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0-07-06 08:30郭金铭王维婷袁天凤
关键词:城镇化率片区重庆市

郭金铭, 王维婷, 袁天凤, 屈 清

(1.内江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2.重庆市永川区 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 永川 402160)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长至2017年的58.52%,年均增长达到0.97个百分点[1]。但这种未考虑户籍的人口城镇化率,是一种不完全、不彻底的城镇化,并不反映其真实水平。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2.35%,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6.17个百分点。我国人口的社会结构也从二元结构变成了三元结构,即城市户籍人口、纯农村户籍人口和游离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半城镇人口[2]。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半城镇人口生活在城市,但不能享受与本地城市户籍居民同等的待遇,处于一种“非农、非城”的半城镇化境地[3],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为解决人口半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等[4]。

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倾向的公共政策,未能及时跟进经济市场化、城镇化与全球化进程,促成中国出现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程度最深的人口半城镇化现象。同时,伴随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变革,半城镇人口规模将逐渐缩小,最终退出历史[5]。人口半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见,人口半城镇化在中国社会经济变革中具有独特地位,相关研究也以国内为主。国外仅少数学者探讨了半城镇化的概念、特点[6-9],中等阶层家庭从城市迁入半城镇化地区[10],居住在半城镇化地区的贫民窟中难民的生存状态[11]。国内学者王春光最早(2006年)提出了人口半城镇化的概念,它是指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彻底融入城市社会的一种不整合状态[12]。此后,关于人口半城镇化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大多从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空间视角研究人口半城镇化的特点、统计方法、成因及破解机制[13-16],人口半城镇化与土地供给、房价的关系[17],人口半城镇化对城乡收入的影响[18,19],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演变、形成机理及对策分析[5,20,21]。综上所述,关于人口半城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依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现有研究大多学科视角单一,研究时间跨度短,不能有效反映人口半城镇化的动态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二是大多数研究未考虑空间依赖性,忽略了人口半城镇化是一种地域空间过程,对人口半城镇化空间演变、空间效应的研究不足,尤其是缺乏局部地域形成机理的探讨;三是研究区域多为全国范围,或者北京、天津、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而对西部地区的关注不足。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地区。近年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发展,城镇规模和数量扩张,非农人口快速增长,但是人口城乡转变却远远滞后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2000—2017年,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呈现显著的人口半城镇化现象。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充分考虑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趋势分析、因子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结合GIS技术,探讨2000—2017年间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演变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探索西部地区人口半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制定人口迁移政策等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人口半城镇化率 人口半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人口过程中的一种不完全状态,即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生活在城市,但户籍依旧在农村并且不能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福利,同时在社会行动上与城市社会有明显的隔离以及对城市社会缺乏认同感的一种现象[2,5],其测度方法如下:

US=UR-UH=PR/PT-PH/PT

(1)

式中,US、UR、UH、PR、PT、PH分别代表各县(市、区)的人口半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①Moran’I指数

(2)

(3)

z标准化处理式为

(4)

式中:Z(Gi*)为正表示县域i及其周边呈现高值集聚,即热点区;Z(Gi*)为负表示县域i及其周边呈现低值,即冷点区。

1.1.3 PCA-GWR模型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地理加权回归方法(PCA-GWR)[24]。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间又有一定的相关性,难以满足回归分析各变量相互独立的假设,会造成多重共线性问题。而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将多个因子处理为少数几个综合的影响因子,而且能保留数据的主要信息,各因子间的相关性也得以弱化,能有效降低共线性的消极影响,具体方法见文献[25]。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弥补了传统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模型只能估算全局平均效果,忽略空间效应的不足,它可以估算局部的影响,能够反映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不同空间位置的非平稳性,探测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26],其表达式如下:

(5)

式中,(μi,vi)是第i个县域的地理中心坐标,βk(μi,νi)是连续函数在βk(μi,νi)县域的值。

1.2 数据来源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具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即非农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属性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重庆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重庆市分县(市、区)行政区划图来源于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的标准地图服务(审图号:渝S(2019)045:http://www.cqmap.com/bzdt/index.html?Name)。

2 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2.1 人口半城镇化的时序特征

图1 重庆市2000—2017年人口半城镇化率的演变规律Figure 1 The evolvement rules of population semi-urbanization rate in Chongqing during 2000—2017

2000—2017年,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现象突出(图1),大致以2009年为节点,经历了两大阶段:(1)快速增长阶段(2000—2009年),人口半城镇化率由12.39%增长至18.41%。重庆市直辖以后,区位优势凸显,大量外来人口流入,2017年城镇常住人口和城镇户籍人口分别为1970.68、1636.81万人,两者相差333.87万人。进一步观察经济发展状况,发现GDP增长率一直高速增长,在2009年达到历史高点17.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59%。经济的长足发展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汇集,但是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人户分离规模达到历史顶点,使半城镇化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8.41%。(2)波动降低阶段(2010—2017年),人口半城镇化率由14.65%波动降低至10.86%。2010年,重庆市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仅2010年、2011年就有超过310万人实现了“农转城”,大大促进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了人口半城镇化率,缓解了多年积累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可以预测,伴随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逐渐追赶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口半城镇化率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2.2 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差异

通过表1可知,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现象的内部差异较大,空间变动十分显著。最小值由-3.71%迅速降低至-16.19%,最大值变动不大,分别为31.32%、33.72%、31.47%,极差迅速扩大,分别为35.03%、44.85%、47.66%,中位数分别为4.94%、11.94%、4.74%。三个年份半城镇化率的标准差分别为10.21、10.98、14.27,表明人口半城镇化空间分布的绝对差异在迅速扩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8、0.86和1.82,表明相对差异存在一定程度收敛后,空间差异再次拉大。

以2000年为依据,将各县人口半城镇化平均值的50%、100%、150%,依次划分为低度半城镇化、较低度半城镇化、较高度半城镇化、高度半城镇化四个类型。从空间分布(图2)上看,形成了主城和渝西片区较高、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较低的二元空间结构。三个年份高度半城镇化县域数量分别是13、8、12个,较高度半城镇化县域数量分别为3、9、6个,两者多分布在主城和渝西片区,表现为“高中心-低外围”的圈层结构,空间差异较大。较低度半城镇化县域的数量分别为3、16、12个,低度半城镇化县域的数据分别为19、5、8个,两者多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表现为“岛型-面状”的空间结构,空间差异较小。主城和渝西片区的区位优势显著,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人口半城镇化始终处于高位运行。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经济发展慢,城镇发育普遍较低,多数乡村人口未实现就地城镇化,流出人口远多于外来常住人口,多数县域半城镇化率为负数,形成大量收缩型城镇。

表1 重庆市半城镇化率统计特征

图2 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率空间分布

从空间分布趋势看,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分异十分显著,总体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并且经历了区域不均衡提升后略有回落的空间变动过程(图3)。在东西方向上,2000年人口半城镇化率表现为中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东部的特征,2010年在总体水平抬升的过程中变为自西向东快速降低的态势,2017年又表现为中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东部的现象。在南北方向上,三个年份的人口城镇化率均表现为中部高于南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分异特征。

图3 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率分布趋势

2.3 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关联特征

2.3.1 全局关联特征 三个年份人口半城镇化率的全局Moran’I指数分别为0.61、0.44、0.61,均大于0,Z检验值分别为6.59、4.71、6.38,P检验值均为0,通过检验。这表明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率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存在显著的高/低值空间趋同,聚集分布的现象,即人口半城镇化率较高/低的县域相互邻接。同时,Moran’I指数较大,表明相邻研究单元的空间关联程度较强,聚集程度较高。

2.3.2 局部关联特征 全局Moran’I指数证实了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存在空间聚集现象,为进一步识别局部空间的聚集特征,计算G指数,并将其结果分为五类:热点区、次热点区、过渡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由图4可知,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局部空间结构变动却十分显著。热点区的数量分别为10、10、11个,面状分布于主城片区;次热点区的数量分别仅为3、4、2个,均紧邻热点区分布于渝西片区。这两类地区经济发展、工资收入、城市化水平较高,吸纳了大量外来人口。冷点区数量分别为3、4、4个,数量较少,多数位于渝东南片区,表现较为稳定,渝东北片区仅有城口县、巫溪县;次冷点区数量分别为12、6、13个,2000—2010年间区域收敛显著,而2010—2017年间区域扩张却较为突出。这两类县域绝大部分位于欠发达的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空间位置变动剧烈,仅大足区和潼南区位于渝西片区。主要因为其内部自然条件较差,远离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工资收入较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足,城镇、乡村劳动力均过剩,大量外流。过渡区数量分别为10、14、8个,有波动减小的趋势,多位于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之间,空间分布较为分散,位置变动较大。

图4 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率热点、冷点区

3 人口半城镇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3.1 主成分分析

3.1.1 指标选取 在科学性、可获得性原则指导下,选取人均GDP(X1)、二三产比重(X2)、固定资产投资(X3)、人均可支配收入(X4)、财政收入(X5)、城镇化率(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人口密度(X8)、医生数(X9)、卫生机构床位数(X10)、公路密度(X11)、公共图书馆藏书(X12),共计12个指标,分别代表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自然对数变换,消除量纲的不利影响。

3.1.2 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KMO抽样适度检验和Bartlett圆形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为0.88,检验通过(一般认为检验值大于0.5就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法);Batlett的检验值为600.85,伴随概率为0,远低于显著水平0.05,达到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的显著性要求。将12个指标作主成分分析,有两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结果见表2。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分别为5.12、42.67,在X1、X2、X3、X4、X5、X6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因素。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分别为4.83、40.21、82.88,在X7、X8、X9、X10、X11、X12上的载荷较大,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因素。这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2.882%,足以代表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选择前2个主成分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

表2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3.2 OLS模型及其结果

3.2.1 模型检验 以2017年重庆市各县域的人口半城镇化率为因变量,以上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为自变量,构建OLS模型,分析自变量影响程度,结果见表3。

表3 OLS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注:*P<0.05,**P<0.01,***P<0.001。

3.2.2 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各自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该模型的解释能力为42.83%。观察两个因变量的系数,均为正值,并且数值较大。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人口半城镇化率会增加69.20%,对人口半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先进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对人口半城镇化起到主导作用。社会因素每增加一个单位,人口半城镇化率会增加45.51%,对人口半城镇化也具有重要影响。较高的人口密度、先进的医疗服务和较高的文化水平有效推动了人口半城镇化快速提升。

3.3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3.3.1 GWR模型检验 传统OLS模型未考虑空间依赖性,并且只能进行全局估计,因此,选择GWR模型识别前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在局部地区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见表4。GWR模型拟合优度为0.68,相比OLS模型的0.43有显著提高,进一步证明GWR模型的拟合结果要显著优于OLS模型。各县局部回归模型的标准化残差值的范围在[-2.35,1.44],数值全部在[-2.5,2.5],进一步对残差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Moran’I=0.07,Z=0.96,P=0.34,未通过检验,可以确定残差完全是随机分布的,表明模型整体效果很好。

表4 GWR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结果

3.3.2 人口半城镇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

图5 经济因素回归系数空间分布Figure 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economic factors in the GWR model

(1)经济因素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分异。经济因素与人口半城镇化全部为正相关关系,均值达到0.71,数值较大,对人口半城镇化具有强劲的推动效应。从空间分布(图5)上看,回归系数由西南向东北呈现梯次递减的趋势,最大值(0.71)出现在荣昌区,最小值(0.69)出现在城口县。这表明主城和渝西片区交通便捷,经济发展较快,收入水平较高,产业结构先进,产生了强大的集聚能力,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但户籍未同步转移,推动了主城和渝西片区人口半城镇化率提升。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的人口半城镇化率较低,主要因为该区域邻接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就地城镇化相对不足,人口外流突出。

图6 社会因素回归系数空间分布Figure 6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social factors in the GWR model

(2)社会因素对人口半城镇化的影响及空间分异。社会因素与人口半城镇化也都为正相关关系,均值为0.45,对人口半城镇化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但与经济因素相比,影响程度稍低。从空间分布(图6)上看,大致由渝西向渝东南片区、渝东北片区梯次递减,最高值(0.46)为荣昌区,最小值(0.44)变为巫山县。这表明在主城和渝西片区,社会因素对人口半城镇化影响更为显著,主要因为该区域为重庆市的核心区域,人口密度较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人口较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平落后,不仅未起到吸引外来人口作用,甚至成为人口外流的重要推力。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县(区)域为基本单元,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趋势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解释了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PCA-GWR模型探讨人口半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

(1)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分为快速增长阶段和波动降低阶段,内部差异较大,空间变动十分显著。在空间上形成了主城和渝西片区较高、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较低的二元结构。高度半城镇化和较高度半城镇化县域多分布在主城和渝西片区,表现为“高中心-低外围”的圈层结构,空间差异较大。较低度半城镇化和低度半城镇化县域多分布在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表现为“岛型-面状”的空间结构,空间差异较小。在分布趋势上,人口半城镇化的空间分异十分显著,总体表现为西南部高于东北部。

(2)重庆市人口半城镇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存在显著的高/低值空间趋同、聚集分布的现象。同时,局部空间结构变动却十分显著,热点区、次热点区连片分布于主城和渝西片区,冷点区、次冷点区多位于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

(3)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口半城镇化空间分异的影响较为显著。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人口半城镇化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对人口半城镇化产生了强劲的推动效应,影响程度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梯次递减。

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区域功能,优化城镇空间结构。①统筹主城片区和渝西片区协调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化的大都市区,增强都市核心区的人口吸纳能力,形成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区域;②大力推进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城镇群建设,培育区域核心城镇,发挥小城镇的纽带作用,推动农村转移人口本地城镇化;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特别是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公共服务对农村转移人口全覆盖。

(2)大力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核心企业,加强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将低端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向外转移,集中力量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主城片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渝西片区的产业发展与承接能力,推动区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强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育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在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也将会逐步调整和优化。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的户籍约束,消除产生人口半城镇化的根本因素。优化主城片区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渝西片区城区落户限制,积极推动渝东北、渝东南片区的梯度转移,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切实保障新落户人口权益。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制度改革,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努力解决农民“裸身进城”问题,提升城镇化的公平性。

(4)建立覆盖城乡均等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新增市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半城镇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同时鼓励自主创业。保障半城镇人口子女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全面提高半城镇人口子女的文化素质,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片区重庆市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2016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1.2%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