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高校自我效能感热点领域分析

2020-07-04 02:49曹惠娟
现代交际 2020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效能辅导员

曹惠娟

摘要:近年来,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属于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探究出国内近十年来自高校自我效能感的热点领域,文章利用Bicomb2.0和SPSS23.0软件对从中国知网筛选的2009—2019近十年来的967篇文献进行共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近十年来关于高校自我自效能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四大领域:大学生就业创业、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学生学习效能提升、高校教师效能感研究。

关键词:共词分析 自我效能感 热点分析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019-02

1977年,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或自我效能感是指一种信念或信心,而这种信念或信心是指一种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1]。在任何时候当我们讨论自我效能感时,都是与某一特定领域相联系的,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本文聚焦高校自我效能感研究领域,试图分析出近年来关于高校自我效能感的热点研究领域。鉴于此,本文以文献中主题词或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同一文本中它们出现的形式,找出各文献共同关注的主题,对我国高校自我效能感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主题背后的问题焦点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1.数据来源

为确保数据的权威性,本文的数据源为2009—2019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的文章,搜索时间截止为2019年12月30日,以“自我效能”并含“大学”或者“高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检索文献1243篇。经过筛选,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非研究性文章273篇,收集到有效文献970篇。

2.研究进程

第一步:导出中国知网上的970篇文献(以notefirst的格式)。

第二步:在bicomb2.0建立新项目并选择该项目格式为CNKI,整合、提取高频关键词来进行统计。

第三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频次阈值的设置,导出词篇矩阵。

第四步: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23.0,经过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生成树状图和知识图谱。

第五步:对得出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确定高频关键词

提取970篇文献的关键词,得到1108个关键词。将出现频率高于7次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得到高频关键词共35个,它的累计百分比为58.75%,超过了知识图谱规定的27%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近十年来我国高校自我效能感的热点研究领域。表1中列举了这35个关键词。这些词汇出现的频词越高表示越受关注,每个关键词反映出一个领域的热点内容。

2.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

本文在表2中报告了35个关键词两两相似性系数。在相似矩阵中,取值范围为0到1的数值。数值的大小能够衡量两个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举例而言,心理资本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232,而高校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仅有0.041,这说明心理资本的相似性要比自我效能感的相似性高。

3.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是一种降维方法(二维或三维空间),分析对象以点状分布到一个特定位置,用空间距离位置表示关键词的亲疏,即空间距离位置越近,高频关键词间的相似性越高。最终,相似聚集在一起将形成一个研究热点。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高校自我效能感研究热点主要分为四大领域。

领域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包括11个关键词:自主学习、辅导员、民办高校、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习、高校辅导员、自我效能、职业倦怠、就业能力、心理资本。一方面,辅导员因工作面广,面临的任务烦琐冗杂,许多事务虽然不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但因与学生密切相关,所以也要予以解决,无形之中加大了工作量,也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2]。这种工作往往不易进行绩效考量,工作辛苦却很难看出会有显著成绩,自我价值得不到肯定,因此容易产生职业倦怠[3]。另一方面,因工作琐碎、繁重,辅导员经常采取“出了问题再来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疲于应付,这导致部分辅导员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从而使他们产生工作效率低下、行為被动的恶性循环[4]。

领域二:学生学习效能感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提升包括5个关键词:大学生、高校教师、大学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涵盖个体学习效能感和一般学习效能,具体指学习者对自己能否运用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主体认知(即个体学习效能感),以及对所取得的学习效果的客观表征(即一般学习效能),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5]。个体学习效能感以及一般学习效能统归于学习效能的范畴,包括个体对自己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行为能力的信念,是自我效能在学业领域中的表现(个体学习效能感)和对所取得的学习效果的客观表征(一般学习效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此外,自我效能感能够直接促进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参与,影响个体的投入程度和发挥水平[6]。学校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及其期望在学生效能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效能感能够通过教师表达积极的内心期望如:言语反馈等不断提高,良好的集体效能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基于此,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保持对学生积极的态度和信念是鼓励他们学习进步的重要前提,通过高效的沟通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激励他们不断发散思维,开展创新性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感是集体效能感形成的加速器。虽然在大学教育中师生接触不频繁,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体性实践活动营造集体效能感,尽可能地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水平。[7]

领域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包括7个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意向、大学新生、创业意愿、大学生创业、创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在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主动性。按照Frese和Kring等研究者提出的个体主动性(personal initiative)的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创新动机的影响下,感知和把握创新机会,整合创新资源以及决定是否进入社会创业或者参加创业的一种心理决策和行动决策过程。[8]汤明在研究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时,在卢卡斯(Lucas)和库珀(Cooper)建立的创业自我效能量表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五个维度。汤明认为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倾向的积极影响已得到广泛认可。

领域四:高校教师相关效能感研究。高校教师相关效能感研究包括个12关键词: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创业、学生、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策略、教学效能感、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策、高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结构中一般分为两个维度、四个方面。两个维度是指:一般教育效能和个人教育效能。一般教育效能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中的教育价值;个人教育效能是指教师个人能否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当然,由于有不同性质和内容的教育工作,这两个维度也包含很多的方面。[9]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能否成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观判断;它影响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和热情、对教学的关注和承诺,以及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关于高校自我效能感研究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四个方面: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学生学习效能感提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和高校教师相关效能感研究。根据战略坐标图解读原则,可以得知,关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较稳定,应属于目前的研究热点;关于学生学习效能感提升也受到很大重视,但还未形成稳定结构;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研究正在发展趋于成熟;关于高校教师相关效能感的研究当前处于边缘地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总体上看,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将关键词的数量一步步减少,使得研究热点、重点越来越突出,方向越来越明确,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帮助研究者探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筛选和关键词的合并剔除,从中选取出频率≥7的35个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范围比较适中。但这些关键词远远不能代表高校自我效能感的所有内容。有些低频次词虽然没有入选,但将来也有成为研究熱点的可能性。由于共词分析方法受数据完整度的限制,可能会导致提取出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和客观度略有偏差;因此,更好地诠释研究对象,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关于我国高校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向较多,但研究热点不集中,导致深入性不足,进行理论构建较困难,研究成果的运用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卢青青,吴晗清.“方向盘”模型: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有效提升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9):28-31.

[2]董朝宗.职业自我效能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8(3):143-146.

[3]王莹.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4):127.

[4]黄淑婷.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8):141-142.

[5]傅蕾.内部归因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基于开放教育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6):93-102.

[6]李珩.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2016,39(2):235-245+292-293.

[7]韦耀阳,李瑄璐.影响大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因素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8):84-86.

[8]孙春玲,张梦晓,赵占博,等.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33(4):87-90.

[9]洪秀敏,庞丽娟.论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本质、结构与特征[J].教育科学,2006(4):44-46.

责任编辑:赵世鹏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效能辅导员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