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观察

2020-07-06 07:27董志薇曹爱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指征胆总管结石

董志薇,曹爱梅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以及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胆总管下端有胆色素结石或混合结石生成,胆总管结石可影响肝脏功能,致使患者发生高热、寒战、下腹痛以及黄疽,及时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治疗对可快速缓解患者下腹痛,防止急性胰腺炎的发生[1]。 该次研究为ERCP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应用价值,随机选取该院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33 例行普通护理、33例行普通护理+康复护理, 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患者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n=33):男、女分别20 例、13 例,年龄/平均年龄为:41~80 岁、平均(63.12±1.12)岁。 对照组(n=33):男、女分别18 例、15 例,年龄/平均年龄为:43~80岁、平均(63.11±1.11)岁。 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等指标经统计学验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2017 年英国胃肠病学会制定的胆总管结石指南相关内容确诊。 ①患者均发热、寒战、下腹痛、黄疸。 ②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确诊。 (2)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上消化道狭窄、梗阻患者。 (2)排除心功能不全或血流动力学控制不平稳的患者。 (3)排除合并胆管狭窄或梗阻患者。 (4)排除碘过敏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ERCP 围手术期普通护理) (1)术前:①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言语阐述、播放ERCP 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手术意义以及术中注意事项,并通过讲解手术成功案例的方式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②术前行碘过敏试验,术前2~3 d 禁止饮用牛奶、豆制品,术前8 h 禁饮食,并在术前10 min 给予甲基硅油以排出肠胃积气,术前5 min静脉推注地西泮。(2)术中:①医师结合患者乳头形态、大小拟定手术方案,医生根据手术要求将造影管置入胆总管,插管成功后护理人员在X 线监测下,以每秒0.2~0.6 mL 的速度推注造影剂。 ②术中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并根据手术进度向医师传递手术器械。 (3)术后:①患者术后24 h 取仰卧位,术后持续禁食8~12 h, 并在术后6 h 检测患者淀粉酶,若患者淀粉酶正常且患者不适症状均消失可进食流食,而后逐渐向低脂流食过渡,1 周后恢复至普食。②护理人员术后每日观察引流液颜色、量以及性状,若引流管堵塞,应重新置管,或在无菌操作下冲管,在冲管的过程中应控制冲洗速度,避免冲洗压力过猛。

1.3.2 实验组(普通护理+康复护理) (1)术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以防止患者屈肌、伸肌发生痉挛,避免患者局部长期受压,患者侧位时大臂外旋且掌心朝上。护理人员每隔2 h 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并在翻身时检查患者长期受压部位皮肤, 以防止压疮发生。 (2)此外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术后相关检测结果,制订康复锻炼计划,患者遵从医嘱术后3~5 个月应避免行重体力劳动,每日可逐渐增加有氧运动时间,有氧运动包括骑自行车、爬楼梯、慢跑、快步走等,以提升心肺功能,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表1 两组患者免疫指征(±s)

表1 两组患者免疫指征(±s)

例别IgG(g/L)入组时 12 d CD3+(%)入组时 12 d CD4+(%)入组时 12 d实验组(n=33)对照组(n=33)t 值P 值14.28±2.26 14.27±2.34 0.018>0.05 17.34±2.26 15.38±2.24 3.538<0.05 60.67±2.75 60.66±2.76 0.015>0.05 75.38±2.62 66.76±2.63 13.339<0.05 35.85±2.51 35.75±2.53 0.161>0.05 45.35±2.46 39.62±2.45 9.481<0.05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诊疗资料、相关免疫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诊疗资料

两组患者手术诊疗资料,具体情况如下,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7.56±1.83)h,对照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8.26±0.25)h,t 值等于2.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2±2.36)d,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8.26±0.1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02,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2.2 免疫指征

两组患者免疫指征,具体情况(表1),实验组术后7 d 后IgG、CD3+以及CD4+等免疫指征均优于对照组。

2.3 并发症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表2),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狭窄甚至梗阻可增加胆道感染发生率、甚至影响胰液引流,长期胰液引流不畅可增加急性胰腺炎发病率, 因此及时解除胆总管狭窄、梗阻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遏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 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小,但是围手术期护理仍可影响患者预后,ERCP 围手术期普通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术后未开展康复护理,ERCP 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若患者术后未能尽早下床行康复锻炼,可影响局部皮肤及其他软组织血运,从而增加压疮发生率[3]。 此外,胆总管结石ERCP 手术治疗患者长期卧床可影响肺部血液循环以及下肢血液循环, 造成局部组织水肿,从而为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增加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4]。 胆总管结石ERCP 手术治疗康复护理干预即在并发症发生前,护理人员结合ERCP 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 进行有效干预。 通过术后行体位干预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并结合患者术后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躯体耐受能力,为患者制订术后康复计划。 胆总管结石ERCP 手术患者术后执行康复锻炼计划是一种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运行形势,患者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逐渐提升患者最大摄氧量,继而提升患者心肺功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网络的整体调节作用,从而强化机体免疫能力[5]。 马晴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行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6.21±0.21)h、平均住院时间为(5.52±0.15)d,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比行常规干预干预的对照组早,且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6]。 该次研究行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7.56±1.83)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2±2.36)d,相关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该次研究结果与马晴临床研究结果一致。 该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行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术后12 d 相关免疫因子改善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ERCP 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指征胆总管结石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