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张静
有一个地方,名叫红光沟。直至今日,依然有人对他闻所未闻;
有一个基地,代号为067。直至今日,他依然是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
有一个集体,被命名为航天人,直至今日,他们依然在为探索宇宙的奥秘作着贡献;
红光沟、067基地、航天人,共同构筑了我们今天的故事。
从秦岭深处的不毛之地到成为中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从荒凉闭塞的穷山沟到拥有尖端技术的067基地;从1965年到1993年,长达28年的征程让这里发生了蝶变,一跃冲天。
2019年,这里被列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让世人终于有机会可以揭开他的神秘面纱,这就是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
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光沟,去追溯那段属于航天人的特殊记忆。
秦岭深处的红光沟
“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儿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打起背包就出发……”早在1965年,有上万“三线”人远离大都市、远离妻儿,挤火车、乘汽车、徒步走,最终来到了秦岭深山处陕西凤县(旧称凤州),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沟开启了他们的“三线”建设之路,“红光沟”之名由此叫响。
从相关背景资料中笔者了解到,1965年,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战备、加强三线建设、建立巩固的战略大后方的指示,七机部(当时国务院的部委)确定了“型号为纲,地区配套”的建设原则,决定在“三线”地区新建研究、设计、生产基地,067基地也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孕育而生。
“航天是整个国家‘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承担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067基地又是航天‘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发展航天,动力先行”,时任七机部一院科技部规划处处长钱维松在接受采访中说道,那时七机部对067基地的选点非常重视,在国家作出“三线”建设决策没多久,一支为067基地选点的队伍就出现在秦岭山中。当时选点遵循的是保密、安全、可靠,要靠近铁路线,但又不能太近,要有山、有水、分散、隐蔽,后来又加了一个“进洞”的原则。经考察后,秦岭深山的沟壑峡谷间无疑成为较理想的地方,由此,这个当时被称为凤州的地方也就成为了他们的最终落脚点。而笔者了解到,最初这条沟并不叫红光沟,是“三线”创业者来到此地后,当地政府特别成立了“红光公社”,红光沟的名称才随之诞生。
建设者们自己动手搭建茅草屋作为宿舍
“我们当时一听要去凤州,觉得挺好的,感觉名字里带‘州’的地方应该都不错。没想到这地方贫困落后,什么都没有。”回忆起过去,1966年从北京的101所来到沟里的雷茂长如是说。而谈起当时的生活场景,一位科技工作者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竹竿架起座座房,竹帘一挂就当墙,墙上开洞当窗户,泥巴抹墙两面光,莫道房间太阴暗,同志个个心里亮。”而即便如此,从城市来到山村的最初的“三线”建设者并没有太在意生活条件的困苦,他们住在由竹帘抹泥而成的茅草棚里,一边工作一边生活,觉得充实而快乐。
就是这样的环境条件,也无法阻挡067基地在这里扎根的决心。细心的人发现凤县谐音正好是“奉献”,简单的两个字,却足以概括了航天“三线”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从众多关于红光沟的影像资料可以看出,现在遗址所在地依稀能看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标语,这些标语也见证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周恩来总理曾说,“三线”建设就是要过“原始的生活”搞“尖端的事业”,现在看来,用这句话形容067基地初创时期的状况再恰当不过了。
据介绍,当时067基地的工作人员也是来自全国各地,有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航天单位选派来的青壮年职工,有从哈尔滨等地军工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而张斌章是因为追随从北京15所调到067的妻子,从哈尔滨水轮机厂调动到沟里的,那时他们的孩子还不满一岁。据他回忆,沟里那时一到天黑,就会出现狼叫的声音,人们睡觉时也要握根棍子防身。
建设初期简易的住所
原航天六院的主任设计师傅永贵曾在回忆中说:“我是1968年‘三线’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进沟的,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厂房、宿舍甚至厕所都是我们一砖一瓦自己动手盖起来的。”
还有人回忆说,当时第一批参与筹建的人员住的是土坯砌的房子,里面没有床,仅仅由几十块土坯摞在一起,上面铺了些麦草秆;食堂一日三餐都是萝卜和清炒包菜,笼屉里往往有几个黑面馒头,在一堆玉米面窝头里特别醒目,这是难得的细粮。
据了解,当时“三线”建设时期,沟里住宿条件简陋,出行不便,食物也很匮乏。全沟职工加上家属数千人,只在邓家台有一个小粮店。供应的70%是粗粮苞谷粉,30%是面,没有米和蔬菜。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沟里的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基地定期从凤县周边的汉中、宝鸡、西安等地采购蔬菜、水果,用卡车拉到沟里,按照抓阄的“公平”方式分配给职工。当时家家户户都炒同样的菜,饭点时每家锅里飘出的味道甚至都是一样的。有人调侃道,大家不光吃的一样,连拉的都是一样的。
此外,交通方面也一度处于尴尬境地。尤其是当时刚成立的筹建处没有车辆,工作人员只能每天早出晚归徒步勘测,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后来终于等到上级拨来了两辆卡车,可山路狭窄,汽车只能开进河道,在乱石滩中缓慢行驶,那速度只比走路快那么一点儿,车上的人更是被颠簸得摇来晃去。
就是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阻挡不了航天人的使命担当。
说起红光沟,谈到067基地,“厕所试验室”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凡是来到红光沟的人都要到“厕所试验室”去参观一下,亲自感受那狭小空间下创造的奇迹,而说起这个故事却不能不再次提到老航天人傅永贵。
“我那阵对‘三线’建设什么情况不知道,我以为生产啥都具备了,我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了,但是一来呢,说实在的心就彻底凉了。当时基地还在建设中,试验室是没有的,而生产车间则是按大发动机的规格建制的,根本生产不了小型的姿控发动机。”
要知道当时他们来到红光沟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洲际导弹的主推发动机和姿态控制发动机。“我那阵真的是急得上火,苏联专家撤走的时候说“没有我们,你们是搞不成的”,为了争口气,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办法。
左图:试验人员在草棚里调试设备右图:试验人员修理控制台
而事实上,当时秦岭深处的067基地还没有完全建成,许多试验室尚未完工。山沟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车,发动机设计所的科研人员需要到外区试验,来回需耗费3个小时。由于试验的设备和仪器都是临时凑起来的,环境差,干扰大,当时傅永贵与其他研制人员经常要加班到半夜12点才能做完试验。结束后再走回宿舍已是凌晨2点多了。即使如此,处在摸索阶段的研制试验也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他们需要再改进,再做试验。每天精疲力尽不说,而大量的试验何时才能完成?为了节约时间,他们只好打起了厕所的主意。
当时红光沟有一个室外厕所在河沟边上,上厕所的人很少,他们就想着能否“暂借”厕所作临时试验间。经请示后,傅永贵和他的同事们便赶紧把便池里的大粪掏掉,用河沟水冲洗干净后作为污水池,用水泥堵上各蹲坑,女厕所作试验间,男厕所作试验控制操作间,兼作装配间。此外,还在男女厕所中间隔墙上打个洞,安上有机玻璃作防爆观察窗。在厕所旁边搭个临时棚作介质间,安装了电源线、电灯和取暖器。再把原来的简易试验设备经过改装搬过来,“厕所试验室”就这样开始了试验。
那时试验防护条件极差,也没什么保护措施,整天在有毒推进剂环境中,人们被熏得头晕脑涨,眼睛红肿,恶心,吃不下饭。即便如此,航天人的试验热情始终不减,“厕所试验”也持续不断地在做。
有数据统计,这个“厕所试验室”一试就是十多年。试过的试验件有200多台次,试验总启动次数达十万次。该试验室不仅大大加快了姿控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也为姿控发动机试验室的建设争得了充足的人力和时间。
当年研制发动机的『厕所』
1980年5月18日,由067人在凤县红光沟研制的发动机推举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腾空升起,不久后,“我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的喜讯传遍神州大地,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要知道此次火箭的成功发射,也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战略武器已经达到实用阶段,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
当喜讯传到了秦岭深山的红光沟,人们欢呼跳跃,奔走相告。1980年5月21日,067基地接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的贺电,这是对067人最高奖励、最大的精神激励!
“厕所试验室”也因此成为了067基地的明星。
当然,发生在红光沟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在基地建设后期,三次特大洪水曾留给067基地人痛苦的回忆。
那是在1980年、1981年和1990年,三次特大洪水曾一度让这里的道路、桥梁、房屋被冲毁,交通、水电、通信中断,基地科研生产全面瘫痪,上万名职工家属被围困。更甚者是有一家西方电台幸灾乐祸地宣称:中国一个火箭研制基地从此要在地球上消失了。
时任十一所所长的张贵田带领干部职工背粮自救
然而,这样的言论并没有吓倒067基地的航天人。
面对眼前的自然灾害,他们不仅没被吓倒,而是迅速做出了反应。宿舍被冲毁,便临时搭起了油毡棚;厂房被冲毁,再重新修好;机床设备被泥石流淹没了,就一锹一镐挖出来,再重新组装;特别在接到参加远程火箭飞行试验的命令后,面对出行路线瘫痪状态,基地成员在“敢死队员”的护送下,在横跨嘉陵江的一条近30米长的悬空“铁路”上,用红军在枪林弹雨中飞夺“铁索桥”的大无畏精神成功完成了一次穿越铁轨行动。
1981年,十一所科研区被特大洪水冲毁的情景
除此之外,067基地的航天人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对自己严要求,他们提出“自己干,三不变”,即各种火箭发动机和平台惯性器件交付时间不变,科研经费不变,新产品研制进度不变,绝不给型号任务拖后腿。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对形容当时在067基地的航天建设者一点也不为过。
“观礼台底下站的都是外国人,拿着照相机咔咔照,那时我就感觉特别自豪。因为什么呢?真正是壮国力强军威,所以在那一瞬间我就感觉到受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不在话下。”2009年,在国庆阅兵式上,傅永贵老人曾被请上了天安门观礼台,收获了来自“厕所试验室”,来自红光沟给予航天人的那份荣耀。
从1965年到1993年的20多年,在这个绵延21公里的红光沟里,一群默默奉献的航天人经过了无数次的艰苦努力,终于使这里成为了集研、产、试、管、服功能配套齐全的综合性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形成了“一条红光沟,两代发动机,服务三大总体院,四个核心区,并应用于弹、箭、星、船、器五大领域”的事业格局,这个小山沟创造的奇迹足以让人惊叹。
如今,让我们一起回忆067基地在我国航天史上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1990年洪水期间,干部职工护送考生参加高考
成功研制出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的系列发动机;在我国航天史上荣获多个第一: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第一台高空二次启动发动机、第一台载人航天发动机、第一台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动机等;这里研制的各型号发动机圆满完成了以我国“导弹武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3年067基地逐渐从红光沟迁出。
如今他的名字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50多年过去了,航天六院自主研制的100多种不同型号、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和各类卫星发射提供了动力保证,因其高可靠性、高成功率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的“金牌动力”。
如今,这里将以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为依托,重点打造成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园区,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让航天精神始终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延续下去。
寻根、守魂、追梦。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个叫做红光沟的地方,并将属于航天人的那份独特记忆珍藏心间,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