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畦
南海I号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之一,是发现并出土了一批黄金奢侈品。这批奢侈品中,不乏精品,特别是项链类制品,在我国南宋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无论是窖藏还是墓葬,均未曾得见,与国内当时“三金”组合的黄金奢侈品有显著区别,从组合的角度分析,项链类首饰显然是专门为当时的“外贸”定制之产品,为研究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增加了新的内容。
在对这些项链的观摩过程中,链条的制作方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制作工艺,我们选取了一些标本进行模拟,以还原其主要工艺。
首先,我们先将模拟的对象进行简单介绍[1]:
标本T0201②:84。此件标本被各类媒体广泛引用、曝光,为南海I号黄金项链中的精品。让我们先说说它的佩戴方式:
从肉眼直观来看,该项链的佩戴方式应当是三条较粗的在显眼的位置,因为佩带它本身就有显示身份和财富的意味(图1);其次,真正的证据就在项链上,即其带钩所在的位置,带钩所在位置就是项链的后方,带钩相反的方向即为前;根据首饰业界的专业人士介绍:由于这个项链比较重(总重量272.7克),后边的流苏和吊坠,佩戴时,除装饰作用外,还起到以肩部为支点的平衡作用。
图1 项链佩戴和摆放方式(T0201②:84)
当我们明确了项链的佩戴方式之后,不难发现,项链两侧的牌饰与三条主链共同构成的造型实际上就是一个变化的新月形的形态。珠宝中使用新月形或月牙状的造型,源头主要来自西亚地区,代表着神圣的月亮,公元前7-8世纪,传播到希腊[2],在其故乡,这种造型经历了诸如波斯帝国(图2)等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至公元9-13世纪,新月形的造型,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金银首饰中[3];此类造型发现于中国者也有一定的数量,最早的可能是甘肃马家塬所见者[4],此后北魏至元代断续有所出土[5]。因此,笔者认为:此类项链的造型,是南宋中国工匠对此类饰物的理解和流变,即从类型学角度而言,三重链条及牌饰的组合造型,应当是南宋时期中国的艺术家和工匠,按照他们的理解,以牌饰和链,组合出特别的新月形,也是对此类新月形首饰的创新。
图2 伊朗出土的波斯帝国时期的新月形佩饰(吉坤璋 摄)
此件项链的三条主链,虽然外形有别,但仔细观察,应由两种类似的方法制作;如果说标本T0201②:84的制作的方法从完整的标本中尚不易观察,那么,标本T0301③:53-1由于残断,则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观察机会(图3)。链条是由数环相扣而成。
图3 项链残件1(T0301③:53一1)
为了方便下文叙述,将标本T0201②:84两种链子的制作方法分别称为单环套连接方法1和2(图4)。
另一类较长的项链或链子,则显示出不同制作方法。
图4 标本T0201②:84牌饰右背面两种编制链条的方法
1987年,最初发现南海I号出水的长项链(曾被称为腰带,在《大海道》展览中被更名为项饰)[6],观察这件作品,与前述项链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带钩及五环链上方配件(有细金珠三角纹)表面有明显的使用时遗留之不规则痕迹(图5-6),显示该标本不是商品,而是船员随身物件。此链子的制作方法样由于器物完整的原因,不易观察;于是,我们如同上件标本一样,以制作方法类似的标本0401④:27取代之(图7,,可见其制作并不是单纯的环状相连接的方式,而是以套环焊接而成的。
无论是单环套连接方法还是套环焊接,首先都是利用了黄金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首先是纯度高的黄金,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在大气和水中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不与氧直接发生化合反应,抗酸碱、耐腐蚀,所以,我们才能得见南海I号之各类黄金奢侈品珍容;其次是它质地柔软,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根据目前黄金首饰工艺数据,一克纯金可以拉成25千米长的金丝,相当惊人。
根据南海I号考古工作的相关检测报告,标本T0201②:84;链子的含金量为95%,含银量约为3%,为金银合金,银也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而同一标本的牌饰、球状空心的桃形吊坠、桃形牌状吊坠金含量为85%-94%,含银量为3%-9%,含铜量为2%-6%,为金银铜合金。仅就这件标本来说,可以看出,链子的含金量明显高于其他配件。
而标本T0301③:41,为单链条的项链,其链子的含金量为99%,几乎达到了现代24K金的纯度[7]。
1987年出水的长项链根据崔勇先生介绍,当年,他曾奉命携带此标本到地矿部门进行过检测,为纯金,但未见具体数据。
如果说仅仅从项链类标本的数据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其他类别的黄金制品的情况又如何呢?
部分经过检测的金箔、条形金饰、瓜棱星金饰等,实际含金量为90%左右,均为金银铜合金制品[8]。
数据的比较,突出了链条的含金量高这一情况,而且并非孤证,所以,我们推测这应当是当时的工匠有意之举,显然,是因为含金量高,延展性好,更加有利于链条的花式制作,乃至使用。
在读懂南宋首饰工匠对不同含金量材料的选择之后,我们开始了模拟。由于实际的客观原因,我们并没有选用黄金作为原材料,而是选用彩色超轻黏土作为原料,由于超轻黏土较为柔软,且有一定的延展性,关键此类材料对于实验来说,具有很好容错性,无论几次失败,都可以对其重塑。模拟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剪刀、小刀、塑形针和丸棒。
主要步骤如下:
1、用超轻黏土制作四个截面为长方形的小长条;
2、将每个小长条折成边长相等的开口菱形;
3、将开口菱形两两相套,并呈九十度相交,捏合开口,获得四环的短链;
4、将处于中心轴的各菱角对齐,保持于一条直线将四环短链从两侧均匀施加压力;
5、通过挤压将每个环压紧,获得单环套连接方法1的链条效果(图8A-E),
6、与标本T0201②:84一段加以比较(图8F蓝色圈内部分),获得了应有的效果。
从图4单环套连接方法1的痕迹来看,在挤压成型后,沿链条形成的十字形内凹部位有明显的锉痕,更证实了上述过程的合理性;即挤压之后,有些变形较为明显的部分,通过锉刀将其锉平。模拟实验中未做这部分工序。
主要步骤如下:
1、用超轻黏土制作四个截面为长方形的小长条,并在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做出两个球形凸起,从实物观察,此步骤获得长形金条,疑似为铸造而成,理由是其凸起部分表面更为光滑平整,如以捶打方式成型,则应有相关痕迹;
2-5的做法与单环套连接方法1基本一致,不赘述(图9A-E);
6、与标本T0201②:84一段比较(图8F蓝色六边形内部分),取得了高度类似的效果。
从图4单环套连接方法2的外部痕迹来看,同样有明显的锉痕。
1、用超轻黏土制作一根长条并对折,再制作16个截面为水滴形的小长条,分别在水滴尖处捏合,形成水滴形环。(图10A-B)
2、将16个水滴形环分两路套入对折的长条中,水滴头部位两两相对,约45度倾斜。均匀摆放的各水滴形环俯视呈叶脉纹样。(图10C-E)
3、分步将两路水滴形环(一边八个)的水滴尖粘接(原工艺当为黄金焊接,因模拟材料特性,特用黏土粘接仿制)在穿过水滴形环的两根长条上,环与环之间距离相等。每粘接一处,即用丸棒在粘接处挤压定型,让每个粘接处呈均匀的圆窝状。(图10F-H)
4、粘接完成后翻转四方链条进行微调整理,获得金丝套环焊接方法的链条效果(图10I-K)
5、与标本T0401④:27两段比较(图10L-M),得到了相同外观及断口连接方式。
从图10L蓝色圈内部分痕迹看,在套环焊接成链后,焊接处挤压定型的部位均匀且光滑,呈圆窝状,以及与标本T0401④:27(图10L-M)两端断口处相同的结构,证实了上述过程的合理性,并且可以推测出当时制作链条的类似丸棒的工具,丸头部位为熔点高于黄金的金属材质。
本次南海I号出土(水)项链的实验模拟复原的项目,启发了笔者将该项目转化为公众考古教育活动的策划思路:与实验考古相结合的手工编织类公众教育项目。
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正式的教育,以手工活动为切入口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和保持观众博物馆学习的兴趣。博物馆开展的手工制作类教育活动是对体验性学习和做中学等教育理念的落实,让观众通过课程学习、观察与动手操作,对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生活形态容易理解,进而激发其想象与创作的潜力。
活动目的是探究古代链条编织复原工艺,并指导参与者动手制作一件首饰,使得参与者完成由首饰制品的“使用者”到“制造者”的身份转变,达到对手工制作的了解,以及其代表的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手工艺及其相对应的社会发展历史,产生更多参与感与认同感。
活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ppt讲解,项链的起源、不同材质、工艺制作、功能演变等知识。
(2)探究:古代链条之南海I号链条的编织工艺,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方式。
(3)体验:手工编织。自己动手制作一件项链首饰。
将此类模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为公共考古教育项目,通过实验考古的公众考古让参与者亲手复制和重现古代遗存、体验古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可为公众与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之间架起桥梁,在普及考古知识、传播远古文明、拓展公众历史视野、培育科学探索精神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通过参加此类模拟考古教育活动,可增进他们对于“劳动”“生存”“生产力”“发展”等概念意义的理解,探究、体验、制作等教育流程能有效培养其合作意识及自我反思能力。
南海I号出土(水)的项链所包含的古代制作工艺相当精湛,绝非一篇尝试性短文可以说明,例如桃子和石榴形的吊坠,其中空的结构,令人惊叹,因此,我们认为,此类模拟,或者实验考古学研究,应当被正式列入未来的研究工作,尽可能地复原它们所包含的精湛工艺。
考古研究机构或者博物馆不妨选择一些适合公众参与的课题适当让公众参与,不仅能让公众收获考古知识,加深对文物的认识,对考古学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过去经由小说、影视媒体等灌输的“盗墓”和“挖宝”;还能进一步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共同交流,相互学习,一起参与及履行同一项神圣的使命,共同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