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要:当前阶段,微课教学法在教育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并且获得了师生一致的好评。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一定分析与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们的体验感和实践性。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将一些数学课例片段以及知识重难点进行较为形象化的展现,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微课资源的立体化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知[1]。教师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化应用各类微课资源,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解读微课资源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客观而言,微课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小学教育领域中深受教师喜爱。微课资源与传统数学教学资源相比,拥有两大教学优势和重要意义。一是微课资源通常都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详细、生动的具体分析,短小精湛并且针对性极强;二是微课资源较为生动有趣,让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数学知识海洋之中,拓展视野、开阔思维[2]。毫无疑问,微课资源广泛应用于现阶段小学数学日常教学各个环节中意义重大,教师们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还可以让小学生们通过微课学习积累更丰富的数学实践经验。
二、现阶段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三大应用策略
(一)教师灵活运用微课资源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要严格遵守新课标要求“以生为本”,为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全面应用微课资源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微课自身教学的积极作用,还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革新与升级。学生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微课资源能够拓展视野,促进数学逻辑思维的建立。举个教学案例,西师版小学数学《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趣味性十足的微課视频小课件,里面汇集了各种各样的钟表,如时钟、闹钟、石英钟、手表、电子表、怀表等等,学生们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的观看微课视频后能够对各类钟表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认识,接下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然会“水到渠成”的完成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二)教师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对于哪个阶段的学生们而言,兴趣无疑都是一位最贴心、最优秀的“老师”。当前阶段小学数学课堂较为枯燥单一,许多教师仍旧延续传统“填鸭式”教学理念和方法为传授数学知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越来越差,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微课资源的全面渗透与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教师科学化的采用生动有趣的微课资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举个教学案例,在西师版六年级下册《鸡兔同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本课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一个“动画视频”课件,将“鸡兔同笼”设计成一个卡通小故事为学生们直观化的讲述,学生们必然会对生动有趣的卡通场面以及幽默的对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以及如何解题的具体过程。接下来教师结合微课资源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们带入相关数学知识理论便不会显得过于复杂且突兀,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本节课知识重难点的理解与影响。
(三)教师应采用多元化微课教学法营造优质氛围
除了上述两大应用策略之外,教师可以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微课教学法,为学生们营造出一个优质的数学学习氛围。举例说明,西师版小学二年级《表内乘法》一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学生们不愿意积极背诵乘法口诀,并且会产生一定厌烦度。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微课资源,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学生们进行乘法口诀的背诵,在微课资源的音乐背景下,教师一边领唱一边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和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相关乘法口诀的背诵。这种寓教于乐的微课教学法巧妙渗透和穿插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参与性和主动性。此外,笔者建议,教师在微课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拘一格,充分利用提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不同方式,让学生们不但能够体验和感受到微课资源的生动有趣,还能全身心的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探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资源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有的放矢的制作各种先进的微课课件,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究与创新,力争让微课教学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饶华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管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78.
[2]张加龙.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