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女成凤》的二元对立解读

2020-07-04 03:02沈钰盈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元对立

内容摘要:谭恩美写在《喜福会》中的一个短篇故事《望女成凤》具有文笔朴实、寓意丰富的特点。这个故事围绕女儿与母亲之间的冲突展开,形成了四组二元对立。本文通过分析文中的希望与失望,年幼与年迈,听话的孩子与固执的孩子,“孩子的请求”与“心满意足”的二元对立来探析本故事的主题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关键词:《望女成凤》 二元对立 传统与现代

1.引言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的《望女成凤》是一个文笔朴实,却蕴含着丰富意义的小故事,主要讲了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母女之间的冲突。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通过文化研究或是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来解读《喜福会》整本书,而很少有人用小说二元对立要素来解读其内涵,并且单独关注其中《望女成凤》这个故事内涵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喜福会》中,张海琳指出,“四对母女的形象实质上是中西异质文化交流背景下华人母亲‘他者形象和华裔女儿‘自我形象的缩影。母女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误解和彼此伤害,作者谭恩美也同样与自己母亲有过这样的经历。”通过解读其中最重要的一对母女关系,就能大致看到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由于《望女成凤》这个故事发生在主人公小的时候,语言朴实,没有过多其他社会阶层,人物性格等因素干扰,因此能更清楚地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故事中的二元对立要素出发,分析故事中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冲突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2.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要素是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结构主义学家格雷马斯提出了,“在语言之上,存在一个思维层次。”把研究的文本分解成一些层次后,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对立的,相互联系的排列以及转折关系。这些层次又总是体现为被置于相互对立的两类事物,它们之间形成了区别和对比,从而形成另一层次的意义。随着故事的发展,《望女成凤》呈现出了四组二元对立。本文对这四组二元对立展开分析,试图进一步探究这个故事的深刻含义。

2.1希望与失望

在一开始,作者给我们交代了故事背景。故事中的母亲相信,“在美国你所想的任何事都能遂愿。”在母亲放弃中国的一切,踏上这块土地开始,美国就寄托着母亲的全部希望。在中国传统观念看来,一般会觉得女孩比男孩更听话。因此,作为家里的唯一的女孩,母亲从小就用自己的观念严格要求女儿,希望女儿能成为她心里想要成为的人。

可是,母亲的希望转变成现实了吗?其实不然。女儿在和母亲经历了种种冲突之后,最终让母亲失望了。在故事尾声,女儿提到,“我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问问母亲,她当初为何要抱那种注定会失败的远大理想。”以及“更糟的是,我从未问过她那个最令我胆寒的问题,就是最终她因何放弃了希望。”从母亲一开始的充满希望到后来的失望,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对在美国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并不适合。

2.2年幼与年迈

文中的钢琴推动着女儿与母亲的冲突达到了爆发阶段。在这个故事中,练习钢琴的年幼的女儿与教钢琴的年迈的老钟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老钟接受了练习钢琴的古板概念,认为练钢琴就该有练钢琴的样子,过多强调指法和节奏。“为了帮助我掌握好节拍,他站在我身后,每一节拍都用手在我的右肩推一下。”而且,脑海中有着死板的概念,比如他说,“就像贝多芬一样!我们都只是用脑子听音乐!”而贝多芬虽然后期耳朵聋了,但是他是用牙齿咬着木条,借用固体传导的方式听弹奏的音乐,这种方式是可以听得到声音的,而老钟是“指挥起他头脑中那狂野而无声的奏鸣曲了。”

这个故事中,老钟的传统式古板性格被女儿运用起来了。女儿身处美国,年纪幼小,从小开始接受的便是现代化的理念。“现代化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是基于理性原则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自身文化制度的不断探索,是在文明进步的大趋势下,人类对于各种现代实践活动的调适、批判与纠正。”她认为就不该受传统家庭观念的“望女成凤”的束缚,于是就用自己的方式,学会了偷懒。在这次的传统和现代的博弈中,现代又一次胜出。在才艺表演上,虽然女儿弹砸了,但是由于耳聋,年迈的老钟给年幼的女儿鼓起了掌。这个略含讽刺的场景也似乎在宣告现代化思想的胜利。

2.3乖顺听话的孩子与固执己见的孩子

文中的母亲说过这么一句话,“只有两种女儿,要么是乖顺聽话的,要么是固执己见的!”顾悦总结道,“言下之意,你是谁、你怎么想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要你怎么样你就得怎么样。”在这个故事中,谭恩美巧妙地安排了女儿的转变。从一开始的乖顺听话到后来的固执己见,它们形成了绝妙的对比。在开头,她顺从了母亲的心愿,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小孩,并且对这个想法兴奋不已。但是后来,她发现自己不能模仿那些了不起的孩子的成功经历,经历了思想上的挫折,心里萌生了抵触的想法,开始不服从母亲。当母亲对她进行“神童计划”的测试时,她都会把脑袋往胳膊上一支,装出一副无聊的样子,来逃避母亲的测试。再到后来练习钢琴时铁下心来不努力,不愿改变自己,并且故意不好好准备,想借用钢琴表演让她母亲在朋友面前尴尬。到后来,冲突爆发了,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那就是要求自由,于是她成为了母亲眼中的固执己见的小孩。

女儿所接受的美国的现代自由理念和母亲接受的中国教育理念终于在正面发生了抗争。女儿接受的美国式理念好比进行中的现代化进程;而母亲的传统教育理念好比“被发明的传统”,“即一系列实践活动,它们通过不断重复来反复灌输某种价值和行为方式,从而自动延伸着过去。传统经常表现为嵌入变化、创新的现代世界的某些‘不变成分,它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现代化的总体进程。”结果,在美国社会大背景下,传统教育理念败下阵来。

2.4“孩子的请求”与“心满意足”

在故事结尾,女儿发现,她在才艺表演上弹奏的曲子“孩子的请求”正好和接下来一部分“心满意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曲目。这也映射出女儿经历的前后两段人生。“‘孩子的请求谱子短一点,节奏较为舒缓,而‘心满意足的曲子较长,旋律更为欢快。”女儿在小的时候是在母亲的压抑逼迫下度过的,虽然她吸取了美国白人小孩的人生观,已有自己的主张,认为不该变成父母想要逼自己成为的样子,而是成为自己,但是她无力去表达自己的主张,只能在母亲的重重压迫下构建自己的心理世界。

随后的才艺表演给了她表达自己的极好机会。借此,她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跟母亲大吵一架,掌握了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权利,让“孩子的请求”这个曲子戛然而止。多年之后,母亲将钢琴送给了她,也是那个时候,女儿意识到自己已经跟母亲没有什么冲突了。“但我一开始并没有把琴搬走,而是觉得她愿意将琴给我,这已足够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女儿心里一直希望能够得到母亲的原谅和理解,最终,她也得到了母亲的理解与心满意足。女儿把曲子弹了若干次后,领悟到“原来它们要合在一起,才是一支完整的曲子”。这也意味着女儿和母亲二者所代表的现代独立自主意识和传统家庭伦理观随着时间的流逝,达到了和谐。

3.总结

通过《望女成凤》的二元对立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理念与传统观念隐藏在母女的冲突背后,贯穿了这个故事的始终。女儿内心逐渐成长起来的美国式自由思想和母亲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思想形成了张力,二者差距的变化形成了整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尽管传统与现代相互冲突,但是二者终究可以良好共存。在成长过程中,女儿的个性得到了承认以及实现,并且女儿理解了母亲。这也可以看成是两种理念经历了冲突后,达成了和谐。在最后,女儿明白了母亲的中国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也收获了心满意足。

参考文献

[1]张海琳.从跨文化视角看电影《喜福会》的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14(11):69-70.

[2]A·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方法研究》[M],吴泓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3]沈洁瑕.试以二元对立解读《一小时的故事》[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4-96.

[4]谭恩美:《喜福会》[M], 李军,章力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33-149.

[5]原祖杰.东方与西方,还是传统与现代—论“东西方”两分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误区[J].文史哲.2015(6):5-19+164.

[6]Beverly Lawn. 40 Short Stories: A Portable Anthology[M]. New York: RR Donnelley and Sons, 2017.

(作者介绍:沈钰盈,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二元对立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对《简爱》的重新读解
《小城畸人》中二元对立的消解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荒诞与现实——《纽约提喻法》结构主义分析
《长腿叔叔》中女性主义代表
论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人文关照与生命美学构建
中西政治话语比较研究
寓言《黑羊》的二元对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