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贤 张浩 王浩勇
摘要: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发现,外宣文本中文化负载词使用丰富。基于自建中国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研究发现含“天”字文化负载词中“天”代表着我国哲学、宗教、伦理等三大文化领域的特色文化;其英译过程多运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得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信息功能对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对指导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功能对等 文化负载词 天 语料库 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074-02
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深厚,源远流长,体现了我国在民族历史、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文化特色。“天”字文化内涵丰富,除表示天气、日期、天空、天体等通识概念外,在我国宗教、哲学、伦理、美学等方面还有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含义,如“天理”“拜天地”等,属于典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各类含“天”字文化负载词高频出现于文化外译文本,经由外宣翻译专家反复推敲、审校后,文化负载词英语译文自然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信息,实现了功能对等,其英译策略研究对启发翻译教学意义重大。
一、功能对等理论基础
廖七一提出,文化负载词是某种文化中能够标志其特有的文化概念、文化事物的词语(廖七一,2000)。历经五千年文化积淀,中国语言文字中积累了大量蕴含中国特色文化词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已经成为异国文化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卜彪,祝朝伟,2019),而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关键在于还原其文化负载能力(许薇,2015)。文献调查显示,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主要任务是在译本中实现文化因素信息对等。尤金·奈达曾指出,翻译过程中词的翻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郭建中,许钧,1999:68)。因此,本研究基于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分析文化外译文本官方英译文中含“天”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与文化因素翻译效果。
二、外译文本中“天”字文化负载力
在外译文本中,“天下”“天理”“天时”等含“天”字文化负载词应用广泛,其英译文本从哲学、宗教、伦理等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1.“天”字哲学文化负载力及其英译
“天”,本意为头顶之上自然苍穹,在中国传统哲学方面意指万物,被视为万物的本体。“天地”体现着自然化、存本真的哲学要义。在自建外宣文本中文语料库中,该词共出现8次,其英译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该词所负载的中国哲学文化负载力。关于培养干部相关外译文本多次引用“心底无私天地宽”。该句出自晚清陶铸先生的著名诗篇《赠曾志》,完整诗句为“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诗句中“天地宽”与上句“如烟往事”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还原本真、追求自然的哲学文化内涵。在英译该名句时,译者采取省译翻译策略,将原文译为“selflessness leads to fearlessness and the courage to take on responsibilities.Selflessness gives us peace of mind”,省去了“天地宽”的字面意义,见例句1。通过将“天地宽”英译为“peace of mind”,译文突出了人处于天地万物中、化万物于内心宁静的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从而成功再现“天地”一词所负载的自然化、存本真的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文化内涵,实现了翻译前后该文化负载词所传递的哲学文化信息的功能对等。
例1:
原文:心底无私天地宽。
英译:selflessness leads to fearlessness and the courage to take on responsibilities.Selflessness gives us peace of mind.
2.“天”字宗教文化内涵及其英译
在中国宗教文化领域,天人相互独立,“天”居人间至上,被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间祸福的主宰,属于“天神”。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中,含“天”字宗教文化负载力词的英文翻译多采取直译翻译策略。如例2“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中的“天”即表示“上天主宰”。翻译时,由于西方宗教文化背景中的“天神”(God)与我国宗教意义上的“天神”文化含义不同,英译本放弃“God”一词,采取直译翻译策略,通过直译为“Heaven”来凸显“天”字文化意象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独特内涵,成功地将我国特有的“天神”宗教文化信息传递给西方读者。
例2:
原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英译:Heaven sees as the people see;Heaven hears as the people hear.
3.“天”字伦理文化内涵及其英译
在中国宗教文化领域,天人相互独立,“天”居人间至上,被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间祸福的主宰,属于“天神”(黄卫星,张玉能,2018),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例3中的“革命理想高于天”,译者通过补充“the utmost importance”一词,生动诠释了“革命理想”(their revolutionary ideals)在中国共产党员心目中的根本性重要地位,使得西方读者充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革命伦理观。
例3:
原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支撑共产党员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
英译:During China's revolution,development and reform, what supported the Party members was the moral strength gained from the utmost importance they attached to their revolutionary ideals.
三、文化负载词翻译评价与教学启发
“天”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文化负载词,在文化外译文本中各类含“天”字文化负载词通过直译、省译和意译等翻译策略凸显了多重传统文化内涵,使得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前后实现了文化因素的信息对等。因此,高校教师在翻译教学过中应引导学生积累各类外宣文本翻译经典英译案例,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并适当增加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等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与中英文语言素养等多方面改善翻译教学。
四、结语
本文通过建立文化外译平行语料库,观照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研究发现,含“天”文化负载词经翻译后在译文中凸显了“天”字所蕴含的传统哲学、宗教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多重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多采用省译、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使传统文化因素在翻译前后实现了信息功能对等。高校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既要重视积累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又加强翻译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探索翻译本质。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卜彪,祝朝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9(6):47.
[3]许薇.浅谈鲁迅小说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功能对等[J].语文建设,2015(10):43.
[4]郭建中,许钧.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黄卫星,张玉能.“天”字的文化阐释 [J].美育学刊,2018(2):58-61.
责任编辑:赵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