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芸
摘要:随着国家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国民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持续提高。在过去的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还比较传统,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实践性不强,教学效率就难以提升。以此为基础,本文从实践技能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出发,首先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随后探讨了基于实践技能导向提高课程教学成效的有效对策。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实践技能;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5-0146-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国家和社会行业内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为相关职业院校的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建设方向。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和教学应当从学生实践技能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现阶段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计算机课程教内容缺乏创新
当前阶段,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中,教师教学的课程内容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材,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不够同步,通过这种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计算机实践技能比较有限。
2)计算机课程设置与医学专业契合度不够
医学职业院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专业之间的联系还不能够精准地把握,两个专业技能之间没有足够的契合,导致学生在医学专业上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3)计算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
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一般都选择在一年级开设,在学生后续几年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鲜少涉及,计算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学校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医学专业的知识传授上。学生在一年级所学的课程内容,到就业时难以有效地利用起来。
4)计算机课程教师教学手段比较传统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医学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选择利用比较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时较为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技能较差。
5)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阶段,由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大学不断扩招,导致医学职业院校的教师资源不够充足,院校为了招揽更多的教学人才,将教学人才的吸收作为重点工作,对于教师的个人专业素质把关不够严格,导致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部分教师甚至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对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内容不够熟悉,教学经验比较有限,教学效果就难以有效提高。
2基于实践技能导向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成效的有效对策
医学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社会医疗卫生行业输送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承担着医疗卫生事业中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医学职业院校在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对学生医学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医学职业院校应当从实践技能出发,牢牢把握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2.1精准把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向
医学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是技能型技术人才,在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希望通过数年的专业培养为县级以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输送实践型技术人才嘲。因此,在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医学职业院校应当清晰认识到本院校的人才培养地位,精准把握课程的教学方向。当前阶段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医学职业院校首先需要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和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决定医学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方向和内容。以此为基础,医学职业院校可以使得本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技能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同时,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可以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医学职业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有利资源,与学生实习的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然后对本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向进行调整,也可以邀请合作单位的专业人员对课程教学提供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从而提高本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的科学性。
2.2贴近医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
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和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极强的实践意义。针对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医学职业院校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临床实践涉及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临床实践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1)调整教材教学内容
计算机课程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衍生的技术型课程,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内容更新换代非常之快。因此,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教材,应当根据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在每年选择课程教材时,医学职业院校要尽量选择版本比较新的教材。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需求,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应性修改,添加新的实用内容。除此之外,医学职业院校还要积极鼓励教师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教学状况,自主开发计算机课程内容。
2)针对医学专业安排课程教学
当前阶段,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与医学专业的契合度还比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计算机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当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技能与医学专业知识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培养医学专业应用计算机的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医学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将计算机公共课程、医学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融合,让计算机课程与本院校的教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契合。除此之外,医学职业院校还可以积极开展计算机选修课程,让學生根据个人意愿和自身学习程度选择想要学习的计算机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3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成效
医学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由于其专业特殊性,人才培养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计算机课程是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通过大量的上机训练,学生可以对医学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因此,医学职业院校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一方面,计算机课程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学生小组确定组别,不同组别量身定制适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在实践训练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组别安排不同难易程度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和提高。这样可以同时兼顾各种学习层次的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项目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实践重点,教师可以确定一个项目任务,让学生根据制定的项目目标和完成要求进行探究。学生可以根据任务的内容和自身意愿选择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项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时,应当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4通过资质考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资质考试是当前阶段国内外都非常适用的考核个人专业能力的途径。在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院校也可以有效利用资质考试的手段,督促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因此,医学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和相关的资格认证部门进行沟通,为学生建立便捷的考取资格证书的通道。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应对资质考试的内容加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5加强教师计算机技术的培训,提升院校的师资力量
医学职业院校要基于实践技能导向加强计算机课程建设,必须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只有师资力量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因此,医学职业院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让教师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应当针对本专业的职业教育特色,始终以实践技能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技能为目标,進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只有医学职业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建设教学过程中,贴近行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热爱医学,学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拥有更加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以便今后为人民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