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哲学智慧

2020-07-04 03:29柴少华
新丝路(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矛盾马克思主义事物

柴少华

中国共产党在小船上诞生,如今却在巨轮上执政。71年间,它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了人们眼中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闪耀的哲学智慧。

一、始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现实世界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工作中严格地遵循此项原则。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中国语言通俗地表述为“实事求是”,并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主观主义,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论断,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倡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中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带领全党冲破“两个凡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如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中国共产党清晰地认识到,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沿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二、始终坚持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意识是由物质所决定的,但与此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运用和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正确的意识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指导下建立的,1921年,中共一大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适性理论。中国共产党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指导思想,使其保持先进性。革命年代,在解决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依靠谁革命的实际问题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建设时期,面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实际,总结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在深刻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来建设党的问题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性分析未来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来发展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针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指导思想。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要引领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号巨轮稳行致远,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党的先进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充分运用正确意识对实践活动的促进作用,发挥“精神变物质”的巨大作用。

三、始终坚持借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的过程也是矛盾不断被化解的过程。复杂的事物中存在的矛盾也是多样的,但有一种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因此面对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其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开展工作。建国初期,根据社会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的相关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之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领导人民发展生产,满足需求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个主要矛盾,展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一判断确定了党在新时代的工作任务来推动发展。

四、始终坚持用内外因辩证关系指导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它规定着事物演化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向。但同时还要看到外因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重大作用,积极地开放,充分利用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意义。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深刻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发展,这是内因,因此要苦练“内功”。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加强自我积累,建成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如今,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的贡献者;中国人民正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从站起来、富起来并一步步走向强起来。“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北斗导航、中国高铁、C919大飞机、5G通信技术等杰出的高尖技术支撑起了中国自立的脊梁。实践证明,只有练好“内功”,才能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正是牢牢把握内因的重要性,才得以创造辉煌、走向强胜。面向未来,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情况下,中国依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进一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

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保障,这是外因。中国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从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以来,中国已与18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开放从最初的四个“试验性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地带”,从沿海开放到内陆开放,从局部到全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一带一路”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充分运用外因的积极促进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开放局面,坚持向外学习、借鉴,坚持合作、共赢,并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积极努力。

五、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勤劳与勇敢,开创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局面。正如毛泽东曾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2]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取得了巨大成就,领导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一起挨过艰难,创造出辉煌。从“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地提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成功开辟,再到如今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所有的这些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础上取得的。正如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人民的梦想,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激发出人民群众奋发向上的巨大能量。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D].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8页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D].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

猜你喜欢
矛盾马克思主义事物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春天来啦(2则)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