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报国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上海20006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及关注也相对越来越高,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从家庭内的个人活动逐渐转为户外绿地群体的活动交流,希望自己所在城市环境能够与自然和谐相融,使城市绿地空间成为大家户外生活的客厅。因此近年城市环境的微更新也在不断地开展中,对城市的绿地景观空间也在不断地提升和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意境与美有着不断的追求,山与水的地形环境成为古人诗与山水画中的灵感来源,同样也成为历代造园师们的遵循原则,即师法自然。山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造园要素之一,微地形的处理是造园中十分重要的工程,是营造和丰富景观空间的关键要素,景观中微地形营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场地效果及其使用功能。
“地形”是土地的一种外观形态,是“地貌”的近义词,指地球表面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简言之,地形就是地表的外观,一定程度上,“景观”可以解释为关于地形的艺术或科学[1]。“微地形”是指采用人工模拟大地自然形态起伏错落的韵律而设计出有起伏变化的地形[2]。微地形在景观设计应用中,亦是在特定的范围内,作为种植花草树木,布置景观置石、景观小品和承载园路等景观元素的地面。在场地建设过程中,依托现有景观环境,合理地设计微地形,可达到增加植物种植层次,丰富场地景观空间,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场地的山水画“境”及生态“境”。
1.2.1 丰富场地景观空间。微地形是景观工程的核心要素,通过地形的变化同时结合植物的配置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空间效果,如围合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这些功能的运用是否得当,取决于对场地的细致分析和对设计需求的把握[3]。
街头绿地设计中可以合理利用微地形来围合空间,通过减少场地的可视性来营造隔离、亲密和私密的空间,也可以通过景观微地形分隔不同的活动空间,减少潜在的冲突,如将机动车和行人、自行车分隔开,或者将游憩空间和道路分隔开。微地形也可以在园路周边塑造地形控制视角,引导人流和交通,同时地形的起伏变化为植物形成丰富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和层次分明的立体界面创造了良好基础,丰富了植物空间层次和韵律,也从而使障景、漏景等更多的设计手法能够巧妙地结合地宜环境合理地运用,创造了一处处自然优美的街头绿地,丰富人们对街边景观的感知和体验。
1.2.2 师法自然,促进城市与自然的相融。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景观可以弱化混凝土建筑的外表形态。在场地建设过程中,依托现有的景观环境,合理地布局,通过景观微地形的高低起伏、峰峦跌宕堆坡处理与植物配置创造的虚实结合、小中见大,模拟的自然生态意境,可达到增加植物种植层次,丰富场地景观空间,美化空间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自然之“境”喜爱的心理需求。
1.2.3 提升绿地生态功能。城市绿地空间在城市土地日渐增值的大背景下,城市的绿地景观显得格外珍贵,因此可以在绿地中通过堆坡,塑造高低起伏、峰峦跌宕的微地形,扩大植物的种植面积,提升固定范围内绿化率,增加城市绿地的绿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富裕的生态土壤环境,最后通过微地形营造与植物的结合创造出良好的景观环境。
1.2.4 因地制宜,发挥场地雨洪功能。景观微地形的塑造与雨洪径流的管理密切相关,现如今城市不透水表面的铺装大量铺设,河道的渠道化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加剧了河流的水位波动,同时带来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威胁。因此城市的街头绿地可结合现有的机理环境,通过景观微地形的布局,设置雨水花园,组织雨水的排放与收集。通过土壤的毛细作用将雨水有效地渗透,补充地下水源。
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小型公共绿地,其面积较小,数量众多,便于见缝插针地进行布点,但因其紧邻城市道路,也是城市景观空间的重要观赏界面,对于改善城市公共形象和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使用价值。文章将以固始文化馆南侧街头绿地实践改造为例,从对项目场地的区位,基地的现状交通组织,基地现状的植物调研,场地空间等方面对街头绿地进行现状分析,找出街头绿地现有的问题与街头绿地存有的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改造的策略,并总结出景观微地形在街头绿地造景的方法。
2.1.1 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固始县文化馆南侧,地处县城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良,因此对城市景观界面也十分重要。街头绿地东侧边界为人民路,西侧边界为蓼城大道,南侧边界为安平街,北侧边界为文化馆,东西长(约130 m),南北窄(45 m),街头绿地面积约为5800 m2,因此沿安平街一侧为主要的城市观赏界面(图1)。但因现有街头绿地时代久远,景观效果不佳,急需通过绿化、亮化,点缀景观小品等方法更新提升场地环境的景观形象。
2.1.2 基地游线。项目基地现有内部园路以往为满足文化馆游行步道的需求,因此现有园路主要沿文化馆一侧设置,致使南北方向缺乏联系,造成场地的通达性不强,根据改造要求,需通过设置步道,以此加强南北方向的交通联系。
2.1.3 植被调研。现状植物品种有乌桕、香樟、马尾松、榉树、棕榈、法国梧桐、红叶李、竹丛、桂花、石榴、紫荆等。乌桕零星点缀于绿地当中,香樟种植随机凌乱,红叶李呈片状分布,桂花沿人行道一侧整齐排布。沿安平街一侧人行道,成排种植法国梧桐,长势较好,夏日枝繁叶茂,阴凉蔽日,沿林下已布置景观坐凳,供行人休憩,景致较好。场地内部乌桕、香樟长势较好,乌桕形体姿态,苍劲曲折,韵律十足。现状片植红叶李,长势茂密,已成规模,春日群花盛开,花色不逊。就园区整体绿植而言,现有品种杂乱,乔灌随植,缺乏层次,未能做到疏密有致(图2)。但现有部分乔木与片植花灌长势较好,为园区景观绿化提升奠定了一定的绿化基础。
2.1.4 场地空间。现有街头绿地东侧、南侧,以及西侧外围沿街均被高大梧桐树所围合,而现状绿地周边成排规则种植桂花,密度较高,基地内部乔灌随植,未能做到疏密有致,不仅致使沿街观赏空间较为拥堵、蔽塞,也使基地内部空间疏密不调,且基地整体地势相对高于街道,但内部空间地势较为平坦,缺乏竖向变化,沿街绿地与人行街道高差通过斜坡衔接,未设置排水管网,导致雨水径流直接排向人行街道(图3)。
2.1.5 设计策略。通过对项目现场的全面分析,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设计策略。首先考虑南北向缺乏交通联系,需要开设园路,但又不能破坏现有整体的绿化和地形基调,因此采用磨盘石作为景观汀步贯穿南北交通,使绿化和地形场地形态保持完整,达到通而不断。其次,合理地梳理现状植物,保留长势较好的乌桕、香樟及红叶李片林,摈弃长势较差的、稀疏零落的小苗,如棕榈、紫荆等,移植街边桂花,梳理内部场地,敞开沿街空间,做到“佳者收之,俗者屏之”,为微地形的营造和借景、漏景等设计手法奠定基础。
项目地理位置为城市核心地段,为城市重要观赏界面。因此,仅仅是通过汀步园路的布置,解决南北交通组织关系,适当绿化梳理和更新,是无法最大化地达到提升街头绿地景观效果的目的。所以该文提出因“境”制宜,运用景观微地形,结合植物配置、景石布置、景观小品等元素,突出生态“境”之特色,营造形态丰富的场地微地形,来塑造特色的街头绿地空间界面,同时解决场地的排水问题。
通过对项目前期设计的反复推敲与施工现场过程中所遇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以下5 点街头绿地微地形的造景方法。
2.2.1 以山水画“境”之手法,理势造型。沿街模拟自然山林,造山理势,塑造高低起伏、峰峦跌宕的坡地景观,丰富场地外界的空间形态,将外界交通界面上的机动车、行人、自行车与游憩空间加以分隔,同时可结合园路塑造地形,营造峰回路转的空间境地,引导人流,让游人信步漫行于山林之中。通过微地形的塑造,提升沿街界面的景观空间,减少场地内部的可视性,营造隔离、私密的空间。同时在南入口运用微地形塑造曲径通幽的园境,达到峰回路转的空间之“境”(图4)。
2.2.2 以山水画“境”之手法,留白借景。峰峦跌宕的微地形,本身已具备山水画“境”的空间形态,高低起伏的地形也更能使借景、障景等设计手法巧妙地结合地宜环境合理地运用,因此地形上部并非要植满林木来营造精致的植物组团景观,可适当留白,借景场地内部造型优美的植物个体或片植花林,创造自然优美的街头画境,丰富人们对街边景观的感知和体验。
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对场地内部现有红叶李树林和树形优美的乌桕加以保留,微地形设计时将空间打开,让出边界,充分让红叶李和乌桕将春天花色艳丽和秋天枝条苍劲曲折之美透露于外,以“山水画境”之手法,留白借景,展示景观微地形的态势,借景场地内部植物景观(图5)。
2.2.3 结合植物“境”的特点,适境适树。景观微地形优美画“境”的营建,除了山地态势的塑造,也需结合植物“境”的特点,通过植物配置创造虚实结合,来烘托景观氛围,同时微地形也为植物立体层次界面创造了良好基础,使得植物层次丰富而不单一。如在文化馆南侧入口街头微地形景观的营造中,摒弃乔灌球高低搭配的带状组团化绿化模式,而是运用孤植造型黑松或者与地被组合的形式,通过造型黑松所独有的苍劲古韵形态,结合背景空间植物,雕琢出“树比山大”的山水画“境”的景观空间(图6)。
2.2.4 结合景石“境”的特点,适境适石。景观石的设计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景观石的摆放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起着重要的构景作用,不同的景观石有着不同的形态和观赏面[4]。在项目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结合景石不同的观赏面和高低错落叠置,将单块孤立的景石通过大小、观赏面、前后关系等因境制宜地点缀布置,结合微地形的平面空间形态来摆放景石作为小的视觉中心点创造氛围,又具有标志性、引导路径的效果,同时结合景观花草的修饰,对景观微地形的立面效果达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在项目设计中分别于东西处街头绿地和中间汀步园路主入口布置景石,同时结合矮蒲苇、麦冬、佛甲草、茶梅、萼距花、金边瑞香等地被植物对景石稍作修饰,营造小中见大的“境”地,创造景观氛围,形成视觉焦点,提升景观微地形的观景效果(图7)。
2.2.5 结合灯光“境”的特点,适境适光。结合灯光“境”的特点,通过夜景灯光的营造,将林木照明、景石照明、园路照明融合一体,烘托形成古朴诗意、幽静神秘、曲径通幽的山色画境的夜景灯光氛围。让沿街行走的游人,在灯光营建的场景中能够看得到和体验到一幅若隐若现、色彩淡雅之山水画景象。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太阳能泛光灯,照射黑松底部,隐隐泛光,投射于景石外缘,凸显其势,并通过太阳能草坪灯,点饰园路,烘托出景观微地形在幽谧曲径、峰回路转画境中的夜景灯光氛围(图8)。
微地形设计实为景观造型之根基,微地形的空间景观营造因境而异,方式多样,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向园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探索的精神去研究学习这门技术。在借鉴前人如何塑造精妙景观微地形的同时,也需加强对基地现状的分析,因境制宜地布局微地形,创造出贴切实际的微地形景观,以便满足现代都市对景观的高要求。
在街头绿地中进行微地形的景观塑造,不仅更好地体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同时微地形高低起伏、峰峦跌宕的关系,丰富了沿街空间的形态,展现了街头绿地山水画“境”的独特性;微地形的营造表现出由地势平缓的序幕进入到起伏的铺陈,升华到曲目的高潮最后又过渡到略微的平缓等一系列景观布局的自然山势,同时更需要的是结合实地情况,适当留白,将景观空间过渡延伸于场地内部空间,借景场地现有景致,而非将景观微地形与往常层次错落,形态丰富植物组团单一的高低迎合,形成沿街一面的景观观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