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中秋词兴起于北宋,后绵延数代。在中秋词的发展过程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是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首。前有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后有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古往今来,研究《水调歌头》之人数不胜数,现简要梳理如下:
一、作者生平及思想(略)
二、写作缘由(略)
三、文本内容
词的上阕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下阕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但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美好的祝愿,充分显示出词人超凡脱俗、旷达飘逸的精神境界。
四、主题研究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对这首词的理解有着不同的看法,现梳理如下:
1.共识:苏轼借月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第一,美好祝福说。人们遭遇离愁困扰时,常用这首词来排遣苦愁,“词的末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也超越了一般手足之情之界限,成为对普天之下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美好祝愿。”;第二,旷达乐观说。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这是一轮表达自己旷达襟怀的明月。
2.分歧:蘇轼到底是积极入世的旷达还是消极出世的超脱?主要观点有:第一,入世占主导。第二,出世占主导。杨阳提到:“最有争议的一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一是‘在月下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如此清静,哪里像人间那般吵闹?前者的理解倾向于苏轼是眷念人间的,后者的理解则倾向于苏轼是超脱俗世的。”这里集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出世,一种入世。第三,出世与入世共存。孙绍振曾说:“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而又清醒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有矛盾,有傍徨,才有特点,才精彩。”孙绍振觉得,这里本身就是矛盾的,苏轼的情感是复杂的,出世和入世,二者兼而有之。
以上说法,各有道理。笔者更加倾向于苏轼积极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因为从苏轼后来的种种经历来看,无论身处中央还是地方,无论获得君主的再次信任还是被贬天涯海角,苏轼总是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在当时的位置上,做出自己当政时期该做的贡献。也正是因此,苏轼才能够成为数千年来中国文人心目中的楷模,他所流传的诗文才能给人们无穷的精神动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精神领袖。
五、艺术特色
(一)感情深挚,语言蕴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问句领起全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而不答,下句仍用问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前两句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春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相似之处,后两句引自唐传奇《周秦行纪》中的诗句“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诗词化用全无痕迹,浑然如同天成,只寥寥数十字便传神地勾画出一位饮者的疏狂形象。然后用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引出下面几句对月宫生活图景的想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个无主句,用体物入微的细致观察写出了月亮光与影的变幻。表面看来是对月的描摹,其实它与“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样,看似写月,实则写人。月光照着无眠之人,无眠之人惆怅满怀地注视着月影的移动,沉浸在对亲人的怀念之中。不着一字,却将伤怀念远的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几句,词人跳出个人的愁绪来透视宇宙人生,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情感深挚又富有哲理意味的名句。
(二)意象鲜明,借月抒情
“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水调歌头》中词人就通过月直接抒发了对弟弟的相思之情,在中秋之节,苏轼举杯望月,遥想远在他乡的弟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作朋友,把酒相问,体现了他豪迈的性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将月宫的高寒与月光的皎洁促成了对比,把那种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表现了出来,从而显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最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通过月的圆缺来表达人之间的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亲人思念却不能相见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词围绕着“月”的意象,传递苏轼内心的情感。
(三)想象奇特,意境高远
这首词的一个显著的审美价值,在于创设了一个空灵高远的意境。胡寅在《酒边词·序》中曾说过:“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这一股超乎尘垢之外的“逸怀浩气”是苏轼真实的情感与智慧在词作中的自然流露,它决定了苏词魅力独具的疏朗开阔的风格,表现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便是营造了奇逸高旷的意境。词作中,天地交融,不但空间距离大,而且在此空间中,蕴含了词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思考,也蕴含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词人借着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揭示悲欢离合的现实人生,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词作的审美境界得到升华。
第二部分 典型教学案例综述
一、人教版新旧教材编排对比(略)
二、教学点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课例综述
本文收集了多篇公开发表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例资料。现选取2012年到2018年的10则课例材料,对课例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点进行分析比较,推论出教师们确定的教学点。
根据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这10则教学设计或案例的教学点基本相同却各有侧重。老师们在教学中,都关注到重要一点:即古代诗词教学的重点是朗诵、鉴赏、理解,10则资料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差异,但教学重点则是围绕着这三点展开,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思考。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古诗词文体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展开教学设计。以上资料中颇有新意的教学设计有:郭晓玲老师注重“景”与“情”的结合和交融;陈丽娟老师旨在教会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而诗词本身只是一个例子;刘文华老师进行的主题式教学颇有新意,面对这篇经典之作句句皆佳的实情,却只集中在“隐喻”这一点下功夫,切入点准确而富有新意。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一、依循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词,这一文体决定了文本的教学内容离不开“诵读”“鉴赏”“理解”“积累”这几个基本教学点。词具有韵律美,在朗诵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鉴赏的时候,要抓住几个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比如经典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在理解时,则要重点探讨几个有分歧的句子,比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同时,这首词是千古传唱的佳作,其中很多诗句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在理解整首词的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这首词的精神内涵,去理解词人寄托在词中的意蕴。从10则案例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来看,对这首词的教学主要围绕三点来展开:
(1)诵读与积累:朗读、背诵、积累名句。
(2)品析与鉴赏: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意象、借景抒情、联想与想象等。
(3)理解与感悟:体会词中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以上三点基本把握住了“词”的教学重点,只是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不同的设计各有侧重。有些设计侧重于朗诵,以朗诵来贯穿课堂;有些设计侧重于鉴赏,如对词中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对词的表现手法的学习等;有些设计侧重于对词的理解,苏轼在这首词中的思想情感是较为复杂的,主线基本上是“虽然内心有矛盾和抑郁,但最终却是豁达开朗的”;大多数的设计则是将这三点融合在一起,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和理解全词。
二、分析学情拓展教学内容
部编版教材中,这首词放在了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更加丰富,思维也更加理性成熟,但是这首词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而且写作时代也已经非常遥远,仅仅阅读文本本身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做适当的拓展。“古典诗词记录了古人的情感、意趣、心志,但由于诗词含蓄蕴藉的文体特征,加上作者身世、抱负、个人遭际、所处时代的复杂性,以及今人与古人在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今人在破译古代诗人情感密码、了解其创作意图方面存在困难。知人论世,能掘开一条走向诗人心灵的通道。”
这首词中,最难理解的莫过于苏轼情感的变化与起伏,尤其是上阕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为什么“欲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呢?这里的“人间”又是指哪里?要理解透这几句,就需要我们相机导入词人写词的背景,在了解苏轼其人以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之上来理解全词。
三、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的设计来看,品读法是教师广泛运用的方法,这也是学习诗词的基本方法,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词的美,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才能慢慢领悟。
品读法是诗词鉴赏必不可少的方法,我们从收集到的课例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教学设计都包含了品读这个环节,或“知人论世”,或“以問带品”,或“品美词美句”,但是却缺少一些有特色的品鉴方法让学生感悟到词中语言、意境之美。语文专家洪振涛曾提到“加字”“减字”“换字”等鉴赏方法,通过修改文本中的词句,然后与原文对比从而品鉴出原文语言意境之美。这种方法实用、有趣、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诗词鉴赏的教学。
探究法也是近来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或教师引导,给出一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比如“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 ,你觉得苏轼在这首词中的寂寞与欢愉孰多孰少?”或比较研究,将相同题材的诗词与之对比,如“比较李白的《把酒问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说两者之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或拓展延伸,将苏轼其他文学作品整理在一起,感受苏轼诗词风格以及人格魅力。
此外还有一些正在摸索的教学方法,比如学生自主学习法。如在一篇教学设计中谈到“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其特点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作用中,学生自主判断、自主反思、自主成长。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让学生成为文本解读的主人,自读、自悟,而不是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
总之,根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体式、特点及初中学生的学情,可将其教学点概括为:(1)背景知识的拓展,包括词人的生平事迹、主要思想、写作背景等;(2)反复诵读全词直至背诵,读出词中蕴含的情感;(3)重点句子的分析、鉴赏、理解,尤其是词中能反映苏轼独特抒情方式的关键词句:如“把酒问青天”中的“问”,“不应有恨”中的“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欲去还恐的矛盾心理等;(4)领悟苏轼飘逸旷达的精神境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一、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感知人物的人格美。
2.熟读成诵,在朗读中体味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并背诵积累。
3.品味字句,批注赏析,把握词的文字美。
4.质疑探究,读出内涵,把握词人借“月”抒怀的表现方式,读懂词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探究法
(3)词的下阕: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中作者明明内心惆怅,难以入眠,为何又说“不应有恨”?
要求:学生自读并提出问题,在此前提下,老师搜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入背景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情感。
同学们,知人论世是一种解读古诗词的重要方法,在大家初步赏析的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写作的背景。
写作时间及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明确:苏轼内心的确是复杂矛盾的,中秋之夜,本该阖家欢乐,而词人却无法与亲人相聚,与此同时,苏轼在政治上并不得意,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也让他内心无法完全释然。
要求:这一环节是理解词意的重点,关键在于理解词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品析、鉴赏、质疑、探究,而不要过度干涉,以现有的解读代替学生自己的理解,至于学生回答到何种层次,答案是否符合我们心中的标准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思考。
3.置身诗境,读出变化
问:经过我们的批注赏析和质疑解惑,我们不难发现这三幅图的内容各不相同,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随之变化。那么,有哪些变化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可以这样回答:“从?摇?摇?摇?摇?摇?摇句中,我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从而看出作者是一个?摇?摇?摇?摇?摇 的人。”
明确:这三幅图始终围绕着两个字:“醉”与“月”。上片作者因情而醉,醉后抒情,问天咏月;下片作者由月生情,以月明理,托月寄意。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极其苦闷与无奈,又因思念弟弟子由,所以借酒消愁;由“醉”看到了作者面对官场的无奈与愤激;由“千里共婵娟”中的遥祝看到了诗人对自己心灵的抚慰,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中看出了作者思绪的徘徊和旷达的胸襟,由作者的境遇和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他们兄弟二人两相契合,都有自己的无奈,最终得以释怀。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郁郁寡欢,又有豁达明朗,这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倍感唏嘘。但从词的结尾来看,作者还是从抑郁中走出,走向了豁达,这也是苏轼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在。
教学活动三:月中有意?摇研读入心
1.月本无情,诗人有意
“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宠儿。
“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对“月”这一意象的偏好十分明显。
问:你认为中国文人为何如此偏爱“月”这一意象呢?
明确:①月亮的形、色、光客观的美感特质吸引了诗人的审美目光;②月亮的原型特征决定了它在诗词艺术中的独特地位;③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契合强化了文人对它的偏爱。
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并说说“月”在这些作品中有哪些意蕴。
明确: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2.月也多情,悲欢杂绪
古往今来,人们对这轮明月的解读各有千秋:
①词前有小记,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里就明确表示了,在中秋之夜,作者对于弟弟子由的思念。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这是一轮思念之月
②人们遭遇离愁困扰时,常借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排遣苦愁和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这是一轮祝福之月
③最有争议的一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一是“在月下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如此清静,哪里像人间那般吵闹?”前者的理解倾向于苏轼是眷念人间的,后者的理解则倾向于苏轼是超脱俗世的。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这是一轮朦胧之月
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使得月亮这一意象在词中达到美学的最高境界。就情趣来说,是对弟弟子由的想念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就理趣来说,是把自然之月的“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揭示出来,最后与人的分离团聚结合起来,表现出苏轼的豁达情怀。
——这是一轮遣怀之月
问:你认为这是一轮怎样的明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
明确:这个问题的指向是对主题的探讨。自古以来,对这首词的理解丰富多样。如“豁达开朗说”“美好祝福说”“出世入世共存说”等,既是比较公认的主题理解,也是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能够理解的主题。本环节旨在鼓励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3.月寄我心,读出自我
苏轼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从被贬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一次比一次远离政治中心,一次比一次艰辛困苦,苏轼也时常徘徊在积极与消极之中,寻求生命的解脱。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0)四月,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苏轼病逝前两个月,遇赦北返的苏轼游览金山寺,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对他的后半生作一总结。此时,已经到了苏轼生命的终点。
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問:人生难免起起伏伏,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读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有怎样的启发?(要让前面的两个环节内容与你这个问题发生联系)
明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因其浑然天成的文字美、大爱包容的情感美、圆融空旷的意境美、情理交融的哲思美而被冠以“中秋词之最”。词中词人的情感是复杂矛盾的,但最终,他却超越苦难,心境开阔。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心胸豁达、乐观积极的人,在苦闷矛盾中,问天问月问人生,最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相信词中苏轼的情感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也相信词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能够带给大家无穷的力量。
(三)作业布置
1.“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月”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请你搜集更多以“月”为意象的古诗词摘抄、背诵、品析,并且说说“月”在文中的内涵。
2.苏轼作为一代文豪,无论是他的人格魅力或是文学作品,都是哺育中华儿女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推荐课外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更好地了解苏轼生平经历,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
(四)板书设计(加上课题及作者)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