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峥
摘要:数学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幼儿早期思维能力的重要探究活动。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和策略进行了探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在帮助儿童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树立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然后自此基础上探讨了幼儿园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特质,具有启蒙性、探索性和科学性,同时课程的安排设置一定要突出层次性,循序渐进方能收获良好效果,教材的选择则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要求,富有趣味性等;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探索,作者提出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氛围,以生活化的语言来展开教学活动,并以互动式教学和游戏化教学来帮助幼儿强化教学内容,以期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学;内容;策略
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对于引导儿童更好地成长和提升整体国民素质有着深远意义,而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深刻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情感,提升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质量就成为了幼儿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内容选择因素
数学,是一门实用的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也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但是,数学对幼儿而言幼儿抽象甚至是神秘的,要想顺利开展数学活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适当的教学内容是必须的。
(一)课程内容要符合幼儿发展特性
对于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而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还停留在具体认知阶段,难以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数学教育,单纯的知识传输是行不通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讲解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为指导。例如对于认识“3+4=7”这一概念,如果直接讲授这一概念,问幼儿三加四等于几,幼儿通常没有形成科学的概念,即使能够答得出通常也都是机械记忆的结果,他们很难充分认识这一抽象概念所代表的意义,而如果换种说法,以“妈妈给了你三个糖果,后来又给了你四个糖果,你现在一共有几个糖果?”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幼儿就比较容易理解,他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领会其中的科学奥义,对数字的理解不再是机械记忆下的抽象的符号概念,这将会为他们积极乐观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教学进程要有层次化,由浅入深
数学的系统性要求其必须在教学进程上展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必须要由浅入深,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进程的层次化,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进程。以对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的基础认知教学为例,在最初起步阶段,教师只能在一个维度提供变量,如要帮助儿童人之数量,就控制颜色、形状、大小等参数保持同一性;而如果要认识不同事物的大小,则必须在其他方面控制一致性加以引导;随着儿童初步认识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适当放宽维度变量,以两个变量来加以引导,如要认识数量,可以同时控制颜色为变量,形状、大小则保持一致性,让幼儿来寻找不同颜色的物体各有几个,一步步层次化递进,唯如此,才能帮助幼儿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其日后系统化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幼儿园数学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一)以生活化的语言展开教学活动
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使其在表面上常常与枯燥乏味相关联,作为一种抽象的文化概念,要想得到幼儿最大限度的理解和认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方式就必须多加琢磨。生活化的语言可以将数学背后蕴藏的趣味性展现幼儿面前,通过具象的事物加深幼儿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知。
(二)以互动式教学启迪幼儿思维
在幼儿园教育中,师幼双方的互动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充分的互动,教师才能够了解幼儿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针对性地展开下一步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与幼儿对话,面对幼儿突如其来的异常联想,教师有必要进行一定层次的分析,对幼儿展开联想的模式进行充分挖掘,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性学习,强化幼儿的主动学习效果,丰富其对数学教学的精神体验。
如,在小班举办“按特征分类”活动,教师可以准备许多几何卡片,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形状,同时每一种形状的卡片又分别涂有红黄蓝绿等多种颜色并且在大小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分,将这些卡片“不小心”散落在地面,求助幼儿帮其收拾。一开始时,幼儿可能只是机械性地捡拾,此时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类,那么儿童就会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大小、形状或是颜色,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探讨合作,最终发现规律,建立起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关系,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一方面很好地帮助幼儿构建了分类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在活动中助人为乐的积极情感。
(三)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游戏式教学是近年来所倡导的主流教学理念之一,因为它契合了儿童对趣味性的要求,通过寓教于乐,可以帮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曾明确要“引导儿童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玩具和游戏资源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不断拓展和丰富幼儿的思维能力,更好地推进教育进程。
三、总结
数学作为一种思维认知工具,为幼儿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一定要切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构造一个开放的数学学习系统,使儿童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探索,提升幼儿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构建起能让其终身受益的数学思维。数学的系统性要求其必须在教学进程上展现出层次性和阶梯性,教师一定要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进程,教材的选择则一定要注重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庄爱平. 试述幼儿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J]. 教学研究. 2014(03)
2、吴静洁. 源于生活 服务生活——无处不在的幼儿数学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