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中图分类号】 R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106-01
“免疫”一词很常見,例如“免疫力差,人就容易生病”已成为大众普遍认知。实际上,对“免疫抗体和自身免疫疾病”是什么意思,大家的了解程度就不是那么深了。懂一些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人体内是有抗体的,抗体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外界病菌及细菌的侵袭,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而我们体内的血型抗体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天然抗体(IgM)和免疫抗体(IgG)。其中免疫抗体一般是通过免疫(输血、妊娠、器官移植等行为)产生,多发生血管外溶血。这一类抗体的最佳反应温度是37℃,因此又称温抗体。免疫抗体与抗原相结合,可以发挥清除人体内异物的功效。但有时候抗体也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将一些“好东西”当成是病菌来防御。而自身免疫病,顾名思义就是因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而出现的病症。正常的抗体具有自身免疫调节功能,产生极弱的自身抗体。患有免疫疾病的病人由于免疫调控功能缺陷,导致机体对自身细胞抗原产生反应,表现为以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与自身抗体结合而产生免疫反应,这时免疫系统可产生攻击自身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抗体,引发人体炎症和器官损伤,其结果是导致慢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发作。
与免疫抗体相关的疾病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也并不算特别常见,但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却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如:关节疼痛、疲倦、发热、麻疹、感冒或过敏症状、体重减轻、肌肉无力、贫血等等,不同个体之间症状和体征也有差异,也会随着时间长短和病变器官的变化而变化,有关症状可能逐渐停止或突然发作。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与免疫系统直接相关外,根据研究表明,肾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症、慢阻肺、哮喘等疾病都与自身免疫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免疫抗体检测的目的,就在于对个人体质做一个确认,并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对其未来可能患病或已患病的概率做科学判断,可根据个人检查方向的不同而对具体检查方式进行选择。随着医学进步,更多针对免疫抗体的精准诊断方法正在逐步被发现,让医生能更及时地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采取更精准的治疗方法。以往难以诊断的自身免疫疾病,因为考虑到了相对特异的免疫抗体,使诊断变得更容易和更准确。自身免疫抗体检测能够帮助医生预测病人可能发生的免疫疾病,也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病情发展进度,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合现有医学水平,目前在人体血液里已发现3000多种抗体,美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可检测到70余种,而国内一些科研机构也可以开展30到50余种抗体检测。
一般情况下,免疫抗体检测可以对免疫疾病的发展以及预后情况做相关的指标判断,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确认患有免疫疾病的情况下,做免疫抗体检测就很有必要,因为免疫疾病的可治疗性以及预后效果方面的差异,与免疫抗体息息相关。在经过有效检测并确定结果之后,医生就能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治疗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调整,从而减少患者身体的持续性损伤。而没有确诊患有免疫疾病的健康人群如果想对自己的体质以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免疫疾病情况做初步预估时,也能在经过免疫抗体检测后根据详细指标的数值而做出判断。既然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如此有用,目前这项技术适用于检测哪些疾病呢?
例如:目前可知,红斑狼疮的免疫抗体检测便与诊断密切相关;此外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免疫缺陷病、肝炎、视网膜血管炎、不孕症、新生儿溶血病等疾病的一些抗体,如果能尽早被检测出来,将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危害。
免疫抗体的检测需要提供完整的病史和参与全面体检。医生通常会申请一项或多项诊断性实验,用于特异疾病的确定,检测对象主要包括:类风湿因子,这是变性的IgG抗体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腔内,主要成分是IgM型;抗双链DNA抗体,主要见于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组蛋白抗体,可见于5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大部分的药物性狼疮患者;抗Sm抗体,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的诊断,并且能够反映红斑狼疮的活动度;抗SSA抗体,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抗SS-B抗体,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和新生儿狼疮的患者;抗着丝点抗体,主要见于局限性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等。在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以及凝集试验这几个方式外,还有荧光免疫测定、标记免疫测定以及免疫印迹等方法,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做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