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太”的主观性分析

2020-07-06 11:21:32杨佑文张明静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观性义项陈述

杨佑文,张明静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可以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作为绝对程度副词的“太”已经被使用在很多论文之中,并且一些专家也对“太”的用法进行了分析。丁声树[1]认为“太”表示过分,但是有时候也表示极端的用法。不过以“过分”义为主。王力[2]将程度副词“太”划归为绝对程度副词。张斌[3]将“太”的义项分为两类,一是表示程度过分,另一个是表示程度极高,如果出现在中性形容词前边就选择前一种意义。如果出现在贬性形容词前边就选择第二种含义。吕叔湘[4]将“太”的意义和用法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程度过头,经常用于不如意的情况。并且句末常常带“了”;第二类是表示程度高,经常用于赞扬的情况。综合以上专家的论述以及相关论著观点,可知“太”是表示程度高并且具有一定主观性的绝对程度副词。

沈家煊[5]认为,所谓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 ,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以下从肯定结构、否定结构和语气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对“太”作程度副词时的主观性进行探讨。

1 “太”的肯定结构与主观性

程度副词“太”的肯定结构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含义,第一种表示程度非常高,第二种表示程度过分,这两种含义所表达的主观性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www.cncorpus.org)中选出500个相关程度副词“太”的句子来进行分析。

表1 程度副词“太”的义项

根据表1可以统计分析出“太”表示程度过分的义项占据86.4%,表示程度非常高的义项占据8.4%,明显可以看出“太”倾向使用于含有贬义和否定的语境中。

1.1 表示程度非常高的语义

“太”在用于“表示程度非常高”时一般有几种语义:a.表达强调的情感,有很强的指示功能;b.用于强烈的赞叹和表扬。以上两类语句所表达的语义一般与有褒义、肯定相关的词语搭配,常用于感叹句。通过在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太”相关的句子,可以看出“太”在表达肯定这种语义时,句末一定带“了”,构成“太……了”格式。这一语义能够显示出“太”的主观性。例如:

1)一位记者对刘文治说:“我看了两部《孙中山》(珠影的和台湾的),我觉得你太可爱了!”《羊城晚报》

2)一位日本专家兴奋地说,这里的圣诞晚会太丰富了,像在家里一样高兴。《北京日报》

3)猪的小尾巴太有意思了,短短的,不光会摇,还会卷成一个圆圈。《梦梦买猫》

从观察这几个句子,可以看到“太”后面都接有“了”,同时所表达的语义都是正面和肯定的。同时加强了说话者的说话情感。此外,“太”后面跟的形容词,动词都是带褒义的词性,突出了说话者对某种事物的赞扬。“太”在表示程度非常高的语义时,表达了说话者支持此事件的发生,并且有强调,鼓励的态度。

1.2 表示程度过多的语义

程度副词“太”在表示程度过多时,有这几种语义:a多表达不如意的状态;b多用于说话者不期望某种事情的发生。此两类语句所表达的语义,一般与带有贬义相关色彩的词汇搭配。李翔宇[6]认为“太”修饰形容词时,一般句末要加“了”,加“了”之后,正面义和负面义形容词都可以进入“太......了”结构。如果不加“了”,一般表示的是不如意的情况,后面需要增加一句话来表示由此带来的后果。例如:

4)把人打成这样,也太狠心了!《解放军报》

5)为了自己一时取乐而造成他人终身眼残,这个太缺德了。《北京晚报》

6)榨菜炒肉丝最被人欢迎,可惜肉丝太少,常常被我们抢着吃。《活跃的训练团》

通过分析这几个句子可以看出例4)和例5)后面都接有“了”。“太狠心了”体现了说话者对被打者的同情以及对施暴者的痛恨。“太缺德了”体现了说话者对这个问题严重的程度进行强调。可以看出加“了”后,明显加深了说话者较强的感叹语气。并且,例6)没有加“了”,但是后面接了一个由此带来的后果。此外,“太”在表达程度过多时需要相应的语境,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也很难判定句子的意思。可以发现“太”在这种语义下,通常和不如意情感倾向的词汇搭配,并且加深了说话者对某种事件发生的一种不如意情绪。

1.3 “太”的肯定结构语义所表达的主观性

刘元满[7]认为副词“太”表示强调过分时, 后边的“了”可加可不加,加“了”后有增强感叹语气的作用。表示程度高时, 一定要有“了”呼应,否则就会变成程度过分之义。在表示程度非常高的语义时,“太”只与具有褒义或者肯定意义的词语搭配,能够加深说话者对事件的肯定,也能够突显说话者对此事件是持表扬赞同的态度。然而,在表示程度过多的语义时,“太”只与贬义或者不如意情感倾向的词语搭配,加深了说话者不满意某事件的发生,并且持否定的态度。

总之,这两种不同的语义也分别表达了不同的主观性,前者主要表达说话者强调并赞叹事件的发生,后者突出表达说话者不满意,不期望事件发生的情感。

2 “太”的否定结构与主观性

程度副词“太”的否定结构也是有主观性的体现的。它的否定结构主要有“太不vp”和“不太vp”两种形式。这两种否定格式表达的主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从选出的500条样本中研究出“太不vp”的形式有20例句子,占总数的4%。“不太vp”形式有6例句子,仅占总数的1.2%。

2.1 “太不vp”的句法结构与主观性

潘东梅[8]认为“太不vp”是“不”先修饰谓词性成分vp,构成状中短语,再由程度副词“太”对这个状中短语进行修饰,所以形成了“太不vp”,这种格式也就表示“太”增强了“不vp”否定程度。周佳佳[9]认为“太不vp”的结构,否定副词“不”与中心语直接搭配,使否定的意义更强烈。并且,在这种格式下,“了”可以出现在句子中,也可以不出现句子中,但是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加“了”后会增加感叹色彩和贬义。比如:

7)而您猫家族有史以来做好事,属相却没您,太不公平了。《花猫黄狗贺猪年》

8)他太不显眼了,公司里甚至有人还叫不出他的名来。《人民日报》

9)他很不高兴,说局长和石波教授太不讲情义,再忙也不应该派一辆空车去机场接他。《β这个谜》

10)您也太不了解我们年轻人啦。(《绿光》)

例7)这一句话中,否定词“不”修饰“公平”,然后程度副词“太”修饰这个“不公平”加深了这句话的否定程度。例8)这句话“太不显眼了”中的“太”加强了“不显眼”的否定程度,并且后面加了“了”,感叹色彩也更加明显。所以在“太不vp”这个格式中,“太”加深了句子的否定程度,加了“了”后,加深了句子的感叹色彩和贬义。

2.2 “不太vp”的句法结构和主观性

目前许多学者对 “不太vp”的句法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周小兵认为“不太vp”可以分化为两种格式:1)不太/A; 2)不/太A。他还表示1)里的“太“只是用来缓和语气,而2)里的“太”表示的是程度高。李敏[10]认为“不太”在对事物性状程度有限度否定的基础上,表达了其尚可接受的肯定性感受或态度,有表达委婉语气的功能。

“太”放在“不”后,减弱了否定程度,并且婉转了语气。在这个句型结构中,不太后面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多是积极义,中义。这种用法多客观评价,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但是,如果后面加了“了”后意义会有所改变,和之前相比也有了新的变化。目前在收集的语料库里没有发现“不太+了”的句子,以下两句话是自拟的。例如:

11)已经不太远了,你放心。

12)因为望着太阳来推测时间,是不太准确了。

例11)句中“不太远+了”,表示的是现在的路程相对于之前的,已经减少了很多,可以看出情况的确发生了一种变化。例13)中的“不太准确了”表明之前用太阳来推测时间是可行的,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是不准确的了。所以,减弱否定的“不太”也是可以加“了”或者不加“了”,但是加了“了”后,表示一种变化。

3 “太”的语气表达功能与主观性

现代一些语法家根据不同的语用目的,把语气概括性地分成了四类: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祁使语气和感叹语气。语气的表达需要一些语音,词汇等方式来进行表现。语气副词是一种方式。“太”作为绝对程度副词,比大部分语气副词的语气表达功能更加地丰富。它可以表达陈述,感叹,疑问语气。因为本文所研究的语料库没有发现“太”所表达的祈使语气,所以没有对“太”所表达的祈使语气进行分析。

3.1 陈述语气表达的主观性

陈述语气在一些具体的语境中可以作具体的分类和对比。比如断定、保证、提醒等语义。“太”所表达的陈述语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一般是表达说话人的一种不满感情。例如:

13)可不知为什么,在和别人接触时,我总是无话,太难堪了。《中国青年报》

14)这问题太大了。《谈人生在世》

在例13),14)这两句话中,“太难堪了”,“太大了”,明显能够表达出说话人的一种不满意的情绪。所以“太”所表达的陈述语气通常都是不如意,内心不满的感情。

3.2 感叹语气表达的主观性

感叹语气作用一般是表达强烈情绪以及各种情感反应。感叹语气除了陈述出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强烈情绪,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等各种情感反应。“太”所表达的感叹语气表达了说话人的强烈赞赏、批评、谴责等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太”一般与“了”搭配。例如:

15)檀香幼苗高傲地自言自语,又抖动了一下那两片妆嫁叶,同是树叶,也同样是绿色,可是我的这两片跟她们的不同,绿得简直象翡翠一样,太可爱了!《第三棵幼苗没有死》

16)好小子,太好了!《新凤霞回忆录》

17)檀香幼苗太自以为了不起了! 《第三棵幼苗没有死》

例15),16)这两句话是感叹语气。例15)用“太可爱了”明显表现出檀香幼苗对眼前事物的赞扬。例16)句中用“太好了”也是体现出说话者对“好小子”的肯定。例17)句中,“太自以为了不起了”体现出说话人对檀香幼苗的自以为了不起是不赞同的,是批判的。由此可以看出“太”用在感叹句语气中,能够强烈地表现出说话人的感情色彩。

3.3 疑问语气表达的主观性

程度副词“太”可以用于正反疑问句、反问句等疑问句中。“太”用于疑问语气中,表达的是不满意和不如意的状态。以下句子自拟:

18)难道你不觉得家里太闷了吗?

19)你以为你自己太了不起了吗?

20)裤子是不是太大了?

例18),19)这两句话都是反问句,在例18)句中,“太”用在这个反问句中,表明说话者对家里闷的不满,从这句话中,能够感觉到说话者有些不满意的情绪。在例19)句中,“太”的使用表明说话者的批评和愤怒的情绪。例20)句是用在正反疑问句中的,“太”的使用表明说话者自身都认为裤子是有点大,想让对方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因此,“太”的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语气都能够表达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4 结束语

程度副词“太”的肯定结构有两种不同的义项,这两种不同的义项分别表达不同的主观性:表示程度非常高的语义时,多用于赞扬的语境,有强调、鼓励的态度。表示程度过多的语义时,与不如意情感搭配,加深了不如意情绪。“太”与否定词搭配时,主要有这两种结构:“太不vp”和“不太vp”,在“太不vp”的结构中,“太”加深了句子的否定程度,加了“了”后,更体现出句子的感情色彩。在“不太vp”的结构中,减弱了否定程度,并且婉转了语气。“太”也可以用于陈述语气,感叹语气,疑问句语气之中。这些具体的用法存在着一些差异,其主观性程度及其表现也是不相同的。兹将其区别列于表2。

表2 程度副词“太”表达主观性的对比

通过对程度副词“太”的一些用法做研究,发现无论哪种用法的“太”都表达一定的主观情感。由于参考的语料库有限,仅从“太”的语义背景、“太”的否定结构、以及“太”丰富的语气表达方面来体现“太”的主观性,深度有待进一步探讨,如还可尝试从“太”的主观性与句重音的关系,“太”的语法化和主观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主观性义项陈述
虚假陈述重大性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陈述刘
心声歌刊(2018年4期)2018-09-26 06:54:14
小心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中华诗词(2017年9期)2017-04-18 14:04:38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3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知识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Enhanced Precision
Beijing Review(2012年37期)2012-10-16 02:24:10
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
外语学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