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花炮节,又称“花炮会”、“赶会期”,俗称“抢花炮”,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风俗活动。花炮会属于我国传统庙会的一种,是人们祈求庙神获取美好愿望的一种活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这篇文章从两个方面叙述,第一项内容是介绍花炮会的起源,介绍了五个传说故事;第二个内容是从花炮节的举办过程。又把它分为两个方面:“花炮节”的分布与时间、在城市化进程中“花炮节”产生的变化。从中突出广西苍梧县镇与镇、村与村之间举办花炮会的不同与变化,这一内容从它的时间、内容、形式和导向这四个方面阐释。
关键词:民俗 花炮节 庙会 抢花炮
一.前言
(一)调查目的
花炮节举行地点于梧州市的苍梧县、岑溪市、藤县等的村镇当中。这些庙会一般以村落为单位,以村庙为中心,祭祀村庙中供奉的庙神。梧州是古苍梧郡、古广信县所在地,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有鲜明的历史发展个性和独具一格的文化,梧州苍梧县的花炮节又有怎样的特色,这是我这次调查的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花炮会在城市化下,产生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会促进社区文化、民间文化的发展,旅游区的创建,会对传统文化、民俗节日进行开发。在这个发展背景下,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是如何体现的?这是我展开调查的线索。
(二)调查时间和对象
调查时间: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2月16日。
调查地点:梧州市苍梧县的梨埠镇、石桥镇、木双镇。
(三)调查方法
1.走访调查。主要走访苍梧县黎埠镇、石桥镇、木双镇三地举行“抢炮”活动的庙宇,并采访了当地的居民和负责“抢炮”民俗活动的工作人员。
2.文献法。收集当地政府、学者、居民所了解花炮会的历史文献、照片、视频、报纸,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二.“花炮节”的起源
花炮节的起源,由于年代久远,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存在花炮节记载出现断更现象。它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从哪里开始的,学术界中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流传在中国西南部的不同地区有许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一)祭祀祈福说
在神权统治时代,有一项祭祀活动,是当时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的一项重大仪式——“抢花炮”。人们经过庙宇杀猪宰羊供奉,加上炮神赐福的三枝花炮,人们相信炮神的保佑,用这一项节日向炮神祭祀、求福。从这以后,“抢花炮”一直流传下来,它的的规模、场面逐年增大,非常热闹。
(二)花炮招婿说
很久以前,有个外来的商人,他膝下有三个漂亮的女儿,这三个女孩子还没有心意的对象,商人不知道怎么选择。后来,商人的朋友给他出了一个办法,让商人举行一个竞技比赛。在新年正月过后的二月初二,在他经商的小集市举办一场抢花炮比赛,用抢花炮这个斗智斗勇的方式,选出身体强壮、勇敢超群的女婿。抢到头炮的小伙就能娶到大女儿,抢到二炮的就能娶二女儿,抢到三炮的就娶三女儿。消息一传出,居住大深山里的村民都赶来看热闹。后来,这个由这个商人发起的抢亲比赛,被人们当作传统的运动项目传承了下来,成为了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每年的二月初二,人们都热热闹闹地举办花炮节活动,以纪念这位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生活方便又与当地农家人联姻的商人。
(三)纪念龙女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侗家姑娘在河边打死了水蛇,救了一条小花鱼。一天,姑娘到河边洗衣,看到龙王的女儿在水面上向天空撒花玩耍,并上前感谢姑娘的救命之恩。从此龙王的女儿常来人间娱乐,龙王知道后将她关了起来。侗家人便聚在江边撒花以懷念龙女。久而久之,演变成花炮节。
(四)求雨祈福说
在明朝初期,当地人民信奉北帝,相信它能为当地带来雨泽,消灾解困,便选在北帝的诞辰日三月初三这一天进行祭祀大典。从此以后,这个节日就一直流传下来。
(五)黎宫太祖说
在黎宫太祖庙“福禄宫”碑文记载,早在清康熙年间,黎宫太祖带着十个儿子离开家乡(太祖家乡地名不详),选择一个地方开村立户。人们为纪念建村,护佑一方平安,当地百姓合建开村祖庙“福禄宫”,恭请“黎宫太祖”入驻,并于每年的二月初三举行烧炮会供拜。等黎宫太祖的儿子也升仙了之后,在其余的十个村子里,修建了十座庙宇,分别是党峒宫、悦石宫、车岸宫、槌木宫、黎碧宫、三部宫、大段宫、翠山宫、木双宫、新兴宫。和黎宫太祖的“福禄宫”一起共是十一座庙宇,一直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但福禄黎宫太祖庙“福禄宫”初建时因庙址位移已无法考证,重修于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至今已147年矣。时经年长日久,不堪风雨摧残两边厢房早已崩塌,角子破腐,瓦砾部分破烂,村坊邻近有识之士修复重振福禄太祖庙。现今,这十一座庙宇分布在广西苍梧县木双镇的各个村里,并且每个庙宇举办花炮会的时间是不同的。
从古至今,花炮节的发展曾有一段空白时期。在文革期间,社会开始了除旧立新、破除迷信的风潮,这种封建意识将其逐渐淡化,传统民俗节日“花炮节”被当成了封建迷信,这个节日被禁止举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花炮节才得以恢复。时至今日,花炮节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抢花炮”活动已经被确认为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其活动具有竞技性,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从这些传说中推断出,花炮节是一个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民间节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传说故事象征着“鸿运福”,寄托了人们祈神赐福,以求得美好生活的愿望。说明了花炮节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性。
三.“花炮节”——以苍梧县安东地区为代表
(一)“花炮节”的分布与时间
“花炮节”是非常民间的东西,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安东地区信仰佛教的人民较少,大多数人信道教,以祭拜祖先为主。庙宇多为妈祖庙、八仙庙、宗族庙。而花炮节多为各地区的地方神庙举办的祈福仪式。花炮节每届庙会燃放三枝花炮。在这一天要燃放花炮,即爆竹烟花,所以有了“花炮节”的称号。在各地区,抢花炮的时间不是统一的,因为各地信仰习惯不一样,举行时间是当地的居民约定俗成的。据查显示:石桥镇三年举行一次,在那年的三月三;梨埠镇在每年的重庆节;木双镇一年中举行两次,分别是正月初八和二月初三。
大多数村镇庙会一年举办一次,每次持续三到五天。花炮节可以分为请神、祭神和送神三个阶段。按具体的环节来说,花炮节可分为七个环节,分别是舞狮送福、花炮游街、庙神祈福、抢花炮、神台回巡、民俗文艺表演、烟花表演。当天观看抢花炮的人比较多,一般选择空旷的场地,如庙前广坪和稻田等开阔地段。
(二)在城市化进程中“花炮节”产生的变化
1.“花炮节”的宣传方式。不同年代的宣传手段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花炮节”中,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传播方式为口口相传,一代人传一代人。现在据调查显示,60%的人还是通过同学、朋友、亲戚的口中得到“哪里开始举办花炮节”等信息;40%的人是从电视报道、手机宣传中了解到的,所以说,“花炮节”的宣传方式还是以口口相传为主,新型网络宣传为辅。
2.“花炮节”当日的交通疏导。传统的“花炮节”参加的人员都是各村的居民,现在因为各镇的宣传力度加大,外来游客也加入当地的好“花炮节”中。活动当天,一大帮的汉子抬着“炮神”上街游行,舞狮在前开路,给街道上每户人家拜年送福。鞭炮响铳震声连天,响声振聋发聩,在舞狮送福和炮神游街这两个环节中,仅队伍就有上千人,加上观众和游客,人山人海。以前街上的车辆较少,影响不大。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巴车和小汽车的出现。到节日当天交通堵塞得非常厉害。在近几年,“花炮节”增加了一队队维护交通秩序的警察和安保,对游客的车辆进行管理。但政府只对“花炮会”的交通安全、宣传等进行调整,并没有直接干涉这个民间传统节日的策划和举办,让“花炮节”更自然的,更纯粹地传承下来。
3.抢花炮的形式发生变化,变得更文明。花炮节主要内容是抢花炮。花炮由铁筒制成,内装火药,炮口放一直径4厘米、用丝线包扎的铁环,铁炮放在广场中央,举行简单仪式后,即下令点燃花炮,一声巨响,铁环飞向高空,多方队员争先恐后去抢。场上允许挤、抢、护、拦、传,但不能有伤人动作。能够将铁环送上主席台一方为胜。花炮一般一场三炮。老人们认为一炮福禄寿喜,二炮升官发财,三炮人丁兴旺。所以每一炮双方都会拼命夺抢。
虽说不能有伤人动作,但是一百多个人,随着那声巨响后,蜂拥而上,抢夺铁环,还是会有踩伤、误伤发生。这个传统的抢花炮的形式還是比较危险,所以,在近些年来,抢花炮的形式开始改变,由一个环节变成两个环节,把内装火药的炮仗变成百米鞭炮,选择庙门前100米左右,摆上购买的鞭炮,随着花炮游街的队伍回来,点燃鞭炮,舞狮祭拜,这一环节就结束了。另一个改变则是,把“抢”变成抽签的方式,以和谐的方式求得庙神的祝福。
4.民俗文艺节目发生变化。经过抢花炮、祭拜庙神后,就是开始文艺表演,由镇上各村有声望的代表人一起组织、筹款,由他们请来一些戏班子。传统的民俗文艺节目多为麒麟白马舞、梧州粤剧、下俚歌、藤县牛歌戏、刘三姐歌剧等等,据调查显示,其中的一项《刘三姐歌剧》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麒麟白马舞、梧州粤剧、下俚歌、藤县牛歌戏这四项节目都属于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结语
“花炮节”流传至今,仍被相关地区传承和发扬。虽然有关宗教信仰的内容逐渐减少,但祈福典礼和炮神游街等环节被保留下来。不管各地区的花炮节有什么不同和变化,它都是广西村镇庆祝庙会的重要节日,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民族记忆,是地方居民自我娱乐,促进居民相互交流的一种民间交往平台,我们应当将这个传统民俗节日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2016岭南风情文化周专题《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
2.2019-08-26凤玺工艺民俗馆《传统文化交流传播的基础乡村庙会》
(作者介绍:董栅栅,辽东学院朝韩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7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