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一、研读思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称之为“新课标”)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不难发现,本课不仅要能够从长时段中对选官制度、中央官制以及赋税制度变化的历史概况进行准确描述,从具体时空背景下了解变化背后的原因,还要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变迁的高度理解制度革新对隋唐大一统局面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读,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从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两个维度进行了高度引领,新教材则从大量史实和历史趋势两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素养涵育
新教材对三个重要制度进行了平行编排,涉及内容、概念较多而又叙述简略,犹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再加上按照课标所给的课时量来看似乎要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如果按照之前的教学模式,教师面面俱到,把每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讲得透彻明白势必造成整节课节奏过于仓促,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新课标的一句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学历史教学应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转变,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1]因此,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恰当时机发展其他素养。
(二)課魂引领
涵育核心素养的目标和碎片化的知识现状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除了核心素养,学生在忘记了具体的知识点之后还能留下来的东西应该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课魂”来解决。“课魂”,是能够统揽一节课内容的教学价值,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更是蕴含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人文精神和历史智慧。[2]经过思考,笔者将本课课魂提炼为“探寻制度创新与大一统的关联”,借此让学生体悟蕴含在具体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历史智慧——大一统的重建需要制度革新,制度革新又进一步推动大一统的长期发展。
(三)教材取舍
考虑到新教材的“满地珍珠”和课时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隋唐某一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概括与梳理,探讨制度变化与创新背后的原因和对隋唐大一统发展的积极意义,并以此方法自主学习其他两个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此,笔者以涵育素养为目标,紧紧围绕课魂,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取舍和内容重组,选择最能突出本节课教学主题的内容——选官制度的革新——进行教学设计和重难点突破。为方便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引领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探究学习,本课选取孟郊为主人公,并以“孟郊参加科举”作为试教的主线。
(四)目标制定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运用时空定位,在中国历史年代尺上准确标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建立和实行的具体朝代。概述汉至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的主要经过,运用表格对比观察,理解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不同之处。
2.通过史料分析,从横向角度理解科举制与唐朝盛衰之间的历史关联,从纵向角度理解科举制的实行和隋唐至明清长时期大一统发展的历史关联,提高对选官制度革新的解释水平。
二、试教过程
(一)主题导入,引出线索
呈现唐朝诗人孟郊的两首诗:《再下第》和《登科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诗人在描写同一地点(长安)的同一事物(花)时心情截然相反,激起学生的探究欲。通过推测得出是不同时间写作的,也就是“同空不同时”,进而通过诗的标题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既可以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的意识,又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科举制度)和线索(孟郊参加科举)。
(二)探究教学,神入历史
环节1:孟郊因何参加科举?
本环节设置四个学生活动:(1)完善孟郊个人资料卡片;(2)排列三国至唐代的六幅政权形势图的先后顺序;(3)在唐朝疆域图上标出孟郊的家乡所在地和科举考试地所在的位置;(4)运用材料,探究原因。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四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孟郊其人定位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下,使学生了解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大一统政权的建立是他能够从家乡(浙江湖州)到千里之外的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条件。在叙述孟郊参加科举考试时通过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初步体验时空观念的水平层次1。
环节2:孟郊何以能参加科举?
本环节也设置四个学生活动:(1)在中国历史年代尺上准确标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建立和实行的具体朝代,初步完成两大制度对比表(见下面“三大选官制度的对比表”)
结合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分析“选官标准”和“选拔方式”认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所在:缺乏公平公正精神、地方豪强实力日益壮大威胁中央集权。
小组讨论:孟郊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能不能被举荐为官?
(4)研读两则材料(如下)和观看纪录片《科举》片段:
(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唐人杨绾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结合材料从具体时空背景下了解选官制度变化背后的原因,并进一步完善三大选官制度的对比表(见下表)。
【设计意图】:延展时空,探讨孟郊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能不能被举荐为官,答案有否定(出身寒门)和肯定(酷爱写诗有才能)两种。这样开放性的题目既可以加深对选官标准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水平。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完成,学生一方面可以观察到选官制度“变”之象,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到“变”之因(其中涉及到赋税制度变化减轻人身控制),有助于帮助学生达到时空观念水平2的要求。
环节3:孟郊如何参加科举?
结合下表,学生大概可以推测出时人如何通过参加科举出仕为官的流程:自主备考——自由报名——分科考试——中央铨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这一选官制度与前两个对比,探讨其创新性和进步性有哪些?
【設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完成,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科举制的进步性所在: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大一统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环节4:孟郊参加科举之后?
本环节也设置三个学生活动:
(1)通过观察“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和“唐代、北宋宰相出身状况对照表”(注:限于篇幅此处略,网上都能找到),进一步加深对“科举制的实行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的理解。
(2)通过呈现历史年表(限于篇幅,本文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796年,孟郊科举进士及第;808年,白居易主持制科复试“唯秉至公,以为取舍。”847年,唐宣宗复试进士敕文:“有司考试,只在至公。”1007年,宋真宗谈论糊名法:“取士之意,务在至公,擢寒有艺者。”1912年,孙中山谈五权分立:“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和介绍明清时期重要贡院中心位置都建有“至公堂”,使学生认识到“公开和公平”在孟郊参加科举之后越来越被重视和践行。
(3)通过一起绘制和观察下图,加深学生对“选官制度的革新促进隋唐至明清长时期大一统局面发展”的理解。
三、试教反思
(一)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每个素养又分成四个水平层次的要求,理论上是学生通过三年的历史学习才能全部达到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历史纲要》将来要面向的是高一学生,知识考核达到学业质量水平、每个素养考核达到水平1、2即可。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实践都应该把握这个尺度,既能达到要求,又不增加学生负担。知识面可以拓展,但不宜挖得过深、难度过大;一节课里重点涵育一两个素养足够,不宜面面俱到、不分层次。本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侧重涵育时空观念,但又未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机械地分离,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这是值得肯定之处。但是,教学目标的部分要求超出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修订。
(二)课魂
“大一统”是隋唐乃至整个古代中国的发展总趋势,几乎可以做任何一节课的课魂。本课以“探寻制度创新与大一统的关联”为课魂虽没有方向性的错误,也能达成教学目标,但总感觉缺乏“灵性”。教学价值与教学立意何在?蕴含在历史知识背后的历史规律、人文精神和历史智慧是什么?如果就现在的教材取舍,以孟郊参加科举为线索单讲选官制度的革新,是否可以提炼为“科举制度推动公开公平观念渐入人心”“顺势而变”?如果三个制度都放在一节课里,因为经过革新后的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和赋税制度(两税法)在稍有损益后基本上都为后世所沿用,那整节课的灵魂是否可以制定为“隋唐制度何以传袭后世?”或是“顺势而变”?
(三)取舍
对教材的取舍绝非随意删减教材内容,而是取舍有道。对教材的取分为“必须取”“可以取”和“适量取”,而教材的舍也主要集中在“舍枝叶”和“舍负担”[3]。本课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和赋税制度。三大制度都至关重要、涉及知识量大,相互之间又基本没有关联难以用一条主线串起,正是难以取舍的原因所在。笔者在备课时圄于“课魂”“主线”“框架”等窠臼,舍本逐末,未谙此道,武断地放弃了另外两大制度,实属重大失误。
如前所述,如果三个制度都放在一节课里,既可以“隋唐制度何以传袭后世?”为课魂引领主题探究式教学,也可以张九龄(三大制度基本都与他有关联)这个人物为线索把“满地珍珠”串成珍珠项链,再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知识体系更清晰、更完整,让教学所要达到的诸多目标有了‘灵性,各种资源与方法、手段的使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展开有‘方向感与 ‘弹性”[4]。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5页。
[2]陈婷、陈洪义:《“课魂”引领 情思相促——以部编教材<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
[3]陈林:《教材取舍有道 凸显教学之效——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例浅谈历史教材内容取舍》,《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8年第6期。
[4]周明:《以“课魂”领航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历史教学》(中学版)2014 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