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寒洁 孙梅霞 郭苏明
摘 要:历史公共园林是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类型。泰州市泰山公园作为泰州老城区唯一留存至今的历史公共园林,占据着重要的文化和景观资源,自南宋建园起一直承载着多种公共活动,记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本文通过对地方历史文献的整理,梳理泰山公园的历史沿革,从山水环境、空间结构和建筑遗迹三个方面分析其景观要素的演变情况,并着重探究景观要素变迁与人群活动的关联性。在历史沿革上,泰山公园始于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于当代,经历了从园林名胜到宗教福地,再到文人舞台,最后成为一处现代城市公园的过程。在景观要素演变情况上,泰山公园的山水环境自南宋初具雏形,形成了左水右山、山嵌水抱的园林基底,并且水系在建设城市公园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空间结构从以山为主到山湖并重再到以湖为主,园林的空间氛围也由疏朗粗放逐步过渡至精细紧凑;建筑更新换代,虽留存遗迹极少,但几处重要的建筑选址点得以保留。在景观要素变迁与人群活动的关联性上,一方面,人群活动的需求影响了景观要素的演变,另一方面,景观要素的演变反过来促使了不同人群活动的产生。从历时性角度研究泰山公园景观要素与人群活动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对中小型城市非著名历史公共园林文化景观的传承与保护方法作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公共园林;人群活动;景观要素;关联性;文化景观;泰州
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00306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公共园林常被视为有别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外的特殊园林类型。[1]与现代城市公园相类似,古代公共园林常地处城市内或城市近郊,由地方政府或个人出资修建经营,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游憩活动的场所。[2]随着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及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和景观作为有机共生的整体,其内在联系被重新思考。历史公共园林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类型,由环境、结构、建筑等物质要素与历史文化等价值要素共同组成,反映了自然与人文双重驱动下的生态与文化的有机融合。[3]历史文化价值中记录了人群的活动信息及场所的印迹,人群活动影响着景观物质要素的演变。然而在大多数中小型城市,那些非著名历史公共园林常得不到有效保护,城市记忆产生断裂,历史信息逐渐遗失。从景观要素入手,将其作为文化景观保护的线索与基础,以人群活动为驱动力,研究景观要素与人群活动的关系,对探讨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传承保护文化景观遗产有着积极作用。
一、泰山公园的历史沿革
泰州是江苏中部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的美名,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是名副其实的“汉唐古郡,淮海名区”。自南宋开挖东西市河,形成了泰州独特的双水绕城的城市格局。[4]泰山公园位于泰州老城区城西,它的雏形源于当年疏浚河道堆起的土堆。历经八百多年的发展,泰山公园作为全市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公园,不仅是风景秀丽的城市园林,也是承载了无数历史记忆的文化场所。
(一)始于南宋:园林名胜
泰山公园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南宋绍兴十年(1140)知州王瑍开东西市河时所垒土堆,《道光泰州志》记载:“高五丈,周百二十余丈,因州为名,登山四望,距城百里举在目前。”[5]24此次水利工程为泰山公园后来的山水格局奠定了基础。
后南宋嘉定十年(1217),州守李骏在泰山南面建造了泰州历史上已知规模最大的私家园林西园[6],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泰山公园的发展。据方志记载,宝庆二年(1226),州守陈垓在对西园进行修建时,意识到可在泰山附近加以营建园林建筑供州人游憩,于是重新疏浚泰山脚下的河道(后称“小西湖”),并在泰山之巅建了“起云楼”[7]385。《起云楼祠记》中写道:“环崖作亭,其上植花柳竹为堤,砖曲折以登,曰天阅、曰旸谷,最高曰起云。”[8]与此同时,山南建立安定书院以祀北宋教育家胡瑗。至此,泰州西门城墙内初步形成了以泰山为中心,山巅立楼,山西临湖,湖旁建亭,山南设书院,书院南有西园的山水、花木、建筑相结合的园林风景区;然而,这些景点都毁于宋元战乱。
(二)兴于明代:宗教福地
到明朝时,明代诸帝以行政手段推崇佛道,皇家兴建寺庙道观,地方亦效仿。首先是明正统九年(1444)泰州同知王思旻于起云楼废址上建泰山祠,正德年间千户王华又于山南建玉女祠奉祀碧霞元君。后因嘉靖皇帝崇敬胡瑗,诏令以胡瑗为祀,改玉女祠为书院,恢复讲学活动。[9]而真正令泰山宗教氛围达到顶峰的是明万历十年(1582)泰州兵备副使舒大猷改泰山祠为岳武穆祠,以纪念曾任泰州知州的岳飞。岳武穆祠祠门西向,面向小西湖,与山腰的云溪精舍、山脚放生庵共同構成了庞大的岳庙建筑群。同时,《崇祯泰州志》记载了小西湖方屿之上有列仙祠以祀海陵十仙,言其“两庑为房以栖黄冠,中为过廊,临流四楹,匾曰小西湖。对崖前望岳殿,佛宫隐然,丹丘灵境也”[7]386。列仙祠与岳庙共同形成了这一区域的宗教盛况。
意识形态对该时期园林的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园林风景区中兴建宗教建筑,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原来公共园林的文化价值,也使得公共园林中的活动类型丰富起来。
(三)盛于清代:文人舞台
至清代,两宋以来的文人园林成为士流园林的主流,州中名士纷纷建造私园以满足游赏、宴饮等需求,风景优美的城西泰山一带一时名园迭起。尤其是明末遗民,入清后纷纷不仕回乡,营园以读书会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清初泰州名士宫伟镠于小西湖畔建造的春雨草堂。《道光泰州志》中有言:“春雨草堂,在城西小西湖旁,宫伟镠筑。取州志八景‘泰阜晴云‘西湖春雨意为名。其子梦仁归田后复加修葺,擅林亭池馆之胜。国初诸名流多觞咏于此。”[5]199宫伟镠的广泛影响力,加上春雨草堂的优美景色,吸引了不少知名诗人画家前来,使得春雨草堂名声大噪。“列坐流觞忘魏晋,停桡得径问渔樵”,远近墨客相聚于此,世有《春雨草堂别集》和《春雨草堂图》流传。只可惜春雨草堂后来逐渐荒废,清末知州朱枚重葺,于湖滨复增三亭曰憇亭、望岳、宿影[10],但已不见当年盛况。
此外,康熙初年翰林陈雁群于泰山东麓建五藉园,道光初年邑人尤氏兄弟于泰山南麓西园旧址建城西草堂,无不是文人雅士时常流连之地。尽管泰山上香火不断,但以泰山、小西湖为主的公共园林更是文人墨客、世家贵族在此集会议事、吟诗抒情的城市文化空间。
(四)成于当代:城市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建国初期(1949—1953)是我国公园建设的第一个高峰期。1951年,泰州市人民政府筹建泰山公园,后从市内迁来许多富有价值的文物,并在泰山公园内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从1980年泰州市图所附泰山公园略图可见(图1),临湖禅院改为烈士祠,山东麓建有烈士纪念塔,南麓则建有纪念碑,围绕泰山形成了完整的烈士纪念区。同时,在小西湖西北部新疏浚了一条河道,将新建动物园景区隔开,湖畔增加假山亭台,至此,现代城市公園的面貌已初步形成。
2004年,泰州市政府开始对泰山公园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的公园占地面积达180亩,不仅将烈士纪念馆移出,恢复临湖禅院,还将整个公园划分为人文景观区、盆景观赏区、街头绿地游乐区和滨水休闲区等几大部分(图2);后续又拆墙透绿、增设入口,使其真正成为开放性的城市公园。[11]
二、景观要素演变研究
泰山公园自南宋发展至今,随着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变迁,其景观要素也进行不断的演变。以环境、结构和建筑为主的景观物质要素作为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演变进行分析有利于理清文化景观保护的思路。
(一)山水环境的变迁
由山体、水系、植被等自然要素组合而成的环境是文化景观得以生成与发展的基础。泰山公园的山水格局自南宋初具雏形,形成了左水右山、山嵌水抱的园林基底。泰山作为泰州城内唯一山岳,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小西湖与城内西市河相通,与城壕仅一墙之隔,曾与方洲、芦洲、藕花洲等同为泰州古城著名水景。尤其是位于泰山南面的方洲,即李骏所建西园,它尽管是一座私家园林,但与小西湖水系相通,与泰山公园的山水环境息息相关。只可惜后来西园荒废,市河淤塞,原先“有洲方正宛在水中央”的格局不复存在,但泰山与小西湖形成的基本山水格局却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前。从1949年泰山公园山水格局图中可以看到(图3),泰山的锥形山体基本不变,小西湖中方屿的几何形态也基本保留。
但随着古代公共园林转变至现代城市公园,这种山水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园内水系不断扩大,先是贯通小西湖与元宝湖,并在小西湖西北疏浚出一条小型河道,后又进一步扩大,不仅使得全园水系贯通,还在盆景园内新挖水池,形成园中之园。这种山水格局的变化,使得泰山公园从一座以山为主体的公共园林演变成了一座以水系为主的城市公园(图4)。
(二)空间结构的转变
空间结构反映了文化景观中各要素间的关系与秩序,体现了整体的环境特征。将泰山公园划分为泰山和小西湖两大片区,从南宋至今,其经历了从以山为主到山湖并重再到以湖为主的景观结构变化,园林的空间氛围也由疏朗粗放逐步过渡至精细紧凑。
南宋时泰山公园以起云楼为主体,自码头泰亭,经山腰天阅、旸谷,至山顶起云,形成了完整的自下而上的景观游览动线。小西湖虽有长堤、方屿等景点,但仅植花木柳竹,景观丰富性远不及泰山,整体景观以泰山为主。到明代,作为泰州城内制高点的泰山,仍保持着对整个园林的景观控制,但是,小西湖方屿上建列仙祠,一上一下,一东一西,构成了明显的借景关系。自春雨草堂建成后,湖畔多亭台廊屋,泰山公园的景观重点也逐渐移向小西湖。而作为现代城市公园的泰山公园,水系扩大,园林景点增加,与前代相比,显然已成为一座以水景为主的园林了(图5)。
(三)建筑遗迹的更替
建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景观载体,泰山公园现存建筑遗迹有岳武穆祠和临湖禅院两座,小西湖畔建筑均为市区移来的古建或新建仿古建筑。从宋至今,建筑更新换代,虽留存遗迹极少,但总的来说园中共有三处重要的建筑选址点,一是泰山巅,二是小西湖方屿上,三是山麓小西湖畔。
园中有文献记载的建筑物可追溯至南宋州守陈垓于泰山顶建造的起云楼,即今岳庙所在地。楼高四丈,体量巨大,是登高望远的风景游览建筑。后世人于起云楼旧址重建泰山祠,后又改建为岳武穆祠,从楼阁演变为祠庙,建筑性质从风景游览建筑演变为教化祭祀建筑,一方面是因明代宗教呈复兴趋势,另一方面也因历经元代战乱,原泰山南麓西园被毁,起云楼失去了最主要的观景对象,再复建这样大型楼阁的意义不大。
而小西湖方屿之上的列仙祠于明末荒废,后虽另建构筑物,但地位远没有前代重要,方屿与泰山之间的借景关系逐步弱化。改建为城市公园后方屿上未有建置,考虑到湖畔建筑密度已足够大,倒只是堆以假山,植以花木。
南宋小西湖畔构筑物不多,有记载的仅有作为码头的泰亭。至明代,因方屿之上已有列仙祠,湖畔亦不多建置。直至明末清初,宫伟镠于湖畔建春雨草堂,兴建景点如旧山读书堂、蠡园、红锦堂、美人香草之居、诗篷、若耶溪上人家等30处[12],亭台楼阁遍布小西湖畔,只可惜未能留存。直至今天,仅有名为春雨草堂的仿古建筑立于湖畔。
一般而言,宗教建筑留存机会远远大于游憩建筑,如泰山之上的岳庙及临湖禅院,建造年代远于湖畔亭台楼阁,却得幸留存至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泰山与岳飞相联系,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对于泰州这座城市的重要性。
三、景观要素与人群活动的关联性
将景观要素作为线索,探讨如何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人群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人的行为活动与园林物质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泰山公园自南宋形成,作为海陵老城区唯一留存至今的历史公共园林,接纳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民众,从官宦士族到文人墨客再到普通百姓。人群活动与泰山公园景观要素的演变有着高度关联性。
(一)各时期的主要人群活动
南宋时,朝廷偏安江左,泰州城经历了一段社会安定时期。时任知州的陈垓为一展政治抱负,全力开展泰州古城的城池建设。在“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下[13],陈垓将以泰山、小西湖为基础的一片区域营建成园林风景区,兴建起云楼等景点。城市居民至此登高望远、临湖游玩,游憩赏景俨然是当时最主要的园林活动。至明代,随着封建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王朝对佛教、道教采取保护扶持与限制控制相结合的政策,利用宗教来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14]自泰山公园建岳庙、云溪精舍、玉女祠等宗教活动场所后,园内香火缭绕,前来祭祀的州人络绎不绝。而清代,遗民群体以文会友的需求促使了小西湖畔文人活动场所的兴建。
从封建社会转变至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泰山公园内诸景荡然无存,在恢复岳庙、禅院等遗迹后,将其扩建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公园,现代园林活动如健身、遛狗等成为主流。尽管宗教活动一直延续至今,但削弱了仪式感与庄严感,更多的是忆古思往(表1)。
表1 各时期主要人群活动一览表
[时期 主要活动人群 典型活动场所 活动类型 宋 官宦庶人 起云楼 登高望远 明 进香教众 岳武穆祠 宗教祭祀 清 文人墨客 春雨草堂 吟诗作画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60年代 城市居民 岳武穆祠 怀古游览 20世纪70—90年代 城市居民 动物园 观赏教育 21世纪 城市居民 晨曦广场 锻炼交谈 ]
(二)人群活动对景观要素演变的影响
从游憩活动到宗教活动再到文人活动,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园林活动,不同时期的人群活动需求对公共园林景观要素的保留或改变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方面,某些性质不同的人群活动对景观要素的需求却有相对重合的部分,造成局部景观要素的保留。比如南宋起云楼的主要建造目的是登高望远,方志言“远睇金焦,为淮南巨观”,因此选址在泰州城内唯一的山岳上,而后世建祠庙为表达纪念性与庄严性,于起云楼旧址重建是完全合理的。尽管建筑性质和形制完全相异,但遗产点的位置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性质相同的人群活动因为所处时代不同,对景观要素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同为游憩赏景,宋代因文人园林兴起,泰山公园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具备了“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园林风格[15],景点设置不多,赏景主要赏的是自然风光。至明清,园外方洲堙没,自起云楼废屹,州人将目光从园外转向园内,大兴土木,园林风格趋向精细化。到现代,为满足城市居民更丰富多样的游憩活动,将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营造出了富有传统园林特色的现代城市公园。[16]
(三)景观要素演变对人群活动的作用
相对应地,景观要素的演变对人群活动的变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从以山体为主到以水体为主,泰山公园山水环境的变迁促使人群活动场所从泰山转移至小西湖,滨水活动增加。同时,随着园内空间氛围由疏朗转变至精细,世俗化意味的加深,吸引的人群范围及规模也逐渐增大,从官宦贵族到文人墨客和平民百姓,引发了与不同社会阶层相符合的丰富的活动类型。而园内各阶段建筑的更替,提供了不同的人群活动场所,激发了与建筑相适应的不同活动类型(图6)。
四、结语
泰山公园是泰州老城区唯一留存至今的历史公共园林,在城市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园林景观要素包括山水环境、空间结构、建筑遗迹等作为物质载体呈现出该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的某些形式。景观要素的演变与各阶段的人群活动密不可分,一方面,人群活动的需求影响了景观要素的演变,另一方面,景观要素的演变反过来促使了不同人群活动的产生。因此,在对待这些文化景观时,不能单纯采用复原重建的方法,既要对存在的遗迹进行保护,也要在传承基本景观要素框架的同时,考虑不同时代人群活动需求下的适时更新。研究泰山公园景观要素与人群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对探索这个地段乃至整个城市的文化景观传承与保护方法都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华莉.中国古代公共性园林的历史探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8-12.
[2] 毛华松.论中国古代公园的形成——兼论宋代城市公园发展[J].中国园林,2014,30(1):116-121.
[3] 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國园林,2009,25(2):90-94.
[4] 吴茜华.泰州城市水系变迁与城市形态演进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9-10.
[5] 王有庆,陈世镕.道光泰州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 江苏府县志辑 5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6] 褚寒洁,郭苏明,张青萍.江南小型城市私家园林的发展演变——基于泰州的地方志解读[J].园林,2019(2):70-74.
[7] 褚世暄,陈九昌.雍正泰州志[M]//《泰州文献》编纂委员会.泰州文献:第1辑第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8] 刘万春.崇祯泰州志[M]//《泰州文献》编纂委员会.泰州文献:第1辑第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7-208.
[9] 严勇,戴中明.运盐河边的城市 泰州史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163.
[10] 韩国钧,王贻牟.民国续纂泰州志[M]//《泰州文献》编纂委员会.泰州文献:第1辑第3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436.
[11] 吴昊.泰州泰山公园开放式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20.
[12] 武维春.春雨草堂 泰州宫氏家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53-69.
[13] 毛华松,伍夏.宋代城市公园的形成分析[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5):11-16.
[14] 汪茂和,王克婴.明初宗教政策的创制及其背景分析[J].南开学报,2005(4):118-124.
[15]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8-321.
[16] 陶敏.中小型城市传统公园的适时更新——以江苏省泰州市泰山公园改造设计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4(4):34-37.
(责任编辑 古 东)
Abstract: A historical public garde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cultural landscape. As the only remaining historical public garden in the old town of Taizhou city, Taishan Park was endowed with important cultural and landscape resources. It has been carrying a wealth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with a variety of public activitie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Based on the local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aishan Park,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its landscape element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landscape environment, spatial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remains with focu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volu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and crowd activities. Thriving in the Ming Dynasty, flourishing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fully grown in modern times, Taishan Park has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from the a scenic spot to a religious site, then to a literati stage, and finally to a city park. In terms of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the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Taishan Park has taken shape sinc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forming the garden basement of water on the left and hill on the right. The water system has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park. The spatial structure has been dominated first by the hill, and later by the hill and the lake together, and then by the lake. The spatial atmosphere has also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extensive to exquisite. The buildings have been upgraded with few relics, but several important building locations have been preserved. In term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volu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and crowd activities, on one hand, the demand of crowd activities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elements in turn brings about different crowd activities. The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ndscape elements and crowd activities in Taishan Park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 is conducive t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unfamous historical public garden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Key words: historical public garden; crowd activity; landscape element; correlation;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Tai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