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2020-07-06 03:22孙彩平
中国德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孙彩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社科英才,现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执行主编。

*本文系作者2020年5月5日于杏坛学林公益大讲堂上所作的题为“怎样才算上好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讲座。

(标题有改动)

自2017年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全面进入一年级、七年级课堂以来,怎样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和工作重点。

为什么要强调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是否仅仅是一门课程那么简单?什么是一节好课的标准,或者怎样才算上好了道德与法治课?与其他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点或者特殊性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理清楚,上的课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标准和灵魂。所以,今天我就我的理解谈谈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一、为什么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在什么样的前提或什么样的语境下来谈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新教材编写之初,我们只是朦胧地感觉到中国要有所变化,中国德育又到了一个改革的时间点上,但是并不十分清楚我们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点。今天回头来看,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清晰:这次德育改革遇上了中国的新时代。所以为什么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时代这个背景下展开,转换成为什么在新时代要特别强调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问题。

新时代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一种文化治理思路

我们先说一下“新时代”。新时代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它是一个具有文化和价值内涵的概念,包含着一种治理或者说文化治理的思路。我们日常总是讲辞旧迎新、标新立异,这样的说法中,“新”的含义不同于以往,它表达的是一种价值追求,通常代表着进步、先进或者更进步、更先进这样的价值倾向,是有价值内涵的一个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辞旧的目的是迎新,迎接一种新的生活,迎接一种新的未来,或者说迎接一种新的可能。所以,新时代就是一种朝向未来的、更进步的可能。

另一个词“标新立异”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标新。标出“新”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状态,是为了立异。立异是什么意思?立异就是有所不同,就是求变,所以“标新”是一种寻求变革的方式,是一种走向变革的思路或者是战略安排。实际上我们熟悉的现代化,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被称为当时的“新时代”,是赋予时间以进步价值内涵的一次深刻的文化政治谋划,是一种时间治理思路。

新时代中国精神建设的起点与挑战

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新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它从哪一天、哪个时刻开始的,而是为什么可以称为“新时代”?它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文化与价值内涵?

首先是起点。为什么中国今天要标新,要讲新时代?今天特别要把“新”标出来,是因为“不同”已经不是中国的一个构想,而是一种事实。在什么层面上讲不同呢?中国的今天已经显然不同于以往。不同于一个多世纪以前,中国人民经过半个世纪(从八国联军入侵算起)艰苦卓绝的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得以诞生,实现了政治上的独立;不同于70年前,也显著不同于40年前,中国人民又经过半个世纪左右的努力奋斗,在经济上实现了自给自足,正走在全面小康生活的路上。从政治独立到经济富足、从积贫积弱到经济增长世界贡献率第一的大国,从一个被援助的对象到今天我们成为被强国忌惮的对象,这一点在世界经历的此次严重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相信每个人都有了深刻的感受。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奋斗后,我们的国家的确是不同了,这已是一个世界范围内都承认的事实。

其次标新为了立异,为了谋求下一步的变化。当政治独立、经济富足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发展?这是国家战略布局。春秋时期的管仲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中国有了这些不同,意味着我们到了一个新的起点:礼仪荣辱这样的精神文明建设将成为下一步新战略的重点,文化自信与

实际上我们熟悉的现代化,在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被称为当时的“新时代”,是赋予时间以进步价值内涵的一次深刻的文化政治谋划,是一种时间治理思路。道德自觉是我们新起点中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那么这个战略重点的起点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着怎样的文化与道德问题。

李克强总理说“教育走得太快,要等一等落下的灵魂”。听到这句话,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教育不是塑造人的灵魂吗?我们的教师和教育怎么落下了“灵魂”这一核心问题了呢?这就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灵魂或者说精神层面的东西与经济技术发展没有同步,我们的精神文化和道德发展相对慢了。近年来,我们看到了一些不想看到的问题。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的文化}H现了一种撕裂的状况,就是一个现象报道出来之后,下面的留言区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对立的阵营,这种对立是一种互相不能容忍的心态,一种“拉仇恨”的心态,一种互相敌对的心态。这种文化的撕裂是不是新时代要去解决的问题?

樊和平老师曾通过“万人大调查”(2011),回答了“当代中国道德发展到底遭遇了何种问题?”。他认为是“无伦理、没精神”。他通过数据发现了中国道德状况的同一性危机。他将中国当下的主要价值观念分为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的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西方道德观四个方面,调查发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支持的人最多,其次是社会主义道德,然后是传统文化和西方道德观。但这四个方面的支持者的占比没有一个超过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没有一个主导的、核心的价值观,缺少社会共识。他认为这标示着社会的文化同一性存在危机,他将这种缺少同一性的文化状况称之为“没精神”,通俗来讲就是中国社会缺少了核心价值观,所以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可能有老师说这是社会问题,不是孩子们的问题,教育面对的是孩子,不是成人。那么我们的孩子的道德状况怎么样?2016年开始,我们也做了三次中国儿童的道德发展、心理品质的全国大样本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中国儿童(从10岁到18岁,采用大儿童概念)整体上是有爱国家、守规则、尚正义、重勤奋的品质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特别引起我们注意:中国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当中表现出年龄上的分叉。在关怀他人方面,到初中三年级(15岁)之后,儿童的关心态度与行为表现表现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同情他们,希望有好心人能帮他们”成为大多数儿童的心态和反应方式,这是一种“寄希望于好心人,而不是自己去做”的一种心态。我们觉得这是需要警惕的问题。我们也发现孩子的肯定性的道德判断(认为做某事是对的)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功利化的傾向。按照经典理论来讲,孩子的道德判断的理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走向普遍的价值,也就是逐渐地走向更大的正义。可是在调查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中国孩子的道德判断理由相反,越来越多的儿童从自己的功利目的出发判断应不应该做一件事,孩子们不是越来越“大气”了,而是越来越“小气”了。这让

这就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灵魂或者说精神层面的东西与经济技术发展没有同步,我们的精神文化和道德发展相对慢了。我们感到很惊讶。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今天的孩子缺格局,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道德与法治课担当着新时代国家文化与道德建设的使命

那么,怎么办?“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国自古就有民族精神建设的教育思路,中国的教育自古就担当文化和道德建设的使命。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智慧。新时代也不例外,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要融入到新时代里,去担当文化建设的使命。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出现过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的前身在小学阶段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实际上现在这个名字是与新时代的开启同步的,新教材的编写与启用过程,伴随了新时代概念的酝酿与提出过程。这意味着,它是新时代文化与教育建设的产物和重要构成部分。

2012年,在2011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后,正式启动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次编写工作与前面“一纲多本”政策下“民间出品+官方审核”的方式相比出现了一个变化,对德育、语文、历史三门课程,教育部启用了委托编写的方式。同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三个倡导”的方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可以看作是中国新时代文化与道德建设的序幕。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中央的文化建设思路的指导下,教育部于2014年3月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月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教育中落实中央的文化建设部署。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正在编写过程中的新教材则全面贯彻落实了上述中共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成为新教材编写的纲领性文件之一。2016年秋,新教材在通过多次审查后,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进入起始年级的课堂。2017年秋,全国统一采用部编德育教材,结束了“一纲多本”的德育教材使用局面。在2017年10月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前,文化与道德建设领域在经过上述一系列的酝酿、准备与铺垫,道德与法治课也由此进入中国德育的历史舞台,成为新时代文化与道德建设任务的重要落实环节。

道德与法治课要通过播种新的时代精神,重构新的中国文化,培育有格局的时代新人。每一位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使命就是塑造新时代儿童精神,去呵护他们的灵魂。我们这门课的老师,就是要用我們的言行,要用整体教育的德行,去为我们

中国自古就有民族精神建设的教育思路,中国的教育自古就担当文化和道德建设的使命。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和智慧。的民族播种精神,去培育新时代的中国灵魂,培养有格局的人。这就是这一门课程的时代使命、国家使命。

二、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算好课?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上好了道德与法治课呢?教研员老师们经常会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教研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评课,教研工作核心就是把一般的课变成好课。有老师说这个课堂是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所以要看是否关注了学生生活;有老师说德育课是走心的课,好课要看是否对学生有心灵的触动。这些都是很好的点,但这些点是散的,不成体系,没有结构。

评价道德与法治课的指标体系与考察点

我们团队在认真反思优秀课例的基础上,提出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的一节好课的评价体系: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的适切选择;教学活动的智慧实施;德育意义的巧妙通达;教学伦理的自觉彰显。这六个方面构成一节好课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面都有它的考察点。

比如关于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就是要把握教材内容解读的准确性与深入性。怎样的教材解读算是准确的而非偏离或者跑题的、深度的而非肤浅的?老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去突破:首先做到在这一课的视野内理解教材内容,然后试着将这一课的内容放到它所在的单元当中,理解这一课在单元当中区别于其他课的定位,它和本单元中其他课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这样对教材的理解就更明确了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把它放到整册教材里面去理解:这一课在整册教材中的位置与所承担的任务,特别注意与类似的课的区别,在全册教学内容的整体中把握这一课的定位,会使你对教材的理解更为准确和深入。另外,低段新教材编写设计了每册的教育主题,同一话题在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有逻辑的上升。这要求在教材解读中要考虑本册的教育主题和逻辑定位。最后,是关于教学的落点,教材的解读不能只考虑逻辑上的难度和教育主题,还要考虑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这样的教学解读才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读。

与此类似,教学目标设计怎么样就精准了呢?是不是把课程标准上相关的内容搬过来,就肯定是正确的了?不完全是这样的。教学目标要做到精准,也一样是要结合单元主题、本册的教育主题,特别是结合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个宏大的、普遍的、统一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为自己学生和这一节课的教学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才可能精准。这个转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过了一层一层转化的教学目标,才是为自己班级学生的发展而设定的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果认真解读教材、了解学生,就会发现教材中的内容有些可能是很适合自己的学生,有些内容也许不太适合自己所在的地方与教育情境,所以教学内容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合理地取舍非常关键。老师

教材的解读不能只考虑逻辑上的难度和教育主题,还要考虑自己班上学生的实际恃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教材内容的重点与难点。这样的教学解读才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读。们现在已经熟悉了“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这并不意味着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把教材上的内容看图说话一下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而是要超越教材,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科学的拓展和合理的选择与取舍,包括合理的课时划分。

教学活动实施是老师们普遍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甚至有的老师会说一节出彩的好课最关键的就是活动设计。的确,这门课程是综合型活动课程,活动确实非常重要,但不是只设计,更重要的是实施。教学的实施过程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活动的设计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否有新意,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否有巧思,有没有聚焦教学目标,活动间的逻辑怎么样,有没有观照到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具有很好的教学智慧。

大家对上述四个问题相对熟悉,相对重视;对另外两个方面相对重视得少,或者说自觉性还不太够,但这两个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要想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课,德育意义的通达是关键。在这个指标中就要重点对此进行考察。我们强调生活经验,那么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时,是否自觉引导了学生去发现这些经验的意义,从中获得了对人生、对社会和对生活进一步的领悟?正如课堂上分享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生活事件给学生,那么这分享要带给学生哪些收获?教材中的一些知识,一些法律和规则的条文,在传授中是否注意了让学生通过这些看上去生硬的东西、客观的东西,感受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守护,对幸福人生的成全?实现了这样的转化的课,才是真的德育课。

最后是教学伦理。大家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德育课堂本身没有很好的伦理品质,学生将在其中学到些什么。时时沉浸于不道德的课堂很难期待学生养成德性。在一个总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课堂中学习的学生,很难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一个总是因为学得不够快不够好被嘲笑、责骂和歧视的学生,很难能够尊重那些某方面不够优秀的人。这里重点考察的就是课堂氛围是不是积极健康的,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是不是公平公正的;在教学某个话题时,学生中可能有相对于这个话题的弱者,那么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自觉地关怀了这些弱者。这个非常重要。道德课堂中的“真”不仅仅是科学性的真,即正确与错误的真,更包括真实和真诚。因为我们无法期待在一个鼓励说正确的假话的课堂中能够养成学生的诚实品质。

评价指标的权重

那么有老师可能就会问:这六个方面是—样重要的吗?如果打分的话都打一样的分吗?这就是评价指标的权重问题,要真的使用这个指标体系,权重就非常重要,是操作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

理论上讲,这六个方面可以是一样的权重,就是把它们当作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分配一样的分值,如采用5分制的话,最高分各为5分。如果一门课,各个方面的分都可以达到5分,总分得到30分,那这就是一节完美的课。道德课堂中的

“真”不仅仅是科学性的真,即正确与错误的真,更包括真实和真诚。因为我们无法期待在一个鼓励说正确的假话的课堂中能够养成学生的诚实品质。而如果一门课教学内容的解读做得比较深入,得5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环节都比较好,得4分,而教学内容的取舍一般,得3分,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相对弱,只能得2分,那这节课的总分则为20分。两节课的差异用雷达图表示会很直观,如图1:外面的六边形代表完美的课的得分情况;里面的不规则的六边形代表上述后面那节课的得分情况。这样就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一节课与完美的课相比,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然而实际上,这六个一级指标间并非截然分开、完全独立的关系——这些指标设计实际上并不严谨。比如说教材解读和教学内容的取舍可能就有一定的相关,特别是雷达图中左侧的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实际上会与另外四个有一定的交叉。比如,教学实施过程的智慧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彰显了教学伦理的,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该也包括着德育意义的通达。所以即使将六个指标的权重设计成等值的,但操作中雷达图左侧的两个指标占的权重实际上是更大一些的,因为除了它自己的5分,它还有渗透在其他的指标中的分值。这也是德育课和其他课的区别所在,因为德育意義和教学伦理是这门课程的灵魂。

就目前我们看到的课而言,如果在雷达图中从教材内容的解读到教学活动的实施这两点之间连一条线的话,在这条线的右侧(包括这两点)的四个方面老师们做得相对好一点,或者说可以做得比较好一点;而这条线的左侧,就是教学伦理的彰显和德育意义的通达相对薄弱,是课的短板。实际上如果右侧的各个环节可以做到4分,意味着教书的任务完成了得还好,或者说不错,但还没有实现德育课的育人价值,那这个课就不是一个培养和呵护了灵魂的课,自然也难说完成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实际上也是所有课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需要突破的两个方面。

另外,还要明确的就是,每个一级指标下面的考察点,不是一个递进的关教学实施过程的智慧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彰显了教学伦理的,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该也包括着德育意义的通达。系。这在操作中一方面意味着不是做好了第一步才能做第二步,做好了第二步才能做第三步。在操作上不存在这样的先后逻辑,同时在赋值时也不能说做到了第一点给1分,做到了第二点给2分,不是这样的。因为这是实践,实践不遵循递进的逻辑。所以它们只是考察点,也许你在你的教学过程当中还会发现其他的考察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评价就是一个不断引导大家实现教学突破的方式,评价的点是动态的、变化的。我们的课会随着这种变化走向更好。

还有一个要提醒的问题,就是这个指标体系本身在使用中是可以有权变的,可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说作为一个省的教研员,这个学期的工作重点是突破目标设计的精准这个问题,那么可以结合工作推进的需要,在使用这个评价体系时把这一指标作为这个学期评课的重中重,权重放大一点,突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那么就是说在整体上参照这个评价体系时,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个指标有所侧重,被侧重的这个指标可以给它略高一点的加权,这都是可以的。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