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润光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而数学又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氛围、创新能力。
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学习数学不仅仅是用于计算、证明,还要能用之于实践,去交流和创新。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借助于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说的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不在于这一个问题及其解法是否有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法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
2.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我们可以通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后,进一步采取适当的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创新意境,对学生的好奇心和大胆的想象进行引导和鼓励。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猜测、去探索、并动手操作,让课堂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乐园。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活泼的教学情境
开放、活泼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放松,打开心理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课堂上允许学生随时质疑,提问时对各种答案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那些有独到见解、新颖的答案,即使学生的回答是有点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也要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不同于一般的、不同于常规的观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
二、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
1.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上,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对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精确的观察,获得有意义的材料,才能探索出事物的规律。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3.学会质疑,鼓励求异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穎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自身的思维,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形式,按照教师的预设去思考问题,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发扬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别出心裁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4.发挥合作优势
合作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他们可从合作学习中自由寻找答案和得到帮助。萧伯纳也曾经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两种思想互相交换,人均就有了两种思想。”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弥补个体原有的认知差异,还会造成观点的摩擦,思维的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和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职责日显重要,人的个性及创新潜能要倍加呵护,我们应利用好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美好春天,让创新教育绽放出勃勃生机,从而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孙晓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策略》关文信; 中国人事出版社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李求来;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艺术》杂志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