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

2020-07-06 03:22邓勇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腹膜穿孔阑尾

邓勇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56-01

文献报告,未穿孔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约为10%,穿孔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高达20%以上。阑尾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一旦发生,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增加后续治疗难度,不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故此,积极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需引起重视。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病人自身因素。如提问超过38摄氏度、年龄超过60岁、病程超过24小时,伴有腹膜炎体征,或者是伴有其他的慢性病症,穿孔性阑尾炎;(2)处理方法。例如,手术操作者的工作年限低于3年、手术时间超过1个小时、局部麻醉方式、术中腹腔渗液超过50ml、术中切口保护不到位、阑尾逆行切除操作、切口污染但并未处理、术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以及术后切口处理不当等。

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措施

一: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这一问题。急性阑尾炎手术中,避免出现“抢时间”、“过度追求小切口”的作风,也不可将阑尾炎切除手术看作是“简单或低级手术”,而不重视。文献报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且穿孔时间早,病程比非穿孔仅仅长3小时左右。故此,需早期诊断,采取正规手术方法进行处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重视预防切口感染这一问题,降低切口感染率。

二:做好皮肤准备工作。经备皮,减少皮肤暂住细菌,降低切口感染发生机率。皮肤准备时,可以选择肥皂水擦洗,再使用0.1%新洁尔灭或者是碘伏涂擦并晾干,药液吸附在皮肤表面,形成薄膜,持续消灭潜藏在腺眼、毛孔、褶纹深处的细菌,预防切口感染。对于不会影响手术的毛发,无需剔除,避免损伤,增加细菌入侵可能性。一般来说,皮肤准备与手术时间之间间隔在30分钟内。

三:切口选择及保护。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切口的选择及保护也是影响切口感染的一个因素。根据病人的时机情况,选择切口,诊断明确的病人建议经典麦氏切口,术中需要探查的病人可以选择右侧中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常规办法,贴上皮肤保护膜,腹膜切开后,用2块干纱布与6把止血钳,将腹膜固定住。若是切口较长,可把干纱布缝合于腹膜上面。准确寻找到阑尾后,再使用1块纱布缠绕阑尾1圈,保护切口。理想手术切口,容易接近病灶,病灶显示良好,方便操作,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预防感染。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最好选择麦氏切口,大小适宜,不可过度强求小切口,而造成组织过度牵拉,加重损伤。同时,可以根据压痛点,在麦氏切口上下选择合适位置作为切口。将腹壁切开,避免进行潜行分离,防止术中的脓性分泌物潜流,造成污染,流入到人工腔隙中。对于皮下出血点,钳夹,腹膜打开时,再松开,没有出血则无需结扎,不可大块结扎。严密止血后,减少残留线结异物。腹膜切开时,先做小切口,准备吸引器,若是溢出脓液,及时吸干净,再将腹膜切口扩大。打开腹膜,外翻腹膜切缘,在皮肤巾上面固定。应用湿纱布,对切口周围进行保护,尽量不要逆行切除,预防切口感染。

四:无菌操作。急性阑尾炎手术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办法。急性阑尾炎炎症时,经常会有炎性液体渗出到浆膜外,容易将四周组织污染,导致感染扩散。故此,急性阑尾炎中,需加强无菌操作。提取阑尾时,一定要细心,隔离四周。钳夹与切除阑尾的钳、刀在使用后都应该放在污染盆中,不可重复应用。

五:阑尾细致处理。阑尾寻找过程中,尽可能不要用手去掏阑尾,而是借助圆钳,将下移的网膜及肠管推开,顺着结肠,顺利找到阑尾。在处理阑尾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先使用1把直钳钳夹系膜,再应用阑尾钳钳夹阑尾。如果阑尾肿胀症状明显,为了防止阑尾破溃将切口及腹腔污染,可以仅仅钳夹系膜。阑尾系膜以及残端处理过程中,若是发现炎症十分严重,或者是粘连明显,则要求进行逆行切除阑尾,但是,尽可能不要用手直接与阑尾接触。

六:药物冲洗。预防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药物冲洗也是重要环节之一。通常来说,急性阑尾炎不用灌洗,局部也不需要放置药物。周围可见少量浑浊液体的时候,可应用纱布吸收液体,配合细菌培养,无需灌洗腹腔。腹膜外切口缝合之前,可考虑用少量生理盐水或者是抗生素溶液进行冲洗。若是术中可见腹腔大量脓液,此时需要考虑吸除脓液,并且用生理盐水或者药物进行局部灌洗,给予抗生素稀释液。对于坏疽与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手术后,切口需药物灌洗处理,预防切口感染。

七:科学引流。急性阑尾炎,一般来说不需要引流,不过,如果急性阑尾炎合并有腹膜炎,有的时候需要引流。术中,局部不断渗出少量脓液,腹腔内需要引流,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多,一般是为了预防术中腹腔内脓液污染切口选择引流,但是,若是引流不当也可能导致切口感染。

八:合理应用抗生素。关于抗生素,包括两类,预防性用药与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通常是在术前应用,旨在预防切口感染。急诊手术,术前30分钟,经由静脉,预防性应用2g第三代头孢菌素与250ml 0.2%甲硝唑,术后再应用1次,或者是24小时内使用。术后48小时,感染已经发生,再应用抗生素,已经失去了预防的意义。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多表现为厌氧菌与大肠杆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建议选用头孢菌素及甲硝唑。如果严重阑尾炎伴有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腹膜炎,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性用药,根据病情决定用药时间及剂量。

九:缝线选择。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与缝线也有一定关系,可通过选择合适缝线,预防切口感染。术中,根据不同材质缝线及缝合方法,预防因为缝线所致的切口感染。术中出血点建议选择电刀凝血,无需丝线结扎,应用吸收合成线,缝合腹膜、皮肤以及皮下组织,预防切口感染。

十:术后切口处理。术后,隔天换一次切口敷料,换药的时候,若是发现早期切口感染征象,如红肿,需要应用5ml利多卡因+8万U庆大霉素,皮内注射用药,予以封闭疗法,配合切口微波照射,加速切口愈合。若是体质虚弱的人以及老年人,需要配合营养支持,有助于切口愈合,预防切口感染。

術后切口红肿热痛,局部皮温升高,早期伴有硬结触痛,继而伴有波动感,破溃溢脓,而且切口延迟愈合,提示切口感染。急性阑尾炎一旦发生切口感染,需尽早处理,以免影响手术效果,早期控制,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腹膜穿孔阑尾
阑尾真的无用吗?
国内首个腹膜假黏液瘤治疗规范发布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人类的内脏是简单堆在肚子里的吗?
穿孔瓷盘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
阑尾位置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