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树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国庆日缘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但那时的报道,为何称开国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有两本画册直接称开国大典,那开国大典的称谓与这两本画册有关吗?油画《开国大典》又对开国大典的称谓起了怎样的作用?你是否知晓在开国大典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开国的盛举?而又有谁因何事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
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所发的消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今日在首都隆重举行》,之所以称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是缘于开国大典早已于此前的9月21日宣布过了。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庄严宣告:“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的报道。遍查当时关于10月1日的报道,都是“开国盛典”,而没有“开国大典”的字样。当时,为了庆祝和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有关部门专门制作了几十种纪念章。这些纪念章大体上可分三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纪念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章。虽然纪念章很多,但没有一枚叫开国大典纪念章。而能见诸文字记载的开国大典,是《新中国画库·开国大典》和《华北画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2》。
《新中国画库·开国大典》,是上海晨光出版公司编辑出版发行的。此画册很薄,封面图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俯瞰天安门广场,内页刊登了36幅照片。《华北画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2》,是华北军区华北画报社为“10月1日”编印的专题画报。封面图是一幅天安门城楼正面照片,城楼上方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会标,开篇刊出了国旗、国歌,毛主席、6位副主席和周总理的标准像,接着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还有62幅照片、4篇解说短文和1首诗歌。
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国盛典传为今日的开国大典,似与这两本画册有关,特别是1953年画家董希文创作油画《开国大典》并刊登在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之后,开国大典的称谓被人们接受并开始广为传播,所以至今人们只提开国大典,而不再提开国盛典。
董希文创作的这幅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油画《开国大典》,所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欢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气势恢宏,气氛喜庆热烈,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
这幅油画的广泛传播,为1949年10月1日这天的盛典被称为开国大典起到了助推作用。
10月1日,这一天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到底有多少人呢?
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没有记载,或记载不一。有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也有人撰文说,经查阅文献得知,列入名单享有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典礼“资格”的新中国领导人、政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662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而由于工作性质或特殊情况,开国大典时幸运地登上天安门城楼,与新中国领导人站在一起的还有三方面人员:一是警卫服务人员。他们肩负重要的任务,身份比较特殊。如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赵鹤桐和朱德的警卫员管开智等。二是新闻工作者。他们需要记录重要历史时刻,第一时间向海内外传播新中国成立的信息,因此他们也被允许登上天安门城楼。当时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有三位摄影师:杨振亚(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记者)、陈正青(东北画报社记者)、侯波(中南海摄影科科长)。还有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丁一岚、齐越、李普(新华社记者)等。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远万里从苏联赶来支援的苏联摄制师。三是警卫部队、公安人员、便衣保卫人员。这样计算下来,这一天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最少在800人以上。
那这个数字符合实际吗?我们先说662人。
1949年6月19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后,李维汉领导第一小组展开了紧张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也常常参加讨论。当时对代表名单需逐个审查、反复研究,工作量极大,最后公布名单有两个党派代表单位缺额3人,即三民主义同志会比规定名额缺正式代表1名,中国致公党缺正式代表1名、候补代表1名。三民主义同志会缺额原因不详。对于致公党的缺额,黄鼎臣有这样的回忆:“在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致公党参加新政协的正式代表6人,候补代表1人。正式代表是陈其尤、陈演生、黄鼎臣、官文森、雷荣珂、严希纯。陈演生同志因留守香港总部不能北上,候补代表一人因在广东东江也未能北上。”9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的致公党参加政协代表名单空缺一正一补。为何未补新的代表或列名缺席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对代表名单的确定极为慎重和费时费事。李维汉在8月19日不慎跌倒,腿受重伤住了院,其职务遂由林伯渠代理。林伯渠曾说:“筹备会是用非常慎重、非常严肃的态度来处理和拟订的。时常为了某一个代表的适当与否而函电往返,斟酌再三,费时达数周之久。”以至到开会前一天个别人选竟还未定下来,在此情况下,允许缺额表示了对该党派地位的尊重。
经过近三个月紧张而有效的工作,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确定。这份名单分为五类,即党派代表、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和特别邀请人士,共有代表662人。前四類共45个单位,有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其中正式代表中,党派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14个单位,142人;区域代表共9个单位,102人;军队代表包括人民解放军总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共6个单位,60人;团体代表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内少数民族、国外华侨民主人士、宗教界民主人士等16个单位,206人。第五类特邀代表包括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各界知名人士、老解放区民主人士、起义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新疆代表团、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75人。662人,是确定的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的总人数。但这个总人数都全部参加会议了吗?这个答案从哪里找呢?
1965年10月,由政协全国委员会拨交国家博物馆的政协代表签名册和8本签到簿,详尽地记载了全体代表出席政协会议的情况。这一珍贵史料,给我们提供了准确的答案。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的签名多达82页,留下了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宣纸上端印有人民政协会徽,纵43厘米、横32.5厘米,后来按单位顺序装裱成厚厚的两册,留作纪念,木板封面上镌刻着人民政协会徽和林伯渠的题款,成为珍贵的历史存念。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到簿共8本,集有实际参会代表8天会议的全部签到卡。当时代表入场时,一律要在会议上发的名片大小的签到卡上签上名字和日期,交给工作人员验证后方能入场,毛泽东、朱德入场时也要撕卡验证。
代表们在签到卡上签到除用毛笔外,多数用钢笔或铅笔,一些少数民族代表还在中文旁边加注了少数民族文字等。从席次上的戳记号看,席次按单位排列,基本固定,正式代表在前排,如中共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第一排的1、3、5号,解放军总部代表朱德、聂荣臻、吕正操在第一排的2、4、6号,候补代表在后排500多号以后。
8天会议的签到卡,后来按单位及代表名单顺序,每9张贴成1页,装订成厚厚的8本,纵38.6厘米、横38.2厘米,封面在人民政协会徽下写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及“第某天签到簿一九四九年九月某日”,简朴庄重。未到会的代表,也各补了一张签到卡,打印了名字、日期,注明未到会的原因,如列名缺席、缺额、请假、缺席等,但无席次号。
據签到簿统计,8天会议的出席人数分别为:21日634人;22日635人;23日628人;24日626人;25日625人;27日632人;29日633人;30日638人。
政协代表总数662人,缺额3人,实有代表总数659人。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代表参加了全部8天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
因故未能到京而被特许列名缺席的代表共15人,多数出于身体原因,也有的出于工作太忙等原因,列名缺额。他们是: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杨杰是唯一一位已逝世的政协代表。9月19日他在香港被国民党特务暗杀。9月20日最后决定通过代表名单时,并没有删去杨杰的名字。开幕式上决定以政协会议的名义向杨杰代表家属及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致唁。
2.第一野战军代表徐向前因肋膜炎复发高烧不退,赴青岛休养,未能来平。
3.李章达因心脏病复发且病情严重,不得已在会前离开北平返香港治疗。但他“以多年从事革命工作的显著劳绩和在人民中的卓著声望”而又荣幸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4.待解放区民主人士代表任谦(兰州军管会副主任)因策划岷县等地国民党军起义,未能来平参加会议。
5.全国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年已74岁,接受邀请后因患足疾难以行动未能来平。
6.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代表李四光在出席国际地质学术会议后一直留居英国伦敦,接到郭沫若带的信后立即去订船票,但因无船误了行程。
7.国外华侨民主人士代表徐四民。考虑所在国环境及对他和亲属的安全着想,当时没有公开他的名字。1949年10月2日,徐四民率领缅甸华侨云集仰光,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全世界非社会主义国家,升起的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8.国外华侨民主人士代表刘明电。考虑所在国的环境,当时没有公开他的名字。他和徐四民一样,一时无法来平,被准许列名缺席。
9.特别邀请人士代表、海军耆宿萨镇冰年已90岁,是代表中年龄最大的,因“年龄过高,且路途遥远,无法出席会议,已复电筹备会”,特许只列名不到会。
10.特别邀请人士代表颜惠庆,因患病未能与会。
11.国外华侨民主人士代表侯寒江,因故请假,被批准列名缺席。
12.国外华侨民主人士代表林棠,因故请假,被批准列名缺席。
13.特别邀请人士代表龙云,因故请假,被批准列名缺席。
14.特别邀请人士代表张鸿鼎,因故请假,被批准列名缺席。
15.特别邀请人士代表董其武,因故请假,被批准列名缺席。
已到北平,因为身体原因请假一直未出席会议的有3人:郑位三、李维汉和陈绍禹(王明)。他们虽然请了假,未到会,但均在代表签名册上签了名。
这份签到簿,不仅是老一辈革命家和各界民主人士群星聚会、济济一堂、共商新中国建国大计的形象写照,更是历史的真实见证。这一历史的真实就是,拟定的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总数是662人,缺额3人,实有代表总数659人。在8天的会议中,由于列名缺席15人,一直请假的3人,这样实际出席会议的代表人数是641人。
不仅如此,这份签到簿,还有这样的史实:中国共产党的正式代表16人,候补代表2人。陈云是第一个来报到的。之后,刘少奇、周恩来等代表都先后报到签名,毛泽东是最后一位报到(9月17日晚7时)的。参加一届政协接待工作、负责中国共产党代表报到的孙小礼在回忆文章《我参加了第一届政协会务工作》中描述当时的情况:“政协代表报到处分设在勤政殿、怀仁堂等几处地方。各党派代表的报到处设在勤政殿正门内的大厅里。……陈云同志是第一个来报到的……首席代表毛泽东是最后一位报到的。9月17日上午,迟先达通知我:‘……毛主席来勤政殿开会,同时就来报到。”为了记者拍摄时好看,迟还“要我给他一张未用过的签到纸,他沿着第三行的竖道把纸折叠起来,盖上已签满了的后三行”。从摄影师留下的毛泽东签名报到照片可以看出签名纸上盖着一张折叠的白纸,在毛主席身旁看他写字的是郭沫若、李济深、马寅初和乌兰夫。孙小礼还回忆,特邀人士首席代表宋庆龄是在9月中旬晴朗宜人的一天单独到怀仁堂签名报到的,按规定“代表签名一律用毛笔,第一行写单位名称,由各单位的首席代表写;第二行是首席代表签名”,但为了尊重宋庆龄的习惯,特备了一支钢笔,代表签名只有她一人用的是钢笔,也没在第一行写类别(特别邀请人士)名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如期于1949年9月21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9月30日,大会选举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80人。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位: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位: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
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率6位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然而,在10月2日的《人民日报》上,报道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会议和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委员只有44人,依次为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何香凝、刘伯承、吴玉章、彭真、薄一波、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陈嘉庚、罗荣桓、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章伯鈞、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那其余12个人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未能出席这样重要的历史性会议,未能登上天安门城楼呢?经一一查对史料,笔者终于弄清了这12人的情况。
聂荣臻因担任阅兵总指挥,正在天安门城楼前忙着作最后的检查,因此未能到勤政殿出席这次会议。叶剑英在赣南等待接收广州。林彪在湘南(一说在武汉),彭德怀在河西走廊,都在前线指挥作战。
西北局习仲勋在西安,华东局饶漱石在上海,山东分局康生在济南,中南局邓子恢在武汉,东北局林枫在沈阳,他们因主持各地区工作,未能与会。另外徐向前因病正在青岛休养,龙云已从昆明到了香港,救国会代表李章达还滞留在待解放的四川,也未能与会。
值得指出的是,中共七大选出的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既不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也未出席开国大典。原来他自4月12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时病倒后,一直在玉泉山休养。开国大典时他是通过听收音机里的实况广播来庆祝的。
有一位政协代表本来是能够参加新中国成立盛典的,但不幸惨遭毒手,未能如愿,他就是杨杰。杨杰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过北伐,1938年出任国民党政府驻苏联大使,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他早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被蒋介石密令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香港。因此,翻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印制的精美纪念册,就能看到一封画着黑框的唁电。所有第一届政协代表中,杨杰是唯一加黑框的代表,也是因遭谋杀而未能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唯一代表。
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鸣放28响,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猜测,时至今日,人们依旧众说纷纭,并引起多国研判。日本认为,毛泽东对《周易》很有研究,那28响礼炮寓有“二八”之意,“二”即阴阳二仪、“八”便是八卦之八,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英国的解释是,毛泽东崇尚个性自由,十分尊重自己的情感,他与杨开慧初恋时,杨正是二八少女16岁,两人结婚时毛泽东正好28岁,杨开慧牺牲时是28岁,开国大典时二人结婚的时间又正好是28年,所以鸣炮28响是毛泽东个人情感的反映。美国的说法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有炽热的情感,因之用“共”字作为礼炮的响数,“共”字由“廿”和“八”组成,即28,这就是鸣礼炮28响的原因。
1946年春,唐永健在张家口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向周恩来总理问起“28”是什么意思。周总理说,当时毛主席定了要鸣28响,他就照此安排了,至于其中的含义,他也未问毛主席。尼克松问周恩来是怎样理解的。周恩来说,毛主席在距开国大典之前90天,曾说中国共产党已经28岁了,28年来我们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就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说完,周恩来问尼克松:“我用主席这段话作为我对28的理解,您看可以吗?”尼克松不满足地说:“我想得到它的标准答案。”周恩来说:“那就请阁下亲自问主席吧。”但尼克松与毛泽东会见时,没有提及此事。
鸣放礼炮28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1949年9月,在政协一届会议上,一位代表提出疑问:“在国外,最高礼仪是21响,我们为什么要鸣28响呢?”当时没有人回应。
会议休息时,毛泽东见到负责开国大典筹备工作的华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唐永健,话题很快进入开国大典的礼炮鸣放问题。毛泽东问唐永健:“你说,放28响有没有道理呢?”
唐永健,曾用名唐凤都,是陕西榆林县(今榆林市)人。1932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同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道榆林,在榆林职业学校任教。1938年1月与中共陕西省绥德特委取得联系,在进行初步甄别和审查后来到延安。在延安先后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第2分校训练部秘书科科长。1939年12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第一科科长,1945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教育科科长,1946年7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司令部第一处(作战处)处长。
唐永健学识渊博,一下就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马上说:“主席,我起草一个关于鸣礼炮28响的说明吧。”毛泽东微笑默许。很快,简明扼要的28响说明报告递上来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横空出世到1949年,刚刚28年。28响礼炮就是28年党史的赞礼!毛泽东看到这份报告后,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