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炎黄文化的生态思想是一个尚未深入挖掘的全新领域,其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顺应天地运化规律的创造精神;人与社会协同互动,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人与资源取用有度,遵循健康永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部如同腹心,是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心所在,特别是在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更具有重大意义。推进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应连接炎黄文化纽带,助力中部文化生态协同发展;坚持绿色中部崛起,构建生态环保协同发展格局;打造融合创新平台,推动战略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基础;加强内外协调联动,促进周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关键词:炎黄文化;生态思想;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20)05-0080-07
炎黄文化的生态思想对当前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部地区是炎黄文化资源最为丰富和集中的核心区域,推动中部崛起,离不开以炎黄文化为重要依托的文化软实力支撑。本文以论述炎黄文化生态思想的主要内涵为切入点,对推动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战略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炎黄文化生态思想的主要内涵
炎黄文化是中华文明参天大树的祖源根本,其主根系分布于中华民族的两大母亲河——黄河、长江中下游的中部六省及相邻的陕西、河北、山东诸省区域,炎黄二帝以及直系后代尧舜禹等史前英雄人物的历史传说和夏商周三代以后先圣贤哲人物的人文遗迹也基本上聚汇于此。如山西高平、长子,湖北随州、神农架,湖南炎陵的神农炎帝文化遗迹;河南新郑、陕西黄陵的轩辕黄帝文化遗迹;河北涿鹿“炎黄蚩三祖文化”(炎帝、黄帝、蚩尤)遗迹;山东是孔子、孟子等至圣先师的家乡故里。炎黄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蕴含在三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顺应天地运化规律的创造精神
一是开创农业。炎帝神农氏族最早开创并发展了农业,《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① 说明包牺氏时代尚处于原始社会的渔猎时代,到神农氏时代则创造发明了木制农具,进步到了原始农业时代。炎帝神农被后世尊之为农业之神,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② 其他文献称颂神农教民农耕,教民粒食者很多。从传说看,黄帝氏族在周弃以前,还停留在游牧阶段。所以《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但在周弃时代也进入了农业阶段。③ 将中华文明从渔猎经济时代推进到农业经济时代,无疑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其艰苦卓绝的开创之功,是以炎帝和黄帝为领袖的远古时代中华先民自强不息协同奋斗的伟大成果。
二是治理洪水。古代气候史的研究表明,在史前的神话传说时代,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一个气候湿润的大洪水时期。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史前先民们与洪水搏斗的壮举,是以炎黄氏族为首并由其他族共同协力,经过长期艰苦探索,才取得最后成功的。如神话传说把共工作为最早的治水英雄,共工以后又有鲧禹父子的治水。传说鲧继承了共工氏族的治水经验,筑堤堙塞洪水,后人把堤叫做鲧堤,但老办法失败了。禹又继承了其父鲧的治水事业,由堵塞改以疏导为主,终于治服了水患。禹治洪水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们重视客观实际并积极地从失败中汲取教训。④ 可以设想,在远古时期生产工具十分简陋的条件下,能够认识自然、顺应规律,与洪水猛兽作斗争取得胜利并繁衍发展,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是发明医药。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壮大,与中国医学特别是古代中医学的发达和独树一帜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科学中占有突出地位的是医学,而中国古代医学著作往往托名于炎帝或黄帝,如《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这些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记载了炎黄时代远古先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奠定了中国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有感于“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乃味草木之滋,察寒热之性,而知君臣佐使之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又作方书以救时疾。”⑤ 古代文献和民间传说把发明中医药的贡献归功于炎黄二帝,实际上是对中华先祖们披荆斩棘、治病疗伤、与大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精神的高度认同,也是中国医药史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说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艺,是经过包括炎帝和黄帝等先贤始祖们为解除人民群众疾苦病痛,亲自实践、倍尝艰辛、不怕牺牲而提炼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炎黄文化认识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重要体现。从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神农本草经》好比古代中医药研究实验的经验集成,而《黄帝内经》则如同中医药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的系统总结。可以说,如果没有以炎帝黄帝等中华先祖们无私奉献、救民苦难、勇于实践、牺牲自我的创造精神,就不会有中医药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人与社会协同互动,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与社会协同互动,推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新发展,是炎黄文化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周易·系辞下》的记载看,在炎帝和黄帝时代,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创新發展具有六个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是由生产到交换的转变。农业的发展使食物和产品有了剩余,神农氏创立了原始的商贸交易制度。“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二是社会组织管理的创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所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三是车船的建造和牛、马等大型动物的驯养使用。“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四是弓箭等新式武器的发明。“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五是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六是文化习俗的改革。“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⑥ 这六个方面的变化是中国远古社会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善待自然的文明进步体现,反映了炎黄时代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杰出智慧。
(三)人与资源取用有度,遵循健康永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有正史记载的黄帝时代起,人们已经懂得了对天地间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要用之有节、取之有度,不能竭泽而渔、滥用民力。司马迁《史记》称,黄帝“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⑦ 意思是黄帝的恩德泽被宇宙万物,顺应四时之所宜而布种百谷草木,鸡鸭鹅等家禽、牛马猪羊驴犬等家畜开始大量驯化饲养,养蚕技术发明,天不异灾、土无别害,水少波浪、山出珍宝。《正义》对这段话的注释是:“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厡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令得其利也。《大戴礼》云:宰我问于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⑧ 这种生态和谐、物种多样,禁捕以时、用之有节,取之有度、民得其利的生态理念,一直对后世有着深刻影响,是炎黄文化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与当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全一致。正如習近平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⑨ 正是在这种思想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养成了勤劳节俭、物尽其用的良好习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消耗浪费。统计数据表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居民人均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要低至少10倍以上。这从居民享用商品的消费支出和消费习惯上就可见一斑。据国家统计局主编的《国际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0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6万美元,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43元人民币,约合0.12万美元,美国人均消费支出是中国人均消费支出的28倍。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表明,2012年美国人均消费支出30903美元,中国人均消费支出1221美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均消费支出约5400美元,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不到世界平均消费支出的四分之一,不到美国人均消费支出的二十五分之一。据网络调查资料,最近30多年来,中美两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一直很大,美国居民享用的商品远远超过中国居民。不仅如此,美国每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量还远远大于中国居民,常常是中国增量的数十倍,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在人均年消费商品方面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大约每过10年,两国年人均消费商品的差距增大5000美元,美国居民平均每年增加的消费支出差不多等于中国居民一年的平均消费。从消费习惯上看,欧美发达国家也表现出惊人的资源浪费。以美国为例,2010年美国人均消费成衣65件,等于一个人每5、6天买入一件新衣服,同时扔掉一件“旧衣服”,有的美国人买来很多衬衣,只穿一次就扔掉,因为拿去洗太麻烦了,美国人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绝对不会手工洗,烘干也是用机器。中国居民家庭在使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也辅之以手工,而且基本上是自然风干晾晒,从而大量节约了能源。由此可见,欧美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是建立在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占有和大量浪费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人则是建立在勤劳节俭和对资源的物尽其用基础之上,蕴含着自黄帝时代就已经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思想哲理。因此,我们可以十分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5000年前的黄帝就是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创立者和实践者,中国人从黄帝时代就已经开启的资源节约利用理念是对人类社会作出的最伟大贡献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广为宣传,讲好中国炎黄故事,形成新时代的中国话语权,使之转化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中部如同腹心,是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心所在,“得中独厚”的战略地位使中部地区成为国家稳固的重要战略基石。历史经验证明,中部兴则国家兴,中部强则国家强,中部稳固则国家稳固,一旦中部有事,则很快就会波及全国进而影响到全局。
(一)未来的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强化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基础作用
2020庚子年春节前后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我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疫情变幻难测,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染能力之强、潜伏时间之诡、破坏程度之大都远超人们的想象,令人防不胜防,被专家戏称为非常聪明的“流氓病毒”。疫情的爆发给快速奔跑的社会节奏按下了暂停键,迫使人们宅在家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共生依存关系。此次疫情之所以会在武汉爆发而不是其他地方,时间也恰好在年末岁首的新春佳节之际,影响因素或为:一是其时的武汉气候环境温湿度比较适合病毒的生存繁衍,二是武汉是中部地区水陆空重要交通枢纽,人流物流密集,便于病毒传播扩散。值得庆幸的是,当疫情明确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迅速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而且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顽强抗争的英雄本色,举国驰援湖北力挺武汉,终于力挽狂澜,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正如习近平指出,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这虽然是针对当时面临的情况而言,但从未来发展的战略全局看,武汉和湖北乃至中部地区在强化防控诸如新型冠状病毒病之类的重大传染性疫病方面,无疑将发挥着重要的中坚基础作用,如若疫情在中部地区一旦扩散开来,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加强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推进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的协同发展,必须大力充实爱国卫生运动的内容,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将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对人民幸福健康的基础保障作用。
(二)全面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质量,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绿色资源优势
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国土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2015年底,中部地区人口3.6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6.5%。中部地区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江河淮汉湘赣等江河及众多支流奔腾聚汇,拥有鄱阳湖、洞庭湖等中国最大的自然湖泊和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世界级水利工程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太行山、五台山、大别山、黄山、井冈山、衡山、武陵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嵩山等名山胜地,不仅是中国的重要自然地理标志,也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区域。对于我国重要的先进工业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矿产能源生产基地、科技文化教育基地、铁公空水交通运输枢纽等国家战略资源配置而言,中部地区更是重要支撑。加大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全面恢复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实现中部地區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对于保障流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十分必要。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就是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绿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特别是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塑造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这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现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部美丽,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部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模范,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措施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矿等天然优势资源的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决定了这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同发展。2019年5月,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建设和治理,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习近平强调,要“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大对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持力度,研究提出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加强统筹协调”。在听取江西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⑩ 当前,东部地区部分产业正在向外转移,中部地区通过良好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重要地区。同时,中部地区在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实现双向开放方面也具备良好条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计划、“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规划实施,中部地区必将成为国家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支撑区,不仅是工业、制造业、农业、水资源、能源、人力资源、交通运输和科技教育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依托。只有加强中部地区的统筹协调,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建设和治理、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等工作上狠下功夫,才能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促进中部崛起,为国家的全面发展和更大开放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一)连接炎黄文化纽带,助力中部文化生态协同发展
中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孕育炎黄文化的中心腹地。经过70年来的建设特别是40年来的改革开放,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尤其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话语权分量凸显,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与国家的繁荣强盛相适应,是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意识的日益增强,使炎黄文化成为连接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亲情纽带。目前,每年清明节前后,陕西黄陵、河南新郑、湖北随州、山西高平等地已成为全球华人祭祀炎黄、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河北涿鹿正在着力打造祭祀炎黄蚩三祖的“合符文化”论坛,湖南炎陵也有祭祀炎帝的活动。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各地都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应当享受后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祭祀敬仰。这种祭祀敬仰不是封建迷信活动,而是民族精神的记忆传承,也是向世界昭示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的坚定意志。陕西黄陵、河南新郑、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湖南炎陵、河北涿鹿等现有的炎黄祭祀重地,作为地方公祭和凭吊炎帝黄帝的分会场所,可支持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地方主要领导参加并致辞。通过炎黄祭祀活动平台,不断增强海峡两岸和全球华人的民族根魂意识,系紧骨肉亲情纽带,提高国家统一共识,共谋团结协同奋斗。显然,中部地区作为炎黄文化的中心区域,应当根据各地的文化资源特点,在协同配套、优势互补上作好文章,在传承保护、深入挖掘上下大工夫,在文化旅游、创新转化上营造氛围,着力构建区域文化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新格局,携手打造中部文化辐射新高地。
(二)坚持绿色中部崛起,构建生态环保协同发展格局
中部地区山水相连,山地平原交织,河流湖泊纵横,自然地理兼具“六大”特点,即大江、大河、大湖、大山、大平原、大水庫。这些特点决定了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面广、关联性强,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必须统筹协调推进,搞好协同配套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为目标导向,统筹推进中部地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区域交互对接、政策措施完善、利益补偿共享等方面拿出切实有效办法,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建设和治理、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方面进一步强化措施,在倡导绿色低碳、拒绝奢华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中部地区全面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格局,让生态环保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绿色崛起理念转化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自觉行动。
(三)打造融合创新平台,推动战略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是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产业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环境治理保护的成效,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些工作应该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同步进行,不能搞成后再改造。”{11} 就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看,目前中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相对落后,对资源、劳动力要素和投资驱动依赖较重,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等难度较大,城镇化水平不高,农业农村发展正处在破解各种难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不相适应,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约束因素依然较多。因此,在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上,迫切需要打造融合创新平台,推动中部战略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中部地区的若干产业在发展中优势比较明显,有利于在产业创新和协同发展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一是打造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部地区农村人口占全国的30%,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8%,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40%,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大贡献,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河南省是我国的大粮仓,在黄河流域中占据特殊地位。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改造基本农田,培育优良品种,实施农村种养殖资源的绿色低碳有机无毒良性循环利用,努力打造多元共生的绿色农业系统,中部地区完全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为国家农业生态安全和全国农产品供给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发展绿色能源矿产。中部地区的煤炭、水能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始终是持续稳定保障全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撑,稀土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国家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强化这些重要产业坚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依靠科技力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例如,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基础材料,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据报道,我国稀土成矿条件好、潜力大,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稀土资源和生态保护,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促进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有力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行业私挖盗采、违法生产、“黑矿”走私屡禁不绝;资源绿色开发能力不足,环境保护问题仍然突出;稀土新材料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应用技术水平不高,稀土资源价值远未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稀土资源丰富,一定要坚持走好绿色开发之路,推动全行业科技进步和资源高端应用,加快实现由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规模化扩张,转向依靠基础研发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三是做强绿色新兴产业。中部地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等重点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要推动这些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先锋模范。四是提升绿色旅游水平。中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中心,黄河、长江文明的交汇之地,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密集,随着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和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的四通八达,为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要推动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协同联动发展,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资源共享水平,奋力实现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的绿色崛起。
(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基础
基层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规划、项目和环境治理保护的具体工作,最终需要靠基层去落实。因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加强环境保护的主动性自觉性,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与各项工作协同发展的基础。据《半月谈》记者调查,目前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在具体工作上与国家加强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唱反调”。例如,国务院曾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全面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但一些地方不愿清理,甚至还“推陈出新”。《半月谈》记者此前在中部某地采访时,地方党委政府发文,要求实施涉企首违免罚制,涉企轻微违法行为整改制、下限处罚制;邻近某县则出台所谓的“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限制环保等部门执法检查,提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重在促进整改,原则上首次不予处罚。调查认为这些“土政策”为环境污染开了绿灯,违背了中央的大政方针。{12} 要根治这些现象,只有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基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完善生态文明基层治理体系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发展理念,真正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群众基础。
(五)加强内外协调联动,促进周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随着沿海地区的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地缘因素的相应条件,中部地区势必会出现内分外联效应,如山西、河南可以向京津冀地区靠拢,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将安徽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围之内,2019年5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要增强一体化意识,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西既可以向长三角地区延伸又可以向粤港澳地区链接;湖南则更便利于和粤港澳大湾区互动。在这种态势下,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之路既有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机遇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资金、技术、人才可以交流借鉴,挑战是产业转移中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避免。这就要求中部地区在坚持绿色发展中必须加强同左邻右舍的协调联动意识,促进周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一是省(直辖市)级层面的协调联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加强规划衔接、政策对接,不搞以邻为壑,实现利益共享。二是省内市(县)级层面的协调联动。市(县)级层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加強统筹协调,搞好工程项目连接,切实保护好本市(县)境内的绿水青山。三是市(县)内乡(镇)级层面的协调联动。乡(镇)级层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承受者,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垃圾清运、生态农业、科学养殖、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基本上集中在乡(镇)级层面进行,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必须认真抓好这一层面的协调联动工作,强化监督检查,细化落实责任,使乡(镇)成为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直接受益者,为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打好基础。
注释:
①⑥ 《周易》,郭彧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80、381—385页。
② 《左传》,杨伯峻前言、蒋冀骋标点,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643页。
③④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179页。
⑤ 丁凤英等主编:《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炎帝神农与中医药文化论坛论文集》,武汉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
⑦⑧ 《史记》第1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9页。
⑨ 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求是》2019年第10期。
⑩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参见《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
{12} 白田田、周楠、白明山:《“土政策”不能唱反调、变调、小调》,《半月谈》2019年第4期。
作者简介:刘纪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陈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