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7-04 02:21钟黎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存在问题建设

钟黎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育人理念滞后、育人内容单调、育人方法僵化、管理者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一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二是要重视情理兼具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三是要加强管理育人队伍建设;四是要转变育人理念,重视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 高校管理;“一分钟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各种思潮的大量涌入,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群体的数量日趋庞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因而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理念、方式和机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建设是立足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旨在通过贴近生活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一切在校时间,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生管理过程的“一分钟”,例如常规教育、周末点名、宿舍检查、学生资助评优等环节前后,在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政热点教育和综合素养教育等,让学生管理“接地气、有营养”,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育人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当前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部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存在管理和育人想脱离现象。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是教学育人。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者对教书育人的理念缺乏统一的认识,认为自己不给学生上课,只要按岗位职责办事就行,没有“教书”这一职责,自然谈不上“育人”;有的学校在管理规章制度的设定上面过于死板、繁杂,部分管理者为了减少因学生缺课和违规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性事务管理中,紧盯学生,忽视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造成管理和育人相分离的情况;或将其“形式化”,仅仅利用课间十分钟,在黑板上写上“安全教育”几个字,说几句话,拍几张照片完成任务。

第二,部分育人理念滞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仍然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重说教,轻自我管理”等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在管理育人的过程中,多重视学生的常规管理、资助政策、就业指导等方面,即“管好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教育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更多的是机械化的“服从”“约束”,无法从根源上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对其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人格。

第三,育人内容单调,育人方法僵化,存在“刚性过强,柔性不足”的问题。首先,当前管理育人中存在着教育内容趋于单调的现象。过分强调学生的常规管理,忽视对综合素养内容的管理。例如,在评优推优、就业推荐中,占据比例较大的因素为学习成绩、过往获奖经历、遵纪守法情况,实践活动参与情况、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心理认知等因素影响较小。其次,育人方法存在僵化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是一种互动性高的双向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管理更是一项专业的活动,育人方法十分重要,但基本上仍习惯于传统的说教、灌输、谈话、转发信息等方法,育人者的“讲解”往往沦为“自我独白”,学生也被动成为“信息存储设备”。

第四,管理者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全员育人效果不佳。近年来高校管理人员在年龄层次、学历素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总体上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师资队伍育人专业程度不高,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认识存在误区。有的管理者对当前“90后”、“00后”大学生特点认识不够,把“行政命令”的一套强行挪用到与学生交流沟通中以强制性措施“规范”学生;或是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只求不惹事不闹事,美其名曰“自我管理”,疏于对其思想意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相应的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制度建设是基础建设保障,是用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措施,它的完善过程是个动态发展、不断调整的过程。现行高校均设置有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之下,部分管理者片面地认为行政机构和管理制度设置的目的在于輔助教学机构的运行,保证教学实现,高校管理存在着行政化、集权化的倾向,教育者的思维中存在着用“行政命令”管理学生,受到这样一些惯性思维影响,把学生管理看重于学生发展,因而在制度的设置上,容易采取一些“见效快、效果明显”、能够轻易达成管理目标的制度和措施,包办了很多应由学生自我完成的工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对管理者育人职能和角色定位不够清楚,缺乏科学的育人考评体系。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上文所提到的部分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激励效果不够明显等现象。

教育者应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明确当前管理育人工作中有哪些不足,剔除育人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重视查找学生管理制度中相关规定的缺位;引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

第二,重视情理兼具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心理研究表明,个体思想层面的变化,除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不断丰富,更为重要的因素是认知过程中情感体验的改变。高校教育者的职责并不是单纯的“按章办事、按章办学”,高校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建设创新应当重视在管理育人过程中,坚持“有情、有义、有序、有效”的人性化制度理念。

同时,教育者应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时代和形势变化的复杂性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及时解决当前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所产生影响的新问题,全面系统地审视当前管理中不合理的内容,帮助大学生在面对新的困惑时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不至于感到迷茫。在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成长背景环境、兴趣爱好等,让学生不仅自觉地遵守管理制度,更主动参与到管理育人建设中来,在制度的建立完善、执行、反馈中充当主人翁的角色,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让管理育人接地气、有营养。

第三,加强管理育人队伍建设。管理育人从本质上讲是一项“互动性”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是这项实践活动的主导者,从这个层面上看,教育者的素养很大程度影响着教育的实效性。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于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更高,而育人队伍不仅从知识学历结构、年龄层次还是实践经验,育人队伍建设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应不断加强管理育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队伍专业化程度。要重视完善队伍知识学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结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明显失衡,专业化的咨询岗位不足,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由辅导员或团委管理者兼任,所以,必须重视师生比例的配备协调问题。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专职教师和专职思政教育工作者各自为政,协同育人效果不够明显的现象,应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形成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协作机制,依托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手段,拓宽管理层面,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第四,转变育人理念,重视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应当是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认知基础。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来看,孔子所提倡的“子以四教”,即文、行、忠、信,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德行的培养。西方现代教育学家如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过上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这个“丰富和有意义”既包括“智力劳动”也包括“精神生活”。而当前管理育人实践中,过分强调对学生进行常规化管理和訓练,也由此出现了教育中“重知识技能,轻理想信念”的倾向;亦或是管理过程中一味地讲实用、谈适应,功利化管理下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容易作出肤浅的选择。管理者不应只埋头于各项杂务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育人的职能,应增加育人氛围,让学生真正在育人过程中有收获,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素养,有扎实学识,有人文情怀的全面发展的青年人。

探寻管理育人“一分钟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归根结底是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育人格局,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 孙立棉,宋阳.新时期大学生日常规范化管理浅析[J].华章,2014.17.

[3] 聂会平,刘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管理方法研究述评[J].教书育人,2013.30.

【作者简介】

钟 黎(1986.12—)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存在问题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