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中学技术类课程新课标的要求,突破传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困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多重分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任务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多重多级分层,逐层逐级推动教学过程,以合理的分层任务和科学的学生分层为依据,开发多样化的分层教学资源。
【关键词】技术素养 多重分层 任务驱动 动态调整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253-01
1.教学内容简介
《仿制图章工具》教学内容为运用仿制图章工具进行常见图像瑕疵的处理和图像合成。教学过程可围绕该工具的应用原理展开,结合其他工具和不同的应用情境设计分层任务,适合用于本文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学情分析与学生分层
根据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将任教班级的学生大致分为A、B、C三类:
A类:学习兴趣浓厚,有扎实地基础知识,成绩稳定,爱好广泛,求知欲强
B类:智力因素好,缺乏刻苦精神,成绩不稳定,学习兴趣有偏差
C类:智力或非智力因素较差,成绩不理想
为避免分层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学生的分层结果一般不公开。
3.教学任务设计与学习任务分层
《仿制图章工具》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基础上对教学任务进行二次开发和重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与学生兴趣的导入环节,形成一条完整且具有层次感的任务主线。
根据教学任务内容,结合多重分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特点,将任务分解成三个主线任务,和一个课后任务,设计分层学习任务如下:
主线任务1:认识仿制图章工具并运用工具修复图像。教师修复导入游戏的图片,从中归纳仿制图章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解释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原理。请学生代表上台完成“破损的庭院”的图片修复任务,其他学生跟随完成该项任务。同时,教师适时采用提问启发法,引导学生考虑仿制图章工具的应用场合。
主线任务2:运用仿制图章工具进行图像仿制。通过展示两幅“小鱼跳鱼缸”图片,运用提问启发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片的区别,进一步启发学生运用仿制图章工具的仿制功能来制造不同小鱼形态上的区别。
主线任务3:运用仿制图章工具进行图像合成。教师提供图片素材和典型的合成效果图,要求学生利用图片素材制作环保宣传图案。
4.分层授课、练习、辅导
(1)分层授课
通过分析平时表现和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发现,A类学生往往能够快速完成指定操作步骤、而B、C类的一些學生常常遗忘指定步骤的操作要领,原因在于兴趣不足和缺乏对操作原理的理解。由此笔者有意请B类学生分析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序,并予之鼓励;请C类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操作,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搭建不同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被关注、被尊重,从课后作业的效果来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2)分层练习
在主线任务2中,准备“放飞和平鸽”、“拓荒者”、“万里飘雪图”、“小鱼跳鱼缸”等四种不同风格的原始图像,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练习需求。基础型的教学微课提供给C类和部分B类学生进行重复观看和跟随学习,提高型教学微课提供给A类和部分B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型学习。
(3)分层辅导
A类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要求结合教学指导微课完成学习任务。而部分B类学生和C类学生学习自主性差,学习兴趣不足,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5.教学过程的分层评价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把与不同层次学生互动设计贯穿其中,在不同类型的互动中贯穿对各层次学生的针对性评价。
对 A 类学生,引进竞争性评价,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激发他们的开拓进取的精神;
对 B 类学生,多采用鼓励型评价,在鼓励中指明不足和努力方向,充分激发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 C 类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评价为主,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的优点,逐步消除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6.反馈调整
部分C类学生对PS基础性操作知识技能欠缺,学习主动性不足;部分B 类学生容易满足现状,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部分A 类学生不满足于现提供素材,渴望上网找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存在拖延时间现象。
鉴于此,笔者及时调整辅导策略,让完成进度快的A类学生,帮助 C 类学生完成任务,完成作品率高的小组有加分鼓励;对于 B类学生,则应在评价时特别强调作品的创新性,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运用先前所学知识对图像进一步创造。教师通过课堂巡视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继续提升层次,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则采取课后谈话诫勉的方法进行整改。
作者简介:
林柳娴(1992.4-),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位,从事技术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