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摘 要:口算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种运算方式,而且是一种思维锻炼方式,可以使学生心脑为一,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活力,而这对于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口算
引言
口算具体是指学生不凭借任何教具,只凭借自己的思维和心智,对问题进行计算,并最终得出正确结果。口算是学生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不论是估算还是笔算,都需要口算作为基础。除此之外,口算对于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提升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口算教学加以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学生对口算学习产生兴趣,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正确的运用运算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质量得以切实提升。
1激发口算兴趣
在教育理念日益科学的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逐渐加强了对兴趣教学的重视。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数学运算的口诀和法则进行记忆,以此来达到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小学生天性比较好动活泼,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学习任务通常需要教师和家长监督才能完成,独立学习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喜好着手,深入挖掘口算学习中蕴含的趣味性内容,并对口算教学的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加入更多趣味性的元素,以此来激发学生口算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口算学习中收获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对“100以内的加法(二)”教学时,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整十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所以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口算基础,而这节课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原有的口算基础上,学会复杂的口算运算。为了增强学生口算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口算比赛,使学生自由进行分组,然后将10道提前准备好的计算题目书写到黑板,使各个小组内部分工协作,快速口算出各道计算题目的结果,最终用时最短并且计算结果正确的小组即为胜利小组,即可获得一定的口头或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口算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具口算学习的积极性[1]。
2经历形成过程
不经过思考,就不算真正学习,学生只有亲自经历,才能对知识加深记忆,所以在小學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不能一昧的对学生进行运算法则的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以切实提升。
例如,在对“表内乘法(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乘法运算,使学生亲历乘法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可以对乘法法则加深理解。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列举几个简单的乘法算式,如“3×2”“5×3”“2×4”等,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讨计算方法。学生由于没有学习过乘法法则,所以可能会选择用加法的方式进行理解,如“3×2”就是3个2相加,其计算结果为6;“2×4”就是2个4相加,其计算结果为8。而且有些小组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交换乘数的位置,其计算结果也不会发生变化,如“5×3”就是5个3相加,其结果为15,而“3×5”就是3个5相加,其结果也是15。通过使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法则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3巧用运算规律
口算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特别困难的,这是由于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计算的要求和计算的过程,而且要计算结果的正误进行判定,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不太鼓励学生运用口算的方式,对计算题目进行计算,而且口算对于学生检验计算结果的正误也是比较困难的,稍有不慎,即可产生计算上的错误。为了有效根治学生在口算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运算规律,体验口算的简单便捷,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2]。
例如,在对“二十以内的加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满十进位法”的相关内容,但是对于计算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满十进位法”理解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进位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对于“满十进位法”加深了解。具体表现为教师提前在黑板上书写100道计算题目,然后使学生按照座位顺序,依次起来回答口算结果,并指出是否需要用到“满十进位法”,并说明理由及运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就能使学生对“满十进位法”加强理解,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习题训练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满十进位法”的实际应用,从而达成既定教学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口算教学加以重视,依照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质量得以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 靳晓婷.关于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9(36):64.
[2] 薛梅.试论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性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1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