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棠
摘 要:价值观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最重要因素,现阶段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格局,其中不乏“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运用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积极引导作用,借助思政教育手段,结合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榜样引领等形式,建立有效的“奋斗幸福感”教育途径,从而引领高校学生将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通过奋斗不断创造幸福、享受幸福,走出一条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就业之路。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价值观;奋斗幸福观;就业
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毕业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区域、就业行业、就业企业等,进而影响人才的分布、行业的发展等。
1 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经济生活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经济的发展是影响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建国后,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直至目前的消费经济。伴随着经济模式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亦随之发生了变化,时至今日,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并存,理想主义与利己主义同在的局面。作为青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也同样经历了这些变化。体现在就业方面,表现为:从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联系、以为国贡献为荣,过渡为以经济条件和物质待遇作为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展现出实用主义的就业倾向。
随着现代化发展,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相对于过去,当代大学生则更注重个人的发展。对自我的强调使得大学生更多地从个人角度进行职业规划。网络和手机的发展使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趣味性、娱乐化、休闲性的网络内容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对世俗和趣味的追求,出现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
总体上来说,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既有渴望展现个人价值,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就业价值观,又有以物质条件为最主要的就业依据的,以物质需求为择业依据的就业价值观,也有以满足个人感受为主的就业价值观。
2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对多年奋斗的摸索和实践的总结,是从文化哲学视角对社会大众和个体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和回答,具有触动人心、引发共鸣、激发动力、提供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既适用于个体的幸福追求也适用于社会的幸福追求,能够在以下方面给予高校学生就业正确的思想引导。
2.1 引導职业选择的方向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认为,15~24岁处于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探索期。高校本专科学生基本上处于18~24岁,恰是进行自我探索、角色探索与职业探索的时期,是确定首个职业目标的重要阶段。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个人价值观决定了其择业方向,并且影响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否成功实施。
麦可斯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3%,其中98%的本科生和99%的高职高专生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本科:46%,高职高专:44%)、“薪资福利偏低”(本科:43%,高职高专:48%)。①工资福利等因素已经成为众多学生就业选择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个人价值观未能厘清,无法做出科学的职业选择;另一方面,明确以工资福利等可量化的因素来作为判断一份职业好坏的关键因素,个人职业追求以物质满足为终极目标。物质主义及个人主义的就业价值观带来的影响,从个人角度看主要有:从短期出发考虑择业就业问题,缺少系统规划,不利于职业的长期发展;易导致频繁跳槽,不利于职业稳定。从社会角度看,以上两种职业价值观较少考虑社会大环境的需求,易使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利于社会发展。对于价值观尚在形成期的青年,需要适度的引导,帮助青年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个体的职业发展问题,以及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强调要将个人幸福与社会整体幸福结合,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个人则在创造幸福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长久的精神满足。人的社会属性使得个人无法脱离社会谈幸福,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是促进个人幸福感体验的基础。高校学生既是自我幸福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整体幸福的推动者,社会整体幸福感的提升推动了个人幸福感的体验,因此,选择什么职业,在考虑个人喜好因素下,更需要考虑是否与社会的重点需求相契合。高校学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青年,其具备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强大的推动科技进步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这一群体已然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奋斗幸福观”有助于引领处于价值观多元化且正在经历职业探索的高校学生对个体职业生涯的反思与追问。鉴于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可塑性,用强调职业的社会价值及长远声望来尝试改变片面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倾向。
2.2 引导实现职业目标的正确途径
首先:奋斗是幸福的源泉,是幸福的实现方式,幸福需要在奋斗中获得。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奋斗集实践、劳动、创造等为一体,这种特性注定奋斗的过程充满艰巨性,只有当主体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持续,才能有所成就。学生的学习是奋斗的过程,就业也是奋斗的过程,创业更是一种奋斗的过程!学习、就业、创业过程都展示了创造性,且具有艰巨性,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些奋斗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将自己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积累个人成长所需,迈向自己的事业目标、生活目标,最终实现期待的幸福生活。在这些过程中,由于期待的持续满足,学生获取了持续的幸福感,并产生持续动力。因此,运用“奋斗幸福观”指引学生就业,有助于其发挥奋斗精神。奋斗的过程以及成功的结果带来新的期待与成功,引导学生逐步实现职业目标。
其次,奋斗是幸福的基础。奋斗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它创造了物质财富,支撑起人的基本生活空间,为美好生活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成为人们达成幸福的最切近和最基本的基础。奋斗过程中培育和展现的积极向上、坚韧不拔、以大局为重等等优良品质成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形成社会整体的精神财富,因此,奋斗是将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结合的现实幸福。用“奋斗幸福观”指引学生就业,有助于学生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考虑个人就业问题,在就业过程中突破狭隘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将个人所需和社会所需结合,实现更高层次的就业。
再次,奋斗是持续的过程,赋予奋斗者持续不断的动力。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奋斗产生的获得感不是暂时取得的物质收获,也不是短暂的满足。正是因为人们在通过奋斗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的幸福,因此奋斗为幸福带来永久的动力,使其获得稳定、持久的来源。它不同于某些静态的精神冥想获取的是短暂的精神满足。因此“用奋斗幸福观”指引学生就业不是简单地解决暂时的就业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走上一条为确立的职业目标不断奋斗的人生之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劳动中人的各方面需求、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自我享受得到了实现,因而劳动中的人是幸福的。用“奋斗幸福观”引导学生就业,实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通过奋斗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实现个人价值和幸福。
3 以“奋斗幸福观”引导毕业生就业的多种途径
回顾国内高校目前的就业教育,主要以课程教育为主,各高校均设立有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配合创业教育等课程,以必修+选修+网络资源等形式出现,偏重于理论和技巧的传授。例如: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步骤是怎么样的;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职业的分类,如何求职等。咨询则是辅助手段,很多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设有自己的咨询团队,开展团体辅导解决共性问题或者开展预约咨询解决个体生涯规划及就业问题。归根到底,决定就业选择的是价值观问题,这些课程和辅助手段仅能利用工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现阶段的价值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而无法影响或改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以“奋斗幸福观”引导学生就业,不是就业部门一家能做好的事,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学工、团委一家能做好的事。不是一个月、一个学期能做好的事,需要长期的付出努力,必须经过长期的,持续的影响才能产生的。
3.1 開展“幸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感知幸福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与个体的知识水平,综合素养,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探寻,对生活的热爱有着紧密的关系。[4]开展幸福教育,感受幸福真谛,有助于帮助学生从单纯的以自我物质满足、安逸舒适为幸福的境遇中走出,将获得幸福更多落脚在精神层面。
校园里的幸福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育和非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幸福教育的相关课程及幸福教育的课堂渗透。课堂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幸福观的理论知识的认知。课堂教学应用生活中发生的案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富有趣味的语言系统地讲解幸福观的理论,采用参与度较高的课堂模式创造适宜的交往情境,例如情景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幸福观的理论教育,也是大学生能够较好的认识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课堂渗透部分则需要专业教师以个人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将幸福观教育在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或者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师生之间的平等沟通、交流与分享能够帮助学生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更好地树立目标,体验努力过程中的幸福。
非课堂教育部分则包含以下内容:1)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公众号推送的形式进行学习,以网络课、慕课等形式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进行幸福观教育。2)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重点是健康的人文环境。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探索。3)创新管理体制,允许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校园管理中,发挥其主人翁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2 开展实践教育是进行“奋斗幸福观”教育的最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观点认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坚持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强调指出奋斗是实现幸福的根本路径。奋斗的过程就是感知幸福的过程。从小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事情,经由自己动手取得成果总是比仅仅是享受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更胜一筹。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劳动成果的肯定,充分鼓励劳动者参与劳动,让参与者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体验幸福,在实践中提升幸福的感受。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大事件的发生往往能够更多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以及整体价值观,2008年的奥运会让全社会对85后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有了新的认知,不再哀叹他们是“垮掉的一代”。2019年饭圈女孩出征守护最好的阿中哥;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90后护士们勇上湖北抗疫一线……都展现了危机情况下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大事件无疑是进行“奋斗幸福观”教育的重要时刻,但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的社会大事件的概率很小,定期开展日常的社会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劳动及服务。社会劳动锻炼和社会服务实践是高校学生进行“奋斗幸福观”教育的常用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因和根据。人的需要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需要的满足同样依托于劳动这一基本实践活动。社会劳动帮助学生通过自觉自愿参与社会分工来了解职业、学会协作、体验成就、感受快乐、感知幸福。通过体验奋斗带来的感受,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正确理解幸福的含义。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加深学生对国情的了解,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实践逐渐使学生建立起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理念,从而在就业过程中能够脱离单纯的物质性、自我性的就业价值观,更大概率地选择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通过参与社会劳动和服务,增强获得感。青年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获得幸福,并在此过程中体悟到幸福缔造者的意义。劳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小到美化寝室,为身边的人烹饪美食,参加田间地头的劳动,大到参加科技项目攻关,参与新农村建设,参加支教、支农、支医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去发现、去感受、去实现幸福,将奋斗的理解外化于形。在个人获得感的推动下,当代学生更愿意投身社会劳动和服务,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奋斗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渐形成未来的职业方向。
3.3 通过榜样引领引导学生走上奋斗的道路
学生时代,榜样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中,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成为国人最关注的“偶像”,唤醒国人对“国之栋梁”的尊崇;湖北快递小哥汪勇疫情期间为医护人员做了大量有意义的事被火速提拔,是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取得回报的典型榜样;还有报名去武汉抗疫一线的年轻人……这些榜样是鲜活而真实的,会触动很多年轻人的心灵。
针对引导毕业生就业而言,更多的榜样应该来自朋辈的力量,来自那些身边的人。他们赶赴国家最需要的行业和战线,以他们事业上所获得的社会效益为切入点,更能唤醒年轻人内心的自我价值。尤其是校友的就业实例,相似的校园经历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产生共鸣。如能安排现场版的互动交流,则更能触发深层的思考
除了上述途径,社群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社群,也是其中一条途径。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体特质密切相关,但却不能以个人特质为唯一因素,还需要全面考虑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国家一直非常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成长,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引导高校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例如三支一扶、选调生、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应征入伍、国际组织就职等。高校在做好相关宣传工作的同时,开展课堂内外的幸福观教育、发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运用榜样引领等在校园范围内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持续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对促进高校学生积极就业、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嘉圣.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研究:1978年至2008年[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9.
[2]王小佳.“奋斗幸福观”的理论内涵与实现途径[N].太原日报,2018-07-10:06.
[3]陈华洲.“奋斗幸福观”的时代价值[N].湖北日报,2018-09-01:07.
[4]孙永建.高校毕业生非理性就业观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5]王嘉宝.习近平幸福观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