、扶正祛邪的方法进行治疗[4]。2016年9月~2018年6月,我们探究了调神降逆针法联合旋覆代赭汤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效果。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呃逆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西医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版》[5]中对脑中风诊断标准和《中医内科学》[6]中对“呃逆”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40~80岁,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因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非中风引起呃逆的患者;②合并有肝肾、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心脏、肾脏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孕妇及哺乳期患者;④精神异常或依从度较差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42~71(58.6±6.5)岁;对照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40~74(58.2±8.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姜15 g、半夏、代赭石、旋复花各9 g、人参、炙甘草各6 g、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周为1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调神降逆针联合治疗,调神降逆针操作方法:取穴:患者仰卧,依次取穴内关、人中、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针尖向上斜刺双侧内关15~25 mm,施术1 min,以患者针感下传手指为度;人中:斜刺3~5 mm,以患者眼睛湿润为度;膻中:沿皮下平刺25~30 mm,以患者自感酸痛为度;中脘:直刺15~30 mm,行平补平泻手法1 min;足三里:3寸芒针平刺,深3寸。留针30 min,1次/ d,2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呃逆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呃逆次数减少为治疗前1/2以上,呃逆声响明显降低为显效;呃逆次数减少为治疗前1/3以上,呃逆声响降低为有效;呃逆次数减少低于治疗前的1/3,呃逆声响未降低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将呃逆中医证候积分计为0~9分,0分:24 h内呃逆次数为0;3分:呃逆次数少于5次/h,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且不影响正常进食;6分:呃逆次数6~10次/h,或呃逆次数少于5次/h,但患者难以耐受内且影响正常进食;9分:呃逆次数多于10次/h,或呃逆次数少于10次/h,但患者不能进食(每次统计均以24 h内呃逆症状最严重时为准)。③记录两组呃逆发生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以呃逆症状最严重时为准。④运用SF-36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健康生存质量,包括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各项得分均为正数,且分数与生存质量呈正比,基本公式:折算得分=(实际得分-该方面的可能最低得分)/(该方面的可能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6.79±1.61)、(6.34±1.4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0.51±0.17)、(2.23±0.54)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呃逆发生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呃逆发生频率分别为(6.62±1.54)、(6.48±1.51)次/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呃逆发生频率分别为(1.76±0.40)、(2.34±0.52)次/d,两组比较,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呃逆持续时间分别为(54.89±12.20)、(55.04±12.23)min/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呃逆持续时间分别为(18.46±4.01)、(23.29±5.06)min/次,两组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RP、PF、BP、GH、VT、SF、RE、MH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bP<0.05。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脉络空虚、风邪入内”为其常见证型,常发病于老年人且致死、致残率高,可导致患者认知和情感障碍[8]。呃逆,古称“哕逆”,是指不自主且强有力的一侧或两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素问·宣明五气论》记载有“胃为气逆为哕为恐”,指出中焦气机逆乱可导致呃逆。顽固性呃逆是诱发中风复发的重要因素,亦可能是病势转危的一种表现,因此应及时施治,避免病情恶化[9]。西医治疗多采用钙离子拮抗剂、镇静麻醉及中枢抑制剂类药品,但部分药品存在效果短暂易复发、不良反应多等缺点。中医认为中风后呃逆多为体虚痰阻而导致的胃失和降,降逆化痰、益气补虚方可治疗呃逆[10]。
旋覆代赭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脾胃之气受损而心下痞硬,嗳气之症。全方主要由生姜、半夏、代赭石、旋复花、人参、炙甘草、大枣组成,其中旋复花为君药,味咸性温,可治疗咳喘、呃逆、噫气不除,《汤液本草》曾有“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的记录;代赭石可平肝镇逆、治疗嗳气呕逆,噎膈反胃;半夏,降逆气,祛湿痰,再加入温中健胃的生姜可治疗胃气上逆,呕吐,三者合为臣药,可降肺胃之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通血脉、补胃气,《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可“补五脏,明目,开心智,久服轻身延年”;炙甘草缓和肠胃平滑肌痉挛,镇咳祛痰;配以大枣,可健胃补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诸药合用,可降逆平哕,标本兼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旋复花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且旋复花提取物可抑菌杀虫,对农田害虫有较高毒杀效果[11]。旋复花、代赭石联用还可缓解肿瘤晚期恶病质状态的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精神状态[12]。人参多糖促进T细胞分化,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13],人参皂苷还可调节细胞自噬,保护心肌细胞凋亡[14]。
调神降逆针法由石学敏院士创立,融合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制定出“醒脑开窍为主,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辅”的治则,并提出“窍闭神匿”,为中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15]。祖国医学中记录,内关、人中等均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重要施针穴位,针内关可调理气机、理气和胃,针人中可和胃止呃、醒脑调神,两穴共达通络经脉、顺气降逆的效果;膻中为心包募穴,可宽胸利膈、调气降逆,中脘为胃之募穴,可温补脾肾、和中降逆,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升降气机、健脾和胃,三穴共用起降逆止呃之功,上述各穴配伍,可有效缓解中风后呃逆之症[16~18]。师帅等[19]将调神降逆针法用于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临床取得较好效果,针刺膻中可调节神经功能并有效松弛平滑肌功能。另有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可增加胃动素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利于胃肠黏膜修复,且治疗呃逆疗效显著[20]。
旋覆代汤应用广泛,杨淑娟等[21]发现,运用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调节患者体内激素平衡,改善临床症状。马万千等[22]发现,运用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效果显著。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调神降逆针法联合旋覆代赭汤对中风后呃逆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刘翠华等[23]研究发现,旋覆代赭汤联合阴阳九针可治疗中风后顽固呃逆,降低呃逆频率、提高生活质量积分。本研究发现,调神降逆针法联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后,两组的呃逆发生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调神降逆针法联合旋覆代赭汤可减少呃逆频率和呃逆持续时间;另外,治疗后两组RP、PF、BP、GH、VT、SF、RE、M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提示调神降逆针法联合旋覆代赭汤可改善中风患者的康复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
综上所述,调神降逆针法联合旋覆代赭汤对中风后呃逆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讲究由表及里、对症施治,针灸找穴准确、见效迅速,两者合用,可迅速通经络,止痹痛。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更应两相结合,辩证施治,以得到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