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玲 郑永玲 朱栩
摘要:对海南省的一些港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安全生产责任风险,例如经营责任风险、雇主责任风险、安全生产合规风险等各类风险及主要表现形式、后果与影响进行调研分析,提出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监督、设备维保、作业流程改善、加大投入等措施控制风险;针对港口企业反馈的保障有效性、保险成本、过度保障及保险保障机制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策略和方案等建议。
关键词:港口企业;风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08-0039-02
一、港口企业主要安全生产责任风险分析
通过对海南省的一些港口企业进行风险调研,发现港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安全生产责任风险主要有经营责任风险、雇主责任风险、安全生产合规风险,综合调研查勘具体情况,对各类风险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后果与影响进行下列分析。
1经营责任风险
例如在码头物流服务过程中,车辆、船舶、人员活动等要素伴随货物周转而频繁地与多个作业环节产生交互影响,由于业务活动环境相對复杂,企业需承担相关安全生产与管理责任,由此导致了业务活动中的经营责任风险;典型的风险包括车船损害、货物损害、人员伤害等,其他的经营责任风险包括港机产品责任风险、服务过失责任。
(1)场地安全管理风险
港口企业的业务模式多样、第三方人员活动频繁,场地内、外安全环境较以往更趋复杂,场地安全责任风险仍在累积。
港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外单位车辆、人员等第三方入场活动较为频繁;由于场地条件局限,且危险有害因素较多,若发生第三者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风险事件,企业需依法承担安全管理过失责任及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有的港口正常物流业务活动中,有来自客户方的驻场人员、租用场地驻场作业的外单位人员,还有承包商等其他第三方;港口企业场地包含水域、货场、铁路道口等多种环境,起重作业持续进行、搬运装卸机具往来频繁、场内通道车辆飞驰,加之场区通道大多狭窄,场地安全风险因素更为突出;部分企业存有煤尘、油罐、危险品箱罐等危险物品,其可能导致的燃爆意外事故风险也进一步增加了场地安全风险。
根据目前经营情况,港口普遍存在资产出租(包括码头、堆场光租、仓库、机械设备等),表面上可以利用合同约定将已出租资产作业活动的风险转移,但是若因某一承租方造成的事故,导致场地内第三方货物、车辆、机械设备、其他承租单位财产等损失,港口所有权人承担安全监管不利的责任风险。场站安全管理不力、车辆及站亭站牌设施缺陷等导致乘客或经行人员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风险,此前曾发生站亭漏电导致候车人员触电身亡的案例。
随着社会环境发展变迁,部分企业周边生产生活单位已紧邻而立,原有生产活动及意外事件也可能对周边单位构成影响。
(2)货物安全管理风险
港口物流企业需要承担货物装卸作业、在库(场地)暂存等多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义务,然而,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因装卸、搬运设备设施安全性能、人员操作及环境影响(包括自然灾害)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常常会发生货物及箱体受损的风险事件。
2雇主责任风险
随着法律环境变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人员风险有所增加,当前保险方案之外剩余风险仍较大,处置成本可能高企。
码头经营需要使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装载机、挖掘机、叉车等,作业过程中人与机械设备频繁接触,并且存在装卸和储存危险品的情况,因此工作人员面临着起重伤害、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灼烫伤、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伤害风险。同时,在干散货作业场所及特殊作业岗位,粉尘、噪声等因素也会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卫生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司乘人员因交通事故、驾驶作业遭受意外或人为伤害;场站调度管理、车辆维检修、站台站亭维护等作业人员因故遭受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作业安全事故。
作业人员职业安全与健康卫生方面的问题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雇主责任;各企业聘用员工在从事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活动中(包括上下班途中),如果发生人身伤亡或罹患职业病,企业需依法承当相应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赔偿。
3安全生产合规风险
所调研的集装箱公司、港务公司等企业均开展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相关物流业务,但有的企业未取得法律法规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物流相关许可证照,出现此类情形的主要有历史条件局限、相关业务无法停顿等原因。
考虑到危险化学品物流风险的客观属性,在此状态下开展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多品类危险货物物流作业,港口企业在形式合规与实际管理层面面临着挑战,由此承载的安全主体责任风险应引起企业及相关行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组织相关专家,针对项目工程全厂区进行风险评估,此评估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地理位置、施工工艺、周边环境、自然环境、安全管理等),企业基本情况(主要风险辨识与分析、针对风险的整改建议及措施),危险单位划分和PML估测以及风险评估结论。
每年定期对项目工程现场进行风险查勘,检查生产企业的安全情况,及时消除隐患,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将根据现场查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灾防损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现场查勘后,为企业制作风险管理建议书,针对性地提出需要防范的风险点和改进的措施和意见,促进企业改进或完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风险管理,促进防灾防损,减少事故发生。
在灾害性季节到来前,专家及时到企业检查走访,排查安全隐患及风险点,逐一督导生产企业按规范做好灾前准备工作。通过风险查勘对企业的现场访问,对工程的环境、工艺、消防、应急预案等诸多风险进行分析和计算,进而提出经济可行的控制、改善意见,帮助企业提高、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评估或风险查勘提交报告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定期安排一次回访,可通过邮件或电话形式进行回访,一是为听取和征求企业对服务及风险管控方面的意见,并作相应改进和调整,使双方合作顺利;二是解決此次查勘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问题。
针对企业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安全生产管理,消防、应急、急救等制度,以便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及事先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编制《企业生产风险季报》,内容包括:整理本季度已发生安全事故的基本情况、出险原因、责任认定等信息;定期汇总国内外同期大型安全生产典型案例及事故情况;根据企业自身需求进行制度编制,包括基本制度、专项制度等。
积极配合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应急及消防演练、应急预案制定等活动,促进企业完善风险控制和防范制度。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演练活动指导,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对事故报备、指挥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工作撤离等演练活动。请医务人员或风险管理机构集中宣传各种状况的救护常识,包括碰擦伤口的处理,常见疾病的应急救护、重大伤亡的紧急处理等,普及生产单位急救常识,避免事件发生时的不良举措致使损害扩大,也提高企业自我防范风险能力及救助技能。
二、港口企业重点关注的保险成本、保险保障机制、保障范围与额度等相关问题分析
1保险成本考量
保险成本是港口企业考量的首要问题,当前经济环境疲软,港口企业运营压力较大,控制成本是港口企业管理的要务;但因安全责任保险统保项目定价机制的特殊性,调研现场无法满足企业预估投保成本的直接要求。
港口企业极为关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项目能否为企业在应对风险事件中带来节约经营效果,同时对安全责任保险在参与港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期望很高,例如希望低于现有工伤保险成本;与团体意外伤害保险成本相当及以下;替代工伤保险,为企业增加保障、降低成本等。
2保险保障机制
确保保险保障安全有效,是港口企业重点关注的另一指标。部分港口企业基于以往的体验认识,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统保项目的运转、保障赔付机制持有疑问,例如如何认定安全生产责任,是否必须经过安监局定责;如何保障赔付质量与期内服务;流动作业人员、临时雇佣人员如何纳入保障体系;如何获得有效的培训、指导等。
3保险保障范围与额度
就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障范围与额度,港口企业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保障范围是否大于当前工伤保险与人员意外伤害保险;保障额度是否支持当前用工环境下的支付需要;是否存在与工伤保险保障重叠,进而产生过度、无效保障;医疗费用给付额度偏低,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经调查,港口企业基本了解安全生产责任与安责险项目的对应关系,但反映工伤保险保障额度相对有限,当前事故伤亡的赔付金普遍达到80万~100万元,存在较大给付缺口,需要有效的补充保障措施;市售普通的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多采取选择性承保策略,保险成本高、保障低,且服务难以有效保障。因此有的港口企业对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项目普遍持观望与欢迎态度;也有个别港口企业认为,商业保险可能给港口企业带来新的财务负担,可能存在强制销售的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企业的安全责任风险突出,对合理有效的风险保障需求非常强烈,目前的保险却不能满足其保障需求。因此建议港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风险事故需要防控措施与保险结合;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监督、设备维保、作业流程改善、加大投入等措施控制风险;针对港口企业反馈的保障有效性、保险成本、过度保障及保险保障机制等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策略和方案,将不可控制的风险进行合理的保险转移。
参考文献:
[1]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港口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方案[Z].2019年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Z].安监总办〔2017〕140号
[注]基金项目: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港口行业风险分析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研究
作者简介:
1
郑晓玲,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理财规划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考评员,硕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2郑永玲,供职于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保险经纪人。
3朱栩,供职于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保险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