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含冤出走未忘党。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作为起义的前敌总指挥,受到中共党内和共产国际不切实际的责难和不公正的处分。意气之下,他出走德国。虽负气出走,但他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报国之心一直是热的。九一八事变后,强烈的报效祖国之心,促使叶挺决定立即回国。1932年秋,叶挺举家迁回澳门。他给阳翰笙写信,找过党,希望得到党的理解和谅解。
二是“家里来人”促行动。1936年5月中旬的一天,潘汉年找到叶挺,介绍说,中国共产党已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决定再次实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潘汉年还说:“我这次来……想借着叶挺将军在国民政府中的影响力,促进联合抗日的目标早日实现。”听到这里,叶挺完全明白了党组织的期待。
三是周恩来点将叶挺。1937年8月10日,周恩来等受蒋介石密邀,从西安飞抵南京,参加国民党政府的国防会议,并继续谈判红军改编问题。其间,周恩来到上海,请潘汉年专门安排面见叶挺。周恩来对叶挺说,现在正与蒋介石谈判陕北红军部队改编问题,这项任务实现之后,将会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一事提上议程。他建议,由叶挺出面改编、主持这支部队,组成一个军;叶挺在适当时机向陈诚、张发奎等表达愿望,愿意领导这支部队,借此取得他们的同情和支持,并由陈诚出面争取蒋介石同意;如蒋首肯,就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番号,可称新编第四军,蕴含继承红四军深意。叶挺因为周恩来的信任而激动,又因为有机会率部杀敌而兴奋。他表示:自己只盼第二次国共合作早日实现,即奔赴前线,杀敌报国,“不辜负共产党之期望”。
(念念摘自《炎黄春秋》2019年第8期,刘顺发文)
第一,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美帝国主义就把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打与不打”,中国决策层面临着重大战略抉择。经过反复慎重考虑,中央最终作出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经过连续五次战役及艰苦卓绝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以打促谈”的阶段,终于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实践证明,美方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绝难得到。
第二,“两弹一星”。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国力羸弱,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和“核威胁”,后来中国的盟友苏联也背信弃义,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中国面临空前的国际封锁。但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硬是研发出了自己的战略核武器,立于世界核大国之林。
第三,“炸馆”“撞机”事件。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急需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发展经济,美国趁机频频向中国挑衅,1993年发生“银河号”事件,1999年发生“炸馆”事件,2001年发生“撞机”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再次证明,“落后就要挨打”。美国的一扣、一炸、一撞,给中国“倒逼”出了一些“争气”工程。
几次战略较量给我们的战略启示是:中国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正确的战略指导。全国人民必须同仇敌忾,共迎挑战。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争取外援的同时,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登高摘自《环球时报》2019年6月1日,罗援文)
1942年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指出对中央指定的学习内容,要求深入研究,热烈讨论,反省自己的工作及思想,反省自己的全部历史,彻底改造本部门的工作以及每个同志的工作作风与思想作风。还规定对既定学习文件“必须逐件精读,逐件写笔记”。
4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小组会议上进一步阐明了做笔记的重要性。他讲:写笔记是党的文件里规定的,不写笔记那可不行,“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我也要写一点;学习文件都是宝贵经验的总结,在学习这些文件的过程中只有写笔记,才能有思考,才能清楚;党内没有特殊人物,不管文化人也好,“武化人”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新干部也好,老干部也好,学校也好,机关也好,都要写笔记。首长、班长、小组长要带头写,还要检查笔记。
如何记好学习笔记呢?作为党的喉舌,《解放日报》及时提供了范本。
(雅志摘自《文史精华》2019年第8期,刘建军文)
1955年授大将衔的10位将领中,陈赓与粟裕是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陈赓对屡打大仗、恶仗,智谋百出的粟裕由衷地钦佩。粟裕对陈赓也欣赏有加。
1954年10月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后,陈赓以军事工程学院院长之职兼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分工的时候,粟裕让陈赓接管自己过去的职责:分管作战。因故不在总参时,粟裕经常指定陈赓代理总参谋长职责,替他主持总参谋部。外出后,一旦想到一些重要的事情,他都放心地委托陈赓办理。粟裕还主动为陈赓承担过责任。
一次,粟裕要求总参作战部出面宴请苏联专家、顾问,由作战部代部长王尚荣等人陪同去全聚德吃饭。这时,华东军区要给一个师进行嘉奖,新华社准备发表这条消息,打电话给作战部,要求审查这篇新闻报道。因王尚荣当时不便处理公务,要求转告新华社,可将新闻稿送给陈赓副总参谋长审阅。
新华社将稿件送到时,身体正有病的陈赓已经躺下休息。他被叫醒后,听送稿者说稿件是经过作战部同意后才送来的,以为作战部看过了,便说“既然作战部看过了,就可以了”。于是,新华社第二天发布了这则新闻。
刘少奇看到后,立即给粟裕打电话,严肃地说:中央军委已经有过决定,对师级(含)以上单位的表扬,只有军委才有这种权力,大军区级无权批准。他要求粟裕查询此事。
王尚荣等人表示承担这件事的责任,陈赓马上说是他同意的,责任应由他承担。粟裕则慨然说,他是总参谋长,应由他承担责任。
(高云摘自《同舟共進》2019年第8期,张雄文文)
舒新城是湖南溆浦人,是我国著名出版家、辞书编纂家。1930年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主持《辞海》(1936年版)的编纂工作。
1957年9月17日,毛泽东到上海视察,接见了舒新城。舒新城提出编辑《辞海》和《百科全书》的建议,毛泽东表示赞成,并说:“到现在还只能利用老的《辞海》《辞源》,没有新的辞典。”舒新城建议说:“除了编辑《辞海》,还应该编辑《大辞典》和《百科全书》。”毛泽东马上说:“你的建议很好,应写信给国务院。”舒新城回答说:“我已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请其转达有关部门。”同时,舒新城对编辑《辞海》表示为难:一则人手不够,经费有限;二则自己年纪大了。毛泽东风趣地说:“你有儿子吗?自己干不了,儿子继續干下去。”他鼓励舒新城“一定干”,并指示在场的上海市委负责人帮助舒新城解决具体问题。
1958年5月19日,中央致电上海市委,同意上海修订《辞海》的请示。1959年春,《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舒新城被任命为主编。
(春草摘自《浦江纵横》2019年第11期,包天澄文)
华侨、华人热心捐助新中国公益事业,这是他们对祖国(籍)作出贡献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华侨、华人捐助新中国公益事业的因素有:
1.对祖国(籍)的强烈责任感。华侨、华人虽在异国他乡拼搏,但割舍不断的是对祖国、对家乡的血脉和情感。对他们而言,捐款赠物、造福桑梓,既是对祖国(籍)的一种奉献,也是维系和祖国(籍)情感的一种特殊纽带。
2.自身经济实力及与新中国的经贸联系。华侨、华人在个人事业发展相对顺利、居住国经济形势相对较好的时期,捐助规模就会随之扩大。特别是与新中国有经贸联系的华侨、华人或在华发展的侨企,非常热心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
3.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政策激励,也有利于增进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进而激励其建设祖国(籍)的热情。
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需求。近些年,扶贫、救灾领域侨捐明显增多。救灾是侨捐传统领域,而扶贫主要缘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需求。
(夏雨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11期,张赛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