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

2020-07-04 02:49景世中
现代交际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管理

景世中

摘要:我国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教育力量,与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应重点关注大学新生中的家庭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和省外的学生、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对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期望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政工作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128-02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目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为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重新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关注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心理上的转变,重视入学教育,落实“四深入”,关注“四类人群”和“一支队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一、民办高校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

(一)生活自理能力欠缺

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对家庭和父母有着强烈的依赖,由于学习紧张,因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管,自理能力差。部分人不会安排协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入大学后恋家情绪严重。

(二)学习动力缺失,易感空虚

作为一名高中生,其目标就是考大学,在实现目标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会失去进取心,在大学五彩斑斓的生活中迷失,缺乏学习的动力。大学教育多为启发式授课,以学生的自觉学习为主,与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如果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会导致不知所措和成绩下滑。

(三)集体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基本都是走班制,学生上课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固定,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中学相比少了很多。并且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在班级活动和宿舍卫生方面只顾自己,凡事喜欢依赖他人,但又不愿为他人服务,缺乏应有的集体荣誉感。

(四)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虽然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心理方面仍未完全成熟,对自我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够客观真实。有些同学来自边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长相一般,学习成绩不好,看到大学里人才济济,会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些同学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想努力改正、突破自己,但找不到正确的渠道,内心苦闷得不到宣泄,时间长了造成抑郁。

二、关注“四类人群”

(一)家庭贫困的学生

民办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关怀和爱护。民办高校的学费和生活费普遍比公办高校高,这对边远地区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是沉重的负担。而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由于经济条件差,会表现为性格内向、自我封闭和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鼓励他们竞选班委、参加学生会,丰富课余生活,明确学习目标,解决心理问题。

(二)少数民族和省外的学生

目前,学院的招生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多个省份、不同民族,如筆者管理的班级有5个少数民族的21名同学,外省的学生有62人,遍布15个省份。作为辅导员,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并给予充分的尊重,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建立起彼此相容气氛和谐的班集体氛围,让少数民族和外省的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关注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

对于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辅导员老师要格外关注,因为他们远离父母和家人,在关键时刻老师和同学就是他们最亲的人。笔者一个学生遭遇电信诈骗,不敢跟家人和老师说,直到派出所通知,学校才知道这件事情。对该生的遭遇,除了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并帮助其解决问题,还要安排同学、班委给予关心和照顾。做好这些看似琐碎、微小的事情,可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辅导员要保证与学生之间信息渠道的畅通,时刻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及时消除大学新生潜在的心理隐患。大学新生从高中刚刚升入大学,随着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状况的转变,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是理想大学生活与现实环境的落差感、面对优秀同学产生的失落感、不适应新环境的茫然感、不适应人际关系的孤独感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产生的苦闷感等,既影响大学生活,也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三、采取有效措施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

(一)贯彻落实“三心四深入”,发挥学生“三自”作用

新生多数都是刚刚离开父母保护的孩子,身边突然少了依靠,周围都是陌生的同龄人,很多学习、生活上的转变让他们无法适应。辅导员应阅读新生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学生宿舍、课堂、餐厅、活动场所),和学生谈心,拉家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对有问题的学生要耐心引导教育,切忌倦怠。爱是教育的源泉,作为辅导员,只有对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三心”的基础上落实“四深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二)重视新生入学教育

1.带领学生尽快适应环境

大学新生都要经历大学生活的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影响整个大学生活。学生从父母的身边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出现不适应。要在学生入校后尽快引导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办学文化,了解创办人。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精神文化,涵盖校训、办学精神、办学理念等。有些学生对上民办高校有着严重的失落感,做事态度消极。在这个时候要鼓励他们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要给他们灌输校园文化,在学习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制度文化,特别是学生手册的学习,使新生尽快了解校规校纪,规范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给学生们灌输“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告诉大家大学与高中学习方式不同,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大家去自主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学习计划。在学好学校规定科目的同时,增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强高年级优秀學生与新生之间的交流,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基础差的同学和优秀学生结成对子,加强对自觉性差的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在理论学习之余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面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懂得学习是自由的,但更应该是自主的。

3.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班风、学风是一个班级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组织各种比赛、竞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帮助新生树立奋斗目标。加强学风建设,搭建全方位的沟通桥梁,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举行“读书交流会”之类的活动,督促大家空余时间多看书学习,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大家记读书笔记,定期评比。让班级同学结成对子,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制定各种学习、考证目标,以此促进班风学风建设。

4.抓好文明宿舍建设

学生宿舍最能体现学生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搞好宿舍建设,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是学生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阵地。宿舍是大学新生和辅导员接触最多的地方,早抓、细抓宿舍建设可以减轻新生入校后的孤独感。宿舍的评分也做到天天统计、周周公布、定期评比,促进宿舍建设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而健康、有爱、文明整洁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

5.健全班委队伍,发挥小干部的大作用

健全、负责、高效的班委会对班级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新生入校后,首届班委会和团支部要通过毛遂自荐、竞选演讲、投票选举的办法产生,应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和展示自己。班委会和团支部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班委会成员一旦确定下来,要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动机,明确职责,树立其为班级服务和奉献的思想。培养建立这样一批有组织管理能力、品学兼优、愿意为班级服务、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班委队伍,对辅导员管理班级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有帮助。

四、结语

民办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之一,辅导员要把握大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真实性、前瞻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工作特点,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准确分析、循序渐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邵丽丽.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7):84-85.

[2]肖勇.浅谈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政教育,2018(7):16-17.

[3]李阳.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管理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