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双飞 张方方
摘 要: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迅速崛起,人们愈发追求生活的质量。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符合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为环境保护的发展提供重要数据。基于此,本文对环境监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对人类健康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环境监测是发展中国家落实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只有全面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才能加强并改进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共同进步。
1 环境监测概述
1)环境监测概念。环境监测的本质是依据影响环境质量的多方面标准协助环保部门和机构全面了解环境情况的活动,是实现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核心目标为采集环境质量情况及变化趋势相关数据,由此做出判断和评价,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监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知识结构方面其工作运行基础为统计学科,数据分析监管还涉及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生态环境污染物有一定的浓度信息和空间排布规律,环境监测可掌握实时数据,从而明确环境质量状态,最终目标在于推动整个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
2)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工作非常严谨和专业。环境监测工作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通常会涉及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等的统计学知识。第二,环境监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通过对实际污染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综合分析,根据实际监测数据掌握环境污染程度和各种污染物的实际分布情况,科学评价实际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3)环境监测现状。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展迅速且成效较为理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物资,在环境容量、污染预测、排污许可、土壤调查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但由于各个地区差异性大,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存在不均衡问题,部分发达地区环境监测站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且不乏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实验室,然而落后地区环境监测站尚不完善,正常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制约了监测水平的提高;环境监测广度有待扩大,现有环境监测技术多以水、气、渣、声的监测为主,对于电磁辐射、放射性、生物资源及热污染等领域的环境监测拓展不足。
2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环境保护工作所涵盖的面积很广,并且有诸多的影响因素,一些相关人员不仅面临着对水污染进行处理,而且要解决大气污染,因此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环境检测属于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相关人员要采取系统化的处理措施来进行环保工作,而不是哪里受到污染就治哪里的解决手段。在环境检测工作开展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处理方案中所产生的不足,它能够对各种污染情况做出详细的研究,从而通过相应的数据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做好恰当的反映,进而提高环保工作的整体水平。
2)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来做到依法行政,管理环境的。自我国实施《环境保护法》以来,其规定的各项法律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主要手段,如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污染事故处理制度等,它对于规范全社会的环境行为,促进执法监督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需要环境监测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只有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才能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才能确保规范执法、公正执法。
3)环境监测为制订环境保护标准提供依据。制订合理的环境保护标准,是有效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通过比较某一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污染状况,才能确定该地区是否出现污染物质超标状况。环保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通过收集各生态环境指标的数据,能够对不同时期内同一地区、不同地区在同一时期内生态环境中各类污染物质的含量进行准确地比较与分析,并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居民的身体状态等因素,从而可以为制订环境保护标准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4)环境监测治理还能够不断强化我国的技术监测手段。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非法行为,所以面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执法打击,以及社会中经常出现的管理纠纷,环境监测数据信息能够为法律纠纷仲裁提供一定的解决依据。环境监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的环保部门,应该通过数据监测,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的管理措施,通过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和自动化的监测、预警功能,建设环境资源管理网站,加强社会监管,征集社会反馈和建议,着力为环境监测保护的各个流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不断强化监督管控,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我国的环境质量改善和治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 环境监测发展措施
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实施环境监测的必要条件,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者应重视工作团队的组建,根据实际情况规范管理制度,明确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责和发展目标。此外,还应积极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求,总结归纳管理经验,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化分配,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充分的发展空间。
2)加强环境监测的监督。环境监管工作执行中仍存在较多的执法不严、同流合污等腐败现象,例如排污问题涉及相关企业的利益,环境监测机构可能虚报或擅改数据结果,扰乱工作秩序。因此,实施环境监测工作的同时需加强对相关机构的监督管理,借助管理手段,以法律为依据,对不良作风及时予以处罚处理,可充分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性。
3)坚持监测技术的创新。不进步则是落后,环境监测依赖于先进的各项科学技术,但现有技术难以满足监测数据精确、全面、高效和共享需求,因而要坚持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例如网络平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共享,为相对落后地区的环境监测提供借鉴,地区之间加强交流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我国整体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还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4)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在某一地区发生环境污染时,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再加上后期又没有妥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随着时间向后推移,这将造成其他一系列的破坏性的问题。所以需要不断完善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提高员工技术实力,加强处理环境污染的效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技术和员工的两个方面:第一,定期培训员工和相关评估不仅可以提高每个员工的责任感,还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第二,为了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要加强环保监测方面的技术研发,还要紧扣时代发展步伐不断调整監测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必须重视环保工作,环境监测可以为环保工作指明方向,应明确环境监测的特点,充分把握其作用,为制定环保标准提供依据。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监测的监督,坚持监测技术的创新,完善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环境监测队伍专业化,实现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薇.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节能与环保,2019(01):12-13.
[2]刘黔川.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18(12):99-100.
[3]宋妮.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应用[J].山西农经,2018(2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