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雨彤
儿时总喜欢用攒下来的几元几角去街边的小商贩那里买一包薯片,听一声“嘎嘣脆”,那便是无穷的回味。再后来,我便开始尝试着自己做薯片。
先把土豆在清水里洗净,用去皮器一层一层地刮皮:然后拿起菜刀,用大拇指摁住土豆的一头,小心翼翼地把土豆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太厚或是太薄,都会影响其口味。
然后,把土豆片放在清水中浸泡——这样能去掉一部分淀粉,热量才会被压下去,把水晾干后,把土豆片放入盘子里,撒上少许盐,再倒上些椒盐,在土豆片表面均匀涂抹,最后将它们放入微波炉。高火三分钟后,取出来翻面,再次把它们送入微波炉,重新让它们接受烘烤。
再次取出來,多数已经脆得可口,个別因为没切均匀而变得脸皮厚的,就只有叫它们去微波炉里再“享受”高火一二分钟了,
取出薯片后,先要让它们待在桌上,吹吹风,冷却一下,过个约莫五分钟,它们就差不多服服帖帖的了。咬一口,便是一声“嘎嘣脆”,点缀在薯片上的椒盐在此刻为它的口感增添了几分鲜美。
是啊,那声“嘎嘣脆”,承载了童年太多的回忆。那时候,和小伙伴们吃着薯片,嬉笑着,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和美好。
如今,时光流转,曾经美好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了,曾经的小伙伴们,如今也各奔东西了。
后来,我也曾为找回当年的那种感觉,特地又做了一次薯片,可品尝后,再没有了当初的那份心动……我想,也许不是它变了,而是当年的那个我消失了吧……
总评
小作者独具匠心地将习作命名为“舌尖上的‘嘎嘣脆”,而不是“舌尖上的薯片”,既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又让作文更加生动。给读者留下好印象,不难看出。小作者非常擅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再次取出来。多数已经脆得可口。个别因为没切均匀而变得脸皮厚的。就只有叫它们去微波炉里再‘享受高火一二分钟了……”这些句子,让原本平淡枯燥的内容瞬间变得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