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开展现场检测试验工作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剖析,包括提高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等,通过研究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完善检测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监督审核、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养、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设备养护计划、制定试验室管理制度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提高试验数据的可靠性,提升铁路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关键词:监督审核机制;施工成本;检测试验工作;信息管理系统
1 前言
铁路作为陆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线路总长度大、运输能力强、运输安全性高等应用优势,目前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工程项目内容,如地基工程、轨道工程、路枕工程等,通过做好现场检测试验工作,不仅可以确保工程节点的顺利衔接,而且对于降低后续养护工作总量也有着积极地作用。
2 开展现场检测试验工作管理的必要性
2.1 提高问题发现的及时性
铁路工程的横跨度较大,期间会经过许多的地质区域,针对不同的作业区域,其处理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在处理普通地基和处理软土地基时,所选择的处理方法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并且在检测试验时所采用的标准也存在着不同。在完成阶段性施工操作后,对于现阶段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可以及时发现目前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针对性处理,从而确保每一环节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施工活动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减少施工成本的支出
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施工成本,内容包括施工原材料成本、施工技术成本、施工人员成本等。如果现场作业质量不满足既定要求,那么在返工阶段,不仅会增加施工材料的投入,而且还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情况的出现。检测试验工作会贯穿整个作业过程,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材料用量的合规性,即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施工问题,也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将带来的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起到管控施工成本支出的作用。
2.3 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铁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的应用内容,对此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一般都会先对工程施工内容进行分梳理,明确工程的施工顺序,以此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有序性。铁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隐蔽类工程(如铁路路基工程),借助检测试验工作,对于此类隐蔽工程做好验收工作,确定其满足要求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这也提高了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为铁路工程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3 提高检测试验工作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做好设备更新工作
通过做好设备更新工作,能够加快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速度,提高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实践应用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依托于互联网组建有关检测设备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会和多种渠道关联在一起,对于市场中的相关性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在出现新设备或新技术时,可以对该内容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该技术或设备的利用价值,若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满足要求,那么可以结合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于设备进行引进。如果企业年度预算暂且不足,那么可以对设备内容进行持续关注,或者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来进行应用,从而提升设备在使用环节中的使用价值,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完整性[1]。
3.2 完善检测管理制度
通过完善检测管理制度,能够为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从而提高采集数据的准确性。铁路项目施工试验检测制度要清楚确定每一个相关岗位的详细工作职责,同时也要建设激励、奖惩制度,这些完善的制度是确保试验检测工作有效完成的基本保证,建设健全管理制度,提升试验检验工作的标准性,有效监管试验检测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要求与规范实施本职工作,同时科学的管理制度还对协调、团结各有关部门的合作有帮助,使各部门的凝聚力提升。
3.3 加强现场监督审核
通过加强现场监督审核,可以提高所检测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避免施工误差影响到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经过合理的数据复核、审核和合理的现场监督,保证试验数据的正确性,为科学指导铁路项目施工奠定基础。在铁路项目现场试验监督和审核系统的建设中,这系统还要包括评价体系。运用评价体系对试验方法、试验管理系统、试验管理实施状况等实施有效评价,及时发现每一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实施改进。通过评价和改进工作的不断性,满足新时期铁路项目建设对现场试验和管理的需求,推动中国铁路项目建设施工检测能力的提升。
3.4 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养
通过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养,能够提高现场试验检测的操作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问题的出现几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做好分类别培养工作,例如,在对试验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时,培训的重点内容便是试验检测相关的理论操作知识、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知识、数据采样标准、突发问题的处理方法等,以此来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现场操作能力,提升试验检测人员在铁路施工现场的指导地位。同时也需要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施工技术应用工序、施工质量标准等内容,这也提升了现场的作业质量,减少了后续实验检测工作的重复率。
3.5 构建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升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施工活动的开展速度。在信息化技术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加快了铁路工程施工数据的采集速度,依托于该体系搭建信息管理系统,将铁路工程按类别(如施工区间、施工工序等)组建对应的子系统,可以借助BIM技术对于现场施工数据做好采集,同时也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借助双份数据来判断目前铁路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对于不合规的情况作出及时的预警,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提升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提高铁路工程项目推进的有序性。
3.6 完善设备养护计划
通过完善设备养护计划,能够延长试验检测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试验检测数据的误差值。不同仪器设备,对其进行养护的重点也存在不同,对此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组建设备相关的服务系统,在系统中记录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购置时间、使用年限、零件更换记录、检修记录等。以此为基础来制定相应的养护计划,对于各类型设备进行针对性养护,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为养护计划的调整,提供可靠性的数据支持。
3.7 制定試验室管理制度
通过制定试验室管理制度,可以减少采集样品的浪费,加快试验报告的出具速度。部分试验数据(如耐腐蚀性、密实度等)需要在试验室内完成,在此过程中也会使用到许多类型的实验设备,试验室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实验设备的取用、前期调试、后期养护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制度中还会对实验人员的等级进行划分,不同等级人员能够使用的设备等级存在差异性,以此来充分发挥出设备的应用价值,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能够加快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速度,完善检测管理制度,能够为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加强现场监督审核,可以提高所检测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素养,能够提高现场试验检测的操作水平,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升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设备养护计划,能够延长试验检测设备的使用年限。通过加强铁路施工现场试验管理,对于提高检测数据结果的可靠性,提升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绍兵.铁路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工作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9(29):41~42.
作者简介:
李新伦,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